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全册 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全册 教案第1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全册 教案第2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全册 教案第3页
    还剩6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全册 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全册 教案,共67页。
    走进神奇
    一、课标要求:
    通过典型的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界中的神奇。
    通过生活中的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让学生感到生活中的神奇。
    通过解释一些现象,让学生知道通过学习科学,这些神奇是可以得到解释的。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对物理是研究什么的及其重要应用有个初步印象。了解物理是有趣、有用的。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好物理,需要重视、观察和实验,更需要勤于动脑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生心里初步建立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物理知识的愿望。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物理比较陌生,学生还不能理解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展示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神奇现象,渗透从生活走向物理概念
    难点:展示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神奇现象,渗透从生活走向物理概念
    五、教学方法:PPT课件
    演示实验、讨论多媒体、塑料瓶、筷子、碗。
    六、教学过程:
    督预示标
    引入新课
    同学们,从现在起,我们将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物理。物理学是一门非常有趣又有用的自然科学。它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下面老师将作简单的介绍。
    提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见上)
    自学梳理
    学生按照学习提纲自学并梳理本节课的内容,把学习条理化,找到准备交流的议题。
    1、在自然中
    自然现象中有很多神奇的现象,请看书上图1-1-----图1-7:并尝试回答文中相关问题。
    自然真美丽,真神奇。请同学们另外举出一些自然界的神奇现象来。(至少五个)
    2、生活中
    在我们生活中也会呈现另一些神奇。
    看课本图1-8------图1-13:并尝试回答文中相关问题。
    学生举例,你在生活中又见到哪些神奇的现象?(至少五个)

    小组答疑
    各学习小组在本组内解决自己的问题,解决不了的在全班展示。
    展示评价
    各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同老师一起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联系拓展
    老师提供联系和拓展的内容和问题,学生学习比赛。
    问题1:奇奇同学早上起床后习惯性地去照镜子,发现自己左边的脸上不知何时长出一颗美丽的“青春豆”。请你判断一下镜中的那个奇奇同学脸上的那颗“青春豆”是长在脸上的左边还是右边?答: 。
    问题2:王虹家里有一个透明的圆形鱼缸里养了几条金鱼,有一天,细心的王虹在给金鱼喂食的时候发现,从鱼缸侧面看到的金鱼与实际的金鱼大小似乎不一样。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王虹小心地用网兜把金鱼捞起,仔细看了一下金鱼的大小,然后再把金鱼放回鱼缸去观察金鱼的大小,结果王虹发现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请问,王虹从圆形鱼缸侧面看到的金鱼比实际的金鱼的大小要来的 (选填“大”或“小”)
    问题3:把一根筷子斜放入装有水的碗中,从水面上看,筷子在水中的部分被水“折”断了。那么,是向上弯折还是向下弯折呢?答: 。
    问题4:地球不但在自转,同时还在绕着太阳公转,那么当你站在操场上使劲竖直往上跳,当你落下时,你 (选填“能”或“不能”)落到原地。
    问题5:在一个秋天清爽的日子里,你和你的同伴来到一片树林里,听到久违的鸟鸣声。物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介质),请你猜想一下,鸟鸣声是通过 (填一种物质的名称)传入人耳,从而使人能听到声音。
    问题6:1991年8月《新民晚报》报道一则消息:“上海的雨鸽从内蒙古放飞后,历经20余天,返回上海市区鸽巢。”信鸽这种惊人的远距离辨认方向的本领,实在令人稀奇。人们对信鸽有高超的认路本领的原因提出了如下猜想:
    (A)信鸽对地形地貌有极强的记忆力
    (B)信鸽能发射并接收某种超声波
    (C)信鸽能发射并接收某种次声波
    (D)信鸽体内有某种磁性物质,它能借助地球的磁场辨别方向
    那么信鸽究竟靠什么辨别方向呢?科学家们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几百只训练有素的信鸽分成两组,在一组信鸽的翅膀下名缚一块小磁铁,而在另一组信鸽的翅膀下各缚一块大小相同的铜块。然后把它们带到离鸽舍一定距离的地方放飞,结果绝大部分缚铜块的信鸽飞回到鸽舍,而缚磁铁的信鸽却全部飞散了。科学家的实验支持了上述哪种猜想?答:( )。

