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比-人教版 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99620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比-人教版 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99620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比-人教版 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99620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比-人教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比-人教版 含答案,共8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比-120-人教新课标一、判断题(共2题;共4分)1.已知 =n,那么m和n成反比例关系。( ) 【答案】 错误 【考点】成反比例的量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n,那么m和n不成比例。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如果=k(一定),则y与x成反比例关系。据此判断即可。2.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25和0.4,它的两个外项之积一定是10。( ) 【答案】 正确 【考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析】【解答】25×0.4=10,所以它的两个外项之积一定是10,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二、填空题(共3题;共3分)3.一幅图的比例尺是1:5000。在这幅图上量得一圆形水池的半径是0.4cm,这个水池的实际占地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 【答案】 1256 【考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0.4÷=2000(cm)=20(米),
3.14×202
=3.14×400
=1256(平方米)。
故答案为:1256 。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应用,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要求实际距离,依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据此求出这个水池的实际半径,要求这个水池的实际占地面积,依据公式:S=πr2 , 据此列式解答。4.分数 的分子、分母同时加上一个数后,结果等于 ,所加的这个数是________。 【答案】 17 【考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解析】【解答】解:设加上的数是x,则
=
4×(19+x)=3×(31+x)
4×19+4x=3×31+3x
76+4x=93+3x
76+4x-76=93+3x-76
4x=3x+17
4x-3x=3x+17-3x
x=17
故答案为:17。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列比例解答应用题,设加上的数是x,根据条件“ 分数 的分子、分母同时加上一个数后,结果等于 ”可得比例: =,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据此解答。5.甲、乙两地相距50km,在比例尺是1:200000的地图上应画________cm。 【答案】 25 【考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50km=5000000cm
5000000×=25(cm)
故答案为:25。
【分析】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三、计算题(共3题;共30分)6.解方程。 (1)0.4×(3+x)=30× (2):x= :(5- ) 【答案】 (1) 0.4×(3+x)=30× 解:0.4×(3+x)=4.8
0.4×(3+x)÷0.4=4.8÷0.4
3+x=12
3+x-3=12-3
x=9
(2) :x= :(5- )
解:x=×(5- )
x=
x÷=÷
x=1
【考点】综合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解析】【分析】(1)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据此解答;
(2)解比例的依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据此解答。7.解方程。 (1)14x- x+33= (2):(x-0.45)=16:3 【答案】 (1) 14x-x+33=
解:x+33=
x=
x=
(2) 1:(x-0.45)=16:3
解:16×(x-0.45)=1×3
16x-7.2=
16x=12
x=0.75 【考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应用,综合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解析】【分析】(1)先对等号左边的算式进行化简,然后根据等式性质解方程;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式化成乘积式,然后解这个方程。8.求未知数x的值。 (1)x+ = (2)x: = : 【答案】 (1) x+=
解:x+-=-
x=
x÷=÷
x=
(2) x:=:
解:x=×
x=
x÷=÷
x=【考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应用,综合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解析】【分析】(1)根据等式性质1消掉方程左边的已知数,然后根据等式性质2使未知项的系数变成1,可得方程的解;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式化成乘积式,再按照解方程的方法计算。四、解答题(共1题;共5分)9.用弹簧秤称物体,称3千克的物体,弹簧长11.5厘米;称4千克的物体,弹簧长12厘米。称6千克的物体时,弹簧长多少厘米? 【答案】 解:弹簧原长x厘米。解得x=106×(11.5-10)÷3=3(厘米)3+10=13(厘米)答:弹簧长13厘米。 【考点】正比例应用题 【解析】【分析】设弹簧原长x厘米,根据等量关系,第一次称的物体质量:(第一次弹簧长-弹簧原长)=第二次称的物体质量:(第二次弹簧长-弹簧原长);称6千克物体时弹簧长=物体质量×(第一次弹簧长-弹簧原长)÷第一次称的物体质量。五、作图题(共1题;共10分)10.按要求做题。 (1)先将三角形ABC绕C点顺时针旋转90°,再向东平移4格,得到三角形A'B'C'。 (2)将三角形ABC按2:1的比放大,得到三角形A"B"C",再画出三角形A"B"C"的对称轴。 【答案】 (1)
(2)
【考点】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数量及位置,作平移后的图形,作旋转后的图形,应用比例尺画平面图 【解析】【分析】(1)顺时针就是与时针旋转相同的方向。
作三角形ABC绕C点顺时针旋转90°的图形时,作出以C点为端点的两条线段的垂线段,并使这两条垂线段与以C点为端点的对应线段相等,然后顺次连接各点。
在地图上右边是东,作平移4格后的图形时,只需将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向右平移4格,然后顺次连接各点。
(2)做按2:1放大后的图形,底边长×放大倍数=新的底边长,高×放大倍数=新的高,然后顺次连接各点即可。
试卷分析部分1. 试卷总体分布分析总分:52分 分值分布客观题(占比)7(13.5%)主观题(占比)45(86.5%)题量分布客观题(占比)5(50.0%)主观题(占比)5(50.0%)2. 试卷题量分布分析大题题型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判断题2(20.0%)4(7.7%)填空题3(30.0%)3(5.8%)计算题3(30.0%)30(57.7%)解答题1(10.0%)5(9.6%)作图题1(10.0%)10(19.2%)3. 试卷难度结构分析序号难易度占比1容易0%2普通90%3困难10%4. 试卷知识点分析序号知识点(认知水平)分值(占比)对应题号1成反比例的量及其意义2(1.5%)12比例的基本性质2(1.5%)23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2(1.5%)3,54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31(23.3%)4,6,7,85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1(0.8%)46综合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30(22.6%)6,7,87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应用20(15.0%)7,88正比例应用题5(3.8%)99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数量及位置10(7.5%)1010作平移后的图形10(7.5%)1011作旋转后的图形10(7.5%)1012应用比例尺画平面图10(7.5%)10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