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展开九年级 语文 学科活动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恬静(tián) 箴言(zhēn) 祈祷(qí) 惟妙惟肖(xiào)
B.粲然(càn) 翘首(qiáo) 翌日(lì) 潜滋暗长(qián)
C.缄默(jiān) 愧怍(zuò) 竹篙(gāo) 伤痕累累(lěi)
D.蠕动(rú) 猥琐(wěi) 恪守(kè) 强词夺理(qiáng)
2.(3分)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信手拈来 锋芒毕露 长途拔涉 栩栩如生
B.不屑置辩 振耳欲聋 麻木不仁 雕梁画栋
C.郑重其事 巧妙绝伦 袖手旁观 嗄然而止
D.断章取义 历历在目 见异思迁 正襟危坐
3.(3分)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去掉“能不能”
B.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学生的近视比例已超过30%以上。
删去“以上”
C.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可能找到了一种有效治疗新冠肺炎。
在句尾加上“的方法”
D.微信等网络社交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它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规模。
将“加快”改为“扩大”
4.(3分)下列相关信息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儒林外史》。
B.《水浒传》中林冲在风雪山神庙后投奔梁山,受到寨主王伦刁难,只得下山去寻取投名状。
C.《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
D.韩愈是唐代文学家,和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5.(3分)下面的情境中,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中考在即,学校决定召开家长会。王平的家长工作繁忙,前几次家长会都没有出席。这次王平希望爸爸妈妈至少能有一位出席家长会。于是王平就对他们说:
A.爸爸妈妈,这次家长会非常重要,你们两个人中必须得出席一人!
B.爸爸妈妈,你们不出席家长会,我在老师面前实在是太没面子了。
C.爸爸妈妈,虽然你们工作忙,但是出席家长会是了解我的学习情况的好机会,请你们中的一位抽时间参加,好吗?
D.我请求你们,一定要派个人参加这次家长会,否则,你们就再也没有机会参加我的家长会了。
6.(3分)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让我们对所有的苦难心存感激,因为,生命__________,思想__________,意志_________。
A.总是在残酷和无情中坚强 总是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 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
B.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 总是在残酷和无情中坚强 总是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
C.总是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 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 总是在残酷和无情中坚强
D.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 总是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 总是在残酷和无情中坚强
7.(7分)按教材原文填空。
(1)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2)____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4)_________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8—10题(8分)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孰: (2)蔽:
9.(4分)把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0.(2分)除了高超的语言艺术,邹忌劝谏成功还有哪些重要因素?说说你的看法。
(二)阅读《深度睡眠》,回答11—14题(12分)
深度睡眠
①深度睡眠是睡眠的一个部分,只占整个睡眠时间的25%,深度睡眠也被称作是“黄金睡眠”。
②人的夜间睡眠,一般分5到6个周而复始的周期,每个睡眠周期约60分钟—90分钟。根据睡眠中脑电波、肌电波及眼球活动的变化,睡眠周期由非快速眼动周期和快速眼动周期组成。非快速眼动睡眠又分为浅睡期、轻睡期、中睡期和深睡期4期,然后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期,算是一个睡眠周期结束,而后继续启动下一个睡眠周期。研究表明,占整个睡眠大部分时间的浅睡期和轻睡期,对解除疲劳作用甚微,而只有进入中睡期、深睡期及快速眼动睡眠期的深度睡眠,才能使大脑皮层细胞处于充分休息状态,才能消除疲劳、恢复精力、免疫抗病。然而这种深度睡眠,只占整个睡眠时间的25%。因此对睡眠好坏的评价,不能光看时间,更重要的是看质量。提高睡眠质量,最终要看深度睡眠时间的长短。在睡眠科学来说,“深度睡眠”是你入睡以后大脑不进行活动的深度休息、你睡觉的这一个晚上,先进入浅睡眠然后自然进入深睡眠,然后又是浅睡眠然后又深,来回交替直到醒来,人在浅睡眠时可能做梦,但深睡眠不会。深度睡眠非常珍贵,被人们认为是人生的黄金。因此,深度睡眠也被称作是“黄金睡眠”,也就是通常说的“金质睡眠”、“金子般的睡眠”。
③提高睡眠质量也没有特效方法。研究发现,有四个要素对睡眠质量有很大影响,哪四要素呢?就是睡眠的用具,睡眠的姿势,睡眠的时间,睡眠的环境。
④如果睡醒后,你对睡眠感到满意,自我感觉良好,头脑清醒,疲劳解除,精力充沛,就是达到了深度睡眠的效果。所以说,保证7小时—8小时睡眠时间只是一个平均值。睡眠时间是因人而异的。如果仅睡了5、6个小时,上述标准达到了,说明是高质量的睡眠,因为你的深度睡眠时间足够保证了睡眠质量。反之,即使睡了9、10个小时甚至更多时间,达不到上述标准,也表明睡眠质量不好。那种认为自己睡眠时间少就是失眠,因而忧心忡忡,惶惶不安的看法,显然是跌入了睡眠的误区。
11.(3分)为什么对睡眠好坏评价不能光看时间,更重要的是看质量?
