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北京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代谢废物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京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代谢废物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检测与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 题代谢废物课型理论课课时1课时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排泄的认识不够全面,认为从身体中排出物质即为排泄,包括排尿、排便等,而且通常不会认为呼吸时呼出二氧化碳也属于排泄。因此,学生对于排泄并不是一无所知,但认识不够全面而且存在错误观念。在课堂上,通过给学生提供图片、图表等事实性材料,帮助学生构建排泄的概念,分析粪便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判断排便是否属于排泄,从而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结合排泄不正常的病例图片,讨论归纳排泄的意义。教材分析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排泄是新陈代谢的重要环节之一。因为生物体具有将代谢产物排出到环境中的功能,才使得生物体内、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维持物质与能量的动态平衡。 《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通过本节的学习,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人体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工作为细胞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生存条件,包括营养、空气等以及排出废物。 在教材中,“代谢废物”是对本章内容的概述。通过本节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代谢废物,同时了解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以及排泄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通过给学生提供图片、图表等事实依据,联系现实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构建排泄的概念。通过对病例等材料的讨论,归纳排泄的意义。最终使学生认同排泄对人体生命健康的重要影响。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人体产生的主要代谢废物和排出途径。2、说出排泄的概念以及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意义。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分析图表,推导出结论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同排泄对人体生命健康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1、排泄的概念2、排泄的意义教学难点1、排泄与排遗的区别教学手段图片、图表学法指导提供事实性材料分析材料得出结论板书设计 什么是生物的排泄? 怎么排泄 为什么 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复备 教 学 过 程 导入:回忆上一章呼吸系统思考:1、人体为什么要呼出二氧化碳?2、除了二氧化碳外人体是否还要排出其他物质呢? 主要代谢废物和排出途径1、呼吸演示:呼吸过程物质转化图片提问:这些二氧化碳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运输的呢?分析呼吸所产生的废物的来源和排出方式。2、排尿演示:尿液图片、尿渍图片、尿液晶体图片、尿液成分分析仪图片分析尿液的成分。演示:尿液主要成分表提问:尿液中什么物质最多?哪些物质学过,它们的来源是什么?哪种物质没有学过,它又是怎么产生的?演示: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相互联系图片分析尿液中的废物来源和排出方式3、排汗演示:汗液主要成分分析汗液中的废物来源和排出方式 排泄的概念比较三种排泄方式演示:三种排泄方式关系图片概况排泄的概念 排泄的意义1、排出体内的废物演示:痛风病人图片、肾结石图片代谢废物积累过多,对人体会造成危害。2、维持水盐平衡演示:水肿、腹水病人图片3、维持体温恒定演示:每毫升汗液蒸发的过程中,可以从人体上带走246焦耳的热量。 如果代谢器官出现了问题怎么办?演示:血液透析保持人体排泄器官的正常功能,是保证人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 课堂检测1、完成教材P58【检测与评价】2、尝试用概念图的形式,将排泄、代谢废物、排出方式三者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 回忆 思考、回答问题 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完成检测内容 复习导入 通过进一步提问,引发学生思考 提供图片材料,帮助学生分析二氧化碳的来源 提供图片材料,帮助学生分析尿素、尿酸的来源 通过对三种排出代谢废物途径的分析,概括排泄的概念 通过对病例的介绍,让学生体会排泄对于人体自身的重要意义 检测学生对于排泄的概念及意义的理解 后记与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京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代谢废物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时安排,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代谢废物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原生生物界教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