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19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共3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实验解答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
1.(2分)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功的单位是
A.安培 B.伏特 C.焦耳 D.瓦特
2.(2分)如图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B.日晷面上呈现晷针的影子
C.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D.小孔成像
3.(2分)下列措施中,能加快蒸发的是
A.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
C.用电热吹风把湿头发吹干
D.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入冰箱
4.(2分)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给自行车轴承中加润滑油
B.骑自行车的人刹车时用力捏闸
C.自行车的轮胎制有花纹
D.自行车的脚蹬子做得凹凸不平
5.(2分)如图的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挖掘机装有宽大的履带 B.大型载重车装有很多车轮
C.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D.切熟鸡蛋的钢丝很细
6.(2分)关于安全用电,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把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
B.发现家用电器或电线失火时,应先切断电源
C.在未断开电源开关的情况下检修电路
D.用湿手拨动空气开关
7.(2分)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
B.泡在凉水中的西瓜温度会降低
C.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被晒热
D.野外求生时用钻木取火的方法获得火种
8.(2分)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个音叉,比较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
9.(2分)下列情景中,重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A.篮球由高处自由落下
B.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C.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
D.书静止放置在桌面上
10.(2分)如图,将两个定值电阻和串联接入电路中,,,若通过两定值电阻的电流分别为和,两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别为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D.
11.(2分)如图所示的磁体两极间磁感线的画法正确的是
A. B.
C. D.
12.(2分)举重比赛要求运动员将杠铃举过头顶后在空中静止几秒钟,在此状态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杠铃受到的重力和运动员对杠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和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杠铃对运动员的压力和运动员对杠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3.(2分)如图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商用客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客机平稳飞行时,坐在座位上的乘客相对客机是运动的
B.制造客机时,为了减轻客机质量可选用密度较大的材料
C.客机在高空受到的大气压强比地面附近受到的大气压强小
D.客机的机翼制作成“上凸下平”形状是为了减小空气对飞机的阻力
14.(2分)某同学设计的煤气检测电路如图,电源电压不变,为定值电阻,为气敏元件,其阻值随煤气浓度的升高而增大。闭合开关,当煤气浓度升高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和串联的总阻值变小 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C.两端的电压变小 D.输出信号的电压变小
15.(2分)水上救援往往需要打捞沉没的货物,图7所示为该情景的简化图。假设物体静止在容器底部,此时容器中水的深度为。现利用弹簧测力计将物体缓慢匀速提升,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当物体全部离开水面后(物体表面附着的水忽略不计),弹簧测力计示数为,取,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在容器底部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B.物体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
C.物体的体积为
D.物体的密度为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6.(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B.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太阳能、石油都是可再生能源
D.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17.(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B.同名磁极间相互吸引
C.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D.放入磁场中的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磁场方向
18.(2分)2017年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在北京举行,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冰面上静止的冰壶,只受到重力作用
B.冰壶加速运动时,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C.推动冰壶时,运动员对冰壶的力大于冰壶对运动员的力
D.冰壶被推出后继续向前滑行,是因为冰壶具有惯性
19.(2分)观察电风扇和电热水器这两种家用电器的铭牌,当它们正常工作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通过电风扇的电流大
B.电流通过电风扇所做的功一定多
C.电流通过电热水器做功快
D.工作时间,电热水器消耗的电能多
20.(2分)物体挂于弹簧测力计下分别作图甲、乙、丙的运动,运动中弹簧测力计与物体共同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考虑空气阻力),已知匀速运动的速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物体的重力
B.乙图中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做功的功率最大
C.丙图中匀速运动的物体的动能最大
D.甲、乙、丙三图中物体的机械能均增加
三、实验解答题(共39分.21、23、25、29、30题各4分,22题2分,24题6分,26题5分,27、28题各3分)
21.(4分)(1)如图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2)如图电阻箱的示数为 。
22.(2分)如图所示,为平面镜,为入射光线,为法线,入射角等于.已知等于,等于,等于.则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将沿着 方向射出。(选填“”、“ ”或“”
23.(4分)在探究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规律时,小华进行了规范的实验,并获得了如表的实验数据。由实验数据可知,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它的熔点是 。
加热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石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24.(6分)小明想测量盐水的密度。他将适量盐水倒入杯子中,用已调节好平衡的天平测出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为;然后将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甲;再用天平测量杯子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杯子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 ,则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 ,盐水的密度为 。
25.(4分)小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他将焦距为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如图。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后,小杨将蜡烛放置在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 (选填“放大”或“缩小” 的像;将蜡烛放置在刻度线处,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 (选填“倒立”或“正立” 的像。
26.(5分)小明用如图甲的电路测量额定电压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 端。(选填“”或“”
(2)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发光且电流表无示数,但是电压表的示数较大且接近电源电压。小明检查后发现导线完好且连接无误,则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滑动变阻器断路 .滑动变阻器短路
.小灯泡断路 .小灯泡短路
(3)排除故障后,小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如图乙,他判断小灯泡处于正常发光状态的依据是 ,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 。
27.(3分)小明想探究电流通过电阻时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的定性关系。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瓶内装有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煤油、相同的温度计和、阻值为和的电阻丝,还有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他连接了如图的电路进行实验。
(1)由图可知,小明探究实验的自变量是 (选填“电流”或“电阻” 。
(2)本实验通过 反映电阻产生热量的多少。
28.(3分)小阳利用一块电压表和阻值已知的电阻测量电阻的阻值。他选择了满足实验要求的器材,电源两端电压不变,连接了如图的实验电路,并进行如下操作:闭合开关和,记录电压表的示数为;闭合开关,断开开关,记录电压表的示数为.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题目叙述可知电源两端电压为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 . . .