12.(2分)分别指出下面两句话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只能写一种说明方法)
(1)人的夜间睡眠一般分5到6个周而复始的周期,每个睡眠周期约60分钟到90分钟。( )
(2)深度睡眠非常珍贵,被人们认为是人生的黄金。( )
13.(4分)对睡眠质量会产生很大影响的因素有哪些?
14.(3分)睡醒后的哪些表现可以证明我们达到了深度睡眠的效果?
(三)阅读《母亲的宝物》,完成15—19题。(15分)
母亲的宝物
①他准备把母亲送入养老院,因为,母亲已患了老年痴呆症。
②母亲经常一个人坐在客厅里,抱着个铁盒喃喃自语,见了他或者他的妻子,只是一笑。问她说什么,她摇摇头说:“什么也没说。”
③妻子说:“这太疹人了”。
④尤其有一夜,妻子去洗手间,跑出来看到客厅中坐着一个黑影,吓得她一声尖叫。他也醒了,跑出来拉开灯,只见母亲正端坐在客厅中一言不发。他问:“妈,你怎么坐在这儿啊?”母亲站起来,摇摇头,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到客厅的。
⑤两人回到房中,妻子生气地道:“这日子怎么过啊?”说完就劝他:“还是把妈送养老院吧,那儿老人很多,还有个伴儿。我们呢,一个星期去看一次,也不会冷落老人。”
⑥他摇着头,叹了口气,怎么也下不了这个决心。
⑦他很小就死了父亲,母亲守着他,单门独户。那时。有很多人上门说亲。让母亲再嫁一个,也有个帮手,可都被母亲坚决的拒绝了。她怕再嫁人后儿子受委屈。母亲一个人带着他,靠卖菜为生,一路含辛茹苦。艰难走来,送他上大学,教他做人成才。现在。自己在小城中打拼出一番事业,母亲还没享几天福,就送去养老院,那怎么行?妻子很生气,转过身睡了。
⑧第二天做饭时,母亲又出错了。本来米饭已经做好,母亲又打着煤气灶,结果,一锅饭全糊了。妻子看着满锅的饭,埋怨说:“妈,你怎么又开了煤气啊?”憋了半天。母亲回答:“我忘了”。
⑨另一次,母亲出去了。回来时竟然进错了家,去了另一层楼,幸亏人家送了过来。
⑩这样的事情多次发生后,他的思想开始动摇了,便想:把母亲送到养老院住下看看吧,兴许对她有好处,那儿老人多,避免孤单嘛。那天,趁母亲精神好时,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老人,并说:“如果你老人家不想去,就不去。”
⑪母亲坐在那儿,一言不发。妻子在旁边。忙说:“妈,你去了,如果住不惯,我们再接你回来好吗?”母亲叹了口气,点了点头。她说,她想收拾一点东西。她收拾的东西很简单,就是她常摸索的那个小铁盒。铁盒上上着锁,母亲把它紧紧地抱着。妻子说:“妈,这个盒子就放在家里吧”。母亲很坚决地摇摇头:“不”。他说:“就让妈带走吧”。得病之后,母亲什么都忘记了,可就是没忘记这个铁盒,一直带着她,从未忘记。妻子拉过他,点着他的额头骂道:“你傻啊?你知道盒子里是什么?”他摇摇头。
⑫一直以来,母亲把那盒子看得像宝物一样,他怎么知道。妻子说:“上一辈人总有一些宝物或银货放在手边,妈的盆子里很有可能是这种东西。”他一听,也心动了。他知道,母亲的娘家过去是大地主,如果盒子里有什么宝物,拿去养老院丢了,或者遭了小偷,就太不值了。所以,他伸出手道:“妈,把盒子给我看看好吗?”母亲摇摇头,抱得紧紧的,不给他。妻子见了,忙在耳边叽咕了几句。
⑬那天他们没送母亲去养老院。当晚母亲睡熟时,他们悄悄拿出那盒子轻轻打开。一时,他眼泪直流。第二天,两人没送母亲去养老院,以后也没送母亲去养老院。
⑭铁盒中藏着不是金,也不是银,是一缕胎发和几颗乳牙。里面有一张发黄的纸条,上面写着字,记着他换牙的时间,还有第一次剃发的时间。他们那儿有个风俗,孩子的乳牙和胎发要保存好,不能丢失。不然,孩子会夭折的。
⑮就算天塌了,母亲不会忘记自己是母亲,儿子也不能忘记自己是儿子。
(选文有改动)
15.(3分)阅读②—⑨段,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中哪些内容表明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
16.(3分)妻子一心想把母亲送去养老院,他为什么迟迟下不了这个决心?
