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6.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99647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6.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99647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科版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沪科版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弹力,新知识预习,再教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六章 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课题 |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 授课人 |
| |
课标要求 | 1.在常见的力现象中,知道哪些是弹力;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 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3.经历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实际过程,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 |||
学情分析 | 从学生的认知角度看,弹力比重力和摩擦力更抽象更难理解。新课程提倡学生在体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主要目的,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让学生探究来自亲身经历的实际问题是物理课堂教学的主要策略.所以,我把探究引入到概念教学.关于弹簧测力计,重点在它的正确使用而不在它的测量原理。 | |||
三维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1.组织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得出形变及弹力的概念以及外力的大小与物体形变大小的关系 2.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认识其构造,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 3.通过观察,知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 4.了解非弹性形变 | ||
过程与方法 |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意识和实验设计、动手能力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 |||
教学重点 |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正确使用 | |||
教学难点 | 弹性形变和弹力 | |||
教学方法 | 采用实验探究与自主看书,自主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 |||
学习方 法指引 | 关于弹簧,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初步认识,但远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对其性质和原理的认识几乎是空白。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路就是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探究和测量的活动,使学生对弹力和弹簧测力计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同时通过课堂学习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勇于创新的意识。 | |||
教学资源及媒体 | 1. 弹簧、橡皮筋、硬纸板、刻度尺、弹簧测力计、钩码。 2.课件、多媒体设备。 | |||
教 学 过 程 (第 1 学时) |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教学预设 |
复习 引入 | 上一节我们讲怎样描述力,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单位是牛(N)同时我们还讲了力的示意图。压力和支持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表面,也可以标在物体的重心位置,前提是不改变力的作用效果。
| 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
新 课 教 学 | 一、弹力 1.形变与弹力 师:请同学们利用提供给你们的橡皮筋、橡皮泥、弹簧、气球等器材,想办法改变它们的形状,待会儿将你的亲身感受与大家交流。 在外力的作用下,你们看到物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弹力。 师:当用手压弯直尺时,直尺受力发生形变能把物体弹飞,这时,直尺对物体产生了一个力。 举例:跳水运动员向下压跳板时,跳板受压后变弯,发生形变。同时,变弯的跳板也在向上推运动员。(请学生看课本插图) 师:当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一个力的作用。 但是当直尺或跳板被压断了还能把物体弹起吗?还会对物体施力吗? 师:我们把能恢复原状的形变为弹性形变。 而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师:我们学过的拉力、支持力、压力、引力、磁力等哪些属于弹力呢?
【实验】 拿一把直尺放在两粉笔盒之间,在直尺中间放一重物,使直尺发生弹性形变,此时直尺对重物有一个向上的支持力为弹力 师:说明支持力属于弹力 师:其实压力、拉力都属于弹力,这些力都有相应的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而引力、磁力不属于弹力 3.弹簧测力计。 【实验】 实验目的: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大小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钩码(1.5N)、直尺 实验简要步骤:(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实验) 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 在弹簧下挂一个钩码,用直尺测出这时弹簧的长度 再在弹簧下添加一个钩码,再用直尺测出弹簧的长度(这样把每次的钩码个数和弹簧的长度记录下,记录5次。) 分析数据 结论: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大小成正比。 | 活动(有的吹气球、有的拉橡皮筋,有的捏橡皮泥┈,忙得不亦乐乎)
学生回答(不会)
分析讨论出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 使学生认识弹性、塑性。
学生能小结弹簧伸长与拉力的关系。
|