(2)请用、和表示, 。
29.(4分)水平实验桌面上有微小压强计、装有适量水的玻璃杯。小亮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玻璃杯的水中,如图甲,记录微小压强计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
②保持微小压强计探头与玻璃杯底的距离不变,然后往玻璃杯中倒入一定量水,如图乙,记录微小压强计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
小亮发现,于是小亮得出结论“水中某一点的压强与该点所在平面上方的水的体积有关”。
请你选择合适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亮的结论是错误的。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30.(4分)实验桌上有符合实验要求的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导线若干。请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就越大。
要求: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写出实验步骤;
(3)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四、科普阅读题(共4分)
31.(4分)阅读《长征助力嫦娥,登陆月背探秘》回答问题。
长征助力嫦娥,登陆月背探秘
北京时间2018年12月8日凌晨2时2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2019年1月3日10点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实现人类首次软着陆,开启了中国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是中国用于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主力火箭。它全长56.326米,共有4个助推器,起飞质量达458.97吨。点火后,伴随着大量的白雾,长征三号乙腾空而起,如图19甲所示。火箭加速大约一百多秒后,助推器与火箭分离,如图19乙的模拟图所示,然后经过三级火箭的加速后,嫦娥四号与火箭分离,长征三号乙火箭完成了它的助力使命。
与火箭分离后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后续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最终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并通过已在使命轨道运行的“鹊桥”中继星,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如图丙的示意图。
由于“潮汐锁定”效应,月球绕地球公转与自转的周期相同,人类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永远是半个月亮,哪怕是几亿年以前的恐龙,它们看到的月亮也是这半个月亮,我们从来都看不到月亮的那半边。而正是这种未知,驱使人类梦想着探求月球背面的故事,也使得嫦娥四号此行极具历史意义。
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第一层意义是探究月球背面的岩石结构,对了解月球的化学成分演化过程会有很大的帮助;第二层意义是探究月表的环境,虽然人类已经从月球正面了解到月表几乎没有大气层,处于超高真空状态,没有全球性的磁场,只有极微弱的剩磁,月球表面的重力约为地球表面重力的,具有弱重力的特征,但对于月表正面和背面的差异了解还不是很具体;第三层意义是进行天文观测,月球自身屏蔽了来自地球的各种无线电干扰信号,是天文学家梦寐以求开展低频射电研究的场所。此次嫦娥四号的任务,将意味着中国探月为人类探索深空做出更大贡献,我们拭目以待。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鹊桥”,科技人员与嫦娥四号实现了中继通信,而通信利用了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
(2)请从文字(或图片)材料中找出相关的信息,并指出其所对应的物理知识(仿照示例,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文字信息:点火后,伴随着大量的白雾
物理知识: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请你完成
文字信息: ;
物理知识: 。
(3)初中物理涉及的实验中,有的实验如果到月球表面去做,会有不同的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请你列举一个,并说明会有什么不同 。
五、计算题(共7分,32题3分,33题4分)
32.(3分)如图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且保持不变,电阻的阻值为.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为.求:
(1)两端的电压;
(2)电阻的阻值。
33.(4分)如图是挖井时从井中提升沙土的杠杆示意图。杠杆可以在竖直平面内绕固定点转动,已知,悬挂在端的桶与沙土所受的重力为,当人在端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人所受到的重力为,不计杆重和绳重,请完成下列问题:
(1)画出人所受到的各个力的示意图;
(2)求出人在端施加的竖直向下的拉力大小;
(3)若此人在端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时,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请计算出此人对地面的压强。
2019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
1.(2分)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功的单位是
A.安培 B.伏特 C.焦耳 D.瓦特
【分析】根据我们对于电功的单位焦耳的了解来解答。
【解答】解:、安培(A)是电流的单位,故不合题意;
、伏特是电压的单位,故不合题意;
、焦耳是国际单位制中电功的单位,故符合题意;
、瓦特是功率、电功率的单位,故不合题意。
故选:。
【点评】了解常见物理量的单位,是我们进行物理问题解答和计算的关键,属基础知识的考查。
2.(2分)如图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B.日晷面上呈现晷针的影子
C.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D.小孔成像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
、平静水面上景物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日晷面上呈现晷针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从水中筷子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不符合题意;
、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
【点评】此题通过不同的现象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及光的折射的理解,在学习中要注意区分,并要学会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
3.(2分)下列措施中,能加快蒸发的是
A.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
C.用电热吹风把湿头发吹干
D.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入冰箱
【分析】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措施,从而可以得到答案。
【解答】解:
、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控制了蒸发的表面积和空气流动,可减慢蒸发,不合题意。
、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控制了蒸发的表面积和空气流动,可减慢蒸发,不合题意。
