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2 认识浮力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2 认识浮力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浮力,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认识浮力》教学设计课题认识浮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和实验,能够认识浮力;2.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3. 通过学生实验,理解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大量生活事例了解浮力,从而引出浮力的概念; 2.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3.通过实验,初步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2.通过对生活、生产中浮力的了解,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大量经验事实,认识浮力的存在;2.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得出决定浮力的大小的因素。教学难点:运用实验和分析的方法得出浮力产生的原因。教学方法实验法、归纳法、对比法、小组交流合作 多媒体演示法教具学具教师:弹簧测力计、水槽、烧杯、乒乓球、饮料瓶(去底)、多媒体演示视频学生(分组):细线、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上标有等距离的格)、乒乓球、水槽、饮料瓶、水、酒精、浓盐水、教学过程单元导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向学生展示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并由教师读出本堂课的学习目标。观看PPT图片,听教师读本课的目标 使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有基本的了解,知道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本课要学的内容新课讲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联系实际 引出概念 环节一:认识浮力1.播放视频《独一无二的死海》并指导学生完成“自主探究”的部分 2.提问:浮在水面的的物体受到浮力,请问沉在水中的物体是否受浮力? 演示实验 通过两个小实验对比,使学生认识浮力实验一: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其重力,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接着用手托住物体。实验二: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其重力,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接着将物体放到液体中,再读出示数。 板书一、浮力:1. 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浮的力叫浮力。2. 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F浮=G-F(称重法)3.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观看视频,阅读教材第49页,完成导学案活动一的内容 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回答。 总结归纳总结归纳实验得出有关浮力概念的相关知识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展开想象,激发求知欲;读书环节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提取信息能力。小组交流讨论,发散学生思维,使学生对浮力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引起学生思考,培养迁移能力。 引导学生对浮力的概念进行总结归纳有效启发 知识衔接 探究实验 研究规律 环节二:浮力产生的原因引入:演示实验,并提出问题:第一次乒乓球为什么没有浮起来?受浮力吗?第二次乒乓球为什么浮起来了?受浮力吗?乒乓球实验实验现象: 1.将乒乓球放入瓶内,向瓶里倒水,乒乓球不浮起;2.将瓶下口堵住,乒乓球浮起。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完成环节二的“自主探究”内容 播放视频: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师点拨已知:边长为L的立方体位于水面下h深处四个侧面所受压力F合=0 N。上、下两面所受压力关系 ∵p向上> p向下 ∴ F向上> F向下 F浮= F向上- F向下结论: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板书二、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环节三: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把乒乓球用手按入水中,乒乓球进入水中越深,手的感觉有什么变化?你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什么样的科学问题? 组织学生探究实验学生实验: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巡视指导1.学生的分工协作是否合理2.如何设计表格3.对获取的数据如何处理4. 针对学生在不同的问题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1. 探究浮力与浸没后深度的关系实验结论:浮力大小与浸没水后深度无关。 2. 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实验结论: G物F示F浮=G物-F示V浸1 V浸2 V浸3 V浸4 在同一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3. 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G物F示F浮=G物-F示水 盐水 酒精 实验结论: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板书三、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环节四:巩固练习指导学生完成导学案中的练习题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教师的问题,并初步分析并回答产生的原因 阅读教材第50页,并回答。 观察液体压力显示装置在液体中受到液体压力而引起的形变 运用已有知识,推导讨论,得出结论。 体验乒乓球进入水中越深,手受到的压力越大。根据实验体验,讨论交流,得出结论:饮料罐进入水中越深,浮力越大。 由此提出新问题:浮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分组实验 选择实验器材设计表格 实验测量、记录数据。 各组自评互评。分析实验数据,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独立完成导学案 再次激发学生好奇心,使学生很乐意地进行环节二的学习。 使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 比较物体各表面受到液体压力及压力和合力的情况。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实验,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利用压强压力的知识推导得出浮力与物体所受液体压力的关系。 培养学生依据事实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提高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的能力。 渗透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的方法。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表格设计、规范操作的能力。 学以致用,检验学习效果板书设计浮力一、浮力1. 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浮的力叫浮力。2. 符号:F浮3. 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称重法):F浮=G-F4.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二、浮力的产生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三、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浮力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跟进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2 认识浮力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检测,及时反馈,课堂反思,课后作业,板书设计,课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流体的力现象2 认识浮力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训练,达标检测,什么是浮力,浮力产生的原因,测量浮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