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届二轮复习 专题九第2课时 电学实验 课件(86张)

    2022届二轮复习 专题九第2课时 电学实验 课件(86张)第1页
    2022届二轮复习 专题九第2课时 电学实验 课件(86张)第2页
    2022届二轮复习 专题九第2课时 电学实验 课件(86张)第3页
    2022届二轮复习 专题九第2课时 电学实验 课件(86张)第4页
    2022届二轮复习 专题九第2课时 电学实验 课件(86张)第5页
    2022届二轮复习 专题九第2课时 电学实验 课件(86张)第6页
    2022届二轮复习 专题九第2课时 电学实验 课件(86张)第7页
    2022届二轮复习 专题九第2课时 电学实验 课件(86张)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届二轮复习 专题九第2课时 电学实验 课件(86张)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二轮复习 专题九第2课时 电学实验 课件(86张),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题型,CONTENTS,专题限时训练,图12,限时40分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专题主要复习电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借助基本实验分析拓展创新实验。
    主要考查电表改装、多用电表原理和使用;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电阻测量类”实验;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探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探究变压器电压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利用传感器设计并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电学拓展创新实验等。
    考查的是电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经常和传感器结合在一起,考查电路的控制,难度一般较大。
    高考题型2 “电阻测量类”实验
    高考题型1 电表改装 多用电表原理和使用
    高考题型3 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高考题型4 新高考增加电学实验
    高考题型5 利用传感器设计自动控制电路
    【例1】 (2021·1月重庆市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适应性测试,12)某同学拟将量程为Ig=1 mA,内阻约为几十欧姆的电流表G改装成量程为1 V的电压表。
    (1)他首先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来测量电流表G的内阻Rg,图中E为电源电动势。现有最大阻值分别为100 Ω和2 600 Ω的滑动变阻器,则R2应选用最大阻值为________Ω的滑动变阻器。开关S1接通,S2未接通时,调节R2使电流表G示数为1.00 mA;接通S2后,保持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R1,当其阻值为50 Ω时,电流表G的示数为0.50 mA,则电流表G的内阻Rg为________Ω;
    (2)为了将电流表G改装成量程为1 V的电压表,需要__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一个大小为________ Ω的电阻。
    解析 (1)本题中采用“半偏法测电流表的内阻”,要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远大于电流表的内阻,电流表内阻为几十欧,则R2应选用最大阻值为2 600 Ω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G满偏后接通S2,电阻箱R1的电阻与电流表G的内阻相等时,电流表G半偏,即Rg=50 Ω。
    答案 (1)2 600 50 (2)串联 950
    【拓展训练1】 (2021·河北“五个一名校联盟”二模)如图2(a)为简易多用电表的电路图。图中E是电动势为1.5 V的干电池;R1、R2、R3、R4和R5是定值电阻,R6是可变电阻;表头G的满偏电流为250 μA,内阻为600 Ω。虚线方框内为换挡开关,A端和B端分别与两表笔相连。该多用电表有5个挡位,分别为:直流电压2.5 V挡位和10 V挡位、直流电流1 mA挡位和10 mA挡位、欧姆×100挡位。
    (1)根据题给条件可得R1+R2=________Ω,R4=________Ω。(2)某次测量时该多用电表指针位置如图(b)所示。若此时B端是与“1”相连的,则多用电表读数为________mA;若此时B端是与“3”相连的,则读数为________Ω;若此时B端是与“4”相连的,则读数为________V。(3)表内干电池由于使用时间较长了,导致电池的电动势变小,内阻变大了,但还能进行欧姆调零。此时测量一电阻的电阻值,在各项操作都无误的情况下,电阻的测量值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电阻的真实值。
    答案 (1)200 2 350 (2)4.0 2 200 1.00 (3)大于
    (2)B端与“1”相连时为10 mA挡,最小分度为0.2 mA,不用估读到下一位,故读数为4.0 mA。
    【例2】 (2021·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14)热敏电阻是传感器中经常使用的元件,某学习小组要探究一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可供选择的器材有:
    待测热敏电阻RT(实验温度范围内,阻值约几百欧到几千欧);电源E(电动势1.5 V,内阻r约为0.5 Ω);电阻箱R(阻值范围0~9 999.99 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20 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2 000 Ω);微安表(量程100 μA,内阻等于2 500 Ω);
    开关两个,温控装置一套,导线若干。同学们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测量电路,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示连接电路;②闭合S1、S2,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使微安表指针满偏;③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不变,断开S2,调节电阻箱,使微安表指针半偏;④记录此时的温度和电阻箱的阻值。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更准确地测量热敏电阻的阻值,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填“R1”或“R2”)。(2)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4(不含温控装置)连接成完整电路。
    (3)某温度下微安表半偏时,电阻箱的读数为6 000.00 Ω,该温度下热敏电阻的测量值为________ Ω(结果保留到个位),该测量值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真实值。(4)多次实验后,学习小组绘制了如图5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逐渐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解析 (1)用半偏法测量热敏电阻的阻值,尽可能让该电路的电压在S2闭合前、后保持不变;由于该支路与滑动变阻器左侧部分电阻并联,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越小,S2闭合前、后并联部分电阻变化越小,从而并联部分的电压值变化越小,故滑动变阻器应选R1。(2)电路连接图如图所示
    (3)微安表半偏时,该支路的总电阻为原来的2倍,即RT+RμA=R=6 000.00 Ω,可得RT=3 500 Ω。
    当断开S2,电路的总电阻增大,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干路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并联部分的电压增大,电阻箱分压大于原并联电压的一半,即电阻箱的电阻大于热敏电阻和微安表的总电阻,因此热敏电阻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
    答案 (1)R1 (2)如解析图所示 (3)3 500 大于 (4)减小
    【例3】 (2021·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12)某小组研究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需要已选用了规格和量程合适的器材。(1)先用多用电表预判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趋势。选择适当倍率的欧姆挡,将两表笔________,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向右边“0 Ω”处。测量时观察到热敏电阻温度越高,相同倍率下多用电表指针向右偏转角度越大,由此可判断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2)再按图6所示连接好电路进行测量。
    ①闭合开关S前,将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滑到________端(填“a”或“b”)。将温控室的温度设置为T,电阻箱R0调为某一阻值R01。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R1,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某一位置。记录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T和R01。断开开关S。再将电压表与热敏电阻C端间的导线改接到D端,闭合开关S。反复调节R0和R1,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与上述记录的示数相同。记录此时电阻箱的阻值R02。断开开关S。②实验中记录的阻值R01________R0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时热敏电阻阻值RT=________。(3)改变温控室的温度,测量不同温度时的热敏电阻阻值,可以得到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解析 (1)使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前应先欧姆调零,即将两表笔短接。温度越高,相同倍率下多用电表的指针向右偏转的角度越大,则电阻阻值越小,故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①闭合开关前,为了保护电路,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b端。②将电压表与热敏电阻C端间的导线改接到D,调节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与改接前一致,则R01=R02+RT,所以R01>R02,RT=R01-R02。答案 (1)短接 减小 (2)①b ②大于 R01-R02
