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河大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
- 河大版信息技术六上 第10课 再现古城场景 教案 教案 46 次下载
- 河大版信息技术六上 第11课 模拟古城交易 教案 教案 48 次下载
- 河大版信息技术六上 第13课 拼图我最快 教案 教案 46 次下载
- 河大版信息技术六上 第14课 我是高铁驾驶员 教案 教案 46 次下载
- 河大版信息技术六上 第15课 速度大比拼 教案 教案 47 次下载
河南大学版(2020)六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清明上河图》拼拼看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大学版(2020)六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清明上河图》拼拼看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用具,评价任务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 12 课 《 清明上河图拼拼看》教学设计 一授课内容 教材来源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教研室编 河南大学出版社/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2017版 小学信息技术 内容来源六年级上册 第12课 P60-63主 题12.清明上河图拼拼看课 时1课时授课对象小学六年级学生二目标设定依据 纲要相关要求通过编程猫图形化编程,初步树立计算思维的信息素养。运用图形化编程软件让学生理解算法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运用可视化编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服务于学习和生活。学科核心素养相关要求 了解图形化编程的界面,理解编程语言中程序设计的脚本搭建意义,进而编写编程程序。(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教材分析本套教材编写以编程猫源码编辑器为主线,以启蒙为统领,从应用实例分析入手,凝练知识站与操作场,使学生在编程中能够更好的学习、理解和创作。本节课需要让学生掌握编程猫源码编辑器界面及基本组成部分,然后深入渗透讲解各组成部分,为今后编写程序奠定基础。学情分析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对于编程猫源码编辑器来说,学生虽都已经有基础,但新教材里的内容与之前所学内容更深入了,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多少少会有一些理解困难。因此,在编程教学中还是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从学生自身及生活经验中入手,在基础上拓展延伸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三学习目标目 标1.掌握积木的拖动属性2.会灵活应用距离判断角色位置3会在程序中应用角色的定位点.知识要点1.源码编辑器界面及基本组成:菜单栏、舞台区、脚本区、角色区、积木区、属性区。重 点1.掌握积木的拖动属性2.会灵活应用距离判断角色位置难 点 会在程序中应用角色的定位点。四 教学用具1.教学课件 2.学习任务单 3.清明上河图拼拼看.bcm 五 评价任务设计评价任务针对目标1.通过学习任务让学生掌握积木的拖动属性目标12.让学生会灵活应用距离判断角色位置,让学生会在程序中应用角色的定位点.目标2,3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评价要点设计意图时间分配一直接导入 揭示课题1.打开教材资源库中的"第十二课《清明上河图》拼拼看.exe",拖动4张《清明上河图》的局部图片进行拼接,观察运行效果。想一想,局部图片角色为什么能被拖动?为什么当拖动的图片快到正确位置时会被吸附过去?
2.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要完成的学习任务。1.打开清明上河图拼拼看exe,进行观察。2.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1.完成任务(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或老师提问)(目标1)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加分项评价。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对编程猫源码编辑器很熟悉了,这学期需要提高程序编写能力,因此要让学生明确每节课的学习任务。5分钟二任务驱动 合作探究任务一:认识角色的部分属性,如图12-1所示。(1)单击此处可锁定或解锁角色。在编辑状态被锁定角色不能被拖动、旋转或改变大小。(2)选择此项后角色在程序运行时可被拖动。任务二:在源码编辑器中,每个角色都有一个定位点,如图12-2 所示。此处为角色在舞台的上定位点,在属性区X、Y的值及程序中用到的角色位置均指此点的位置;拖动此点可以对定位点进行调整。图12-2 角色的定位点任务三:1.认识新积木,如图12-3所示。(1)在"侦测"积木盒子中,该积木可以得到角色定位点到指定对象的距离。(2)在"动作"积木盒子中,作用为在程序中设置角色是否可拖动。(3)在"事件"积木盒子中,作用为停止指定脚本。任务四:1.设计《清明上河图》拼拼看小程序。(1).新建一个空白作品,设置舞台版面为"横版16∶9",导入"背景.png"为背景角色,导入"底框1.bmp""清明上河图1.bmp""清明上河图2.bmp""清明上河图3.bmp""清明上河图4.bmp""缩略图.bmp"到角色区。(2).在角色区复制"底框1"角色三份,分别命名为"底框2""底框3""底框4"。(3}.调整各角色在舞台区的大小及布局:4张局部图片角色与4张底框角色的大小应一致;4张底框按顺序排列拼接,拼接好后可在属性区锁定,以免后期无意中拖动;4张局部图片顺序自定。最终布局图如图12-4所示。{4}.在属性区设定4张局部图片为"可拖动"。{5}.设计"清明上河图1"角色的脚本,实现吸附效果,如图12-5所示。其他局部图片角色的脚本参照此脚本设计。 认识角色的部分属性 认识角色定位点 认识新积木并学习每一积木的真正含义。 锻炼学生自主编写程序的能力。 尝试完成老师给出的挑战任务。 学生交流掌握积木的拖动属性2.会灵活应用距离判断角色位置(目标1,2) 自主完成清明上河图拼拼看作品,锻炼学生的程序编写能力和自主创作能力。(目标3)在学习任务的引导下,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交流分享,不断提升信息素养水平好人提高程序编写能力。20分钟三实践练习 提升技能1.自己制作一个由9张局部图片合成的九宫格拼图程序。切割图片时,可以使用专业图像处理软件切割,也可用操作系统自带的画图工具来处理。2.组内分享交流,检查评比。1.交流实践练习的内容。 组内互评,组长汇报(目标2)强化练习形成技能5分钟四展示交流 自主总结1.对本节课的收获,自己给自己评分。2.学生畅谈学习收获和困惑。1.交流分享。2.说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困惑。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4分钟六课堂检测布置作业1通过试题检测学生学习的情况,查看学生这节课的学习效果:2.教师结合结果,评价总结。查看小组内的评比。 用数据来支撑学习效果3分钟七 板书设计清明上河图拼拼看角色、编码器、定位板书重点强化理解八课后反思 反思得失不断进步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河南大学版(2020)六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清明上河图》拼拼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用具,评价任务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河南大学版(2020)六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奔向月球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用具,评价任务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第十三课 拼图我最快教案,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