、电吹风把头发吹干,同时加快了空气流动、提高了温度、还增大了蒸发面积,可有效加快蒸发,符合题意;
、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入冰箱,既减小了蒸发面积,又控制了空气流动,还降低了液体的温度,会使蒸发减慢,不合题意;
故选:。
【点评】液体蒸发的快慢是经常考查到的一个知识点,有时还以实验题的形式考查。如: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在此实验中同时也考查到了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4.(2分)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给自行车轴承中加润滑油
B.骑自行车的人刹车时用力捏闸
C.自行车的轮胎制有花纹
D.自行车的脚蹬子做得凹凸不平
【分析】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也与接触面的材料有关。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给自行车轴承中加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来减小摩擦力。符合题意。
、骑自行车的人刹车时用力捏闸,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自行车轮胎上制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自行车的脚蹬子做得凹凸不平,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故选:。
【点评】知道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能利用摩擦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的问题。
5.(2分)如图的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挖掘机装有宽大的履带 B.大型载重车装有很多车轮
C.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D.切熟鸡蛋的钢丝很细
【分析】(1)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2)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解答】解:
、挖掘机装有宽大的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
、大型载重车装有很多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
、书包带很宽,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
、切熟鸡蛋的钢丝很细,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符合题意。
故选:。
【点评】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能把压强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6.(2分)关于安全用电,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把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
B.发现家用电器或电线失火时,应先切断电源
C.在未断开电源开关的情况下检修电路
D.用湿手拨动空气开关
【分析】(1)用电器的三脚插头能防止金属外壳漏电而触电,不能用两脚插头代替;
(2)发现家用电器或电线失火时,应先切断电源;
(3)断开电源开关再检修电路;
(4)生活中的水是导体,易造成触电当有人触电时,不能先进行抢救,要先断开电源。
【解答】解:、把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这样当金属外壳漏电时,不能将电及时导向大地,易引发触电,故错误;
、发现家用电器或电线失火时,应先切断电源,再救火,故正确;
、断开电源开关再检修电路,以防触电,故错误;
、生活中的水是导体,用湿手拨动空气开关易造成触电,故错误。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用电常识,要求我们牢记安全用电常识,并在生活中加以运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7.(2分)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
B.泡在凉水中的西瓜温度会降低
C.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被晒热
D.野外求生时用钻木取火的方法获得火种
【分析】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解答】解:
、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泡在凉水中的西瓜温度会降低,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被晒热,是太阳光的热辐射增加了水的内能,属于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野外求生时用钻木取火的方法获得火种,克服摩擦做功,使木头的温度升高,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
故选:。
【点评】此题是考查对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辨别,是中考热点。
8.(2分)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个音叉,比较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
【分析】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物体振幅有关;根据响度定义,来进行分析。
【解答】解:大小不同的力先后两次敲击同一个音叉时,音叉振幅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就不同,与其他因素无关。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响度定义的了解情况,需要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解释。
9.(2分)下列情景中,重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A.篮球由高处自由落下
B.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C.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
D.书静止放置在桌面上
【分析】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篮球由高处落下,重力竖直向下,篮球竖直向下移动了距离,重力对篮球做功,故符合题意。
、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小车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竖直向下没有移动距离,重力没有做功,故不符合题意。
、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足球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但足球没有竖直向下移动距离,重力没有做功,故不符合题意。
、书静止放置在桌面上,受重力的作用,但没有移动距离,重力不做功,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点评】掌握力是否做功的判断方法,特别是有力、有距离,力对物体不一定做功。
10.(2分)如图,将两个定值电阻和串联接入电路中,,,若通过两定值电阻的电流分别为和,两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别为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D.
