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6近似数 教案

    2.6近似数 教案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二 认识多位数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二 认识多位数教案,共3页。
    1.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精确数和近似数的含义。
    2.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近似数和精确数,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设计
    (一)展示台
    师:请同学们把课前收集到的一些数据,给大家说一说,并说明这个数据是从哪里收集得到的,这个数据有什么实际意义。
    生1: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米,这个数据是我在二年级课本上学到的,从这个数据中我知道了东方明珠电视塔的真正高度。它是亚洲第一高度。
    生2: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中国人约为13亿,这个数据是从《人口报》上查到的。说明中国人数逐渐在增多。
    生3:我家的楼房花了16万元,这个数据是爸爸告诉我的。
    生4:我从《中国少年百科全书》中查到了在地球上住着约55亿人口。
    师:同学们从各种途径中获得了好多信息数据,说明你们在学习上都很用心!
    师:老师也和你们一样,收集了一组关于植树方面的数据,这也是我们这一课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森林面积)
    设计意图:学生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大数目的意义,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感受到收集信息渠道的广泛性,增大信息量,为学习近似数奠定了基础。
    (二)探索新知
    1.认识近似数(1)出示教材第10页的五条数据信息。
    师:谁能说说这些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生1:2002年我国造林面积约是747万公顷,说明造林面积很大。
    生2:从“目前,世界上约有2万多种高等植物濒临灭绝”这个数据中,我认为大家都应该来保护植物,不能随意乱砍滥伐。
    生3:在电视上或我们身边总有破坏自然保护区的事,2000年我国共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1276处,这样就可以防止破坏自然保护区了。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以上这组有关植树方面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
    (思考片刻后,小组交流。)
    生1:我们发现了有的数据前面有一个“约”字,而有的数据前面就没有“约”字。
    生2:我们小组发现特别大的数据前面就有“约”字,而比较小的数据前面就没有“约”字。
    师:为什么大数据前面就加“约”字,而小数据前面就不加“约”字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后,得到数据大了,不容易统计准确,而数据小容易统计出来的结论。
    (2)数据分类
    师:根据刚才同学们的交流讨论,如果把这些数据进行分类,可以怎样分类呢?
    (师巡视发现同学们很容易就把有“约”字的信息归一类,没有“约”字的分一类。)师引导学生:明确一类是精确数,另一类为近似数。
    (3)请同桌说说自己收集的数据中的近似数。
    (4)请同学找一找日常生活中的近似数。
    生1:乌海市大约有40多万人。
    生2:妈妈买了10斤土豆,大约有20个。
    生3:教室的面积约是50m2。
    生4:我一分钟大约读250个字。
    生5:黑板的长约是3米。
    ……
    2.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师:淘气很喜欢收集数据,但也有一个粗心的毛病,一次,他把“1949年至2001年,我国造林面积统计约是224300000公顷”。(板书于黑板上)中的一个零丢掉了,这样他收集的这条数据就不准确,你能用一个简单方便的办法帮助他吗?(学生很快就把224300000公顷改写成22430万公顷)
    师:笑笑也收集到了这个数据“1949年至2001年我国造林面积统计是224318570公顷”。(板书于黑板)你们能不能帮助他把以上的数据用“万”作单位求出它的近似数呢?
    (1)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想法。
    (2)小组汇报思路和方法。
    (3)师归纳介绍用四舍五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4)练习:把以上数据精确到千公顷,精确到亿公顷。(学生独做,二人板演后,交流方法。)
    设计意图: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在开放式的提问中,学生的潜能不断地被发掘出来。“找生活中的近似数”使学生再次认识到近似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感受到近似数与精确数的不同。“淘气收集数据”的例子使学生体会到求近似数的必要性。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得到较好地体现。
    (三)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1.下表为2001年我国部分省市的造林面积,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精确到万公顷
    我国部分省市2001年造林面积统计表 公顷
    省 市 造 林 面 积 精 确 到 万 北 京 31777 3万 河 北 356071 ( )万 黑 龙 江 205658 ( )万 陕 西 436572 ( )万 贵 州 240692 ( )万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方法
    2.2001年内蒙古自治区造林面积为731866公顷。
    (1)请学生把这个数据用自己喜欢的近似数形式表示出来。
    生1:731866公顷≈730000公顷
    生2:731866公顷≈732000公顷
    生3:731866公顷≈731900公顷
    (2)如果2001年全国造林面积约495万公顷,和以上造林数相比,选择哪个近似数比较好,为什么?
    (3)2000年内蒙古造林面积约590千公顷,和以上造林数相比,又将选择哪一种?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需要根据情况取不同精确程度的近似数。在此过程中,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不断提高。
    (四)全课小结
    请学生说说学习这一课的收获和感想。
    生1:这节课我知道了什么是精确数和近似数。
    生2:我学会了求一个近似数的方法,还知道了近似数的使用范围,例如:估测物体的长度有时用近似数,计算面积有时也需要用近似数,一些大的数据书写和读写时为了方便也需要用近似数,总之,近似数在我们生活中运用很广泛。
    生3:这节课我的收获很大,我不仅知道了精确数和近似数,还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另外我还学到了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

    相关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5.小数的近似数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5.小数的近似数教案,共4页。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四 认识万以内的数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四 认识万以内的数教案

    《近似数》参考教案:

    这是一份《近似数》参考教案,共3页。

    数学口算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