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 教案.doc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99685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 教案.doc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99685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 教案.doc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99685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17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17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能理清课文的记叙顺序,在本课中,需要引导学生根据游览顺序学习景物特点,体会作者的用词用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理解双龙洞的特点。能复述描写的景象。
2.了解按顺序描写的方法,体会准确表达。感受作者赞美的情感。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写法导读,按作者的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感受作者游览双龙洞的所见所感。
【教学难点】
指导朗读,理解运用表达事物的方法,准确用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词语积累:回顾课文词语,齐声朗读。
2.回顾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
(1)根据作者的游览顺序排序。
(③)游览外洞的情景。
(①)在路上的见闻。
(⑥)乘船出洞。
(⑤)游览内洞的情景。
(④)从外洞进入内洞的过程(过孔隙)。
(②)在洞口见到的情景。
(2)用一句话说说主要内容:
课文按游览的顺序,记叙作者去金华的双龙洞所看到的景象。
(二)精读课文
1.阅读提示:
(1)抓住游览顺序,感受作者描述的景象的特点。
(2)探讨作者是怎样把这些景象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的。
(3)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准确表达的特点。
2.展示相关图片,用欢快的语气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
要求:找找作者在路上见到的景象,说说特点。
3.融情于景:批注修辞手法,体会作用。
(1)排比:
师:“时而”的排比写出了溪流的什么特点?
要求:关联词造句。
(2)拟人:感受作者的心情。
4.阅读第4自然段,找出作者描写洞口和外洞的词句。要求学生在课本上进行画线批注。
(1)洞口:像桥洞似的,________。
(2)外洞:修辞手法:____,把外洞比作________,直观真切地说明外洞____的特点。
5.朗读第5自然段,说说孔隙的特点,描写的内容,圈出关键词句。
特点:狭小
表现目的:对进入的船的大小描写;对船进入方式的描写;对乘船进入的感受的描写。
6.句式探讨: 描写“船的大小”的目的。
设问句的句式,通过自问自答,具体说明船____,从而突出孔隙____的特点。
7.体会作者的准确用词,说说表达了什么感受。
(1)找出词语:“没有一处”“稍微”“一点儿”。
(2)体会:
朗读这些词语和假设句“要是……准会……”,体会作者描写的贴切与准确性。
想象画面,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_____,受____的感觉,真实地体现了孔隙_____的特点。
8.交流探讨:阅读第6-7自然段,抓住特点,描写内洞的所见。引导学生找出句子,进行概括提炼。
(1)特点:黑
具体描写:什么都看不见,即使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
(2)特点:奇
具体描写:内有双龙,形态各异的石钟乳和石笋。
(3)特点:大
具体描写: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比外洞大得多。
9.内洞景象与大小:
(1)内洞的景象。
洞顶描写,说明:变化多端,形态各异。
“即使……也……”: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2)描写内洞的大小。
写作手法:对比。突出了内洞的什么特点?
提示:一进房子即一个四合院的面积。通常在18到20平米左右。
10.写法导读:按表格内容填空。小组讨论答案,举手说一说。
借景抒情
游览双龙洞所见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奇景的____________之情。
11.归纳总结:写法特点。
(1)记叙顺序。
游览顺序: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泉水流经的路线,起着指引路线的作用,这与作者游览的顺序正好相反。
(2)结构完整。
本文开头介绍游览的时间及目的地,中间记叙游览的经过,文末写游览结束,出了双龙洞。
12.语言表达:双龙洞是金华著名的旅游景区之一。现在请你做一次小导游,为大家介绍一下双龙洞,注意把你印象最深的一处景点介绍清楚。
提示:出示提示,引导学生可以根据课文描述的顺序来讲述。
(三)课外拓展
展示叶圣陶先生的名言。
(1)文当然要作的,但是要紧的在乎做人。
(2)品德教育重在实做,不在于能说会道。
(3)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4)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
(四)课堂小结
1.主题归纳:主要内容+思想感情
本文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了作者游览浙江金华的双龙洞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奇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我的收获:
(1)本文用词准确恰当,表达清楚完整。
(2)说说双龙洞的景象的特点,谈谈感受。
(3)掌握按游览的顺序叙述的写作方法。
(五)随堂小测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作者按游览的________,___写了去双龙洞途中的风光,____写双龙洞洞口和外洞的景象,___写怎样通过孔隙进入内洞和在内洞看到的景象,_____写出洞。
2.畅所欲言。
说说关于自己游历的亲身体验,注意要把真实感受说清楚。
(六)板书设计
(七)布置作业
1.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阅读童话集《稻草人》。
2. 仿照课文,按游览的顺序写一次观光旅游的亲身经历,分享积累素材。
地点
路上
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
景象
山、花、溪流
像桥洞
像大会堂
容一只小船进出
双龙、石钟乳、石笋
特点
明艳
宽
大
小
奇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10 日月潭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26 宝葫芦的秘密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26 宝葫芦的秘密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