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冀美版五年级下册5.景物的近大远小教案设计
展开景物的近大远小
一、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本课应知: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认识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理解视平线、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
本课应会:通过学习,学生能初步了解透视基本规律,并能运用这些规律表现身边的景物。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感受透视效果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3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学生能初步了解景物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及相关知识。
本课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的透视知识表现身边的景物。
二、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景物的近大远小
1、 游戏导入:
以自己的双手为例,可以从任意角度对自己的双手进行观察。然后讨论,在不改变手形状的前提下,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双手看起来不一样大?(出示课件)
引导学生发现:距离我们近的物体看起来比较大,而距离我们远的物体看起来比较小,这种近大远小现象,就叫做透视现象。
教师板书课题: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首先是稳定课堂纪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收回到课堂上来,其二通过引导,调动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 直观感知:
1、(出示课件)以书中的图片《树》为例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说出树有: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疏远密的透视现象。以完成课本中的练习题。(教师并板书)
然后让学生们根据图片资料找一找并说一说身边的透视现象。(出示图片)
2、紧接着我又让学生思考: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师生共同观察图片、分析图片。讨论总结出是由于距离不同,位置不同,我们就会有近大远小、形状改变的感觉。我们站在路的中心,会看到路面和两旁的树木、房屋都渐渐集中到我们眼睛正前方的一个点上,这一点称为消失点。而通常沿着这一点做一条水平线,这条线就被称为视平线。
从而引出视平线和消失点的概念。(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对图片资料的观察和讨论,让学生深刻领会到了本课的知识要点。教师细致的分析,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
3、深入巩固:
本人设计了欣赏、游戏、表现三个小环节。让学生充分发现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一、欣赏名画,体会透视现象给画面带来的美感,并讨论它的魅力所在。再指出画中的消失点、视平线。
二、游戏:请同学们试着画出书中三幅图片的消失点、视平线。
三、表现:请几名同学根据自已的理解和想象,到黑板上画一幅具有透视效果的简单道路图。(要求有公路、树、电线杆等)
根据学生所画,找出错误与不足之处,加以改正。强调透视线的作用,加深学生记忆。
三、布置作业:
教师提出作业要求:用透视现象表现出图片内容(出示课件)。
要求:1.先找视平线,消失点。
2.画几条典型的透视线。
3.按透视现象处理好竖线,斜线。
4.线条流畅。
教师及时指出学生在绘画存在的问题,对表现较好的学生给予鼓励。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学生能准确的找出图片中的视平线和消失点。能够以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来观察景物。从而发现生活中更多的透视现象。]
四、展评作业、课后延伸:
教师提出作业评价标准:1、透视现象是否能合理把握;
(课件出示) 2、线条是否流畅;
3、画面是否完整;
4、能否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的表现出来。
围绕以上4点学生自评,互评。同学之间互相修改,力求完整、生动。并说一说这节课自已的收获。
2021学年4.我的家,你的家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4.我的家,你的家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题,课型,课时,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美版五年级下册5.景物的近大远小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冀美版五年级下册5.景物的近大远小教案设计,共3页。
人美版五年级下册5.提袋的设计教案: 这是一份人美版五年级下册5.提袋的设计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谈话导入,提出本次作业的要求,学生制作,教师巡视,展评,学生自评互评,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