【分析】两定值电阻串联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它们两端的电压。
【解答】解:
两电阻串联后接入电路中时,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通过两电阻的电流相等,即;故、错误;
根据可得:,,
已知,,则,
所以,,故正确,错误。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目。
11.(2分)如图所示的磁体两极间磁感线的画法正确的是
A. B.
C. D.
【分析】在磁体的周围,磁感线从磁体的极出发,回到极。
【解答】解:、图中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极出来,回到磁体的极,故错误;
、图中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极出来,回到磁体的极,故正确;
、图中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极出来,回到磁体的极,故错误;
、图中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和极出来,故错误。
故选:。
【点评】磁体周围的磁感线的形状与附近磁体的磁极有关,要记住课本中告诉的记住磁体周围磁感线的形状:如条形磁铁的、蹄形磁体、相互靠近的极的、相互靠近的极的,相互靠近的极的。
12.(2分)举重比赛要求运动员将杠铃举过头顶后在空中静止几秒钟,在此状态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杠铃受到的重力和运动员对杠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和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杠铃对运动员的压力和运动员对杠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分析】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为平衡力,且一对平衡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解答】解:
.杠铃受到的重力和运动员对杠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正确;
.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和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同、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错误;
.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地面上,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作用在运动员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错误;
.杠铃对运动员的压力作用在运动员上,运动员对杠铃的支持力作用在杠铃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错误。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衡力的辨别,知道二力平衡条件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13.(2分)如图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商用客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客机平稳飞行时,坐在座位上的乘客相对客机是运动的
B.制造客机时,为了减轻客机质量可选用密度较大的材料
C.客机在高空受到的大气压强比地面附近受到的大气压强小
D.客机的机翼制作成“上凸下平”形状是为了减小空气对飞机的阻力
【分析】(1)研究对象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如果发生改变,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物体是静止的;
(2)制造客机时,要尽可能地减轻其质量,如何减轻质量,可以利用公式分析;
(3)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4)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解答】解:、客机平稳飞行时,以静坐在座位上的乘客为参照物时,乘客和乘坐的飞机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相对于静坐在座位上的乘客为参照物,客机是静止的,故错误;
、客机的体积一定,由可知,材料的密度越小,客机的质量越小,所以制造客机时采用密度小的材料,可以减轻其质量,故错误;
、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所以客机在高空所受的大气压强,比地面附近的大气压强小,故正确;
、客机机翼表面制作成“上凸下平”制造形状,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使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从而产生升力,故错误。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是一道综合题目,但总体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14.(2分)某同学设计的煤气检测电路如图,电源电压不变,为定值电阻,为气敏元件,其阻值随煤气浓度的升高而增大。闭合开关,当煤气浓度升高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和串联的总阻值变小 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C.两端的电压变小 D.输出信号的电压变小
【分析】定值电阻与气敏元件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输出信号电压即气敏元件的电压:
(1)当煤气浓度升高时,根据已知条件分析气敏元件电阻变化,根据电阻的串联判断总电阻变化,由欧姆定律确定电路中的电流变化;
(2)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分析的电压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确定输出信号电压变化。
【解答】解:(1)定值电阻与气敏元件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输出信号电压即气敏元件的电压:
当煤气浓度升高时,气敏元件电阻增大,根据电阻的串联,总电阻变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示数变小,故错误;
(2)因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根据可知,两端的电压变小,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输出信号电压变大,故正确,错误。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的规律及欧姆定律的运用,难度中等。
15.(2分)水上救援往往需要打捞沉没的货物,图7所示为该情景的简化图。假设物体静止在容器底部,此时容器中水的深度为。现利用弹簧测力计将物体缓慢匀速提升,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当物体全部离开水面后(物体表面附着的水忽略不计),弹簧测力计示数为,取,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在容器底部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B.物体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
C.物体的体积为
D.物体的密度为
【分析】(1)知道水深,利用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利用称重法求物体浸没水中受到的浮力;
(3)利用求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即物体的体积;
(4)利用求物体的质量,再利用密度公式求物体的密度。
【解答】解:
、物体在容器底部时,水对其底部的压强为:,故错;
、由题可知,物体的重力,当物体浸没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物体受到的浮力,故错;
、根据可得物体的体积:
,故错;
、物体的质量,
物体的密度:
.故正确。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公式、密度公式、液体压强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是一道力学综合题,题目难度适中,关键是相关原理和公式的灵活运用。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6.(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B.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太阳能、石油都是可再生能源
D.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分析】(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现象证明分子作无规则的运动,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把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连续利用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3)汽油机做功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解:
、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正确;
、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正确;
、太阳能可再生能源都可以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得到,属可再生能源,石油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错误;
、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是将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错误。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运动论、能源的分类以及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属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17.(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B.同名磁极间相互吸引
C.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D.放入磁场中的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磁场方向
【分析】根据电生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电磁感应原理的应用、磁场的方向的知识分析。
【解答】解:、根据奥斯特实验可知,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正确;
、同名磁极间相互排斥,故错误;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导体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2)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故错误;
、磁场是有方向的,人们规定:放入磁场中的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磁场方向,故正确;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电磁感应原理的应用、磁场的方向,掌握基础知识可以答题。
18.(2分)2017年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在北京举行,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冰面上静止的冰壶,只受到重力作用
B.冰壶加速运动时,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C.推动冰壶时,运动员对冰壶的力大于冰壶对运动员的力
D.冰壶被推出后继续向前滑行,是因为冰壶具有惯性
【分析】(1)静止在冰面的冰壶,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2)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运动的速度和运动的方向;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4)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解答】解:、静止在冰面的冰壶,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故错误;
、冰壶加速运动时,它的运动速度发生改变,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正确;
、推动冰壶时,运动员对冰壶的力与冰壶对运动员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大小相等,故错误;
、运动员轻推冰壶,冰壶向前滑行,是因为冰壶具有惯性,故正确。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了惯性的应用、二力平衡等。本题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不大。
19.(2分)观察电风扇和电热水器这两种家用电器的铭牌,当它们正常工作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通过电风扇的电流大
B.电流通过电风扇所做的功一定多
C.电流通过电热水器做功快
D.工作时间,电热水器消耗的电能多
【分析】(1)根据可分析工作电流的关系。
(2)(4)由可得,,比较消耗电能的多少;
(3)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解答】解:
、由铭牌数据可知,这两种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额定电压相同,电热水器的额定功率大,由可知,通过电热水器的电流大,故错误;
、由铭牌数据可知,电热水器的额定功率大于电风扇的额定功率,由可得,由于不知道工作时间,所以不能比较电流做功的多少,故错误;
、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由铭牌数据可知,电热水器的额定功率大,因此这两种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流通过电热水器做功快,故正确;
、由可知,在通电时间相同时,功率越大,消耗的电能越多,故工作时间电热水器消耗的电能多,故正确。
故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用电器铭牌上所标的信息物理含义的了解和掌握,属于考试常见的类型题。
20.(2分)物体挂于弹簧测力计下分别作图甲、乙、丙的运动,运动中弹簧测力计与物体共同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考虑空气阻力),已知匀速运动的速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物体的重力
B.乙图中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做功的功率最大
C.丙图中匀速运动的物体的动能最大
D.甲、乙、丙三图中物体的机械能均增加
【分析】(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平衡力,据此判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物体的重力大小;
(2)首先根据力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判断三图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然后根据比较功率大小;
(3)影响动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高度,其中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在分析各个能量的变化时,根据各自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解答】解:
、由题意可知,物体每次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物体受到的是平衡力,则拉力与重力平衡,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等于物体的重力,故错误;
、根据力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可知,甲乙两图中,物体受到拉力的作用,也在拉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拉力对物体做功,丙图中,拉力与运动方向垂直,拉力不做功;所以做功的是甲、乙两图;
而甲乙中,拉力相等,,由功率公式可知,乙图中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做功的功率最大,故正确;
、物体质量一定,甲、乙、丙三图中.则丙图中匀速运动的物体的动能最大,故正确;
、甲乙两图中,物体的速度不变,高度增加,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大,所以机械能增大;丙图中物体的速度不变,高度不变,动能和重力势能都不变,所以机械能不变,故错误。
故选:。
【点评】本题通过一个物理情境,考查了平衡状态的判断,做功及功率大小的判断,机械能大小变化等,有一定综合性,考查角度较新颖,是一道好题。
三、实验解答题(共39分.21、23、25、29、30题各4分,22题2分,24题6分,26题5分,27、28题各3分)
21.(4分)(1)如图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4 。
(2)如图电阻箱的示数为 。
【分析】(1)根据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分析;
(2)电阻箱的读数方法:分别读出旋钮对应的读数,用数字乘以底下的倍数,最后将四个数据相加。
【解答】解:(1)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时,分度值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由图可知,总电阻;
故答案为:(1)3.4;(2)50。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阻箱、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方法,属于基础知识。
