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鲁科版(2019)选修第三册第二章 第3节 第1课时 醛和酮练习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99269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鲁科版(2019)选修第三册第二章 第3节 第1课时 醛和酮练习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99269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鲁科版(2019)选修第三册第二章 第3节 第1课时 醛和酮练习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99269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3节 醛和酮 糖类和核酸第1课时免费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3节 醛和酮 糖类和核酸第1课时免费课后测评,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饱和一元醛的通式可表示为CnH2nO(n≥1)
B.属于芳香烃
C.所有醛类物质中一定含有醛基(—CHO)
D.醛类物质中不一定只含有一种官能团
2.1 ml 有机化合物与足量的氢气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消耗的氢气与氢氧化铜的量分别为( )
A.1 ml、2 ml B.1 ml、4 ml
C.3 ml、2 ml D.3 ml、4 ml
3.某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5H10O,它能发生银镜反应和加成反应。若将其跟H2加成,则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
4.从甜橙的芳香油中可分离得到如图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现有试剂:①酸性KMnO4溶液;②H2/Ni;③[Ag(NH3)2]OH溶液;④新制Cu(OH)2悬浊液。能与该化合物中所有官能团都发生反应的试剂有(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降低甲醛含量,新车应紧闭门窗,并放置加湿器
B.甲醛是甲基与醛基相连而构成的醛,甲醛的官能团是—COH
C.甲醛是最简单的饱和一元醛,分子式为CH2O,由此可知,饱和一元醛的通式为(CH2O)n
D.福尔马林是质量分数为35%~40%的甲醛水溶液,可用来浸泡生物标本
6.具有以下结构的有机化合物,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
7.使用下列哪组试剂,可鉴别在不同试剂瓶内的己烯、甲苯和丙醛( )
A.酸性KMnO4溶液和溴的CCl4溶液
B.银氨溶液和溴的CCl4溶液
C.FeCl3溶液和银氨溶液
D.银氨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
8.食品化学家A.Saari Csallany和Christine Seppanen说,当豆油被加热到油炸温度(185 ℃)时,会产生如图所示的高毒性物质,许多疾病和这种有毒物质有关,如帕金森症。下列关于这种有毒物质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1 ml该物质最多可以和2 ml H2发生加成反应
B.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9H15O2
C.该物质分子中含有三种官能团
D.该物质属于烃的衍生物
9.某甲酸溶液中可能存在着甲醛,下列操作能证明的是( )
A.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有砖红色沉淀产生,证明一定存在甲醛
B.能发生银镜反应,证明一定存在甲醛
C.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混合,其蒸馏产物可发生银镜反应,证明一定存在甲醛
D.先将溶液充分进行酯化反应,收集生成物进行银镜反应,有银镜产生,证明一定存在甲醛
10.某天然拒食素具有防御非洲大群蚯蚓的作用,其结构简式如图。该拒食素与下列某试剂充分反应,所得有机化合物分子的官能团数目增加,则该试剂是( )
A.Br2的CCl4溶液 B.[Ag(NH3)2]OH溶液
C.HBr D.H2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1.橙花醛是一种香料,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CH3)2C===CHCH2CH2C(CH3)===CHCH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橙花醛不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B.橙花醛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C.1 ml 橙花醛最多可以与2 ml H2发生加成反应
D.橙花醛与乙烯互为同系物
12.下列关于常见醛和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醛和乙醛都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
B.丙酮是最简单的酮,可以发生催化加氢反应
C.丙酮难溶于水,但丙酮是常用的有机溶剂
D.苯甲醛是最简单的芳香醛,俗称苦杏仁油
13.茉莉醛具有浓郁的茉莉花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茉莉醛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能被氢气氧化
B.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C.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D.能与氢溴酸发生加成反应
14.已知:,其中甲、乙、丁均能发生银镜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的水溶液可作为防腐剂
B.1 ml甲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最多可得到2 ml Ag
C.等质量的甲和丁完全燃烧时,耗氧量相等
D.甲和乙都没有同分异构体
