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湘一南湖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有答案)
展开时量: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48分)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幅对联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 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 B. 要主动了解社会,积极参与社会
C. 要积极塑造健康的人格 D. 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2019年11月中旬,某中学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带领学生参观省博物馆、科技馆等,这一活动 ①属于亲社会行为 ②有利于中学生积极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③可以快速提高学习成绩 ④让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3.因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宋法宇与其他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相聚在一起,宋法宇与其他志愿者之间的关系属于( )
地缘关系 B. 业缘关系 C. 地缘关系 D.法律关系
4.近年来,不少含有不良信息、网络游戏及商业广告等内容的有害手机软件进入中小学校园, 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这启示我们( )
A. 网络世界复杂多变,人们无法认清真相 B. 立场不同,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必然各异
C. 网络信息鱼龙混杂,需要学会科学辨别 D. 网络世界无拘无束,虚假信息不可避免
5.网传“火神山医院被大风吹走了”“病人在分流”,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网传视频非火神山医院,更不存在病人分流问题。要减少网上虚假信息的传播,网民应该( )
①严厉打击制造、传播谣言的行为,让谣言止于智者 ②塑造批判性思维,对信息进行甄别,抵制不良信息 ③提高网络媒介素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遵守道德和法律,传播正能量,做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在2019年“双十一”当天的直播活动中,网红李佳琦直播间的播放量突破了2400万次,保守估计成交额超过10亿元。对于当下的网红主播的带货行为,你的看法是( )
A. 网络滋生虚假信息,应严厉打击直播带货的行为 B. 网络推动经济发展,直播间一定会买到好的产品
C.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不要盲目相信网红带货 D. 网络改变消费习惯,直播平台会取代传统购物方式
7.2017年11月1日,南京交警开始试点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人教育体验,对于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行为人,可以选择接受交警的处罚,也可以选择接受交警的现场教育。据此围绕“秩序与规则”的主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有了良好的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 B. 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
C. 社会秩序需要社会规则来维系 D. 社会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就是指法律和道德
8.没有规则,就无法上课;没有规则,就没有正常的体育比赛;没有规则,就没有有序的交通;没有交通秩序,我们甚至连按时上学都得不到保障。这说明( )
①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 ②凡是有规则的地方人们就会没有行动自由
③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需要人们自觉遵守规则 ④有了规则就一定有良好的秩序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9.2018年1月5日,罗某不顾工作人员阻止,拦住即将发车的G1747高铁车门,坚决让高铁等她还未上车的丈夫,造成列车延迟发车。罗某的行为( )
①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②扰乱了社会秩序 ③越过了自由的边界 ④违反了社会规则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0.“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尊重他人表现在()
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②尊重朋友、言听计从
③真诚欣赏他人、赞美他人 ④尊重他人人格,一视同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对下图漫画《伤自尊》理解正确的有()
①尊重他人需要我们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学会换位思考
②漫画中的贫困生可能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等心理体验
③将贫困生置于媒体聚光灯下, 有利于他们获得更多帮助
④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①②④ D. ②③④
12.2019年6月24日,大连地铁上一名老人,因挂出“无需让座”的提示牌引发了全国网友点赞,被称为“硬核大爷”。即便老人主动提出“无需让座”,仍有许多年轻人起身给老人让座。对老人这一做法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老人懂得换位思考,理解体谅他人,赢得人们的尊重
②老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感染了周围的人,有利于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③老人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获取相应回报
④要以老人为榜样,人人效仿他的做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3.“敬人者,人恒敬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名言告诉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有( )
①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②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③诚信做人,言而有信 ④自尊自信,敢于竞争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4. 图示有利于揭示概念间的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15.张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给予罚款的处罚;李某因醉酒驾驶机动车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拘役。张某和李某违法行为分别属于
A. 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B. 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C.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D. 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16.2020年11月24日,安徽省马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施正屏间谍案作出一审宣判,认定施正屏犯间谍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剥夺政治权利两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两万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法不可违,违法必究 ②施正屏受到了刑罚处罚
③施正屏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④剥夺政治权利两年属于主刑
A. ①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四道题,共52分)
17.(12分)学校组织团员到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和慰问演出,为老人送去欢笑。他们分工合作,有的擦玻璃、扫地,把老人们的房间清理得一尘不染,有的一边给老人们捏捏腿,敲敲背,一边倾听着老人们讲过去的故事,体会老一辈人生活的艰辛和今天舒适生活得来不易。参与此次活动的学生表示,参与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还获得了老人们的认可。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机会。
(1)结合课本知识,说明上述行为属于什么行为?(2分)该行为有什么意义?(4分)
(2)请你谈谈,中学生应该如何养成这种行为?(6分)
