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3课 画房子教案设计
展开《家乡的老房子》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热爱房子,热爱家乡的情感。
2、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家乡的老房子—干栏式建筑的一些特色与变化。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广南壮族民族地区干栏房子的特点,感悟干拦房子的建筑形式,从而感到老房子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
了解干栏式建筑表现形式的特点及其历史背景。
教学准备
1、课前与学生准备的笔、墨、纸、油画棒等。
2、将范画以及房子制作成幻灯片、手工实物等。
3、准备短视频,轻音乐。
一、导入
通过短视频、谈话过程,创设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新授
1、家乡的老房子—干栏式建筑(出示课题)
我们家乡的老房子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同学们,你们想看吗?(生:想…师:好,现在让我们走进家乡,欣赏家乡的老房子吧!)
2、欣赏图片
学生欣赏、观察,说说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观察房子,进行合理想象。(学生说说发现什么?想到什么?)
3、出示范画、手工实物
什么是“干栏”式建筑呢?人们上把“上层住人、下层圈畜”的房屋称为“干栏”。用壮语来解释,“干”是“上面”,“栏”是“房屋”的意思,合起来便成了“上面的房子”。 如今的“干栏”式民居建筑遗存,已成为壮民族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深受人们的关注。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如今干栏式房子是怎么来吗?(生:想)旧时森林茂密,野兽也比较多,我们的祖辈也很聪明,他们为了能够生存下来,防止野兽的攻击,就开始树上建巢居、然后增巢、最后干栏。(教师黑板示范作画)
干栏式楼房均为多为木质结构,顶上瓦盖,可以达到冬暖夏凉的目的。在木结构的建筑风格上讲,有的人家还建有耳房,比较富裕人家更为讲究,房前的阳台扶手雕花刻鸟。楼梯直接用石条而砌,有的板壁雕饰花鸟虫鱼等图案,配置齐全,以人为本,美丽极了。
干栏式的建筑一般先起是底层,上立屋架,两头搭以偏厦,屋顶为“人”字形,楼上是住人,底层是用来关养牲畜和家禽,“ 干栏”式的建筑布局、整体结构及其功能特征,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壮族人民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生活的向往。
三、分组讨论、课堂练习
(作业:用简单的线来表现壮族民族地区干栏式的老房子的特点),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四、展示学生优秀作品
教师鼓励学生优秀作品,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五、教师小结
赣美版二年级下册第19课 剪窗花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赣美版二年级下册第19课 剪窗花教学设计,共4页。
赣美版二年级下册第19课 剪窗花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赣美版二年级下册第19课 剪窗花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检查学具,谈话导入,讲授新课,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二年级下册传统的魅力第18课 画青花纹饰教案: 这是一份二年级下册传统的魅力第18课 画青花纹饰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青花发展简介,现代青花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