15.某混合物里有一种饱和一元醇和一种饱和一元醛共6 g,其和足量银氨溶液反应后,还原出32.4 g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混合物中的醛一定是甲醛
B.混合物中的醇只能是乙醇
C.混合物中醇与醛的质量之比为5∶3
D.混合物中醇与醛的质量之比为1∶3
16.α鸢尾酮香料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α鸢尾酮可与某种酚互为同分异构体
B.1 ml α鸢尾酮最多可与2 ml H2加成
C.α鸢尾酮能发生银镜反应
D.α鸢尾酮经加氢→消去→加氢三步反应可转变为
三、非选择题
17.分子式为C3H7Br的有机化合物甲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发生如下一系列转化:
(1)若B能发生银镜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试确定有机化合物甲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转化过程。
甲→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和银氨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B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试确定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转化过程。
甲+NaOHeq \(――→,\s\up7(醇),\s\d5(△))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如图在A中放入干燥的细铜丝,左边烧杯中放入热水,试管B中放入乙醇,右边试管C中放入冷水。向试管B中不断鼓入空气,使乙醇蒸气和空气通过加热至红热的铜丝。
(1)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乙醇中是否有水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除去其中水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撤去A处酒精灯后铜丝仍能保持红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后将试管C中的液体冷却,取出少量,滴加几滴银氨溶液,再水浴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水杨酸酯E为紫外线吸收剂,可用于配制防晒霜。E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元醇A中氧的质量分数约为21.6%,则A的分子式为________;结构分析显示A只有一个甲基,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2)B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有________种结构;若一次取样,检验C中所含官能团,按使用的先后顺序写出所用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步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D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
20.已知两个醛分子在NaOH溶液作用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一种羟基醛:CH3CHO+CH3CHOeq \(――→,\s\up7(OH-))
肉桂醛F(分子式为C9H8O)在自然界存在于桂油中,是一种常用的植物调味油,工业上主要是按如下路线合成:
已知:反应⑥为含羟基的物质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分子内脱水的反应;反应⑤为碱性条件下醛醛加成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肉桂醛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下列反应的类型:①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3)符合下列要求的E物质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种(苯环上有两个处于对位的取代基,其中有一个是甲基,且属于酯类)。
21.甲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能用于生产苯甲醛、苯甲酸等产品。下表列出了有关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
注:甲苯、苯甲醛、苯甲酸三者互溶;酸性:苯甲酸>醋酸。
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模拟制备苯甲醛。
实验时先在三颈烧瓶中加入0.5 g固态难溶性催化剂,再加入15 mL冰醋酸(作为溶剂)和2 mL甲苯,搅拌升温至70 ℃,同时缓慢加入12 mL过氧化氢,在此温度下搅拌发生反应3小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为使反应体系受热比较均匀,可采取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____。
(2)三颈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苯甲醛与银氨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完毕后,反应混合液经过自然冷却至室温时,还应经过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等操作,才能得到苯甲醛粗产品。
(5)实验中加入过量的过氧化氢并延长反应时间时,会使苯甲醛产品中产生较多的苯甲酸。若想从混有苯甲酸的苯甲醛中分离出苯甲酸,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按步骤顺序填字母)。
a.对混合液进行分液
b.过滤、洗涤、干燥
c.水层中加入盐酸调节pH=2
d.与适量碳酸氢钠溶液混合振荡
第1课时 醛和酮 答案
1、【B】B项从结构简式中可以看出,该物质分子中含有醛基(—CHO),并含有苯环,应属于芳香醛。
