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教案
展开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通过分析和讨论蝗虫种群数量变化的资料,说出阳光,水分,温度等非生物因素如何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 通过分析蝗虫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说出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 阐明种群研究在实践中的应用,以蝗灾治理为例,给出具体的方案并说明原因,培养社会责任感。
教学思路: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创设情境 分析非生物因素 | 播放蝗灾视频,展示图片,给出文字资料,组织讨论:
蝗虫产卵对环境有明显的选择性,喜欢在土质坚实、地势向阳、植被稀疏 (覆盖度在25-50%之间)和土壤含水量为10-20%的环境产卵。土质坚实可促进卵的发育;土温变化幅度大,卵发育较快;蝗虫怕阴暗潮湿环境,喜晒太阳,植被稀疏有利 于蝗蛹及成虫的栖居。涝灾后积水干涸,但土壤水份含量仍大,大片被淹农田不能进行大耕作。
1. 讨论蝗虫种群数量出现爆发式增长的主要环境因素。 2. 这些因素会相互影响吗? 3. 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蝗虫种群数量 4. 对上述因素分类,并举出其他因素 | 讨论归纳: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 激发学生寻因探果的学习动力。 从资料中发现并处理信息。 |
分析资料 探究生物因素 | 给出资料:
| 思考讨论完成下面的问题: 1.画出与蝗虫有关的食物链/网。
2.分析图示,以蝗虫和粉红椋鸟为例,解释猎物与捕食者种群数量周期性变动的原因。(p17概念检测T2)
3.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如何控制蝗虫种群数量。 | 用食物链的关系表示出蝗虫数量变化受其食物与天敌的影响,并根据捕食者和猎物模型分析循环因果的关系。
利用所学知识,提出防治蝗虫的方法。 |
分析资料密度制约因素 | 给出资料:
3. 2020年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康乐院士团队发表在《自然》上的一篇期刊表示,通过一系列实验确定4-乙烯基苯甲醚(4VA)对群居性和散居型飞蝗的不同发育阶段和性别都有很强的吸引力。4-5只蝗虫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就能产生4VA,这种使蝗虫集群的信息素号召蝗虫群居之后,从而使蝗虫种群大规模迁飞啃食各地农田。 4. 绿僵菌感染蝗虫不仅可以直接致死,还能极大地削减蝗虫的繁殖力,由此产生的亚致死作用限制了蝗虫的数量和集群能力。与之类似的蝗虫病毒、病原线虫,以及通过转基因技术产生的毒性更强的真菌,亦可以起到类似的效果。
|
| 列出新的防治方法并系统性地将防治方法归类,形成系统观。 |
应用知识 解决问题
| 根据种群增长曲线,指导渔业捕捞。 根据种群环境容纳量及本节所学,提出如何保护濒危动物。 |
| 知识迁移,举一反三,培养学生地社会责任感。 |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问题情景,新课讲授,课堂总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生物与环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