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海南省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99108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海南省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99108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海南省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99108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海南省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海南省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品味与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二)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七年级)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完成1—4题。
《咏雪》与《听蕉记》对比阅读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
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二则《咏雪》)
【乙】
夫蕉者,叶大而虚,承雨有声。雨之疾徐、疏密,响应不忒①。然蕉曷②尝有声,声假雨也。雨不集,则蕉亦默默静植;蕉不虚,雨亦不能使为之声。蕉雨固相能③也。蕉,静也;雨,动也,动静戛摩④而成声,声与耳又能相入也。迨⑤若匝匝㴙㴙⑥,剥剥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如僧讽堂,如渔鸣榔⑦,如珠倾,如马骧⑧,得而象之,又属听者之妙也。
长洲胡日之种蕉于庭,以伺雨,号“听蕉”,于是乎有所得于动静之机者欤?
(选自沈周《听蕉记》)
【注】①不忒(tè):没有差别。②曷:疑问代词。何,什么。③相能:相互配合,关系和睦。④戛摩:击撞摩擦。⑤迨:等到。⑥匝匝㴙㴙(zhá):象声词。⑦鸣榔:渔人敲击船舷发出声音,用以惊鱼,使入网中。⑧骧:奔驰。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雪骤(zòu) B.差可拟(chā) C.匝匝(zhā) D.如马骧(xiàng)
2.给下列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义项。(4分)
(1)① 寒雪日 ( ) ②白雪纷纷 ( )
雪:A.名词用作动词,下雪 B.名词,雪花 C.洗掉,洗刷 D.比喻颜色或光彩像雪的
(2)①种蕉于庭 ( ) ②所得于动静之机( )
于:A.到 B.比 C.在 D.从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2)然蕉曷尝有声,声假雨也。
4.请从修辞的角度分别分析两篇选文中划线写景句子的妙处。(2分)
甲:
乙:
《咏雪》与《听蕉记》对比阅读
参考答案:
1. B 2.(1)A B (2)C D
3.(1)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漫天飞舞。”
(2)然而芭蕉哪里会有声音?声音不过是借助雨水滴落罢了。
4.甲:比喻,将柳絮乘风飞舞比作雪花纷纷扬扬,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花的轻盈,又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使人遐想,给人生机勃发的意蕴美。 乙: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将僧人诵经,渔人敲榔,倾倒珍珠,骏马奔驰来比喻雨打蕉叶的声音,极富新意,将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有通感之趣,生动形象地写出雨打蕉叶声音的生动悠扬,或疾或慢、或大或小、或密或疏的特点。运用排比句式,读来节奏分明,极富音乐的律动感,让人联想到雨中芭蕉摇曳生姿的美感。
《陈太丘与友期行》与《骆宾王逸事》对比阅读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宾王,义乌人。七岁能赋诗。武后时,数上疏言事,得罪贬临海丞,鞅鞅不得志,弃官去。文明中,徐敬业起兵欲反正,往投之,署为府属。为敬业作檄①传天下,暴斥武后罪。后见读之,矍然②曰:“谁为之?”或以宾王对,后曰:“有如此才不用,宰相过也。”及败亡命,不知所之。
(节选自《骆宾王逸事》)
【注】①檄:古代官府用于征召或声讨的文章。 ②矍然:吃惊的样子。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太丘舍去(shè) B.友人惭(chán) C.贬临海丞(chén) D.作檄传天下(xí)
2.给下列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义项。(4分)
(1)①过中不至 ( ) ②宰相过也 ( )
过:A.转移 B.忍受,领受 C.超过 D.过错
(2)①尊君在不 ( ) ②鞅鞅不得志 ( )
不:A.表示否定 B.同“否”,表询问 C.无,没有 D.用于句末,表示疑问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及败亡命,不知所之。
4.《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请从两篇选文中分别找出能体现陈元芳和骆宾王这一品格的句子。(2分)
甲:
乙:
《陈太丘与友期行》与《骆宾王逸事》对比阅读
参考答案:
1. D 2.(1)C D (2)B C
3.(1)跟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2)到徐敬业兵败,骆宾王逃亡,不知道逃到哪里了。
4.甲: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入门不顾。
乙:为敬业作檄传天下,暴斥武后罪。
《论语》与《孔子家语》对比阅读
【甲】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选自《论语》)
【乙】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识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
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④,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
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节选自《孔子家语》)
【注】①商:“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的弟子。 ②益:长进。 ③损:减损。 ④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比喻小人集聚的地方。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好之者(hǎ) B. 传不习乎(zhuàn) C. 鲍鱼之肆(shì) D. 必慎其所(shèn)
2.给下列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义项。(4分)
(1)①知之者 ( ) ②丹之所藏者赤 ( )
者:A.……的人 B. ……的原因 C. ……的地方 D.倒装句标志,不译
(2)①必有我师焉 ( ) ②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 )
焉:A.表示疑问,哪里 B.相当于“于此”,在其中 C.助词,不译 D.语气词,啊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4.【甲】【乙】两文共同谈到了交友的话题,请结合两文的内容,谈谈在交友方面你有哪些收获。(2分)
《论语》与《孔子家语》对比阅读
参考答案:
1. D 2.(1)A C (2)B D
3.(1)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加以改正。
(2)子夏喜欢同比自己贤明的人在一起,子贡喜欢谈论才智比不上自己的人。
4.多学习别人的长处,反思自己的不足。要多和优秀的人做朋友,和朋友相处要谦虚,多对照与对方的差距,虚心求教,完善自己。
《诫子书》与《周公诫子》对比阅读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①者,安;禄位尊盛②,守以卑者,贵③;人众兵强,守以畏④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⑤;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⑥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注】① 俭:⾏为约束⽽有节制,不放纵.② 尊盛:位⾼势盛.③贵:地位显要。④畏:同“威”,威严。⑤哲:明智,聪明.⑥ 由:奉⾏,遵从.