2、【D】该分子中含有醛基和碳碳双键,具有醛和烯烃的性质,能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醛基和碳碳双键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醛基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1 ml 该物质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最多消耗3 ml氢气,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最多消耗4 ml氢氧化铜。
3、【B】采用排除法解答,能发生银镜反应,一定含有—CHO,与H2加成后一定有—CH2OH结构。
4、【A】该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醛基两种官能团,都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与H2发生还原反应,只有醛基能与银氨溶液和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
5、【D】为降低新车车内甲醛含量,应注意通风,而不能紧闭门窗,A项错误;醛的官能团正确写法为—CHO,醛基中含有一个碳原子,在命名时醛基中的碳原子也应计算在内,故甲基与醛基构成的醛为乙醛,B项错误;饱和一元醛的通式为CnH2nO,C项错误。
6、【A】只有A中含有醛基(—CHO),能发生银镜反应。
7、【B】A选项,酸性KMnO4溶液与己烯、甲苯和丙醛均发生反应而褪色,己烯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溴的CCl4溶液与甲苯和丙醛互溶,无法鉴别。B选项,银氨溶液能与丙醛发生银镜反应,而溴的CCl4溶液又可与己烯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均不反应的为甲苯,可以鉴别。C选项,银氨溶液可以鉴别出丙醛,FeCl3溶液与剩余的两种物质都不反应,无法鉴别。D选项,银氨溶液能与丙醛发生银镜反应,而剩余的两种物质均可与酸性KMnO4 溶液反应而使其褪色,无法鉴别。
8、【B】该物质中有—CHO、、—OH三种官能团,1 ml该物质最多能与2 ml H2发生加成反应,其分子式为C9H16O2。
9、【C】甲酸、甲醛分子中都含有醛基,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都会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因此不能证明甲酸溶液中一定存在甲醛,A项错误;甲酸、甲醛分子中都含有醛基,都能发生银镜反应,因此不能证明甲酸溶液中一定存在甲醛,B项错误;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混合,甲酸与NaOH发生反应生成HCOONa,然后加热蒸馏,HCOONa的沸点高,不能蒸出,若其蒸馏产物可发生银镜反应,则可证明甲酸溶液中一定存在甲醛,C项正确;先将溶液充分进行酯化反应,甲酸产生的甲酸某酯含有醛基,也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因此收集生成物进行银镜反应,有银镜产生,不能证明甲酸溶液中一定存在甲醛,D项错误。
10、【A】该有机化合物中的1个碳碳双键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后引入2个—Br,官能团数目增加,A项正确;该有机化合物与银氨溶液发生反应后2个—CHO变为2个—COONH4,官能团数目不变,B项错误;该有机物化合中的1个碳碳双键与HBr发生加成反应后引入1个—Br,官能团数目不变,C项错误;该有机化合物与H2发生加成反应后—CHO变为—CH2OH,碳碳双键消失,官能团数目减少,D项错误。
11、【B】1 ml橙花醛中含有2 ml和1 ml —CHO,其中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CHO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和—CHO都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即1 ml橙花醛最多能与3 ml H2发生加成反应;橙花醛属于醛类,除C、H外还含有O元素,与乙烯不互为同系物。
12、【BD】A项中甲醛应为气体,C中丙酮能与水互溶,A、C错误,B、D正确。
13、【AC】因茉莉醛分子中含有、、—CHO,所以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能被氢气还原,A项错误;碳碳双键和醛基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B项正确;茉莉醛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C项错误;茉莉醛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与氢溴酸发生加成反应,D项正确。
14、【B】甲既能被氧化又能被还原,甲、乙、丁都能发生银镜反应,则甲为甲醛,乙为甲酸,丙为甲醇,丁为甲酸甲酯。1 ml甲醛中相当于有2 ml醛基,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完全反应时,可得到4 ml Ag,B项错误。
15、【AC】32.4 g Ag的物质的量为eq \f(32.4 g,108 g·ml-1)=0.3 ml,假设6 g都是除甲醛外的醛,则R—CHO~2Ag,故R—CHO的物质的量为0.15 ml,故R—CHO的摩尔质量为eq \f(6 g,0.15 ml)=40 g·ml-1,而除甲醛外最简单的醛是乙醛,乙醛的摩尔质量为44 g·ml-1,大于40 g·ml-1,故该醛一定为HCHO,A项正确;不能确定醇的分子式,B项错误;HCHO的质量为2.25 g,故醇的质量为6 g-2.25 g=3.75 g,混合物中醇与醛的质量之比为 3.75 g∶2.25 g=5∶3,C项正确,D项错误。
16、【BC】1个α鸢尾酮分子中含2个碳碳双键、1个碳氧双键和1个六元环,其同分异构体可含苯环和酚羟基,即α鸢尾酮可与某种酚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和均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1 ml α鸢尾酮最多可与3 ml H2加成,故B错误;不含—CHO,则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C错误;与H2加成为饱和烃结构,与H2加成生成醇,消去转化为烯烃再与氢气加成转化为饱和烃结构,碳骨架不变,则α鸢尾酮经加氢→消去→加氢可转变为,故D正确。
17、(1)①CH3CH2CH2Br