    【拓展训练2】 (2021·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期末联考)某同学想设计一个测量金属棒(阻值约10 Ω)电阻率的实验方案,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A.直流电流表的量程为50 μA,内阻Rg约为3 kΩB.R0为六钮电阻箱(0~99 999.9 Ω)C.R为滑动变阻器(0~500 Ω,额定电流1.5 A)D.S1为开关;S2为双刀双掷开关E.电源E=3 V,内阻不计F.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
    其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棒直径,用20分度游标卡尺测金属棒长度,测量结果如图7乙、丙。设计测电阻的电路如图甲所示。(1)如图乙,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棒直径d为________mm;如图丙用20分度游标卡尺测金属棒长度L为________cm。(2)测电阻的实验步骤如下,请把步骤⑤补充完整。①选择R0的阻值略大于Rx
    ③记下电流值I1④保持R的滑动触头位置不变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题中测得的物理量表示该金属棒电阻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螺旋测微器读数为6 mm+12.4×0.01 mm=6.124 mm;游标卡尺读数为102 mm+6 ×0.05 mm=102.30 mm=10.230 cm。(2)步骤⑤为:将S2合向Rx一侧,读出电流表读数I2。
    (3)因电流表内阻远大于Rx与R0,因此S2打在左侧和右侧时可以认为回路中总电阻不变,
    【例4】 (2021·河北省高考模拟)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测量某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实验室有以下器材:A.待测电源(E约为1.5 V,内阻r约为1 Ω);B.量程为3 V的电压表(具有一定的内阻);C.满偏电流Ig=100 mA的电流计G(Rg=0.6 Ω);D.定值电阻R1=0.1 Ω,R2=0.15 Ω,R3=0.2 Ω,R4=0.3 Ω,R5=2 Ω;E.滑动变阻器R(阻值变化范围0~15.0 Ω);F.开关S一个;G.导线若干。
    (1)利用以上器材,设计了如图8甲所示的电路,若A是电压表,则B是________,C和D是________(填器材对应的符号);(2)器材选择、连接电路和操作均正确,调节滑动变阻器,得到多组电表读数,作出如图乙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_V,内阻r=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3)从实验原理上看,电源电动势的测量值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内阻的测量值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3)由U=E-5IG(r+RA)及电路图可知,电压表测得的U结合电流表两端电压可求得路端电压,5IG为通过电源的真实电流,RA已知,则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值均等于真实值。答案 (1)R G和R2 (2)1.50 1.21 Ω (3)等于 等于
    【例5】 (2021·北京市综合能力测试)某同学利用电流传感器研究电容器的放电过程,他按如图10甲中所示电路图连接电路。先使开关S接1,电容器充电完毕后将开关掷向2,电容器通过R放电,传感器将电流信息传入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t曲线如图乙所示。他想进一步研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对曲线的影响,断开S,先将滑片P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再重复以上操作,又得到一条I-t曲线。已知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关于新的I-t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0A.曲线与纵轴交点的位置将向下移动B.曲线与横轴交点的位置将向左移动C.曲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将增大D.曲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将减小
    解析 将滑片P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将开关掷向2时电容器开始放电的电流减小,则曲线与纵轴交点的位置将向下移动,故A正确;I-t图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电容器放电的电荷量,而电容器的带电荷量Q=CU,因为C和U都不变,故Q没有变化,所以曲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不变,由于曲线与纵轴交点的位置将向下移动,所以曲线与横轴交点的位置将向右移动,故B、C、D错误。答案 A
    【例6】 (2021·北京市朝阳区期末)探究感应电流方向的实验所需器材包括:条形磁铁、电流表、线圈、导线、一节干电池(用来查明线圈中电流的流向与电流表中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1)实验现象:如图11所示,在四种情况下,将实验结果填入下表。
    ①线圈内磁通量增加时的情况
    ②线圈内磁通量减少时的情况
    请填写表格中的空白项。(2)实验结论:当穿过闭合线圈的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________(填写“相同”或“相反”)。(3)总结提炼: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________________。