    总结导预
    学生总结本节学习,预习下节课。
    七、板书设计
    第一节 走进神奇
    1、 大自然的一些现象很神奇。
    2、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很神奇。

    二、探索之路

    一、课标要求:
    1、了解古人对神奇现象的探索
    2、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3、知道自然界是神奇的,人们的探索历程则是漫长、曲折并富有意义的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古人对神奇现象的探究。
    2、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过程与方法:知道科学探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自然是神奇的,人们的探索历程则是漫长、曲折并富有意义的。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物理比较陌生,学生还不能理解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1、古人对神奇现象的探究
    2、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教学方法:PPT课件
    多媒体资料: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视频材料。
    六、教学过程:

    督预示标
    通过对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些神奇的现象,就像一个个谜,同学们想不想把它们解开?
    提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见上)
    自学梳理
    学生按照学习提纲自学并梳理本节课的内容,把学习条理化,找到准备交流的议题。
    1、自然界中的神奇,古人很早就开始探索了,而那些直接刺激感官的神奇现象则最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尽管他们的思索还停留在朦胧的_______阶段,但这些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必要的前期准备。
    2、物理学发展有三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自然科学先驱____________冲击了托勒密体系,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先驱_____________用望远镜观察天空,其观察所得数据进一步支持了哥白尼的理论。
    第二阶段,______________在前人的基础上构建了经典力学体系。
    第三阶段是现代物理的产生与发展,主要突破是爱因斯坦的_______________和玻尔等人的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答疑
    各学习小组在本组内解决自己的问题,解决不了的在全班展示。
    展示评价
    各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同老师一起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联系拓展
    老师提供联系和拓展的内容和问题,学生学习比赛。
    1、你知道它们各属于哪些物理现象吗?试用线段将它们对应相连。
    日出奇观
    力现象
    地热喷泉
    热现象
    钱江涌潮
    声现象
    蒙眼飞行
    光现象
    捕捉闪电
    电现象
    2、你一定在电视或报纸上见过我国火箭发射的图片吧。你能就此提出关于火箭的疑问吗?


    3、请你举例说明物理学的一些发现或发明,使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了人们工作效率,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总结导预
    学生总结本节学习,预习下节课。
    七、板书设计
    第二节 探索之路
    一、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
    二、物理学的进步之阶
    三、自己探索

    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一、课标要求:
    1、了解物理知识的一些现代应用。了解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与伟大情怀。
    2、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理知识的一些现代应用所产生的非凡神奇。
    2、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过程与方法:对人类积累知识,探究科学的过程就行感知,形成对科学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与伟大情怀。
    2、培养学生关注科学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方法还不够了解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难点:1、知道什物理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2、知道科学探究的环节及方法


    五、教学方法:PPT课件
    多媒体资料: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视频材料。
    六、教学过程:

    督预示标
    通过对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物理学的科学探究犯法是什么呢?
    提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见上)
    自学梳理
    学生按照学习提纲自学并梳理本节课的内容,把学习条理化,找到准备交流的议题。
    探究点一;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问题;物理规律的获得不能像亚里士多德那样仅仅靠思考,而应该依据科学的探究方法。在科学探究中,大家要学会问,学会猜,学会做,学会想,还应学会相互合作。请同学们讨论;科学探究有几个主要环节?



    探究点二: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与伟大情怀
    问题1:居里夫人与镭的发现。我们应当向居里夫人学习什么样的科学精神呢?



    问题2:通过阅读课本,你们认为科学家在事业上成功的诀窍在哪里?


