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章 溶液7.4 结晶现象课前预习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章 溶液7.4 结晶现象课前预习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冷却热饱和溶液,方法与步骤,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冷却结晶,再过滤,干燥晶体,过滤法,讨论与交流,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1、认识晶体与结晶的区别。2、了解结晶现象。4、初步学习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学习重点:晶体与结晶、混合物的分离。学习难点:结晶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和操作。
晶体可由饱和溶液形成
晶体通常都有规则的形状。形成晶体的过程称为结晶。
晶体可由饱和溶液形成实验现象
:明矾饱和溶液冷却后,析出无色的晶体;硫酸铜的饱和溶液冷却后,析出蓝色的硫酸铜晶体;硫酸钠的饱和溶液冷却后,析出无色的硫酸钠晶体。
怎样制造较大的晶体?
晶体不是生物,可它也能生长。将一颗小的现成的硫酸铜晶体悬着浸入其饱和溶液中,晶体会缓慢地“生长”。如果在烧杯中继续倒入饱和硫酸铜溶液,则结晶体的增长会持续几周甚至几个月。你将会得到一颗美丽的大晶体。
实验操作
1.在烧杯里注入100ml水,加热至约50℃。 2.向烧杯里加入硫酸铜粉末,边加边搅拌,直至溶液饱和,不再溶解硫酸铜粉末为止。 3.把上述热溶液自然冷却数分钟后,再过滤,滤液收集在一个洁净的烧杯中。
4.选一颗形状和大小都较好的硫酸铜晶体作为晶种,用线绑好。
5.把“晶种”浸泡在饱和溶液中央,线的一端系在木棍上(如下图所示),留待下次上课时观察。
溶质从溶液中结晶出来,有两种方法:1.恒温蒸发,使溶剂的量减少;2.保持溶剂的量不变,使溶液的温度降低。
一、结晶法(蒸发溶剂结晶法、冷却结晶法)
对于含有杂质的可溶性固体混合物,一般采用结晶法 进行分离。例如:将少量食盐从硝酸钾固体中除去。
二、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洗涤
粗盐提纯: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
用托盘天平取粗盐一定量放入烧杯中,加适量水,用玻璃棒搅拌,待粗盐充分溶解后,把浑浊的食盐水沿玻璃棒倒入已安装好的过滤器中,再将得到的滤液在蒸发皿中加热,一直到滤液出现多量固体,停止加热。
三、玻璃棒的作用:
(1)溶解时搅拌,加快溶解。
(2)过滤时,引流。
(3)蒸发时,搅拌使受热均匀。
一、实验仪器:量筒、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滤纸、蒸发皿、酒精灯
二、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过滤操作的要点可概括为:
一贴:滤纸紧贴在漏斗内壁上。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否则液体会从滤纸和漏斗壁之间流下,使固体混入滤液)。 三靠:盛液烧杯口紧靠在倾斜的玻璃棒中部(让滤液沿玻璃棒缓缓地流入漏斗);玻璃棒末端斜靠三层滤纸一边(避免将滤纸戳穿);漏斗下端紧靠接液烧杯的内壁。
1.实验过程中,进行过滤和蒸发应掌握什么要领?
2.通过本实验制取的精盐是否为纯净物?为什么?
蒸发中的注意要点:玻璃棒搅拌,余热蒸干滤液。
过滤操作的要点可概括为:一贴、二低、三靠
不是,因为经过过滤操作后虽然把不溶性的砂石等杂质除去,但食盐中还可能存在少量可溶性杂质。
1、有规则形状的固体称为晶体,形成晶体的过程称为结晶。晶体是名词、结晶是动词。2、两种固体混合后的分离方法:①过滤法:一种可溶另一种不溶时采用。②结晶法:a、蒸发溶剂结晶法(晒盐) b、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法) (分离KNO3与NaCl溶液)
1、化学来源于生活,留心观察,你会发现生活中有许多现象蕴含着化学知识。(1)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会出现白色的斑迹;(2)若将咸菜放置在空气中,过一段时间发现咸菜表面有一层白色晶体析出; 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人体的体液本来就是0.9%的NaCl溶液,,晒干后NaCl在衣服上结晶了白色的斑迹实际就是氯化钠
在空气中水分的蒸发,溶剂减少,咸菜里的盐以晶体的形式析出,主要成分为NaCl晶体,还有少量其它盐晶体。所以会有白色晶体。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科粤版九年级下册7.4 结晶现象授课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新知学习,晶体与结晶,冷却结晶法,蒸发溶剂结晶法,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冷却结晶法,如氯化钠,如硝酸钾,结晶法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7.4 结晶现象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74《结晶现象》课件pptx、《74结晶现象》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7.4 结晶现象课堂教学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明矾晶体,晶体欣赏,硫酸铜晶体,氯化钠晶体,硝酸钾晶体,晶体的形成,晶体可由饱和溶液形成,2蒸发溶剂结晶法,二过滤,滤纸要紧贴漏斗的内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