17.(4分)阅读文章,体味文中⑪段和⑬段画线语句分别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1)母亲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2)一时,他眼泪直流。
18.(3分)如何理解文章结尾“就算天塌了,母亲不会忘记自己是母亲,儿子也不能忘记自己是儿子”这句话的意思?
19.(2分)文章题目中“宝物”一词既指____________________又指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过得好的人更应该成为好人》,回答20—23题(10分)
过得好的人更应该成为好人
①2020年1月20日,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陶勇出门诊时,被一名患者追砍,造成颅脑外伤、枕骨和左手骨折、神经肌肉血管断裂,救治2周才脱离生命危险。陶勇医生在他被砍188天后说:“我不恨伤人者,我只是理解他,但不宽恕这种行为。”
②电影《寄生虫》里有一句台词:“过得好的人更容易成为好人。”一位外卖小哥也说:“接触了无数的点餐者,从整体上说,有钱人的素质较高,他们对我非常尊重、客气和有礼貌。”可见,过得好的人更应该成为好人。
③《管子·牧民》中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1)这本是很自然的道理。所谓“过得好的人”,从结果上说,他们拥有更多的资源;从过程上说,如果他们的财产来自正道,那么,他们应该有更好的素质和能力。无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在生活中,他们遭遇到各种问题,很多都可以从容解决:即使遇到用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他们的素质和心境亦可应对自如。因此,他们会有更好的涵养和心境。这为他们成为好人提供了物质和精神基础。
④过得好的人更应该成为好人,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条件成为好人。陶勇医生讲迷了一件他亲身经历的事:“我曾经帮助过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她的眼睛有白内障,我们给她免费捐赠了人工晶体。后来我就去给别的病人会诊,下楼的时候我发现,她的爸爸在偷钱。我没有过于惊讶,我知道他们家确实太困难了,他们已经把地、房子全卖了,大人为了照看孩子,也上不了班。这位爸爸偷钱,但并不是十恶不赦的人。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又来医院就诊,正好碰上一个老太太上楼梯时摔了,女孩的爸爸二话不说,背起老太太就走,到急诊室去包扎。”女孩的爸爸如果不去偷钱,他就是一个完美的好人。现在,他离好人有了距离。
⑤过得好的人更应该成为好人,还因为他们从社会秩序中受益更多。过得好的人和过得差的人同处一个社会秩序中,毫无疑问,保持和呵护这样的秩序,对过得好的人更加重要。“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怕,也就是说,一个社会的秩序被破坏后,对“穿鞋的”而言,损失要比“光脚的”大得多。
⑥我自认不是一个有大成就的人,但过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我更愿意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举手之劳和公益慈善的事。例如,今年疫情紧张那段时间,理发成为一个问题。社区找来志愿者为大家理发,不管是标价12元或15元,我都支付20元。(2)平时理发就是这个价钱,这个时候出来为大家服务,志愿者是要冒风险的。理发的时间间隔长了,理发师生意减少,但头发每天在长,理一次头发的劳动量就增加了。对我而言,多支出三五元不算什么;对理发师而言,多收入三五元却能增加他们献爱心的积性。
⑦如果每一个还过得去的人,都力所能及地付出一点善意,举手之劳地做一点善事,社会就会更加美好。这个社会让我们成为过得好的人,我们既然受益,就有更多的义务成为好人。
(选文有改动)
20.(3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1.(2分)从选文看,过得好的人更应该成为好人的理由有哪些?
