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一节 认识区域说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节 认识区域说课课件ppt
第一节 认识区域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含义及类型。 学习目标1、了解区域的概念和内涵。2、理解不同类型的区域及其划分依据。3、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特征。 我们介绍自己家乡在某省某市,曾经去过的旅游景点都涉及区域。什么是区域?区域有哪些特征?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探究活动:读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在右图中适当的位置填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1、甘肃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2、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什么?自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一、区域的含义1、概念: 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2、特点: 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限,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1)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 界线。(2)有明确的区位特征。(3)区域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与其他区域有区别。2. 特点: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有的区域边界明确:如行政区思考:是否所有的区域都有明确的边界?思考:是否所有的区域都有明确的边界?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气候区、干湿区3. 区域的划分:(1)单一指标: 综合指标:东亚文化区 (语言和宗教)。热量带(积温)、干湿区。 阅读课本,举例划分区域的指标有哪些?(2)自然要素: 人文要素: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经济发展水平)。中国三大自然区(地形和气候)。4. 区域的划分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的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1、均质区:概念:指那些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划分:以区域内部物质内容为指标。均质自然区 高原区、平原区、气候区、植被区。均质人文区 人口密度区、农业区、方言区。 二、区域的类型2、功能区:概念:功能上紧密相连,内部要素有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划分:以区域内在联系或相关性为依据,由区域中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如:城市经济区、长江流域 思考:均质区一定是按自然要素划分,功能区一定是按人文要素划分的吗?地形区(高原区、平原区)、气候区、植被区(自然带)、方言区、商业区、旅游区、贸易区、长江流域、我国三大经济地带。 判断以下区域是属于均质区还是功能区指那些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指那些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以某一自然要素或人文要素的相似性划分由区域的中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地形区、干湿区、温度带、 方言区城市经济区1、区域的空间尺度可大可小。2、相同图幅下,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大,比例尺越小,描述的区域特点就越宏观,反之,就越具体、越详细。三、区域的特征1、整体性2、差异性3、开放性(一)整体性思考:1、区域整体性的含义。2、以青藏高原或西北地区为例分析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案例研究: 以青藏高原或西北地区为例分析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青藏高原)(我国南方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经济全球化)1、整体性 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2、差异性 自然和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之一。3、开放性 自然要素之间、社会经济要素之间,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都具有联系。谢谢观看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第35讲 认识区域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基础落实,关键能力能力突破,主观题专题指导,知识体系导学,经济社会,专门化,工业化,服务业,辐射带动,不协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鲁教版 (2019)第一节 认识区域评优课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区域的含义,拓展主体功能区,活动区域的尺度,区域的划分,①单一指标②综合指标,①自然要素②人文要素,区域的特征,①整体性,包含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认识区域课文配套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区域的含义,拓展主体功能区,活动区域的尺度,区域的划分,①单一指标②综合指标,①自然要素②人文要素,区域的特征,①整体性,包含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