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思路,教学重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教学设计一、 课标依据本课教学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激发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逐步形成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二、 学情分析美术欣赏教学强调直观性教学原则,在引导学生“读作品”的过程中,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在教学目标管理上,以“少就是多”的教学原则。欣赏作品不在于多,而在于选材经典,本课教学通过一两件经典名作的欣赏、品评和思考,来研究解决本课的知识重难点,以点带面,收到更加高效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将来进一步分析其它美术作品奠定基础。 三、设计思路由于欣赏教学不能一味的教师讲,学生听,要注意过程与方法的教学设计,以比较、讨论、再分组集中等多种学习方式进行教学。本课教学以比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会两种不同艺术风格的作品。王式廓《血衣》和毕加索《格尔尼卡》两件大作,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再现性和表现性美术创作的一般过程,清晰的展示了美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同时,教材对我国民间和当代的几件雕刻和工艺品做了介绍,解释了物质材料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是对“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补充,也使得本课的学习更加完整。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作品引导学生对美术创作的过程有一个了解和分析,能理解美术作品中的绘画题材、形式、艺术处理的技法皆源于客观世界,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与现实生活、画家个人情感、物质材料及艺术技巧的关系,初步掌握美术欣赏评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分析、讨论、欣赏与评述等方法,在问题情境中初步学习并掌握对美术作品中绘画题材、艺术处理的技法与生活之间关系的欣赏评述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尊重、理解艺术家及其创造的劳动价值和意义;在欣赏、体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更加用心地观察生活以及身份或积极健康的态度。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作品分析理解美术作品中的绘画题材、形式、艺术处理的技法来自生活,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与现实生活、画家个人情感、物质材料及艺术技巧的关系,初步掌握美术欣赏评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教学难点:欣赏作品的方法获得。通过教材通供的几件经典名作的欣赏、品评和思考,研究再现性和表现性美术创作的一般过程,理解美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同时。试图以点带面,为培养学生进一步分析其它美术作品奠定基础。 六、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安排学生课前阅读教材,初步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了解教材中所涉及的作品、画家生平、创作背景等;
教师提前为学生提供拓展学习的学习资料;提供相关的网站供学生参考。
设计意图:本课涉及内容不多,教学思路设计清晰,比较容易自学,提前学习方便学生对主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小组合作,提出问题。
以“资料呈现与汇报”为主题,各小组分别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呈现,以组为单位共享资源,同时提出问题,相互交流,达成对主题的强化和了解。
设计意图:教学资源的拓展和共享。
3.教学引导:课堂引导阶段
展示作品王式廓的《血衣》素描及其创作过程和相关的素描草图,播放相关的视频,介绍画家及创作背景。
提出问题:从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来看,你认为再现性美术作品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考虑哪些因素)?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考,初步发表自己的看法。
设计意图:以资料呈现的方式,通过直观教学,强化学生对作品的了解。
4.展示作品:设计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作品人物性格及作品内涵的理解。
(1)展示作品《血衣》。教学情境:组织学生模仿作品《血衣》中几组人物的形象,上台表演人物的造型姿态,体验人物内心情感,加深对作品人物性格及作品内涵的理解。
体验与感受:作品创作中人物造型艺术的魅力。
教师小结:再现性美术作品绝不是简单地照搬生活,它是画家反复思考、提炼、加工的智慧结晶,是具有创造性意义的劳动。
(2)继续展示作品《格尔尼卡》。展示油画作品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及其创作过程和相关的素描草图,介绍画家及创作背景。
提出问题: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这幅表现性绘画中的形象也来源于生活吗?它和再现性绘画中形象有什么不同?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呢?学生思考,初步发表自己的看法。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教学,了解表现性绘画与再现作品的不同之处,体会艺术家不同的构思和表现手法。
5.知识拓展与延伸
设置多向度的讨论平台,使学生对作品的创作环境和主题有一个较深入的理解。通过比较教学,了解表现性绘画与再现作品的不同之处,体会艺术家不同的构思和表现手法。
(1)展示课文中不同材质的工艺和雕刻美术作品,并将石、木、竹、泥、玉等材料于其相应的作品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本身的特征与作品表现手法之间的关系。体会因材施艺、宛若天成的艺术效果。提出问题:结合西汉霍去病墓石雕《伏虎》,谈艺术技巧与物质材料对作品的产生有什么影响?也可以引导学生提问:如果将西汉霍去病墓石雕《伏虎》改用泥塑来做,会是什么效果呢?
(2)学生围绕问题探讨,并尝试对其他的几件作品进行欣赏评述。教师小结:因材施艺就是要利用物质材料本身特有的属性,去表现宛若天成的独特艺术效果,因此,材料本身对作品的成败非常关键,而艺术技巧也相当重要。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的作品,强化材料与创作的关系。因材施艺就是要利用物质材料本身特有的属性,去表现宛若天成的独特艺术效果,因此,材料本身对作品的成败非常关键;而艺术技巧也相当重要。
6.课后拓展
课后拓展与思考:超现实主义和抽象艺术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什么关联?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关注美术现象,从社会以及生活的角度欣赏美术作品。
7.教学总结
(1)在欣赏评述的过程中能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能结合自己感受和生活经验对作品及相关细节进行欣赏评述; (3)对艺术家及其作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态度。设计意图:从具体的问题进行教学总结,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欣赏作品的艺术态度,深化教学主题。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美版七年级下册1.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欣赏国画作品《虾》,油画作品《开国大典》,凡高的油画【向日葵】,美术作品创作的表现形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第1课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课,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美版七年级下册1.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学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