22.(2分)依次写出文中③段和⑥段划线句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一个括号只能写一种论证方法)
(1)《管子·牧民》中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
(2)例如,今年疫情紧张那段时间,理发成为一个问题。社区找来志愿者为大家理发,不管是标价12元或15元,我都支付20元。( )
23.(3分)第⑤段划线句“‘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怕”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三、作文(50分)
2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命题作文
从依稀记事,到青葱岁月,有许多留存生命印记的“那一刻”,让我们久久回味。那一刻,也许是在摆脱烦恼之后,也许是在战胜困难之后,也许是在收获意外的惊喜之后,也许是在顿悟亲情的温暖之后,也许是在震撼于自然的伟力之后……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洒满阳光。
请以“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给材料作文
相传在很久以前。弥勒佛和韦陀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宇,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庙里人多热闹,但他不善管理账务,丢三落四,所以经常入不敷出;而韦陀虽是管账的好手,但他成天阴着脸,使得求拜的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后来,佛祖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来客,而韦陀一丝不苟,则让他管理账务,严格把关。在两人密切配下,庙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个故事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团结协作方可铸就辉煌;发挥所长创造精彩;人无完人,关键看如何任用……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6 CDDACD
7.(1)无案牍之劳形(2)醉翁之意不在酒(3)化作春泥更护花(4)忽如一夜春风来(5)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6)但愿人长久(7)身世浮沉雨打萍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8—10题。(8分)
8.(2分)(1)同“熟”,仔细 (2)蒙蔽,这里是所受的蒙蔽。
9.(4分)(1)(邹忌)照镜子仔细端详自己,又更觉得远远不如(徐公美)。
(2)能够在公共场合指责讥刺(寡人的)过失,使我亲耳听到的,受下等奖赏。
10.(2分)邹忌善于思考、分析的个性和他的担当、责任意识相关。这也离不开齐王广开言路的胸襟和果断行事的理政智慧。
(二)阅读《深度睡眠》,回答11—14题。
11.(3分)占整个睡眠大部分时间的浅睡期和轻睡期,对解除疲劳作用甚微;只有深度睡眠才能使大脑皮层细胞处于充分休息状态,才能消除疲劳、恢复精力、免疫抗病;然而这种深度睡眠,只占整个睡眠时间的25%。12.(2分)列数字 打比方
13.(4分)睡眠的用具,睡眠的姿势,睡眠的时间,睡眠的环境。
14.(3分)头脑清醒,疲劳解除,精力充沛。
(三)阅读《母亲的宝物》,回答15—19题。
15.(3分)母亲时常自言自语而不自知:母亲不知道自己为何半夜坐在客厅;母亲做饭,点两次煤气把饭做糊了;母亲出门回家时走错家门。(答出3点即可)
16.(3分)母亲怕她受委屈.年轻时拒绝再嫁;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的把他养大,供他上大学,教他做人成才;自己事业小有成就了,但母亲还没享几天福。
17.(2分)(1)母亲对于儿子儿媳要把他送去养老院不情愿,又不得不去的无奈。
(2分)(2)为母亲即使生了病,时常什么都不记得,却始终记得保护自己而感动;为自己要送母亲去养老院的想法而愧疚、自责。
18.(3分)即使生命中遇到再大的困难与灾祸,忘记很多事情的母亲却永远不会忘记对孩子的守护。儿子就算有再大的压力也不应该忘记身为子女,赡养老人,孝敬老人,回报母亲的责任和义务。
19.(2分)装有儿子胎发和乳牙的铁盒,儿子(孩子)。
(四)阅读《过得好的人更应该成为好人》,回答20—23题。
20.(3分)过得好的人更应该成为好人。
21.(2分)他们有足够的条件成为好人:他们从社会秩序中受益更多。
22.(2分)道理论证 举例论证
23.(3分)一个社会的秩序被破坏后,对过得好的人而言,损失要比过得差的人大得多。
三、作文(50分)
参考2021年中考阅卷评分标准。
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句子默写,课内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萧红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萧红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共9页。
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