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4 比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4 比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置教学情境,感受比例尺,结合实际,理解比例尺,联系实际,应用比例尺,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内容
比例尺的应用
主备教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读平面图、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
2、能力目标:能读懂平面图,能根据比例尺解决和平面图形有关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目标:体检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能根据比例尺解决和平面图形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具、学具
多媒体
课时数
1
板书设计
比例尺的应用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的=比例尺
或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设置教学情境,感受比例尺
画画比比
1、估计黑板的长和宽:教室前的这块黑板同学们熟悉吗?请你估计一下黑板的长和宽。
2、丈量黑板的长和宽:(板书:黑板实际长3.5米,宽1.5米)
3、画黑板:你能照样子把黑板画在本子上吗?
5、小结:当长和宽缩小的倍数相同时,黑板的平面图就十分逼真!由此
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黑板的样子(大小不一)
质疑:这么大的黑板,为什么能画在这么小的一张纸上呢?(长和宽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了。)
“照样子画黑板”是同学们美术课上再熟悉不过的举动,但以此为本节课的开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了比例尺。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可见,为了能反映真实的情况,画图时必须要有个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比例尺。
二、结合实际,理解比例尺
(一)说一说
课件出示某小学的平面图
1、谁来说说比例尺1﹕2000表示什么?
2、用自己话说说什么叫做比例尺?怎样计算比例尺?
(二)算一算
①下图是我校附近的平面图(屏幕同时显示),棉三菜市场距我校直线距离约300米,可在这幅图上只画了3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你是如何算得?结果是多少?(1﹕10000)要注意些什么?
②从1﹕10000这一比例尺上,你能获取那些信息?
板书: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一万分之一;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一万倍;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00厘米等等。
三、联系实际,应用比例尺
回答: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两千分之一;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两千倍;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0厘米等等
小结: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或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比例尺通常写成前项是1的比。
学生: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一万分之一;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一万倍;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00厘米等等。
运用实例让学生“说一说”、“算一算”,口脑并用,从多角度多方位理解比例尺的实际含义,为下面多种角度计算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打下知识准备。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求实际距离
1、求校园的实际长
如何算实际距离?有几种算法?
图上长10厘米
方法一: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10÷1/2000=10×2000=20000(厘米)=200米
方法二:2000×10=20000(厘米)=200米
2、求校园的实际宽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些什么?
①独立思考;②合作交流;③讲评算理。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解释自己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联系实际应用比例尺计算图距和实距,使学生对数学倍感亲切,感觉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突出的体现了数学的生活性。
作 业 设 计
一、精彩填空
1、比例尺是( )与( )的比。
2、比例尺1:200是数据比例尺,表示( )。
3、一种精密零件长5毫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0:1的图纸上长应画( )厘米。
4、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的两地的距离是30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二、解决问题
1、一幅地图上,图上5厘米的距离表示地面上50千米的距离,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2、某建筑工地挖一个长方形的地基,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2000的平面图上,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这块地基的实际面积是多少?
(三)延伸
1、请拿出标有南京上海的地图,找出比例尺并说说意义。
①同座位间合作算出实际距离。
②一辆汽车从南京早上9﹕00从南京出发赶往上海,要赶下午2﹕00的飞机,如果车速是每小时80千米,问能否赶及?为什么?
教 学 反 思
本节课循着一根知识主线——比例尺的意义与应用,引入新知别出心裁,探究新知有章有法,练习设计富有创意;同时循着一根能力主线——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无论是哪个环节的例子都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究与合作讨论相结合。同时多次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严禁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学的轻松,学有成效。
本节课教学中,有如下几点是成功的:其一抓住了重点,让学生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学生能够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这个关系式很快用算术法进行解答。其二是注意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引导学生用算术法解答后,让学生尝试独立用方程解答。其三是注意了狠抓基础知识。从新授到巩固,即巩固了基础知识的训练又进行了拓展延伸,提高了学生综合解题的能力。不足的地方:学生在练习时把千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总是弄错,应在讲解新课之前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练习,就不会出现上述情况。(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例尺第2课时 比例尺的应用_西师大版,文件包含核心素养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16练习十六课件pptx、核心素养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16练习十八教案docx、核心素养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16练习十八导学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六年级上册2.比例尺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课堂小结,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六年级上册2.比例尺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