    (4)拓展应用:如图12所示是一种延时继电器的示意图。铁芯上有两个线圈A和B。线圈A和电源连接,线圈B与直导线ab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弹簧K与衔铁D相连,D的右端触头C连接工作电路(未画出)。开关S闭合状态下,工作电路处于导通状态。S断开瞬间,延时功能启动,此时直导线ab中电流方向为________(填写“a到b”或“b到a”)。说明延时继电器的“延时”工作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①图乙中条形磁铁S向下插入线圈,则向上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加,根据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磁场竖直向下;②图丁中条形磁铁S向上拔出线圈,则向上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小,根据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磁场竖直向上。(2)实验结论:当穿过闭合线圈的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反。(3)总结提炼: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磁通量的变化。
    (4)S断开瞬间,延时功能启动,此时穿过线圈B的磁通量向下减小,根据楞次定律可知,线圈B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磁场方向向下,则此时直导线ab中电流方向为a到b。延时继电器的“延时”工作原理:S断开瞬间,线圈B中产生感应电流,保持铁芯中的磁性,所以衔铁不会马上被弹簧拉起,达到延时的作用。答案 (1)①竖直向下 ②竖直向上 (2)相反 (3)(磁场)磁通量的变化 (4)a到b S断开瞬间,线圈B中产生感应电流,保持铁芯中的磁性,所以衔铁不会马上被弹簧拉起,达到延时的作用
    【例7】 (2021·北京通州区一模)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关系”的实验。 (1)下列实验器材必须要用的有_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A.干电池组 B.学生电源C.多用电表 D.直流电压表E.滑动电阻器 F.条形磁铁G.可拆变压器(铁芯、两个已知匝数的线圈)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A.为确保实验安全,实验中要求原线圈匝数小于副线圈匝数B.要研究副线圈匝数对副线圈电压的影响,应该保持原线圈电压、匝数不变,改变副线圈的匝数C.测量电压时,先用最大量程试测,大致确定电压后再选用适当的挡位进行测量D.变压器开始正常工作后,铁芯导电,把电能由原线圈输送到副线圈
    (3)该同学通过实验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表中n1、n2分别为原、副线圈的匝数,U1、U2分别为原、副线圈的电压,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实验中,必须要有学生电源提供交流电,B需要;学生电源本身可以调节电压,无需滑动变阻器,需要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压,C需要;本实验不需要条形磁铁,用可拆变压器来进行试验,G需要;综上所述,需要的实验器材为B、C、G。(2)为确保实验安全,应该降低输出电压,实验中要求原线圈匝数大于副线圈匝数,故A错误;要研究副线圈匝数对副线圈电压的影响,应该保持原线圈电压、匝数不变,改变副线圈的匝数,进而测得副线圈电压,找出相应关系,故B正确;为了保护电表,测量副线圈电压时,先用最大量程试测,大致确定电压后再选用适当的挡位进行测量,故C正确;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不计各种损耗,在原线圈上将电能转化成磁场能,在副线圈上将磁场能转化成电能,铁芯起到传递磁场能的作用,不是铁芯导电来传输电能,故D错误。
    【例8】 (2021·湖北省高考模拟)传感器是把非电学量(如速度、温度、压力等)的变化转换成电学量的变化的一种元件,在自动控制中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种温度控制装置,温控开关可采用热敏电阻来控制。(1)先通过实验探究某一热敏电阻的阻值Rt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已知该热敏电阻在常温下的阻值约100 Ω。现提供以下实验器材:A.控温箱(用以调节热敏电阻Rt的温度);B.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为1.0 kΩ);C.电流表A1(量程50 mA,内阻r1=100 Ω);D.电流表A2(量程100 mA,内阻r2约为40 Ω);E.滑动变阻器R(阻值变化范围为0~10 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 A);F.直流电源E(电动势为12 V,内阻很小);G.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要求用上述器材尽可能精确地测出热敏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阻值,且尽可能多测几组数据,请在图13甲虚线框中画出符合要求的实验电路图,并标明所选择器材的符号。
    (2)学习小组测得热敏电阻的阻值随着温度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
    根据图乙求出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函数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3)如图丙所示,当1、2两端所加电压增大至2 V时,控制开关会自动启动加热系统进行加热,请利用下列器材设计一个简单电路,给1、2两端提供电压,要求当温度达到80 ℃时启动温控系统。(不考虑控制开关对所设计电路的影响)提供的器材如下:热敏电阻Rt(阻值随温度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直流电源E′(电动势3 V,内阻不计);定值电阻R1=180 Ω,R2=260 Ω,R3=520 Ω(限选其中之一并在图中标出);开关S及导线若干。定值电阻应选________,在图丙虚线框内完成电路原理图。
