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一节 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练习题第1页
    第一节 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练习题第2页
    第一节 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练习题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课后复习题,共7页。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耕地资源不足的问题。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耕地不足0.1公顷,仅为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45%。据此,完成1~2题。
    1.耕地供需矛盾的实质是( )
    A.人地矛盾
    B.人与科技的矛盾
    C.人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D.人与发展的矛盾
    2.解决耕地供需矛盾的关键是( )
    A.大面积开垦荒地
    B.逐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C.控制人口增长
    D.提高人口素质
    解析:耕地资源短缺是近代社会出现的问题,随着人口的增长,非农业用地面积增加,占用了不少耕地,人均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人地矛盾越来越尖锐,所以耕地供需矛盾实质是人地矛盾,控制人口增长是解决此矛盾的关键。
    答案:1.A 2.C
    下图示意我国四大地区各类耕地所占比重。读图,完成3~4题。
    3.据图可知( )
    A.耕地比重大的地区,25°以上坡耕地比重小
    B.25°以上坡耕地比重大的地区,灌溉设施少
    C.东部地区有灌溉设施的耕地面积最大
    D.中部地区25°以上坡耕地面积大于东部地区
    4.东北地区有灌溉设施耕地占本区比重小,主要原因是该区( )
    A.春季土壤水分多,夏季降水丰富
    B.耕作方式先进,机械化程度高
    C.农作物耐旱程度高,需水量小
    D.河流较多,不需要修建大量灌溉设施
    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耕地比重大的地区是西部地区,其25°以上坡耕地比重也是最大的;25°以上坡耕地比重最大的是西部地区,该地区有灌溉设施耕地占本区比重也较大,故该地区灌溉设施应较多;有灌溉设施的耕地面积=当地耕地面积×有灌溉设施耕地占本区比重,故西部地区有灌溉设施的耕地面积最大;由于中部地区25°以上坡耕地占全国比重较东部地区高,因此中部地区25°以上坡耕地面积大于东部地区。故选D。第4题,东北地区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土壤水分较多,夏季有丰富的降水,因此有灌溉设施的耕地占本区耕地比重小。故选A。
    答案:3.D 4.A
    结合中国人口、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产量变化示意图,完成5~6题。
    5.我国人均耕地逐年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受自然灾害影响,有些耕地失去了农业生产能力
    B.人口不断增加,非农业用地不断扩大
    C.水土流失严重,耕地总面积迅速减少
    D.环境污染严重,使耕地不能发展农业生产
    6.今后,为使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适宜的做法有( )
    ①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②退耕还林还牧
    ③控制人口增长
    ④围湖造田
    ⑤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⑥改善耕地质量
    A.②③⑤ B.①③④⑥
    C.①⑤⑥ D.③⑤⑥
    解析:第5题,我国人均耕地逐渐减少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我国人口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国民经济建设(道路、城市、工厂、乡村等)占用耕地。第6题,应从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粮食总产量、改善耕地质量等方面考虑。
    答案:5.B 6.D
    7.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正在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耕地资源不足的问题。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不足0.1公顷,仅为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4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乙中可看出,中国耕地减少最快的年份是________年。
    (2)图甲中阴影部分表示我国耕地的集中分布区,简述这些地区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
    (3)面对我国耕地不断减少的严峻形势,分析回答为保护耕地资源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第(1)题,可以从图乙中数量的变化分析得出。第(2)题,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进行分析。第(3)题,要把土地分成已经破坏的、没有破坏的两种类型进行分析。
    答案:(1)2003
    (2)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地势平坦(海拔低,地势起伏较小);大部分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较好;河流众多,灌溉便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肥力较高)。
    (3)禁止盲目扩大建筑用地规模、滥占耕地(或合理规划建设用地);大力开展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减少灾毁耕地的数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实行间作、套种),积极开展工矿建设中的土地复垦工作。
    [能力提升]
    下图为1980年与2018年四省(区)粮食产量统计图。读图,完成8~9题。
    8.下列关于各省区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黑龙江省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农业技术不断提高
    B.内蒙古自治区人口稠密,粮食市场需求不断增大
    C.浙江省土地荒漠化加重,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下降
    D.广东省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9.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大规模开发滩涂和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B.全部采取轮作休耕制度,提高耕地质量
    C.发挥科技优势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D.依赖国际市场,拓宽渠道,增加粮食进口
    解析:第8题,黑龙江省因地处较高纬度,热量不足是其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故A错误。内蒙古自治区面积较大,人口密度低于其他三省区,“人口稠密”的描述错误,B错误。浙江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湿润,“土地荒漠化加重”的描述错误,C错误。广东省粮食产量降低,主要是因为城镇人口增长,城镇化水平提高,对农副产品(肉、蛋、奶、蔬菜等)需求量增大,许多农民不再种植粮食,而是选择产值更高的农作物种植,因此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粮食产量下降,D正确。故选D。第9题,大规模开发滩涂和湿地,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A错误。全部采取轮作休耕制度违背了农业发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B错误。科技水平提高能够扩大粮食种植范围、提高粮食品质、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C正确。增加粮食进口不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D错误。故选C。
    答案:8.D 9.C
    粮牧生产协调度(P)与剩余粮食数量(a)、畜牧业生产所需粮食数量(b)的关系为:P=(a-b)/b。当|P|≤0.2时,粮食生产与畜牧业发展协调;当0.2

    相关试卷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上图主要反映了我国耕地资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课时作业,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与该土壤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是,对该类土壤合理的利用方式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