    小组答疑
    各学习小组在本组内解决自己的问题,解决不了的在全班展示。
    展示评价
    各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同老师一起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联系拓展
    老师提供联系和拓展的内容和问题,学生学习比赛。
    1.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是 、 、 、 、 、 、 。

    2.科学家们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还为后人留下了永远高扬的科学精神。请根据下列文段中介绍的情况,填写后面的空格。
    (1)面对罗马教会的强权,哥白尼顽强地说自己终于推动了地球;伽利略坚持认为地球在转动。这体现了科学家们的实事求是、 、 、
    的精神。
    (2)居里夫人(M.S.Cure,1867~1934),两次获得若贝尔奖。这些伟大的成功者皆源于她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以及长期勤勤恳恳的努力工作。她和丈夫发现的“镭”是在简陋的棚屋里辛苦工作四年提炼出来的。这体现了科学们 、 、 的精神。
    (3)爱因斯坦和玻尔进行了长达二十余年的量子力学大论战,而这种学术之争并未影响两位科学泰斗的友谊。在解答爱因斯坦提出的一个个难题的过程中,玻尔等人逐渐完善了量子力学体系。这体现了科学家们善于 ,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也敢于 自己的错误观点。

    总结导预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七、板书设计
    §1-3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1.知识园地-----硕果累累
    物理学(Physics)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2.科学探究-----其乐无穷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
    评估交流与合作
    3、科学精神---永远高扬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一节 动与静
    一、课标要求:
    1、能举例说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
    2、知道如何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静止;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
    (2)理解参照物的概念;
    (3)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自然、生活现象体会到世界是运动的;
    (2)通过观察和判断来感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视频等激发学生关注自然,崇尚科学以及对于自然科学的探索和求知欲。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物理比较陌生,学生还不能理解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运动的概念、参照物的选取和运动静止的判断

    难点:1.参照物的正确选取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
    【课时】2课时
    五、教学方法:电脑多媒体、PPT课件、启发、讲解、讨论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督预示标
    引入新课
    观看录像,大家可以提出什么结论呢?
    物体的运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提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见上)
    自学梳理
    学生按照学习提纲自学并梳理本节课的内容,把学习条理化,找到准备交流的议题。
    1.运动的世界
    日出日落、月盈月亏、星移斗转,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冬去春来、风起云涌、潮涨潮落,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请看图2-1—图2-3
    请举出一些你认为运动的例子。
    (学生举例,让学生积极参与并了解他们眼中的运动是什么)
    2、运动的描述
    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
    (1)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
    如:(学生举例)“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2)画家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
    看图2-4
    (3)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表现运动。

    小组答疑
    各学习小组在本组内解决自己的问题,解决不了的在全班展示。
    展示评价
    各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同老师一起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联系拓展
    老师提供联系和拓展的内容和问题,学生学习比赛。
    (第二课时)
    自学梳理
    学生按照学习提纲自学并梳理本节课的内容,把学习条理化,找到准备交流的议题。
    科学家是用什么来描述运动呢?(也就是物理学中如何描述运动呢?)
    什么是运动和静止?
    小组答疑
    各学习小组在本组内解决自己的问题,解决不了的在全班展示。
    展示评价
    各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同老师一起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联系拓展
    老师提供联系和拓展的内容和问题,学生学习比赛。
    1.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直升飞机相对地面的运动是( )
    A.一定上升 B.一定下降
    C.一定静止 D.无法判定
    2.乘客坐在“女王”号游轮中,游轮沿长江顺流行驶,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
    A.江岸的码头 B.游轮的船舱
    C.迎面驶来的汽艇 D.油轮上奔跑的小孩
    3:诗句“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一句以______为参照物。后一句以_____为参照物。
    4:“月在云中穿梭,云从月旁擦过。”前一句是以____为参照物,后一句是以____为参照物。
    5、某同学在公路旁由东向西行走,一辆汽车从它后面向西疾驰而过,则这个同学相对于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
    A、静止的 B、由东向西运动
    C、由西向东运动 D、无法判断
    6、如图2-1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如图飘扬。在河面上的两艘船上旗帜如图状态,则关于两条船的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乙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
    B、甲船肯定是静止的
    C、甲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
    D、乙船肯定是静止的
    总结导预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七、板书设计
    一、动与静
    1.运动的世界
    2、运动的描述
    ⑴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⑵参照物:事先被选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⑶静止: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
    ⑷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作业:书本课后1和2题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一、课标要求:
    1、能举例说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
    2、知道如何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静止;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
    (2)理解参照物的概念;
    (3)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自然、生活现象体会到世界是运动的;
    (2)通过观察和判断来感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视频等激发学生关注自然,崇尚科学以及对于自然科学的探索和求知欲。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物理比较陌生,学生还不能理解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运动的概念、参照物的选取和运动静止的判断

