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二年级下册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二年级下册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设计,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单元】第 2 册/第 4 单元
【教材分析】
千以内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减法是建立在两位数加减法的基础上的。因此,教材中继续使用了前面用过的模型“数射线”来帮助学生推算,千以内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减法:学生既可以看数射线直观地进行口算,也可以通过回想“几个几加几个几”和“几个几减几个几”推算出整百数和整十数的加减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百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可以依据这些口算本领推算出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减法。学生容易产生困难的是三位数的整十数加减法。例如420+190需要先想42+19.由于学生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掌握得不牢固,因此推算的时候会不顺利。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知道千以内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减法的算理。
2.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能熟练计算。
3.培养推算能力、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
千以内整十数、整百数加减法的口算
教学难点
统一计数单位,通过“几个十加减几个十”来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
教学环节
及对应目标
师生活动与设计意图
评价关注点
课前热身
(一)根据组成写数字
7个十 ( )
6个百 ( )
13个十 ( )
24个十 ( )
4个百5个十 ( )
5个百6个十8个一 ( )
一、情境引入
对应目标:1
口算:
40+50= 90 -60=
50+30= 80–40=
20+30= 90-10=
师:你是怎么算的?
预设:4+5=9,再加一个0。
问:为什么可以4+5?
小结:可以想成几个十加减几个十来计算。所以十位上的数相加减,再末尾添一个0。
让学生思考算法背后的算理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对应目标:1.2.
(一)整百数的加减法
1.整百数加法
200+300=( )
师:你是怎么算的?记录你的思考过程。
小结:整百数加法可以想成几个百加几个百。
模仿练习:
500+100= 200+500=
300+600= 400+200=
2.整百数减法
900-400=( )
师:你是怎么算的?记录你的思考过程。
小结:整百数减法可以想成几个百减几个百。
模仿练习:
700-100= 800-500=
600-200= 500-400=
三、算法迁移
对应目标:1.3
(二)三位的整十数加减法
1.420+190=( )
师:可以怎么思考?
预设:42个十加19个十等于61个十
模仿练习:
记录思考过程:
580-240=
【设计意图】
三位的整十数加减法是通过两位数加减法迁移来解决的,学生从已经掌握的“几个十加减几个十”得出解题思路。
2.120—40=( )
预设①:1个百和2个十减4个十
预设②:12个十减4个十
师:比较这两种思考过程,说说你的想法。
小结:在计算时要统一计数单位,计算更简单。
模仿练习:
900-10= 440-40= 80+50=
800+40= 270-70= 130+60=
(三)算法总结
在计算三位的整十数加减法时,我们可以把整十数统一计算单位想成是几个十加减几个十,帮助我们计算结果。
让学生在计算中意识到要统一计数单位再计算。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新本领?
【设计意图】
梳理今天所学知识点,对自己的学习进行一个自我评价。
成功体验
自我评价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二年级下册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独立尝试,合作探究,多层练习,巩固新知,全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二年级下册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掌握千以内整十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教版 (五四制)二年级下册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