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0* 外国诗二首未选择的路教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0* 外国诗二首未选择的路教课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思考自己的人生之路,新课导入,作者简介,写作背景,读清字音,解释词义,文章梳理,第一小节,第二小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理解这首诗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体会诗的意境,学会象征手法的运用。
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辛弃疾:“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鲁迅:“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祖籍新英格兰地区的马萨诸塞州。他曾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又常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指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著名诗集有《山间》《新罕布什尔》《西去的溪流》等。
这首诗是弗罗斯特的一首名诗,作于1915年,最初收录在他的第三本诗集《山间》中,这首诗与诗人的经历有关,中学毕业后,他在哈佛大学学习两年后肄业,这前后曾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并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同时他也开始写诗,但他的诗歌最初并未在美国引起注意。1912年时弗罗斯特已经38岁,这一年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选择:放弃他在一所师范学校教书的职业,放弃本来可能更加平坦、安稳的生活,而选择了诗歌。他对自己说:“写诗吧,穷就穷吧。”不久之后,很快就以其特有的朴素坦率和真诚赢得了诗人们的好评。正如诗中所说“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幽寂( ) 涉足( )萋萋( ) 延绵( )
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范围。伫立:长时间地站着。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污染:有害物质混入空气、土壤、水源等而造成危害。这里指路上没有留下脚印。延绵:延续不断。
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哪些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1.四节诗各表达了什么意思?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
2.怎样理解《未选择的路》中所说的“路”?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3.比较象征与比喻的区别
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
比喻,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
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象征一般要统摄全篇,而比喻只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
4.“两条路”有什么含义?
一是自然界的道路,平坦的笔直的大路和充满挑战的艰辛的小路;
5.作者选择的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为什么会“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是说野草丛生,人迹罕至。这条路是很少有人走过的路,因而具有挑战性。“更诱人”体现了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二是象征两种人生之路、两种生活方式、两种人生的理想和追求。
6.结尾一节有什么深刻含义?
多年以后,回顾自己当初的选择也许会“轻声叹息”,为未走那条路而感到深深的遗憾,但绝不是后悔。“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与开头呼应,诗人表面上写的是自然界的道路,但实际上是人生之路。人生的道路有千万条,但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条,其他的路只能放弃。
1.题目“未选择的路”中“路”的含义?
2.《未选择的路》既然写了自己选择的路,为什么却把诗题和重点定为“未选择的路”?
(1)感叹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2)深化主旨——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3)未选择即是选择。
这首诗表面是写自然之路,实际是写人生道路。诗人所写的重点不是那条已选择的路,而却是那条未选择的路。
3.这首诗蕴涵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在人生的岔路口,你做出什么选择将决定你的一生如何度过。人只能选择一种人生道路,所以要慎重。但也要有魄力,勇于创新和进取。
4.比较《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与《未选择的路》,找出它们的异同。
(1)不同点:①写法不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直抒胸臆,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以劝说的口吻和缓的语气来鼓励人们。《未选择的路》运用象征手法,用了许多具体的形象来阐释哲理。
②主题不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告诉人们,面对人生的挫折时要镇静,要相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未选择的路》告诉人们,对待人生道路的选择要慎重,要独立自主地做出选择。
(2)相同点:两首诗都以指导人生中所遇到的重大问题为内容。两首诗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未选择的路》借助自然界之路来写人生之路,告诫人们人生只能选择一条路,如果选择了就不能回头,因此必须慎重,不能随波逐流。
诗中的“路”象征“人生之路”,对“路”的选择即是对人生道路的选择。
关于人生的道路,名人曾这样说: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②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③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路”的名言?请写出两条。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未选择的路说课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作者简介,理清层次,人生哲理,精彩句赏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未选择的路集体备课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未选择的路,美弗罗斯特,自然界的道路,暗示人生之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未选择的路教学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