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1.1.1《生物的特征》课件+教学设计+同步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1.1.1《生物的特征》课件.pptx
    • 教案
      1.1.1《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docx
    • 练习
      1.1.1《生物的特征》同步练习.docx
    1.1.1《生物的特征》课件第1页
    1.1.1《生物的特征》课件第2页
    1.1.1《生物的特征》课件第3页
    1.1.1《生物的特征》课件第4页
    1.1.1《生物的特征》课件第5页
    1.1.1《生物的特征》课件第6页
    1.1.1《生物的特征》课件第7页
    1.1.1《生物的特征》课件第8页
    1.1.1《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第1页
    1.1.1《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第2页
    1.1.1《生物的特征》同步练习第1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学年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111《生物的特征》课件1pptx、111《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1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新课标)生物七年级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课题1.1.1生物的特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2、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引领与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生能够区别一些难以识别的生物与非生物。2、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难点:1、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小狗、机器人树、车等的图片,提出问题: “同学们认为它们是生物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总结凡是有生命的个体就是生物学生:观察图片,判断其是否是生物,说出判断的依据。(教学意图:图片展示能够使同学们更加直观的观察生物与非生物,而生物非生物的对比,让同学们对生物与非生物的理解更加深刻。探索新知教师:多媒体展示多种生物和非生物图片,引导同学们判断生物和非生物,并进一步了解一些特殊种类的物体,如石笋、慢慢长大的钟乳石、珊瑚、珊瑚虫,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并了解其形成过程。学生:观察钟乳石,石笋、珊瑚、珊瑚虫,每4人1组进行讨论是否是生物,说出如何判断。(教学意图:利用特殊性生物、非生物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的兴趣,让同学们对一些自然景观,如钟乳石,珊瑚等产生兴趣,从而引起学生思考,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并且通过通过小组讨论,加强学生思想碰撞,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教师:多媒体展示瓢虫大肠杆菌病毒等图片,提问:“这些生物都有哪些共同特征?”学生可能回答的并不完整。教师对于学生讨论并回答出的内容给予鼓励并加以补充。对于学生没有想到的特征,教师给予引导性补充,如对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这一部分,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如何区分植物和动物获取营养的不同,请同学们阅读书本,给出答案,最后学生给出答案后,教师补充,所以植物是自养型生物,动物是异养型生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外界吸收的水、无机盐、CO2,制造自身的有机物(葡萄糖、淀粉等)。而动物需要以其他植物和动物为食。教师:当学生回答生物能进行呼吸这一部分时,教师提出,为什么是绝大多数生物都能吸入氧气,呼出CO2,为什么不是所有生物,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因为有的生物不需要氧气就可以进行呼吸。教师:那么什么样的生物不需要氧气就能呼吸呢?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可能会想到蛔虫在人体内不需要氧气,如果思考到,教师予以肯定,如果没有思考到,教师进一步引导,比如学生们的妈妈在蒸馒头之前要用到酵母粉,这里面就含有酵母菌,通常我们在发面的时候,会拿盖子去盖住面盆为什么呢?学生:一些学生会立刻想到可能是由于酵母菌也需要进行无氧呼吸。教师:再比如,有些同学受伤了,伤口很深,这时候我们要打破伤风,为什么呢?学生:学生可能也会很容易想到打破伤风是因为伤口内有了破伤风杆菌。教师:进一步提出,为什么破伤风杆菌会出现在很深的伤口处呢,如果只是小小的擦伤皮肤,需要打破伤风吗?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破伤风杆菌也是进行无氧呼吸。(教学意图:同学们阅读课文,每4人1组进行讨论,每组代表轮流发言,而教师则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最大程度来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到自主学习的成就感)。教师:在学生回答生物能够排出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时,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说出生物排出体内代谢废物的例子。学生:排汗、排尿、排粪便。教师:当学生说到排便时教师引导,粪便是食物被消化后的残渣,未进入血液循环,不是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它的排出不叫排泄,而叫排遗,排遗是消化系统作用的一部分,不属于排泄。另外,教师补充,植物的落叶是排出体内代谢废物吗?学生:思考后回答是,并,并解释。教师:当学生回答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时,教师请同学们举出实例。学生:猎豹追羚羊、含羞草对刺激反应,朵朵向日葵向太阳等。教师:当学生回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时,教师要求学生举例子。学生:阅读书本,讨论并想象回答,种子萌发成幼苗,人、蘑菇灯由小长大,鸡下蛋,猪产子等。教师:教师给予补充,像鸡产卵的动物有鳄鱼、鸟类等,并点出蜻蜓点水是蜻蜓在做什么呢,引发学生思考。学生: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够总结出繁殖的两种方式,产卵,产仔。教学意图:本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学生与老师的对话碰撞,提出更多的有关于生物繁殖产卵产仔的例子,以达到同学们通过例子掌握知识的目的。)教师:当学生回答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时,教师展示演员胡歌和胡歌爸爸的图片生的同一窝小狗图片,每个小狗都不一样,这都是描述了遗传还是变异现象呢?在引导的时候要是要注意解释无论是母代与子代的不同还是子代之间的不同都属于变异。学生:积极阅读课文并思考教师的提问。教师:当学生提到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教师需要解释为什么病毒不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由哪部分构成。学生:学生需要了解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里面的核酸构成的。学生可能会混淆细菌和病毒,认为细菌也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教师:教师通过展示细菌与病毒的图片,要求学生比较二者的差别,自己直观上了解细菌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不是。教学意图:通过以上图片的比较,学生更加的直观的看到病毒与细菌的差异,并了解到他们都是生物。)课堂小结一.什么是生物:有生命的物体。二.生物的特征: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  生物能进行呼吸;3.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  生物能遗传和变异;7.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1-3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过程要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生命现象,使学生能区分生物和非生物,认同生物的基本特征,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不但培养学生分析资料的能力,还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相关课件

    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集体备课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观察的基本要求,什么是生物,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植物需要呼吸吗,生物是怎样呼吸的,安静时,受惊吓时,破壳而出的幼鳄,种子的萌发,蘑菇的生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图文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生物能生长和繁殖,想一想议一议,珊瑚虫,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生长发育,生物都具有遗传的特性,生物都能繁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 认识生物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 认识生物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课文课件ppt,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一片荒芜寸草不生,探究新知,想一想议一议,什么是生物,生物的特征,生物能进行呼吸,植物需要呼吸吗,平静时,受惊吓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