    难点:1.参照物的正确选取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
    【课时】2课时
    五、教学方法:电脑多媒体、PPT课件、启发、讲解、讨论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督预示标
    引入新课
    观看录像,大家可以提出什么结论呢?
    物体的运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提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见上)
    自学梳理
    学生按照学习提纲自学并梳理本节课的内容,把学习条理化,找到准备交流的议题。
    要合理地进行比较,需要有一个公认的标准量作为比较的依据,这个标准量叫做______。为了便于各国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国际上规定了一套统一的单位叫做___________。
    (答案:测量单位 国际单位制(SI))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符号为______,除了基本单位外,还有其他的长度单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米 m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呢?
    1km=____m ldm=_____m 1cm=_____m
    lmm=____m 1μm=____m 1nm=_____m
    小组答疑
    各学习小组在本组内解决自己的问题,解决不了的在全班展示。
    展示评价
    各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同老师一起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联系拓展
    老师提供联系和拓展的内容和问题,学生学习比赛。
    练习1:看书上的想一想,提问学生,填空
    练习2:(投影)
    7.8dm=______m=_______mm
    60μm=______mm=_________m
    0.05km=______m=________cm
    练习3:(投影)
    给下列空格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某同学身高1.50_____,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_____,窗户玻璃的厚度约为2.5_______,一节一号干电池的长度大约是6______。
    1.长度单位换算
    (1)2.5km=_____m=_______cm
    (2)3dm=_______μm=_______nm
    【答案】(1)2500 2.5×05 (2)3×105 3×108
    2.时间单位换算
    (1)2.5h=______min=_________s
    (2)750s=______min
    【答案】(1)150 9000 (2)12.5

    (第二课时)
    自学梳理
    学生按照学习提纲自学并梳理本节课的内容,把学习条理化,找到准备交流的议题。
    在精确测量长度时,人们测量长度的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最常用的是_________。
    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

    小组答疑
    各学习小组在本组内解决自己的问题,解决不了的在全班展示。
    展示评价
    各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同老师一起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联系拓展
    老师提供联系和拓展的内容和问题,学生学习比赛。
    3.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值分别是462 mm、464 mm和463 mm。此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mm
    【解析】将三次测量结果取平均值即可,但最终结果保留的小数位要和测量的分度值一致。
    【答案】463mm
    4.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厘米( )
    A.一枝铅笔的直径是7
    B.茶杯的高度是10
    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16.7
    【答案】B
    5.正常人脉搏1min跳动次数大约是( )
    A 80次 B 70次 C 50次 D 90次

    总结导预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七、板书设计
    §2-2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测量(measurement)的意义:提高判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测量需要单位
    3.长度的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换算关系:
    4.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1.正确使用刻度尺
    2.实验:测量物体的长度
    3.实验:时间的测量

