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2 *扬州慢(淮左名都)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2 *扬州慢(淮左名都)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课时安排,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扬州慢(淮左名都) 【学习目标】1.能够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初步了解“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多样化的艺术风貌。2.能够通过对各专题中意象的梳理、总结,了解诗歌意象的特点、作用。3.能了解典故的类型以及在诗歌中的作用。能够对诗歌中精警的名句行鉴赏。4.能够通过对诗歌意境(境界)的体验、鉴赏,了解意境的艺术魅力。5. 初步了解姜夔的词风,赏析词中的意境。【学习重难点】1.读懂,理解字词句子;2.理解词的情感思想;3.领悟表现手法和基本风格。学习中以诵读为主,在多读中逐渐推进学生的领悟能力;配以适当的赏析题,引导学生走上探讨之路。【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学《扬州慢》《鬲溪梅令》。二、教学《扬州慢》1.朗读扬州慢姜夔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壁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2.介绍作者和有关背景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词人。一生漫游各地,到处依人作客。政治上困顿、失意,屡试不中,未能做官,最后在贫困交迫中死于杭州西湖之畔。一生好学、好客、好藏书。擅长诗词,精通音律,能自制新声,还工于书法,精于鉴赏,是个多才多艺之人。生前与很多文人学士有密切的往来,并以文学艺术受到大家的赞赏。其词多写景咏物,记述客游,是南宋后期婉约派的代表作家。自隋代以后,扬州成为南北运输要道,商贾云集,经济文化繁荣,到了唐代,成了大都市。可是在宋代南渡后,金兵两次毁灭性地洗劫扬州,破坏十分惨重。宋孝宗淳熙3年冬至,词人路过扬州,看到满目荒芜,不禁睹物伤怀,感慨今昔,写下这首词抒发自己身逢乱世的“黍离之悲”。3.理解(1)理解词句意思:扬州慢——(一种词体。)慢词——(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一般都比较长。)霁——(原意雨止,这里是雪止。)荠麦——(野麦。)自度——(创制。)以为——(以之为。)黍离之悲——(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行役路过西周故都,见旧时宗庙宫室遗址,黍稷茂盛,因悲周室颠覆,乃作《诗经·国风·王风·黍离》诗。原文:“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黍、稷,是两种农作物。离离,指行列貌,整齐茂盛的样子。靡靡:行步迟缓貌。摇摇:形容心神不安。噎:忧深气逆不能呼吸。)春风十里——(引用杜牧诗的部分词句)胡马窥江去后——(离去)都在空城——(空荡荡)俊赏——(擅长)算而今——(助词,无义)豆蔻词工——(工致)难赋深情——(写诗歌)念桥边——(想)(淮左:宋在苏北和江淮设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淮南东路又称淮左。竹西:扬州城东一亭名,景色清幽。春风十里:借指昔日扬州的最繁华处。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首诗也就是下阙的“豆蔻词”。胡马窥江:1129年和1161年,金兵两次南下,扬州都遭惨重破坏。这首词作于1176年。杜郎:唐朝诗人杜牧,他以在扬州诗酒清狂著称。青楼梦:杜牧《遗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滨(幸加人旁)名。”二十四桥:在扬州西郊,传说有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杜牧有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桥边红药:二十四桥又名红药桥,桥边生红芍药。)(2)指名翻译小序( 淳熙年丙申月冬至日,我路过扬州。夜里的那场雪刚停,满眼看到的是野草荠麦。进入城里,四面一看,到处萧条,河水清碧寒冷,暮色渐起,守军的号角悲鸣。我满怀悲伤,感慨今昔巨变,就自己创制了这支词曲。千岩老人看了后认为我的词有《诗经》里的《黍离》之悲。)(3)根据诗词的特点,合理想象,理清全词大意(扬州是淮河东边著名的大都,在竹西亭美好的住处,解下马鞍少为停留,这是最初的路程。经过春风吹遍了扬州十里,都是荠菜麦子一派青青。自从金兵进犯长江回去以后,荒废了池苑,伐去了乔木,至今还讨厌说起旧日用兵。天气渐渐进入黄昏,凄凉的画角吹起了冷寒,这都是在劫后的扬州城。杜牧有卓越的鉴赏,料想今天,重来此地一定吃惊。即使“豆蔻”词语精工,青楼美梦的诗意很好,也困难表达出深厚的感情。二十四桥仍然还在,却桥下江中的波浪浩荡,凄冷的月色,处处寂静无声。怀念桥边的红芍药,可每一年知道它替什么人开花繁生!)4.赏析(先思考,再和同学交流,准备班级发言)(1)“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有怎样的意境? ( 寂寥,冷清,落寞,表现扬州城的残破衰落,抒发作者悲哀之情。)(2)“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如何表达出悲伤的情感的?写出类似的诗句。 ( 红药一到春天就开始生长,不管人世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自然物的本性不会改变。往年,它可以供游人观赏,可是现在城空了,人少了,何况国难未息,谁也无心去观赏它。词人借此曲折地表现出劫后扬州人民的凄苦生活情况,以及自己当时伤乱的情怀。这里的虚拟非常耐人寻味。冬至之日,本来不是红芍药花开的季节,但纵使冬去春回,来年红药花开,又有谁来欣赏它呢?花开依旧,人事已非,花开也不过徒增空城的感伤而已。词情跌荡浓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类似的诗句: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味道。)(3)找出词中所用的典故,说说它们的来历和作用。 ( 《扬州慢》(淮左名都)的用典主要表现在化用成句上。在这一点上,姜夔颇费苦心:他既不想把前人诗句硬套进自己的作品里,便精心剪裁,使之故露痕迹;为避掠人之美,还特地在词中直截了当地点出“杜郎”其人。词中多次化用杜牧不同的诗句,这一方面表现出作者对同为名士风流的杜牧其人其诗的崇拜,另一方面又以扬州昔日的繁华反衬今日扬州的残破,可谓用心良苦。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赠别》:“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同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如许之多的佳句,被一曲《扬州慢》网罗殆尽。剔除杜牧的旧句,真正出自姜夔之手的词句,不过参半而已。杜牧旧句皆在言扬州的风流繁盛,而姜夔“填补”的,则全是“废池乔木”、“清角吹寒”、“空城”、“冷月”一类令人断肠的词语。这种大胆地化用成句,使得此词与众不同,其魅力不仅没有因多用杜诗而减损,反而越发显得深沉凝重。)5.背诵附古诗咏扬州的名句:杜牧的四首诗:《题扬州禅智寺》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赠别二首(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遣 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忆扬州》 徐凝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得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过扬州》 韦庄当年人未识兵戈,处处青楼夜夜歌。花发洞中春日永,月明衣上好风多。淮王去后无鸡犬,炀帝归来葬绮罗。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纵游淮南》 张祜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4.2 *扬州慢(淮左名都)导学案及答案,共6页。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2 *扬州慢(淮左名都)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2 *扬州慢(淮左名都)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