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中化学九上《2课题3制取氧气》word教案 (1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98783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初中化学九上《2课题3制取氧气》word教案 (1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98783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初中化学九上《2课题3制取氧气》word教案 (1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98783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策略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模式,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3 制取氧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收集方法、检验方法、验满方法、实验步骤、注意事项。(2)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探究,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化学的学习兴趣,陶冶化学审美情趣。【教材分析】本课题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同时介绍了催化剂。这部分内容更侧重于过程,让学生学习用比较的方法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探究、推断,从而作出判断。第二部分是活动与探究,制取氧气并试验氧气的性质,让学生掌握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必须具备的化学基本实验技能。【教学策略分析】学生对于气体的制取尚属首次接触,为此,如何来选择药品、如何来确定装置根本无从着手。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氧气知识的一定积累,创设好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进行本课题的教学时,要善于采用对比、分析、讨论、归纳等方法来确定药品的选择以及仪器装置的配备,加深学生对分解反应概念的理解,并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加以巩固。难点的突破应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判断,使学生的认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教学重点】 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教学难点】 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确定。【教学模式】 实验探究法,解惑法。【教学准备】1、教材中[实验2—5]的实验仪器;2、教学过程所需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展示一瓶无色气体,用什么方法证明该气体是氧气?学生上台演示。 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入手,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导入新课>你们知道用什么方法能得到氧气吗?能用光合作用的方法制取一瓶氧气吗?(提示:从反应的速度、条件、气体收集的难易等方面考虑。)思考、讨论、发言。 巩固旧知,为新知的学习奠定基础,使学生学会“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过渡>看来,利用光合作用的方法无法达到我们的目的,现在,我们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反应原理是: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思考、讨论、发言。自然过渡,为学习新知做铺垫。<启发提问、引导探索>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需要些什么仪器?应如何来组装这些仪器?(启示:根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气体密度与空气密度的大小比较、是否溶于水来确定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讨论、分析。通过对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研究讨论,培养学生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设计装置>根据你们的讨论结果,与教材中的图2—14对比,有哪些地方不一样?为什么?<小结> (投影)注意事项: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2、导管口要放一团棉花;3、铁夹的位置在试管中上部;4、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比、分析、探讨原因。学会观察图示是一种基本观察能力,利用“找不同”的方式更能加深印象。 <实验探究>指导学生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思考:1、实验步骤是怎样的?2、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刚开始产生气泡时能立即收集吗?为什么?4、实验最后应怎样操作?最后两步能颠倒吗?为什么?[课件]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小结] 制取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装置、收集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思考问题。观察现象;完成教材中[实验2—5]的表格。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独立实验,并在实验中解决实际问题,从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让学生体验亲身实践的乐趣。<实验探究> 氧气的性质。[实验] 1、木炭在氧气里燃烧;2、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回忆、巩固实验的基本操作。让学生享受实验的乐趣。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小结>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小结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中记忆知识、发展和完善知识。<布置作业>学案“课后作业”完成作业 知识拓展巩固提高【板书设计】课题3 氧气制取(第1课时)一.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实验原理: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发生装置:3.收集装置:4.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排水集气法。5.验满方法:6.检验方法:7.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入药品;③固定在铁架台上;④加热;⑤收集氧气;⑥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⑦停止加热。8.注意事项: 【练习题】1.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时,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A.氧气的密度大,易导出 B.试管底部高,便于加热C.防止药品中水分挥发在试管口冷凝倒流,导致试管炸裂D.可以产生较多的氧气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错误的操作是( ) 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对试管加热,过一会儿把导管放入水里,没有看到气泡逸出,说明装置漏气 B. 固定在铁夹上的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C. 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再对准高锰酸钾所在部位加热 D. 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以防止加热时生成的气体把试管内的固体带到导管中3.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下列操作步骤,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向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②固定试管并加热;③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④用一团棉花堵住试管口,并用带导管的胶塞塞好;⑤把导管移出水面;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⑦撤离酒精灯。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③①④②⑥⑦⑤ C.①③④②⑥⑤⑦ D.③①④②⑥⑤⑦ 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A.二氧化锰 B.氯酸钾 C.空气 D.氧化镁5.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A.加热氯酸钾 B.加热高锰酸钾 C.分离液态空气 D.加热二氧化锰6.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应具备的性质是( )A.没有颜色 B.密度比空气小 C.难溶于水 D.易溶于水7.某气体难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收集此气体可以使用的方法是( )A.既可用排水法用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 B.只可用向下排空气法 C.既可用排水法用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 D.只可用排水法8.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需满足( )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B.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9.下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图,指出其中的五处错误: ① ② ③ ④ ⑤ 【5分钟检测】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的剩于固体物中,有下列哪些物质( )①高锰酸钾 ②锰酸钾 ③氧气 ④二氧化锰A. 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③④2.检验氧气的方法的是( )A.闻集气瓶中气体的气味 B.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C.观察气体的颜色 D.用带火星的木条插入瓶中,看是否复燃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 )A.看集气瓶周围是否有气泡冒出B.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是否复燃C.用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燃烧是否更旺D.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是否复燃4.实验室收集完氧气后,拆卸装置的正确顺序是( ) ①撤去酒精灯并熄灭、②从水槽里拿出导管、③从铁架台上拆下试管、④清洗仪器放回指定位置。 A. ①③②④ B. ③②④① C. ②①③④ D. ①②③④5.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A.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小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D.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小6.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应具备的性质是( )A.没有颜色 B.密度比空气小 C.难溶于水 D.易溶于水7.用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有下面一些操作:(a)加热(b)收集氧气(c)装入药品并在管口放一小团棉花,再固定在铁架台上(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e)停止加热(f)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操作顺序是A. abcdef B. dcfeab C. cbadfe D. dcabfe8.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口应( )A.朝下 B.朝上 C.略向下倾斜 D.略向上倾斜9.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中试管口稍向下的原因是( )A.利于排出氧气 B.便于加热 C.防止空气倒吸 D.避免试管炸裂10.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错误的操作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对试管加热,过一会儿把导管放入水里,没有看到气泡逸出,说明装置漏气B.固定在铁夹上的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C.加热时,先使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再对准高锰酸钾所在部位加热D.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问题引入,课后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演示实验,展示实物,分析讨论,知识对比学习,活动探究,投影展示,课件展示,学生分组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提出问题,演示实验,实验2-5,实验2-6,展示实物,分析讨论,知识对比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