    解析 (1)要求尽可能精确地测出热敏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阻值,且尽可能多测几组数据,所以采用分压式电路;因为电压表量程太小,且具体内阻不知,会导致测量值有较大的误差,所以用已知内阻的电流表A1作为电压表,电流表A2外接可以消除系统误差。实验电路设计如图所示。
    (2)根据图乙图像可得Rt=(100+2t) Ω。
    (3)温度达到80 ℃时,可得热敏电阻Rt=260 Ω,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当定值电阻等于520 Ω时,1、2两端电压恰好为2 V,所以定值电阻应选择R3。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
    答案 (1)见解析 (2)Rt=(100+2t) Ω (3)R3 见解析图
    【拓展训练4】 [2021·陕西咸阳市高考模拟(二)]家用电热水壶上端有一双金属片,当热水壶内的水沸腾时,产生的蒸气进入蒸气开关。蒸气开关中的双金属片受到蒸气作用时温度会发生变化,进而变形,自动切断电源,停止加热。某课外实验小组欲利用如图14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图,制作一可显示温度的控温器。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灵敏电流表(量程为3.0 mA,内阻为300 Ω),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U=6.0 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3 000 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1 000 Ω),单刀双掷开关,热敏电阻Rt,双金属片(温度为90 ℃时会使电路断开,复位温度未知),导线若干。若热敏电阻的阻值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为Rt=(5t+50) Ω。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4(1)实验步骤如下,请补充完整。a、按照图甲电路连接好实验器材;b、为了不烧坏灵敏电流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调整到a端;然后将单刀双掷开关掷于c,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灵敏电流表指针指在________(选填“中央刻线”或“满刻线”)位置,并在以后的操作中使滑片P________(选填“位置不变”“置于a端”或“置于b端”);
    c、把热敏电阻Rt和双金属片置于可变的温度环境中,将单刀双掷开关掷于d,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记录若干组灵敏电流表的示数,达到最高温度时,电路断开,断开后,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刚好到达某个温度时,电路闭合,此时灵敏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d、根据热敏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计算出各个电流对应的温度,重新绘制灵敏电流表的刻度盘。(2)根据实验过程,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选填“R1”或“R2”)。
    (3)灵敏电流表的电流I与热敏电阻和双金属片所处环境温度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I=________A,温度最高时该灵敏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A,双金属片的复位温度为________℃。
    1.(2021·北京丰台区期末练习)利用如图1甲所示的实验电路观察电容器的充电过程。实验中,电压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显示出电容器两端电压随时间变化的U-t图像如图乙所示。关于电容器充电过程中电流I、电荷量Q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  )
    解析 电容器开始充电时因电压较小,则充电电流大,后随着充电电荷量增多,充电的电流逐渐变小,充电结束时电流减为零,故A错误,B正确;电容器充电过程电荷量逐渐增大到稳定值,而Q-t图像的斜率表示充电电流,应逐渐变小,故C、D错误。答案 B
    2.(2021·福建泉州市4月质量监测)某同学利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进行实验研究。欧姆挡所用电池的电动势为9 V,刻度盘中央刻度值为“15”,选择旋钮打在“×1 k”挡。(1)该同学用欧姆挡测量某一量程为15 V的电压表内阻。①指针指在图2甲所示位置,此测量值为________;查阅资料发现该电压表内阻真实值为15 kΩ,测量值与真实值偏差较大,可能原因是该同学未进行欧姆调零就直接测量,若此时把两表笔短接,则指针应指在欧姆挡零刻度线的________侧(选填“左”或“右”);
    ②进行欧姆调零后再测量,多用电表指针恰好指在“15”刻度线,此时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__V(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该同学接着用欧姆挡探测只有一个元件的黑箱,如图乙,当两表笔接触黑箱接线柱a、b时,发现电表指针快速摆向右边后再摆回最左边刻度线,则该元件可能是________。A.电阻 B.电感线圈 C.电容器 D.二极管
