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第4章 程序设计第3节 程序设计语言4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信息技术第4章 程序设计第3节 程序设计语言4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案,共3页。
课 题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执教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2.认识对象的属性,掌握几个常用的属性。3.认识对象的事件,事件过程,掌握几个常用的事件。过程与方法:在实例的创作过程中,掌握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方法。情感目标:感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优越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对象的属性、事件和方法。教学难点:常用事件及事件过程。教 教学 学方 手法 段1.启发式教学法2.探索学习法3.网络广播交互式4.多媒体辅助教学教 学 程 序 设 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回顾并导入新课[提问]:在上节课编写的“求正弦函数值”程序中,总共用到了多少个对象?2、 新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1)对象的三要素[提问]对象的三要素是什么?学生回顾并回答:Form1Command1Command2Label1Label2Text1Text2总共7个对象。学生阅读课本,并回答:对象的三要素:属性、事件、方法。教 学 程 序 设 计2)属性属性决定了对象的具体特征。例如,对象的大小、位置、颜色以及对象中显示的文字等。[提问]请问对象的10个常用属性是什么?并说它们的作用。 设置对象的属性有两方法:①在属性窗口中直接设置;②在程序中利用属性赋值语句对其设置。[提问]请同学用第一种方法将form1对象的caption属性设置为“好好学习”,用第二种方法将form1对象的caption属性设置为“天天向上”。学生阅读课本,并回答:属性属性说明Name对象的名称,用于程序代码中引用该对象。Caption决定对象中显示的文字Enabled决定是否允许对对象操作Visible决定程序运行时对象是否可见Height决定对象的高Width决定对象的宽Left/Top决定对象在屏幕或窗体内的位置ForeColor决定对象的前景色(即正文颜色)BackColor决定对象的背景颜色Font决定显示文字的字体、字号、字型等。 1、回顾上节课的练习,并实践。2、讨论、协作。3、一学生演示。3)事件请学生分两种属性设置方法在效果上的区别。小结:刚才我们所说单击即是事件。在Windows中,程序的运行就是靠事件来驱动的。因此我们在书写程序时,必须指明该程序通过哪个对象的哪种事件来激发。学生讨论分析区别:直接在属性窗口中设置的属性值,在窗口打开后能立即看到;而利用属性赋值语句设置的属性值,需要单击按钮后才会生效。 识记几种常用事件及其对应的英文书写:单击:Click双击:DblClick按下鼠标键:MouseDown移动鼠标:MouseMove按下键盘键:KeyPress启动窗体:Load教 学 程 序 设 计3、 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任务:编写探究学习中的涂鸦程序。1、启动VB后双击窗体,进入代码设计窗口。2、在代码窗口右上角的事件列表框中分别选择MouseDown、MouseMove、DnlClick事件并输入相应程序段。3、运行、调试和编译所写的程序。1、 设计窗口界面2、 设置各对象属性,如下表所示:3、 添加事件处理程序:Private Sub Form_MouseDown(Button As Integer, Shift As Integer ,s As Integer , y As Integer) Form1.Currentx=x Form1.Currenty=y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MouseMove(Button As Integer, Shift As Integer ,s As Integer , y As Integer) If Button = 1 Then Form1.Line-(x,y)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DnlClick() Form1.ClsEnd Sub 4、保存程序5、调试、运行程序。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1.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2.对象的属性,掌握几个常用的属性。3.对象的事件,事件过程,掌握几个常用的事件。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信息技术苏科版七年级全册第4章 应用文档设计与制作第1节 研究报告制作5 封面制作获奖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七年级全册5 封面制作优秀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生分析,教材分析,设计思路,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七年级全册5 封面制作一等奖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与手段,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