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平行线的有关证明6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案
展开《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对比过去折纸、撕纸等探索过程,能发现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多种方法,体会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2.通过添加辅助线,能用多种方法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培养学生一题多证、一题多变的数学思维能力和严密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与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从拼图过程中发现并正确引入辅助线是本节课的关键。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启发式,单元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量角器、硬纸、小刀、签字笔、双面胶
课前活动:学生回顾验证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探究活动“拼纸”、“折纸”、“测量”,两人一组,至少选择其中一种方法,合作完成,准备课上展示交流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内角三兄弟之争)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里住着三个内角,平时,它们三兄弟非常团结。可是有一天,老二突然不高兴,发起脾气来,它指着老大说:“你凭什么度数最大,我也要和你一样大!”“不行啊!”老大说:“这是不可能的,否则,我们这个家就再也围不起来了……”“为什么?”老二很纳闷。同学们,你们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情境激趣的对话引入课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探索新知识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和认知环境。由于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180°,所以会很轻松地回答这个问题。从而自然的导入了三角形内角和的学习。
二、展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对比过去折纸、撕纸等探索过程,能发现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多种方法,体会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2.通过添加辅助线,能用多种方法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培养学生一题多证、一题多变的数学思维能力和严密的推理能力。
学习重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与简单应用。
学习难点:从拼图过程中发现并正确引入辅助线是本节课的关键。
设计意图: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明确将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思考
三、回顾思考
原来我们通过哪些活动验证过“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教师活动:(1)提问归纳,课件出示三种方法“测量”、“拼纸”、“折纸”(2)几何画板演示“测量”方法,并追问:通过直接测量能严格的说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吗?说明证明的必要性与严谨性,引导学生继续思考。
学生活动:分组展示通过“拼纸”、“折纸”的方式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活动要求:两人一组展示,制作两个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分别按相同的顺序用签字笔标注角,提前在背面贴好双面胶,展示粘贴在教室南墙白板处
(设想可能出现的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顾,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将新问题转化为旧知识
四、大胆猜想
1、今天我们将通过严格的推理去证明这个定理,能否从原来的探索活动中得到些启发?
2、在“拼纸、折纸”的探索过程中,你有没有什么发现和体会?
3、不通过拼、折的方式移动角,能否做出某些辅助的线,实现这种移动?你的做法是什么?
4、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证明: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展示活动,追问,这些活动中有没有什么共同的目的?并继续追问,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发现归纳,无论“拼纸”还是“折纸”都是想将这些角“凑”到一起,组成180°,可以是平角,也可以是同旁内角。进而抓住问题的根本是“把角凑到一起”,让学生明确接下来的小组交流合作的任务,为引出“辅助线”做好铺垫。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交流
活动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结合着导学案,先独立思考,有想法了,再和小组成员交流。
设计意图: 以问题为引导,抓住问题的根本,将直观验证向推理证明转化。通过小组合作,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合作交流的精神,尝试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寻求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一题多思、一题多解的创新精神。
五、成果展示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结合“折纸、拼纸”图形进行联系和对比,说明添加辅助线的做法和证明方法。
活动要求:在对应图形旁画图,并写出关键步骤(提前准备好三角板和白板笔)(设想可能出现的情况)
教师活动:结合着学生的做法,进行点评归纳。引出辅助线的概念以及画法。通过对比前面直观验证和现在的推理证明,让学生体会辅助线的神奇作用:将不在同一位置的角“凑”在一起,转化为一个平角或同旁内角,将直观验证转化为推理证明。
设计意图:引出辅助线的概念以及画法,初步体会转化和一题多证的思想。
六、规范书写
教师活动:任选其中一种方法,黑板板书,强调书写要求。后期巡视批阅改错,书写达标的学生,所在小组加一分。
学生活动:在练习本上任选一种证明方法进行书写,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一题多证
设计意图:本章是证明的初始阶段,因此,应关注对证明意义的理解和对证明过程中格式规范的要求。要求画出相应的图形,写出具体的已知、求证。养成步步有据的习惯,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七、拓展延伸
老师继续追问:添加辅助线的目的是将角“凑”到一起,我们可以选择“凑”到顶点、边上,其他位置行不行?还可以“凑”到什么位置?引出其他方法,利用几何画板演示:
设计意图:力图再一次强化学生“抓住根本”的意识,抓住“把三个角‘搬’到一起,让三个顶点重合,两条边形成一条直线,一便利用平角的定义”这一基本思想。进一步体会一题多证的思想。
八、学以致用
1、基础巩固
(1)如图,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三片,现在他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形状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 )
(A)带①去 (B)带②去
(C)带③去 (D)带①和②去
(2)△ABC中,若∠A+∠B=∠C,则△ABC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3)一个三角形至少有( )
A、一个锐角 B、两个锐角 C、一个钝角 D、一个直角
(4)如图:∠α=_____
设计意图:简单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问题
要求学生口答
2、能力提升
(5)证明: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活动设计: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学生利用几何画板演示说明
设计意图:类比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根本“将四边形分割成三角形”,进一步体会“辅助线”的神奇作用和转化的思想,进一步体会一题多证。
3、课后拓展
(6)证明: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540°
(7)证明: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设计意图:将课上新知延伸到课下,引导学生课下继续思考,进一步拓展思路。
九、回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
从知识......从探索过程......从思想方法......
十、当堂检测
1.在△ABC中,∠A=35°,∠ B=43 °,∠C= ________ .
2. ∠A : ∠B :∠C=3:2:1,则△ABC是______三角形.
3.∠A -∠C =35 °,∠B -∠C =10 °,则∠B =______
4.如图, ∠ACB=90°, CD垂直于AB,垂足为D, ∠ACD 与∠B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评测方法:达标的学生,所在小组加一分
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6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6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6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6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案设计,共3页。
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6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6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法设计及学法指导,教具,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