1.下列加点词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淫慢( yíng ) B.险躁( zhà )
C.睿智( ruì ) D.博闻强记( jì )
2.给下列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4分)
(1)①静以修身 ②子无以鲁国骄士
以:A认为 B 因为 C 凭借 D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2)①悲守穷庐 ②守之以恭者
守: A守卫 B 坐守 C 保持 D 遵守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4.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甲乙两文的中心内容各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C
2.(1)①D ②B (2)①B ②C
3. ①不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自己的志向,不宁静专一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
②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4.诸葛亮告诫儿子诸葛瞻要立德修身;周公告诫儿子伯禽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
《狼》与《鸟说》对比阅读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①有声弇弇②者,即而视之,则二鸟巢③于其枝干之间,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巢大如盏,精密完固,细草盘结而成。鸟雌一雄一,小不能盈掬④,色明洁,娟皎可爱,不知其何鸟也。雏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每得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主人戏以手撼其巢,则下瞰而鸣,小撼之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他日,余从外来,见巢坠于地,觅二鸟及鷇⑤,无有。问之,则某氏僮奴取以去。
嗟呼!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音鸣好也,奚不深山之适而茂林之栖,乃托身非所,见辱于人奴以死。彼其以世路为甚宽也哉。
【注】①日:有一天。②弇弇 :二鸟相和之声。③巢:做巢。 ④掬:捧。⑤ 鷇:鸟卵。
1.下列加点词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缀行( zhuì ) B苫蔽( zhàn )
C盈掬( yín ) D下瞰( gǎn )
2. 给下列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4分)
(1)①骨已尽矣 ( ) ②鸣乃已( )
已:A 停止 B 随即 C 已经 D 最终
(2)①一狼径去 ( ) ②去地不五六尺( )
去:A 舍弃 B离开 C前往 D 距离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每得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
4.读了这两篇文章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参考答案
1.A
2.(1)① C ② A (2)① B ② D
3. ① 屠户处境困迫,非常为难,恐怕前后一起受到它们的攻击
②每当得到食物,(它)就在房屋上停息,并不马上下来。
4.甲文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要心存幻想、一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相信一定能取得胜利。乙文意在告诫我们要选择正确的、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注意回避风险,尽量远离祸患。
《杞人忧天》与《沈屯子多忧》的对比阅读
【甲】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杞人忧天》
【乙】
沈屯子入市,听唱书,至杨文广①被围柳城,内乏粮,外阻救,蹙然兴叹不已。友拽之归,日夜忧念不置,曰:“文广围困至此,何由得解?”自此悒悒②成疾。家人因劝出游,以纾③其意。忽见负竹入市者,则又念曰:“竹末甚锐,道上行人必有受其刺者。”归忧益重。家人为之请巫。巫曰:“稽冥籍④,若来世当轮回作女人。所适⑤夫麻哈回也,貌甚陋。”沈忧病转剧。亲友来省者:“善自宽,病乃愈耳。”沈曰:“若欲吾宽,须杨文广围解,负竹者归家,麻哈回作休书见付乃得也。”
(选自明代刘元卿《贤奕编)
【注】①杨文广:北宋名将。②悒悒yì:闷闷不乐。③纾:解除 ④冥籍:阴间的书簿。⑤适:侍奉,这里是“嫁”的意思。
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正确的是( )(2分)
A.身亡所寄(wáng) B.舍然大喜( shè ) C.稽冥籍( jiè ) D.亲友来省者( xǐng )
2.给下列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4分)
①因往晓之( ) ②家人因劝出游( )
因:A.因为 B.因此 C.于是,就 D.依照;根据
①若屈伸呼吸( ) ②若欲吾宽( )
若:A.好像 B.你;你们 C.比得上 D.假如、如果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4分)