18.(12分)如今互联网已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信息获取及社会交往渠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下列一些现象:
现象一:在网络上,我们见证了不少反转新闻,“上海女逃离江西”最终证实子虚乌有,“女子救人被咬”最终成了骗捐,“右肾丢失”实际是肾萎缩……每一出新闻反转剧坐实之后,围观者都难掩自己的复杂情绪,裹挟在信息洪流中,看似享受着信息的便捷,实则被信息欺骗。
现象二:信息系统的漏洞和个人安全意识的滞后,导致个人信息的泄露,出现了虚假中奖诈骗,虚假票务诈骗,网络兼职诈骗,网络游戏交易诈骗,冒充官方网站的钓鱼盗号网站、网购、批发诈骗,利用即时通讯平台诈骗,色情交友诈骗等一系列网络安全问题。
(1)根据上述现象谈谈你的感想。(6分)
根据上述现象,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网络。(6分)
19.(12分)【情境体验 明理践行】以下是生活中的三个情境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境一:你的同桌在下午自习课上大声说话,影响到其他同学学习。
(1)你的正确做法
(2)理由
情境二:某初中期末考试开展“无人监考—诚信考试”活动,号召同学们在无人监考的情况下,遵守考试纪律、诚信应考。考试时你看到前排的小明同学悄悄拿出复习资料┉┉
(1)你的正确做法
(2)理由
情境三:今天轮到张杨值日,可他已经和朋友约好去玩,就想放学后偷偷溜走。
(1)张杨正确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由
20.(16分)15岁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不完成作业,经常旷课。开始时,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曾因偷学校的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参加赌博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钱到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就多次作案,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材料中,陈某的行为哪些是一般违法行为?哪些是犯罪行为?(4分)
预防犯罪: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到预防犯罪、防患于未然,避免陷入犯罪的深渊?(6分)
(3)敢于斗争: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作为未成年人,我们面对违法犯罪时应该怎么做呢?(6分)
湘一南湖学校2021年下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 B2. B3. B4. C5. D6. C7. D
8. A9. B10. C11. C12. A13. A14. B
15. C16. B
17. (1)亲社会行为。意义: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2)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18. (1)①要警惕网络中的陷阱。②网络信息良莠不齐。③在网络上,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④上网要具有自我保护意识。等等。
(2)①要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③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④要传播网络正能量。等等。
19. 情境一:(1)劝同桌不要这样做。(2)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情境二:(1)悄悄提醒或制止他。或课后向老师如实反映。(2)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融入社会的通行证。我们要珍惜自己的个人诚信记录。(或一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就能赢得信任;相反,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立身处世。)
情境三:(1)做好自己的值日并向朋友解释原因。(2)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积极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
20. (1)不良行为:无心学习、不完成作业,经常旷课,偷东西、打骂同学、到网吧打游戏等;一般违法行为:偷窃财物、参加赌博;犯罪行为:拦路抢劫。
(2)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3)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保护好作案现场等。
【解析】
1. 【分析】
此题考查亲社会行为,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解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幅对联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和社会息息相关,不可分割,青少年不仅要认真读书,还要主动了解社会,积极参与社会。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分析】
此题考查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需把握题干主旨,准确分析和理解选项,推导正确答案。
【解答】
亲社会的行为是一种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为,不言代价与回报,是一种奉献精神。宣城市某县中学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属于亲社会行为;有利于中学生积极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①②④正确;这一活动不能快速提高学习成绩,③错误。
故选B。
3. 【分析】
此题考查社会相关内容,考查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需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与教材相关知识点相结合,确定答案。
【解答】
题干用“小网”和“大网”比喻说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启示我们每个人的社会生活空间随着社会交往在不断延展,应主动融入丰富的社会生活,树立积极生活态度,故①③正确,符合题意;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要主动认识社会,融入社会,而不能等待,故②说法错误;中学生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故④错误。
故选B。
4. 【分析】
此题考查网络的消极影响、合理使用网络,旨在考查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解答好此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解答】
根据题文、结合所学可知,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中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这启示我们面对网络信息,要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学会辨析网络信息,提高自制力,拒绝不练诱惑,所以C符合题意;面对客观事物的复杂多变,我们要增强分辨是非的能力,A说法错误;立场不同,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可能会不同,B说法过于绝对化,明显错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参与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D说法错误。
故选C。
5. 【分析】
本题考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旨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解答好此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解答】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要减少网上虚假信息的传播,网民应该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学会辨析网络信息,塑造批判性思维,对信息进行甄别,抵制不良信息;要遵守道德和法律,传播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故②③④符合题意;①不是对网民的要求,不符合题意。
故选D。
6. 【分析】
此题考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解答】
分析材料可知,网红主播的带货行为,体现了网络的两面性,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另外要明确网红主播直播带货是手段,产品服务最关键,不要盲目相信网红直播带货,C正确;A错误,网红直播带货不一定都是虚假信息;B错误,“一定”一词说法绝对,也有可能会买到不好的产品;D错误,直播平台不会取代传统购物方式。
故选C。
7. 【分析】
本题考查规则与秩序关系,考查学生识记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此题为逆向选择题目。
【解答】
