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8(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8.2 登高集体备课课件ppt
展开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朗诵小贴士a.读准字音b.注意轻重c.把握节奏d.读出感情
《登高》一诗,阅罢尤觉“悲愁”铺天盖地,无一景不如此,无一语不如此,顿觉无处遁逃之感! ——王国维
诗歌中写了哪些景物?作者是如何用这些景物表达悲情的?(提示:可从视角、感官、色彩、动静态、修辞等角度思考。)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拾遗,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
这首诗作于大历二年(767年)秋的重阳节,此时杜甫流寓夔州。注:安史之乱起讫时间为755-763.
南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指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十四字之间含有八层意思,比如“万里,地之远也”“百年,暮齿也”……你能读出其他六层意思来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春。
注: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
请同学们类比《登高》所学的意象分析法,分析杜甫后期的另外两首五律《春望》《旅夜书怀》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世上疮痍 诗中圣哲民间疾苦 笔底波澜 ——郭沫若
高中人教统编版8.2 登高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8.2 登高示范课ppt课件,共13页。
高中8.2 登高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8.2 登高教课内容课件ppt,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杜甫其人,知人论世,情景交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评课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沉郁顿挫,比较阅读,共同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