②CH3CH2CH2Br+NaOHeq \(――→,\s\up7(H2O),\s\d5(△))CH3CH2CH2OH+NaBr
CH3CH2CHO+2[Ag(NH3)2]OHeq \(――→,\s\up7(△))CH3CH2COONH4+3NH3+2Ag↓+H2O
(2)①
②+NaOHeq \(――→,\s\up7(醇),\s\d5(△))CH3CH===CH2↑+NaBr+H2O
解析:本题的突破口在于C3H7Br有两种同分异构体:CH3CH2CH2Br和。前者水解生成CH3CH2CH2OH,其氧化产物是CH3CH2CHO,能发生银镜反应;后者水解生成,其氧化产物是,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18、(1)硬质玻璃管 使乙醇挥发为乙醇蒸气 验证乙醇在铜做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能被氧气氧化为乙醛
(2)向其中加入无水硫酸铜粉末 先加入生石灰,再蒸馏 A中发生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3)有光亮的银镜生成
CH3CHO+2[Ag(NH3)2]OHeq \(――→,\s\up7(△))CH3COONH4+2Ag↓+3NH3+H2O
19、(1)C4H10O 1丁醇(或正丁醇)
(2)CH3CH2CH2CHO+2Cu(OH)2+NaOHeq \(――→,\s\up7(△))
CH3CH2CH2COONa+Cu2O↓+3H2O
(3)2 银氨溶液、稀盐酸、溴水(或其他合理答案)
(4)还原反应(或加成反应) 羟基
解析:(1)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eq \f(16,21.6%)≈74,除氧原子外的式量为74-16=58,则58÷12=4……10,故A的分子式是C4H10O。若A只有一个甲基,则A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2OH,其名称为1丁醇或正丁醇。(2)B是CH3CH2CH2CHO,其与新制Cu(OH)2悬浊液的反应类似于乙醛与新制Cu(OH)2悬浊液的反应。(3)根据已知信息可知,由B生成C实际上发生了两步反应,即2分子B先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中间产物,再由此中间产物发生脱水得到C。由于此中间产物的结构不对称,所以有两种脱水方式,得到的C有两种:C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醛基两种官能团。检验碳碳双键可用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但醛基也能被上述试剂氧化,对碳碳双键的检验带来干扰,所以应先检验醛基,再检验碳碳双键。(4)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6,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0,显然从C到D是C与H2发生的加成反应,且碳碳双键与醛基都发生了加成反应,生成的D是饱和一元醇。
20、(1) 羟基、醛基
(2)2CH3CH2OH+O2eq \(――→,\s\up7(Cu),\s\d5(△))2CH3CHO+2H2O
+NaCl 加成反应 氧化反应
(3)3
解析:通过反应条件和已知信息可知,A为
CH3CH2OH,B为CH3CHO,C为,D为,E为,F为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F的结构简式为
;E为,含有羟基、醛基两种含氧官能团。
(2)反应②为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eq \(――→,\s\up7(Cu),\s\d5(△))2CH3CHO+2H2O;反应③为氯代烃的取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eq \(――→,\s\up7(H2O),\s\d5(△))+NaCl;反应①是乙烯和水的加成反应;反应④是羟基的氧化反应。
(3)苯环上有两个处于对位的取代基,其中一个是甲基,且属于酯类,符合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分别为
和
21、(1)球形冷凝管 冷凝回流 水浴加热
(3)C6H5CHO+2[Ag(NH3)2]OHeq \(――→,\s\up7(△))C6H5COONH4+2Ag↓+3NH3+H2O
(4)过滤 蒸馏
(5)dacb
解析:(1)仪器a是具有球形特征的冷凝管,名称为球形冷凝管;甲苯挥发会导致产率降低,仪器a的主要作用是冷凝回流,防止甲苯挥发导致产率降低;为使反应体系受热比较均匀,可采取水浴加热的方式。(2)三颈烧瓶中甲苯被过氧化氢氧化生成苯甲醛,同时还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苯甲醛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6H5CHO+2[Ag(NH3)2]OHeq \(――→,\s\up7(△))C6H5COONH4+2Ag ↓+3NH3+H2O。(4)反应完毕后,反应混合液经过自然冷却至室温时,先过滤分离出固体催化剂,再利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出苯甲醛。(5)首先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苯甲酸钠,再分液分离,然后向水层中加入盐酸生成苯甲酸晶体,再过滤、洗涤、干燥得到苯甲酸,故正确的操作步骤是dacb。
名称
性状
熔点/℃
沸点/℃
相对密度
/(ρ水=
1 g/cm3)
溶解性
水
乙醇
甲苯
无色液体,易
燃、易挥发
-95
110.6
0.866 0
不溶
互溶
苯甲醛
无色液体
-26
179
1.044 0
微溶
互溶
苯甲酸
白色片状或
针状晶体
122.1
249
1.265 9
微溶
易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4节 羧酸 氨基酸和蛋白质第1课时免费综合训练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2章 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 烃的衍生物第2节 醇和酚第1课时免费综合训练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第2章 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 烃的衍生物第2节 醇和酚第2课时免费复习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