    第三节 快与慢
    (第一课时)
    一、课标要求:
    1、 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 了解测量速度的一些方法,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速度;
    (2)理解速度的概念;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4)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自然、生活现象体会到速度的意义;
    (2)了解测量速度的一些方法,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视频等激发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的探索和求知欲。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物理比较陌生,学生还不能理解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速度的概念;速度的测量的一些方法;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课时】2课时
    五、教学方法:电脑多媒体、PPT课件、启发、讲解、讨论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督预示标
    引入新课
    观看录像,大家可以提出什么结论呢?
    可见,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通常情况下,人们用在“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的多少米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在“相同时间内”最简单的情况是取单位时间,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就可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提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见上)
    自学梳理
    学生按照学习提纲自学并梳理本节课的内容,把学习条理化,找到准备交流的议题。
    1.速度用来表示什么?(速度用来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
    2.在通常情况下,速度等于什么?(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速度的公式
    如果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时间,用“v”表示速度,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v=s/t 速度=路程/时间)
    4.速度的单位
    小组答疑
    各学习小组在本组内解决自己的问题,解决不了的在全班展示。
    展示评价
    各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同老师一起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联系拓展
    老师提供联系和拓展的内容和问题,学生学习比赛。
    54km/h= m/s
    15m/s= km/h
    720km/h= m/s
    0.6m/s= km/h
    一物体在10min内通过600米,求这个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总结导预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七、板书设计
    三、快与慢
    一、速度
    1、 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2、 速度的概念: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 速度的公式:v=s/t。
    4、 速度的单位:km/h m/s
    5、 速度的测量
    八、教学后记
    三、快与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2、 用实验方法科学地判定一个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处于匀速运动状态还是变速度状态。
    教学重点: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运动的特征。
    教学难点: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运动的判断。
    教学过程:
    督预示标
    一、复习提问
    1、 速度是表示什么的物理量?它的公式是怎样的?
    2、 速度的单位有哪几个,它们的换算关系如何?
    二、引入新课
    提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见上)
    自学梳理
    学生按照学习提纲自学并梳理本节课的内容,把学习条理化,找到准备交流的议题。
    学生阅读课本P26,图2-26所示,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平稳地行驶,在这条路上任意取3段路程,并记录下其运动时间,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出3段路程的运动速度。
    通过计算结果总结:小车在每段路程的速度都是不变的。
    我们把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这只是一种理想的情况。自然界中严格地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理是不常见的。
    学生继续阅读课本内容,计算出天鹅在3段路程中的速度。
    总结:天鹅在空中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快,在作变速运动。
    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时,在各段程中,它的运动速度是变化的。变速运动是比较复杂的机械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我们把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

    小组答疑
    各学习小组在本组内解决自己的问题,解决不了的在全班展示。
    展示评价
    各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同老师一起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联系拓展
    1、已经测出正常人步行时的平均速度是1.2m/s,从家门到校门要走15分钟,那么上学的路程大约是多少米?
    2、郑州到上海的铁路线长约1000千米。从郑州开往上海的快车,要运行16小时到达上海,已知南京、郑州间的铁路线长约700千米,假设快车在郑州、南京间的平均速度跟郑州、上海间的相等,那么从郑州开出的快车大约经过多长时间到达南京?
    总结导预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七、板书设计
    三、快与慢
    (一) 速直线运动速度v=s/t(比值)
    (二) 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八、教学后记
    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将物体运动通过的路程和相应时间分为若干段,测量不同阶段物 体的运动速度。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会收集数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知道个人见解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实验来证明,培养他们爱科学的情感。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探究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
    难点:培养学生从探究中收集数据并归纳出结论。
    【课时】1课时
    三、教学方法:电脑多媒体、PPT课件、启发、讲解、讨论 探究法、实验法、讨论法。
    四、教学用具:斜面,小车,秒表,金属片

    五、教学过程:
    督预示标
    提问:如何研究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
    提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见上)
    自学梳理
    学生按照学习提纲自学并梳理本节课的内容,把学习条理化,找到准备交流的议题。
    小组答疑
    各学习小组在本组内解决自己的问题,解决不了的在全班展示。
    展示评价
    各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同老师一起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联系拓展
    1、 完成探究实验报告
    2、 练习:
    (1)、一辆小车以15m/s的速度行驶了150米以后,又以20m/s的速度行驶了15s,则这辆小车在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
    总结导预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后记
    第三章 声的世界
    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学习目标:
    1.通过生活、自然现象的观察2f,即20 cm>2f,则f

    相关教案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快与慢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快与慢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引入,新课教学,课堂小结,课堂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力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力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出尝试题,教师巡堂,引导点拨,点评讲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动与静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动与静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