(1)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2)善自宽,病乃愈耳。
4.【乙】文中沈屯子的“多忧”,是不必要的担忧呢,还是居安思危?结合你对【甲】文“杞人忧天”寓意的理解阐述看法。(2分)
参考答案:
D(A.亡是无,没有的意思,应读wú;B.舍,同“释”,释然之意,读shì;C.籍,簿书,档案,读为jí;D.省,省亲,读xǐng,所以正确答案选D)
2.(1)①C ②B(2)①B ②D
3.(1)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2)您自己把心放宽,病自然就会好了。
4.【答案】示例:【乙】文中的沈屯子为过往的历史和虚妄的来世忧虑,和这位“杞人”的忧虑是极其相似的。惟有看到竹末尖锐怕不小心刺到行人,算是居安思危吧。
【解析】结合甲文的内容来回答乙文的问题。这也是对文言文要点的提取概括。首先要理解好两篇文言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看懂甲文中“杞人”的忧虑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瞎担心,这与乙文中的沈屯子为过往的历史和虚妄的来世忧虑如出一辙。
《穿井得一人》与《赵人患鼠》的对比阅读
【甲】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穿井得一人》
【乙】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① ,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 告其父曰:“盍② 去诸③ ?”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④ ,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⑤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 若之何⑥而去夫猫也!”
(选自元朝刘基《郁离子》)
【注】①中山:地名。②盍:为什么不。③诸:“之乎”的合音。④垣墉:墙壁。⑤病:担忧。⑥若之何:为什么。
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错误的是( )(2分)
A.溉汲(gài) B.有闻而传之者(chuán)
C.赵人患鼠(huàng) D.吾将饥寒焉(yān)
2.给下列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4分)
(1)①及其家穿井( ) ②猫善捕鼠及鸡( )
及:A.到,等到 B.比得上 C.来得及 D.和,与
(2)①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 ②不病于无鸡乎?( )
于:A.在……之中 B.向 C.从 D.比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分)
(1)得一人之使,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鸡。
4.寓言就是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请你说说甲乙两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2分)
参考答案:
1.C(正确读音为huàn)
2.(1)①C ②选D(2)①A ②C
3.(1)(我是说)得到一个人使唤,并不是在井中得到一个人.(2)这不是你所想的那样(或所知道的那样)。我们所担忧的是老鼠,不在乎没有鸡。
4.甲:道听途说的传言,要以审慎的态度去分析、甄别,不可轻信传闻,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 乙:不要因小失大;两害相权取其轻;对人或事应看主流;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等等。
《孙权劝学》与《北史·傅永列传》的对比阅读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日叹:“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
注释:①让:责备。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正确的是( )(2分)
A.即更刮目相待( jì ) B.孰若孤( shú )
C.倒立驰骋( pìng ) D.涉猎经史( chè )
2.给下列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4分)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②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
为:A.因为 B.被 C.当;做 D.帮助
①孤常读书( ) ②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
书:A.书籍 B.《尚书》 C.写信 D.写,记载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4分)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2分)
参考答案:
1.A即(jí);C骋(chěng)D涉(shè)
2(1)①为:做;当 。选C ②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洪仲严厉地责备他,不帮他回信。其中“为”是帮助的意思。选D(2)①书:名词;书籍 故选A ②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却不会回信。其中的“书”是“写信”的意思。故选C.