    答案 (1)①25 kΩ 左 ②4.5 (2)C
    解析 (1)①指针指在图甲所示位置,此测量值为25 kΩ;查阅资料发现该电压表内阻真实值为15 kΩ,测量值与真实值偏差较大,可能原因是该同学未进行欧姆调零就直接测量,若此时把两表笔短接,则指针应指在欧姆挡零刻度线的左侧;②进行欧姆调零后再测量,多用电表指针恰好指在“15”刻度线,即电压表的内阻等于欧姆表的中值电阻,即电压表的内阻等于欧姆表的内阻,则此时电压表示数为欧姆表内电源电动势的一半,即4.5 V。(2)当两表笔接触黑箱接线柱a、b时,发现电表指针快速摆向右边后再摆回最左边刻度线,即电路快速导通后电流又逐渐变为零,则该元件可能是电容器,电路接通后先充电,充电结束后电路中电流为零。
    3.(2021·湖南怀化市一模)如图3为简易多用电表的电路图。该多用电表有5个挡位,5个挡位中有:直流电压1 V挡和5 V挡,直流电流3 mA挡和6 mA挡,欧姆挡。
    图中E是直流电源;R1、R2、R3、R4和R5是定值电阻,R6是可变电阻,最大值为2 kΩ;表头G的满偏电流为2 mA,内阻为20 Ω,虚线方框内为换挡开关。A端和B端分别与两表笔相连;
    (1)图中的A端与________(填“红”或“黑”)色表笔相连接;(2)要想使用直流电压1 V挡,选择开关B应与________相连(填选择开关对应的数字);(3)关于R6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A.在使用多用电表之前,调整R6使电表指针指在表盘左端电流“0”位置B.使用欧姆挡时,先将两表笔短接,调整R6使电表指针指在表盘右端电阻“0”位置C.使用电流挡时,调整R6使电表指针尽可能指在表盘右端电流最大位置(4)根据题给条件可得R1=________Ω,R2=________Ω。
    答案 (1)红 (2)4 (3)B (4)20 20
    解析 (1)根据“红进黑出”,图中的A端与红色表笔相连接。(2)直流电压1 V挡要用表头与较小的电阻串联,则选择开关B应与“4”相连。(3)R6是欧姆挡的调零电阻,使用欧姆挡时,先将两表笔短接,调整R6使电表指针指在表盘右端电阻“0”位置,故B正确,A、C错误。(4)直流电流分别为3 mA和6 mA挡,由图可知,接“1”时为6 mA挡,接“2”时为3 mA挡,设I1=6 mA,I2=3 mA由欧姆定律可得(I1-Ig)×R1=Ig×(R2+Rg)Ig×Rg=(I2-Ig)×(R2+R1)解得R1=20 Ω,R2=20 Ω。
    4.(2021·河北石家庄市一模)现要准确地测量量程为0~100 mA、内阻约为10 Ω的电流表A的内阻RA,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电流表A1(量程0~0.6 A,内阻约为0.1 Ω)电压表V(量程0~3 V,内阻约为3 kΩ);定值电阻R1(阻值为2.0 Ω);定值电阻R2(阻值为15 Ω);定值电阻R3(阻值为150 Ω);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10 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 A);电源E(电动势为1.5 V,内阻约为0.5 Ω);开关S,导线若干。
    (1)为测量电流表A的内阻,某同学选用上述的一些器材如图4所示,其中定值电阻R甲应该选择________(填写对应器材的符号),并在图中以笔画线连接实物电路图。
    (2)按图4电路进行实验,多次测量得到多组电流表A和A1的读数I、I1,以I为纵轴,I1为横轴,用描点法得到I-I1图像,若图像的斜率为k,定值电阻R甲的阻值设为R0,则电流表A的内阻RA=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R0、k表示)。(3)为测电流表A的内阻,另一同学选用上述的一些器材设计了图5所示电路。从实验测量精度的角度分析,该电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R1 连接实物电路图见解析 
    (3)图乙中电压表V的量程过大解析 (1)由题意可知,此实验中需要定值电阻R甲与待测电流表A并联,从而通过两电流表的示数来间接获取其两端电压信息,电流表A1负责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满偏时其两端电压约为UA=0.1 A×10 Ω=1 V,此时R甲若选择R2或R3,电流表A1的示数均达不到量程的三分之一,则电流表A未满偏时,电流表A1的示数会更小,从而使读数误差增大;R甲若选择R1,则电流表A满偏时,通过A1的电流刚好为0.6 A,完全符合实验要求,所以定值电阻R甲应该选择R1。实物电路图如图所示。
    (2)根据串并联电路规律以及欧姆定律可得
    (3)由于电压表V的量程为3 V,所以只有在电流表A满偏时,电压表的示数才恰好达到量程的三分之一,在这之前的测量电压表的示数都会小于量程的三分之一。所以从实验测量精度的角度分析,该电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电压表V的量程过大。
    5.(2021·湘豫名校4月联考)某同学欲测量一阻值大约为10 Ω,粗细均匀的金属线的电阻率。实验桌上除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导线和开关外,还有以下器材可供选择:A.电源E(电动势为6.0 V)B.电压表V(量程为0~6 V,内阻约为8 kΩ)C.电流表A1(量程为0~0.6 A,内阻约为0.2 Ω)D.电流表A2(量程为0~3 A,内阻约为0.05 Ω)E.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5 Ω,额定电流2 A)
    (1)用游标卡尺测得该材料的长度L如图6甲所示,读数L=________mm;用螺旋测微器测得该材料的直径D如图乙所示,读数D=________mm;
    (2)测量导电材料的电阻时,为了便于调节,测量尽可能地准确,实验中所用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填所选仪器前的字母符号),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在图丙方框内把实验原理图补充完成,把器材符号标在电路图上;(3)设测得导电材料的电阻为R,导电材料的长度为L,导电材料的直径为D,求得导电材料的电阻率为________(用R、L、D三个物理量表述)。
