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
展开《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1.借助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及其变化情况作简单的分析。
2.体会折线统计图表示数量变化趋势的意义以及统计思想方法。
3.培养数据分析观念,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应用生活实例进行学习与探索,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学习折线图的积极情感,增强学习自信心。
5.初步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
教学重点:能看懂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图中给出数据准确的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弄清楚折线统计图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我们忠县有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是哪里?
(课件出示石宝寨的照片)
2.(课件出示)老师就2007年—2013年到石宝寨参观的人数进行了统计并且制成了条形统计图,仔细观察这幅条形统计图,你能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呢?
3.你能用手指比划出每一次的变化情况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试着比划出每一次的变化情况,指一位学生表演,全班一起比划,
4.教师一变描述:从25万人次到22万人次,再到30万人次接着道45万人次,再到75万人次最后到80万人次。
5.在条形统计图上把折线统计图变出来。
6.揭示课题
像这样用折线来表示的统计图,咱们把它叫做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
关于折线统计图,你想了解哪些知识?
二、探究新课
(一)独立自学
自学教科书例1、例2,并思考以下问题:
1.在这个折线统计图中,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纵轴上的一小格表示多少?
2.这条折线由什么组成?这些点分布在不同的位置,分别能表示什么呢?
3.根据线段的倾斜方向,可以将这6条线段分成几种情况? 这几种情况分别表示什么?
4.仔细观察,每种线段又都一样吗?比如这些上升的线段不一样在哪儿?分别又表示什么?
5.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比较,有什么不同?
6.怎样画折线统计图?
(二)同伴助学
小组成员在组长的组织下继续针对自学中的问题展开讨论,形成小组观点,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在全班交流。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小组。
(三)互动展学
抽取小组进行展示,组间在展示结束后进行质疑点评或补充。
(四)教师导学
1.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幅度和变化趋势。
2.出示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3画折线统计图时,先根据数据描点,再顺次连线,最后标上数据。
(五)反馈拓学
1.画图
师:除此之外,你们每一个人的身高变化情况也可以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 这不王明就根据他们班李萍的身高变化情况制作了这样一幅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李萍身高变化情况统计图)可是它没有画完你能根据下表中的数据把这张统计图完成吗?咱们比比谁是制图小能手?
(1)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2)展示作业
(3)你们想想画折线统计图时,咱们要注意什么呢?
2.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商店看看那里的统计图
课件出示两幅图
这是去年某商场服装柜台销售员分别根据毛衣和衬衣销售的情况制成的两张折现统计图,但销售员太马虎了,忘记注明标题了,两张图混淆了。
(1)你能帮助她分清楚哪张是毛衣销售图,哪张是衬衣销售图吗?
(2)假如你是商场的经理,在进货上有什么考虑?
(3)如果你是消费者,又有什么打算呢? I
三、课堂小结
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呢?
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下册七、折线统计图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下册七、折线统计图精品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通过旧知复习铺垫,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体会它的作用,读折线统计图,练一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探索新知,课堂活动,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自主探究,构建模型,应用模型,解决问题,全课总结,促进内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