22.(2分)如图所示,为平面镜,为入射光线,为法线,入射角等于.已知等于,等于,等于.则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将沿着 方向射出。(选填“”、“ ”或“”
【分析】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据此结合图片进行分析。
【解答】解:根据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为入射角等于,所以反射角也等于,
已知,等于,则反射角是,所以反射光线将沿射出。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的设计在于考查考生是否掌握了光的反射定律,尤其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个知识点,题目考查方法灵活,引导我们今后在教学中进一步关注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运用和落实。
23.(4分)在探究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规律时,小华进行了规范的实验,并获得了如表的实验数据。由实验数据可知,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海波 ,它的熔点是 。
加热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石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分析】晶体玉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在熔化或凝固中有无固定的熔点或者凝固点;
【解答】解:由小华记录的数据可以看出,从第4分钟到第9分钟海波的温度保持在不变,这个温度就是海波的熔点,说明海波是晶体,此过程海波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石蜡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一直在升高,所以是非晶体;
故答案为:(1)海波;(2)48。
【点评】本题考查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关键是将课本知识内容记忆清楚,仔细分析即可。
24.(6分)小明想测量盐水的密度。他将适量盐水倒入杯子中,用已调节好平衡的天平测出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为;然后将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甲;再用天平测量杯子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杯子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 62 ,则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 ,盐水的密度为 。
【分析】(1)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2)计算出量筒中盐水质量,在进行量筒的读数时,注意量筒的分度值,再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其密度。
【解答】解:
(1)由图乙知,杯子及杯内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
(2)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
由图甲知,量筒的分度值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
所以盐水密度:。
故答案为:62;66;1.1。
【点评】此题是测量盐水的密度,主要考查了有关天平及量筒的使用和读数、密度的计算,难度不大。
25.(4分)小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他将焦距为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如图。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后,小杨将蜡烛放置在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 缩小 (选填“放大”或“缩小” 的像;将蜡烛放置在刻度线处,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 (选填“倒立”或“正立” 的像。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应用是放大镜。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解答】解:凸透镜焦距为,将蜡烛放置在刻度线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
将蜡烛放置在刻度线处,,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
故答案为:缩小;倒立。
【点评】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关键是将课本知识内容记忆清楚,仔细分析即可。
26.(5分)小明用如图甲的电路测量额定电压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 端。(选填“”或“”
(2)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发光且电流表无示数,但是电压表的示数较大且接近电源电压。小明检查后发现导线完好且连接无误,则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滑动变阻器断路 .滑动变阻器短路
.小灯泡断路 .小灯泡短路
(3)排除故障后,小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如图乙,他判断小灯泡处于正常发光状态的依据是 ,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 。
【分析】(1)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阻值最大处;
(2)若电流表无示数,灯不亮,说明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以外的电路是完好的,则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断路了;
(3)额定电压下灯泡正常发光,根据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确定电流表的示数,根据求出灯泡的额定功率。
【解答】解:(1)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阻值最大处,即端;
(2)经分析,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发光且电流表无示数,但是电压表的示数很大且接近电源电压,小明检查后发现导线连接无误,则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小灯泡断路,即选;
(3)当电压为时,灯泡正常发光;
电流表的量程为,分度值为,所以通过灯泡的电流为,
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故答案为:(1);(2);(3)电压表示数为;0.75。
【点评】本题测量一只小灯泡的电功率,考查故障分析、电表读数、电阻和功率的计算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7.(3分)小明想探究电流通过电阻时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的定性关系。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瓶内装有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煤油、相同的温度计和、阻值为和的电阻丝,还有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他连接了如图的电路进行实验。
(1)由图可知,小明探究实验的自变量是 电阻 (选填“电流”或“电阻” 。
(2)本实验通过 反映电阻产生热量的多少。
【分析】(1)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自变量是电阻,因变量是电流;
(2)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反应了液体温度的变化,反映了液体吸收热量即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
【解答】解;(1)实验中两电阻串联,电流相同,电阻不相同,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热量的关系,改变电阻值,所以自变量为电阻,电阻不同,产生的热量也不同,故因变量是电流产生的热量;
(2)实验中通过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
故答案为:(1)电阻;(2)温度计示数变化多少。
【点评】理解焦耳定律的公式,知道要想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跟电阻阻值大小的关系,就要控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是解答的突破口。
28.(3分)小阳利用一块电压表和阻值已知的电阻测量电阻的阻值。他选择了满足实验要求的器材,电源两端电压不变,连接了如图的实验电路,并进行如下操作:闭合开关和,记录电压表的示数为;闭合开关,断开开关,记录电压表的示数为.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题目叙述可知电源两端电压为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 . . .