    解析 (1)游标卡尺的读数为60 mm+4×0.05 mm=60.20 mm根据螺旋测微器读数规则可得d=0.5 mm+23.2×0.01 mm=0.732 mm。
    6.(2021·天津市等级性考试模拟)某实验小组准备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1)先用多用电表“直流2.5 V挡”粗测该干电池的电动势,读数为________V。
    (2)为了更精确地测量该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小组用实验室提供的下列器材进行下一步实验:A.电流表A(量程为50 mA,内阻rg=10 Ω)B.电阻箱R(最大阻值为99.99 Ω)C.定值电阻R0=2 ΩD.开关、导线若干①根据以上提供的器材设计了如图8所示的测量电路。
    ②用笔画线替代导线,根据实验原理图在实物图上完成连线。
    答案 (1)1.55 (2)②见解析 ③1.5 0.98
    解析 (1)最小分度为0.05 V,不需要估读到下一位,故读数为1.55 V。(2)②
    ③定值电阻与电流表并联后,当流过电流表电流为I时,流过干路电流为6I,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
    7.(2021·1月福建省新高考适应性考试,12)为了测试某精密元件在204 μA特定电流值时的工作性能,一实验小组利用微安表监测该元件在电路中的电流,电路如图10(a)所示。所用器材:微安表(量程为250 μA,内阻约为1 000 Ω)。稳压电源E(电动势为2.0 V),定值电阻R0(阻值为4 000.0 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 000 Ω,额定电流为0.3 A),电阻箱R2(阻值范围0~9 999.9 Ω),开关S。将电阻箱R2置于图(b)所示的阻值,滑动变阻器R1置于最大值;闭合开关S,移动R1的滑片,使微安表读数为204 μA。
    (1)图(b)中R2的阻值为________ Ω;(2)在图(c)中标出微安表读数为204 μA时的指针位置。
    为了提高监测精度,该小组尝试用标准电池EN(电动势为1.018 6 V)和灵敏电流计 (量程范围±300 μA)替代微安表,设计了图(d)所示电路。要将元件的工作电流调到204 μA,需先将R2的阻值设置为某个特定值,再闭合开关S1、S2,调节滑动变阻器R1,使灵敏电流计 指针指在零点,此时元件中的电流即为204 μA。
    (3)电阻箱R2的阻值应设置为________ Ω。
    图10答案 (1)4 250.0 (2)见解析图 (3)4 993.1
    解析 (1)图中R2的阻值为(4×1 000+2×100+5×10+0×1+0×0.1)Ω=4 250.0 Ω。(2)标出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
    8.(2021·辽宁丹东市一模)某同学用热敏电阻制作了一个简易自动报警器,热敏电阻的阻值R随温度t变化的图像如图11甲所示,简易自动报警器的电路图如图丙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测继电器线圈ed(图乙所示)的电阻时,将选择开关旋至“×100”位置,欧姆调零,测线圈ed电阻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大,则应把选择开关旋至________(填“×10”或“×1 k”)进行测量,经正确操作,多用表示数如图丁所示,则所测继电器的阻值为________Ω;
    (2)为使温度在达到报警温度时,简易报警器响起,单刀双掷开关c应该接________(选填“a”或“b”);(3)流过继电器线圈ed的电流I0≥10 mA才会报警,若直流电源电动势E1为18 V(内阻不计),欲实现温度达到或超过60 ℃报警器响起,则滑动变阻器规格应该选择________。A.0~200 Ω B.0~500 Ω C.0~1 500 Ω答案 (1)×10 220 (2)a (3)C
    解析 (1)测电阻时指针偏转过大,则读数太小误差较大,需要选择小量程让读数变大点才能减小误差,所以应把选择开关旋至“×10”挡进行测量。所测继电器的阻值为22×10 Ω=220 Ω。(2)由于温度升高热敏电阻阻值减小,通过继电器的电流增大,其产生的磁场磁感应强度增大,把铁片向左吸引,所以要让报警器响起,则单刀双掷开关c应该接a。
    所以滑动变阻器规格应该选择C,A、B错误。

    相关课件

    2023届二轮复习通用版 专题6 第2讲 电学实验及创新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二轮复习通用版 专题6 第2讲 电学实验及创新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专题六物理实验,真题速练·明考情,核心知识·固双基,命题热点·巧突破,课时作业·分层练,答案见解析图,核心知识•固双基,“科学探究”展示,命题热点•巧突破,×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8第2讲电学实验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8第2讲电学实验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核心考点聚焦,微专题•热考命题突破,知识网络建构,最左端,Ub-RA,×10,电荷量,不均匀,对电流表起保护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二轮复习 专题八 第2讲 电学实验及其创新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二轮复习 专题八 第2讲 电学实验及其创新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透析高考考情,知己知彼百战胜,突破核心考点,解题能力步步高,答案3×10,答案5160,答案1R1,答案3大于,答案140,答案4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