根据所学,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需要社会规则来维系,ABC正确,不符合题意;调解我们行为的规则不仅有法律、道德,还有纪律等,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8. 【分析】
此题考查自觉遵守规则,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需把握题干主旨,准确分析和理解选项,推导正确答案。
【解答】
题文中没有规则,就无法上课;没有规则,就没有正常的体育比赛;没有规则,就没有有序的交通;没有交通秩序,我们甚至连按时上学都得不到保障。这说明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需要人们自觉遵守规则。①③符合题意;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②错误;④说法绝对,错误。
故选A。
9. 【分析】
本题考查维护秩序、遵守规则,旨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解答好此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解答】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罗某的行为扰乱了社会秩序,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是缺乏规则意识的表现,越过了自由的边界,违反了社会规则,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故②③④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故选B。
10. 【分析】
此题考查尊重他人的做法,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准确理解题意,结合教材相关知识确定答案。
【解答】
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尊重他人表现在积极关注、重视他人;真诚欣赏他人、赞美他人;尊重他人人格,一视同仁,故①③④正确;尊重他人也要有原则,对于他人不合理甚至是违法的要求要坚决拒绝,故②错误。
故选C。
11. 【分析】
此题考查尊重他人。考查观察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需通过漫画的标题、画面、文字信息,整体把握漫画的寓意,结合教材知识确定答案。
【解答】
漫画说明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尊重他人需要我们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学会换位思考,漫画中的贫困生可能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等心理体验,①②④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排除。
故选C。
12. 【分析】
本题考查尊重他人、与人为善,旨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解答好此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解答】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老人的做法体现了他尊重他人,懂得换位思考,理解体谅他人,赢得了人们的尊重;老人具有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感染了周围的人,有利于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故①②符合题意;题干中未涉及老人承担社会责任,③不符合题意;人人效仿他的做法不切实际,④说法错误。故选A。
13. 【分析】
此题考查尊重他人的要求,考查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需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与教材相关知识点相结合,确定答案。
【解答】
“敬人者,人恒敬之”告诉我们要尊重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诉我们要换位思考,与人为善。①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诚信、自尊自信,③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 【分析】
此题考查概念间的关系,考查运用知识能力。解答此题需要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结合所学知识做出正确的选择。
【解答】
依据所学可知,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又称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又称犯罪行为,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B正确;AC错误;刑罚处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D错误。
故选B。
15. 【分析】
此题考查违法行为的分类,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再现能力,学生只要理解并记忆这些基础知识就能作答。
【解答】
根据题干可知,张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给予罚款的处罚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李某因醉酒驾驶机动车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拘役属于刑事违法行为,故C符合题意;ABD错误。
故选C。
16. 【分析】
此题考查法不可违、犯罪、刑罚处罚,考查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
【解答】
题文中施正屏犯间谍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剥夺政治权利两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两万元,表明法不可违,违法必究,施正屏受到了刑罚处罚,施正屏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①②③符合题意;剥夺政治权利两年属于附加刑,④错误。
故选B。
17. (1)此题考查亲社会行为及其意义,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问结合材料和教材知识 可知,上述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第二问根据教材知识回答意义。
(2)此题考查养成亲社会行为,考查对教材重点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18. 略
19. 情景一:此题考查规则与自由的关系,考查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材料可知,我的同桌在下午自习课上大声说话,影响到其他同学学习,我会劝同桌不要这样做。理由从规则与自由的关系角度回答即可。
情景二:此题考查对诚信的认识,考查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材料可知,考试时我看到前排的小明同学悄悄拿出复习资料准备作弊时,我会悄悄提醒或制止他。或课后向老师如实反映。理由从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融入社会的通行证。我们要珍惜自己的个人诚信记录角度回答。
情景三:此题考查角色与责任,考查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材料可知,张杨正确的做法是做好自己的值日并向朋友解释原因。因为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积极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
20. (1)此题考查对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的认识,考查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结合材料回答即可。分析材料可知,陈某的行为中不良行为:无心学习、不完成作业,经常旷课,偷东西、打骂同学、到网吧打游戏等;一般违法行为:偷窃财物、参加赌博;犯罪行为:拦路抢劫。
(2)此题考查如何预防犯罪,考查运用知识能力。学生需细审设问,准确把握题目要求,才能正确作答。学生依据教材从珍惜美好生活、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方面回答即可。
(3)此题考查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常见方法,考查实践能力。答案具有开放性,学生结合实际回答,符合题意即可。
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文件包含教研室资料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pdf、8道法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岳阳市弘毅新华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弘毅新华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无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问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文件包含2023年下期中八政答题卡docx、汨罗市2023-2024八政上期中考试docx、汨罗市20232024八政上期中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