(2)请用、和表示, 。
【分析】(1)闭合开关和,根据电路连接回答;
(2)闭合开关,断开开关,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和电流的规律及欧姆定律列方程求。
【解答】解:
(1)闭合开关和,待测电阻被短路,为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则电源电压为;故选;
(2)闭合开关,断开开关,两电阻串联,记录电压表的示数为,即的电压,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待测电阻的电压为,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结合欧姆定律有:
,
所以。
故答案为:(1);(2)。
【点评】本题考查测量的特殊方法和操作过程,为中考的热点问题。
29.(4分)水平实验桌面上有微小压强计、装有适量水的玻璃杯。小亮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玻璃杯的水中,如图甲,记录微小压强计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
②保持微小压强计探头与玻璃杯底的距离不变,然后往玻璃杯中倒入一定量水,如图乙,记录微小压强计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
小亮发现,于是小亮得出结论“水中某一点的压强与该点所在平面上方的水的体积有关”。
请你选择合适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亮的结论是错误的。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分析】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体积无关,取一个底面积为 的圆柱形玻璃杯,倒入适量水,使容器中水深为.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记录探头到水面的距离,记录压强计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再取另一个底面积为的圆柱形玻璃杯,倒入适量的水,使容器中水深仍为.将微小压强计放入水中,使探头到水面的距离仍为,记录压强计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 根据实验现象:压强计探头处所在平面上方水的体积,. 由此证明。
【解答】解:实验步骤:
①取一个底面积为 的圆柱形玻璃杯,倒入适量水,使容器中水深为.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记录探头到水面的距离为,记录压强计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
②取另一个底面积为的圆柱形玻璃杯,倒入适量的水,使容器中水深仍为.将微小压强计放入水中,使探头到水面的距离仍为,记录压强计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
实验现象:压强计探头处所在平面上方水的体积,。
由此证明水中某一点的压强与该点所在平面上方的水的体积无关,所以小亮的结论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见解题内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水中某一点的压强与该点所在平面上方的水的体积有关的实验,在此实验中控制变量法的运用非常关键,只有这样,所探究的结论才具有说服力和科学性。
30.(4分)实验桌上有符合实验要求的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导线若干。请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就越大。
要求: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写出实验步骤;
(3)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分析】根据控制变量法,要使电阻不变,必须把定值电阻分别与滑动变阻器和电流表串联起来,然后利用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的电压分析比较即可。
【解答】解:(1)用电压表测定值电阻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定值电阻的电流,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2)实验步骤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合适位置,用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将、记录在表格中。
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另一位置,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将电压表示数、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表格中。
④仿照步骤③,再进行一次实验。
(3)实验数据记录表:
【点评】本题考查控制变量法的正确使用,可知探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就越大”的条件是:保持电阻阻值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
四、科普阅读题(共4分)
31.(4分)阅读《长征助力嫦娥,登陆月背探秘》回答问题。
长征助力嫦娥,登陆月背探秘
北京时间2018年12月8日凌晨2时2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2019年1月3日10点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实现人类首次软着陆,开启了中国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是中国用于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主力火箭。它全长56.326米,共有4个助推器,起飞质量达458.97吨。点火后,伴随着大量的白雾,长征三号乙腾空而起,如图19甲所示。火箭加速大约一百多秒后,助推器与火箭分离,如图19乙的模拟图所示,然后经过三级火箭的加速后,嫦娥四号与火箭分离,长征三号乙火箭完成了它的助力使命。
与火箭分离后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后续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最终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并通过已在使命轨道运行的“鹊桥”中继星,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如图丙的示意图。
