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自主探究,明确意义,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内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让学生概括、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3)学会用比例的意义或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教具学具准备:幻灯片、学习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三幅场景图。 (1)图上描述的是什么情景?这几幅图都与什么有关? (2)这三面国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3)你们有见过这样的国旗吗?或者这样的? 我们的国旗,不论大小,之所以形状相同,是因为它们都是按照一定的比例来制作的,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明确意义 1、提问:你们知道每一幅图中国旗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吗? 2、谈话:在制作国旗的过程中存在着有趣的比。请同学们拿出第一张自主学习卡,算一算这三幅国旗的长、宽之比,求出比值,并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3、学生汇报。 4、我们以操场上和教室里的国旗为例,2.4:1.6= ,60:40= ,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中间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写成2.4:1.6=60:40,因为比还可以写成分数形式,所以还可以写成=。 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板书) 5、在上图的三面国旗的尺寸中,还有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 6、深入探讨: (1)比例有几个比组成? (2)是不是任意两个比都能组成比例? (3)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要看什么? 7、完成“做一做”。 三、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学习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我们知道组成比的两个数分别叫前项和后项,组成比例的四个数也有自己的名字,你们知道它们分别叫什么吗?(课件出示) (1)指名读一读有关知识。 (2)谁来介绍一下在2.4:1.6=60:40中,内项和外项分别是谁?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 2.4: 1.6 = 60: 40 (外项)(内项) └-内项-┘ = └------外项-------┘ (内项)(外项) (3)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你能找出它的内项和外项吗? (4)任意选择一个比例式,标出内项、外项,同桌两人互相检查。 2、研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活动探究,总结性质。 谈话:比有基本性质,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也有它特有的性质,请同学们拿出2号自主学习卡,小组讨论一下,写一写,算一算,解决以下问题。 ①计算下面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 2.4:1.6=60:40 = ②你能举一个例子,验证你的发现吗? ③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④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个性质吗? (2)运用性质。 ①提问:学了比例的基本性质,你觉得运用它能解决什么问题? ②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 6:3和8:5 (2) 0.2:2.5 和 4:50 (3) : 和 : (4) 1.2: 和 :5 四、巩固练习。 1、填空 (1)在a:7=9:b中,( )是内项,( )是外项,a×b=( )。 (2)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3和8,则两个外项的积是( ),两个外项可能是( )和( )。 (3)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内项的积是( ),如果一个外项是 ,另一个外项是( )。 (4)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是18,其中一个外项是2,另一个外项是( )。 (5)如果5a=3b,那么, = , = 。 2、判断。 (1)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减去两个内项的积,差是0。( ) (2)18:30和3:5可以组成比例。( ) (3)如果4X=3Y,(X和Y均不为0),那么4:X=3:Y。( ) (4)因为3×10=5×6,所以3:5=10:6。( ) 3、把下面的等式改写成比例:(能写几个写几个) 16 × 3 = 4 × 12 四、总结归纳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2、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有几种方法? 比例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警察可以根据脚印的长短判断罪犯的大致身高,根据影子的长度可以算出一棵大树的高度等,都与比例有关,我们只要认真学好比例,就一定能帮助我们了解其中的奥秘。板书设计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A:B=C → AD=BC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谈话,激发兴趣,探究新知,解决问题,巩固提高,全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微课回顾,巩固练习,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习反馈,导入课题,助学及推学,推学,总结,学生自己看书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