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3 三位数加法 ▏沪教版 (9)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99724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四、三位数的加减法三位数加法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四、三位数的加减法三位数加法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制定依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三位数加法
356+247 =603
6+ 7 =13
50+ 40=90
300+200 =500
13+90+500 =603
课题
三位数的加法
教师
一、教学目标:
1、将两位数计算方法迁移到三位数计算中,掌握三位数计算的方法。
2、结合数学图形语言,帮助学生理解三位数加法的算理,建构三位数加法模型。
3、养成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三位数加法算法的理解,建构三位数加法模型。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二、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
三位数加法是二年级第二学期的内容,这节课是三位数加法的第一课时。三位数加法有横式计算和竖式计算,横式计算中各个数位相加过程清晰便于理解,同时既可以从高位算起,也可以从低位算起,因此横式计算有益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及算法多样性的理解。竖式计算方法是由横式计算得出的,所以横式计算对后面学的竖式计算的理解起着直接积极的作用。
2.学生实际
学生对100以内的加法比较熟练,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法的横式计算和竖式计算。之前,学生刚刚学习了整百数整十数的加法、三位数加一位数。学生基本都能通过知识的迁移列出三位数加法计算的横式或者竖式,通过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的主动的迁移,不但提供了学生判断与选择并灵活运用各种方法的机会和可能、而且提供了学生主动类比学习的机会和可能。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分钟活动
口算练习
反馈
独立完成
核对答案
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下铺垫。
情境导入
1、出示音乐会图:
春天已经来临了,让我们一起去听“春之声”音乐会吧。
1)收集信息
2)提出问题
2、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我们先来解决“A、B两看台共坐了多少人?”这个问题。
算式怎样列?
板书:356+247=
3、揭示课题
师:那么到底356+247等于多少,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三位数加法。
板书课题:三位数加法
提取信息
提出问题
汇报交流
尝试列式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高学生收集图文信息的能力。
自主探究
一)知识迁移,探究算法
1、请你们用学过的知识在学习单上算一算356+247等于多少?
(教师巡视)
2、汇报交流
3、对照比较
4、小结
二)数形结合,理解算理
1、你们能用简图来表示这些算法吗?
2、展示画法
3、练习:看图写算式
三)沟通竖式与横式
思考一下,竖式计算是由哪种横式计算得到的?
独立思考
讨论交流
汇报交流
放手让学生通过知识迁移,探究三位数加法的方法。
通过画简图,使数和形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理解算理。建构三位数加法模型
沟通竖式和横式的关系
巩固深化
1、选择
427+365算法错误的是( )
2、
从音乐厅到学校,你能快速地判断出哪条路最近吗?为什么?
请你们计算结果,验证一下。
独立完成
汇报交流
反馈练习
掌握算法
渗透估算,培养数感
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回忆总结。
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二年级下册三位数加法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直接写得数),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沪教版 (五四制)四、三位数的加减法三位数加法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50+40=9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教版 (五四制)二年级下册三位数加法教学设计,共6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