3.(1)读书人分别几天,就要另外用新的眼光看待他。
(3)他广泛地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
4.他们二人身份相同,都是武将(武人,武夫);认识到读书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都有了惊人长进。(一点一分。意对即可)
《卖油翁》与《卖蒜叟》对比阅读
【甲】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
【乙】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龙钟伛偻,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①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②于树,解衣露腹。杨故③取势于十步外,奋④拳击之。老人寂然⑤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注】①揶揄:出言嘲笑,讽刺。②缚:捆绑。③故:特意。④奋:举,举起。⑤寂然:安静的样子。
(节选自袁枚《卖蒜叟》)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公亦以此自矜(jīn) B.尝射于家圃(bǔ)
C.龙钟伛偻(qū) D.但见杨双膝跪地(qī)
2.给下列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义项。(4分)
(1)①但微颔之 ( ) ②能以一死成君之名 ( )
之: A.代词,他 B.宾语前置的标志 C.助词,的 D.无义
(2)①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 ) ②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 ( )
于:A.动词,到 B.介词,在
C.词缀,用在动词前,无义 D.介词,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
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无他,但手熟尔。
(2)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4.“小人物”身上往往蕴藏着“大智慧”,请说出【甲】文的“卖油翁”和【乙】文的“卖蒜叟”两人的相同之处。(2分)
《卖油翁》与《卖蒜叟》对比阅读
参考答案:
A 2.(1)①A ②C (2)①B ②D
3.(1)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2)老人慢慢背起他的蒜回去了,最终也不肯告诉大家他的名字。
4.相同之处:两人都技艺超群,但都深藏不露;两人都沉稳不畏权贵,凭借精湛的技艺教训了傲慢无礼的年轻人。
《爱莲说》与《养竹记》对比阅读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
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②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③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④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⑤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注】①[本]根。②[善建不拔]培植好坚定不移的品格。③[倚]中立不倚,这里指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④[应用虚受]虚心接受一切有用的东西。⑤[砥砺]磨砺。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向是( )(2分)
A. 甚蕃(fān) B. 鲜(xiǎn)
C. 中立不倚(yī) D. 砥(miǎn)
给下列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义项。(4分)
(1)①中通外直 ②竹性直
直:A. 笔直 B. 价值 C. 径直 D.正直
(2)①香远益清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远:A. 笔直 B. 远闻 C. 径直 D. 远处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竹似贤,何哉?
【甲】【乙】两文表面上写莲花、写竹子,实际上都是在写君子,两文所赞美的君子有着怎样的共同特点呢?
答案:
B
(1)A D
(2)B D
(1)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
(2)竹子像贤人,这是为什么呢?
示例:高洁正直、绝不趋炎附势、同流合污;志洁行廉;端庄严肃。(答出两点即可)
《陋室铭》与《养竹记》对比阅读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
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①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②意怡如③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虽如是,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④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注】①[耽]极爱好。②[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③[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④[哂]讥笑。
(节选自《晋书·王欢传》)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向是( )(2分)
A. 德馨(xīng) B. 牍(duò)
C. 闻者多哂之(shěn) D. 焚(fán)
给下列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义项。(4分)
(1)①时闻者多哂之 ②何陋之有?
之:A.助词,相当于“的” B. 代词,代指他
C. 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D.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2)①虽家无斗储 ②虽如是
远:A. 虽然 B. 即使 C. 就算 D. 于是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甲】的刘禹锡和【乙】的王欢都安贫乐道,请从两篇选文中分别找出能体现这一特点的句子。(2分)
答案:
C
(1)B C
(2)A B
(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王欢坚守志向更加牢固,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古今、学识渊博的人。
示例:甲文中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等。
乙文中有“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等。(答出两点即可)
《河中石兽》与《杜处士好画》对比阅读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河中石兽》)
【乙】
蜀中有杜处士①,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②《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而一牧童见之,拊③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④入两股间,今乃掉⑤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注】①杜处士:姓杜的读书人。②戴嵩:唐代画家。③拊(fǔ):拍。④搐(chù):收缩。此指“夹”。⑤掉:摇。
(选自苏轼《杜处士好画》)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山门圮于河(pǐ) B.啮沙为坎穴(niè)
C.好书画(hǎ) D.一日曝书画(pù)
2.给下列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义项。(4分)
(1)①乃石性坚重 ( ) ②今乃掉尾而斗 ( )
乃: A.副词,只 B.副词,竟然,却 C.代词,这 D.连词,于是,就
(2)①当求之于上流( ) ②耕当问奴( )
当:A.副词,应当,应该 B.动词,对着,面对 C.动词,承担 D.副词,将会
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2)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
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读了【甲】【乙】两文后分别得到的启示。(2分)
【甲】:
【乙】:
《河中石兽》与《杜处士好画》对比阅读
参考答案:
C 2.(1)①C ②B (2)①A ②A
3.(1)只了解它的一方面,不了解它的另一方面,怎么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呢? (2)(他)有戴嵩画的一幅斗牛画,特别喜爱。
4.甲文:示例一:我们考虑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地理解,更不能主观臆断。讲学家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示例二:实际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老河兵熟悉石性、沙性、水流运动,富有实际经验,所以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乙文:示例一:做什么事都应该尊重事实,不能想当然。戴嵩画画,没有仔细观察斗牛,而是想当然认为斗牛时牛的尾巴是翘起(摆动)的,所以画错了。
示例二:要注意观察生活,向生活学习,做生活的有心人。牧童天天放牛,实际经验丰富,一下子就能看出画作中的错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19 曹刿论战(含解析),共29页。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13 马说(含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12 虽有佳肴(含解析),共30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