| 师:就可以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专门的测力仪器叫做弹簧测力计。 师:这里请大家注意,弹簧受到的拉力能不能无限制地增大?弹簧会不会无限制地伸长?会出现什么情况? 师:对。那么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大小成正比。 板书:2.弹簧测力计 板书:工作原理: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大小成正比。 教师出示弹簧测力计,请大家观察桌面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师:请一位同学说说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师:你观察很仔细、很全面、讲得很好,弹簧测力计主要构造是:刻度盘、弹簧、指针。 构造:刻度盘、弹簧、指针 板书:构造:刻度盘、弹簧、指针 师:你们还知道哪些测力计? 师: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本P109页的内容弄清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并请一位同学说说。 师:说得很好,很全面,下面请大家观察桌面上的弹簧测力计,针对这只弹簧测力计,再请一位同学说说如何正确使用? 生:①桌面上这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不要测量超过5N重的物体。 ②这只弹簧测力计每一大格表示1N,每一小格表示0.2N,即分度值是0.2N。 ③这只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已校零。 ④测力时,要使测力计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并让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 师:你也说得很好,下面大家思考几个问题? ①如果所测的力超过5N,会出现什么情况? ②指针如何校零? 生:如果所测的力超过5N,弹簧被拉长后不会恢复原状,甚至被拉断。 | 学生讨论交流.生:不会,当拉力增加超过某个限度时,弹簧会被拉断。 学生回答:弹簧测力计的构造有:刻度盘、弹簧、指针、挂钩、挂环。 学生回答:握力计、拉力计。 学生回答: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量程),不要测量超过它量程的力; (2)明确分度值: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每一大格表示多少牛,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 (3)校零:测力前要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如果有偏差,要调节到两者对准为止; (4)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到刻度盘上。 |
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能说出天平的构造 |
| 师:正确。 师:使用前还要上下拉动弹簧,看看弹簧是否靠在刻度盘上或指针是否被刻度盘卡住,如果力的大小是不变的,要等指针稳定后读数才准确,如果力的大小是变化的要抓住瞬间读数。下面分组实验,请用弹簧测力计做测力的小实验: ①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使指针指到1N、5N、10N,感受一下1N、5N、10N的力有多大。 ②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提起你身边的物体,看看需要多大的力; ③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互相拉,看看谁的拉力大些,想想为什么?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检查,督促每个学生动手、参与。 师:请各组把你们所测的物体的拉力大小相互检验一下,两个弹簧测力计对拉时拉力大小互相交流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 师:正确,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师:实验中同学们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下: 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时,手会托住被测物,且弹簧的轴线没有和所受的力在一条直线上。 ②有的同学所测物的重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达标测试: 1、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__________ ;实验室里常用测量力的仪器是_________。 2、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看清它的________ ,加在弹簧秤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________,否则将会________弹簧秤。 3、弹簧秤的刻度是均匀的,这是因为在弹簧秤的测量范围内,弹簧的__________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4、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它的最大刻度值是________,刻度上每一小格表示 ________,图中M受到的拉力大小应为______________。 5下列物体的重最接近20N的是 ( ) A、一个小学生 B、一辆汽车 C、一支钢笔 D、一只公鸡 | 学生回答:如果弹簧测力计不测力时,指针不在零刻线处,只要上下移动指针即可。
学生交流后得出:两个弹簧秤对拉,稳定时拉力大小相同。
学生回答: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大小是相等的。
学生练习
| 提醒学生注意弹簧测力计的使用细节。
大部分学生可以完成 |
课 堂 小 结 | 1.弹力:因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2.弹簧测力计。 (1)原理: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拉力成正比。 (2) 构造:刻度盘、弹簧、指针。 (3)正确使用方法。 a、了解量程。 b.明确分度值。 c、校零。 d.测力时,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 | 小结本节 | 及时复习巩固,让知识系统化 |
作 业 布 置 | 一、本节知识巩固: 1.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必须注意的几点中不正确的是 ( )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零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允许超过它的量程 2.甲、乙两位同学各用200牛顿的力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测力计的示数为:( ) A、400牛顿; B、200牛顿; C、100牛顿; D、0牛顿。 | 学生汇报 学生分析、概括实验结论。 | 学生练习完成 |
二、新知识预习 P110 1、2、3 | 补充练习
| 加强练习 | |
教学反思 | 一、亮点:重、难点突出,能通过学生的一个实验很好的突破弹簧测力计原理这一难点,使原来定性的原理变成定量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 从教学中发现问题 | 查找自己的得失。 |
二、不足:学生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这一实验时时间安排的有些仓促,使得对学生实验的反馈不足。时间的把握上还应安排的更合理一些 | 学生在这方面感觉不好 | 找不足,为以后更好的教学 | |
三、再教设计:前面的节奏再紧凑些可使实验的时间更充分,对学生的调动需加强,使课堂更生动和活跃。 |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 通过改进,效果应会更好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上册3.3 力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重点难点,新课导入,课堂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沪科版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解读目标,学生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