由于“潮汐锁定”效应,月球绕地球公转与自转的周期相同,人类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永远是半个月亮,哪怕是几亿年以前的恐龙,它们看到的月亮也是这半个月亮,我们从来都看不到月亮的那半边。而正是这种未知,驱使人类梦想着探求月球背面的故事,也使得嫦娥四号此行极具历史意义。
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第一层意义是探究月球背面的岩石结构,对了解月球的化学成分演化过程会有很大的帮助;第二层意义是探究月表的环境,虽然人类已经从月球正面了解到月表几乎没有大气层,处于超高真空状态,没有全球性的磁场,只有极微弱的剩磁,月球表面的重力约为地球表面重力的,具有弱重力的特征,但对于月表正面和背面的差异了解还不是很具体;第三层意义是进行天文观测,月球自身屏蔽了来自地球的各种无线电干扰信号,是天文学家梦寐以求开展低频射电研究的场所。此次嫦娥四号的任务,将意味着中国探月为人类探索深空做出更大贡献,我们拭目以待。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鹊桥”,科技人员与嫦娥四号实现了中继通信,而通信利用了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
(2)请从文字(或图片)材料中找出相关的信息,并指出其所对应的物理知识(仿照示例,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文字信息:点火后,伴随着大量的白雾
物理知识: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请你完成
文字信息: ;
物理知识: 。
(3)初中物理涉及的实验中,有的实验如果到月球表面去做,会有不同的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请你列举一个,并说明会有什么不同 。
【分析】(1)电磁波的速度与光速相同,光属于电磁波;
(2)从“点火后,伴随着大量的白雾,长征三号乙腾空而起”,结合能量的转化分析,解答;
(3)“月球表面的重力约为地球表面重力的”据此解答。
【解答】解:(1)光属于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与光速相同,所以电磁波速度是;
(2)文字信息:长征三号乙腾空而起;
物理知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月球表面的重力约为地球表面重力的,在月球表面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测量结果比在地球表面的测量结果小;
故答案为:(1);(2)长征三号乙腾空而起;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3)在月球表面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测量结果比在地球表面的测量结果小。
【点评】本题考查电磁波的知识,以及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将课本知识掌握清楚。
五、计算题(共7分,32题3分,33题4分)
32.(3分)如图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且保持不变,电阻的阻值为.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为.求:
(1)两端的电压;
(2)电阻的阻值。
【分析】(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根据求解;
(2)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解答】解:(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两端的电压 ;
(2)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两端的电压;
电阻的阻值;
答:(1)两端的电压;
(2)电阻的阻值。
【点评】(1)正确理解欧姆定律。
(2)运用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及推导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3.(4分)如图是挖井时从井中提升沙土的杠杆示意图。杠杆可以在竖直平面内绕固定点转动,已知,悬挂在端的桶与沙土所受的重力为,当人在端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人所受到的重力为,不计杆重和绳重,请完成下列问题:
(1)画出人所受到的各个力的示意图;
(2)求出人在端施加的竖直向下的拉力大小;
(3)若此人在端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时,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请计算出此人对地面的压强。
【分析】(1)对人进行受力分析,此时人受重力,拉力和地面的支持力;
(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求得人在端施加的竖直向下的拉力;
(3)人受到的地面的支持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可知其压力,然后利用压强公式求解。
【解答】解:(1)人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拉力和地面对其向上的支持力,作用点在人的重心,如图所示:
(2)杠杆水平平衡,,
则,
(3)人在端施加竖直向下拉力时,人受到绳子的拉力为,
人受到的地面的支持力,
因此,人对地面的压力为,所以,人对地面的压强为。
答:(1)见上图;
(2)人在端施加的竖直向下的拉力大小为;
(3)此人对地面的压强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示意图的画法,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压强的计算等,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11/24 23:58:04;用户:初中物理+常青春;邮箱:younzx10@xyh.com;学号:3708488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普通用卷,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北京市顺义区初三二模物理试卷,共8页。
这是一份2022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共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