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综合与测试授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综合与测试授课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均一稳定,不均一不稳定,离子或分子,固体小颗粒,小液滴,知识点梳理,活动一品茶之旅,水为什么不能导电,C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通过情景学习和限时训练加深对溶液知识的理解与掌握。2.通过对本章知识点的梳理,构建第六章知识的思维导图。3、对照《考试说明》进行难点突破。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比较
溶液组成: 溶质(一种或多种) 溶剂 (一种)
溶液的命名:溶质的溶剂溶液 溶质溶液(如溶剂是水)
溶液颜色:黄色---Fe3+ 浅绿色--Fe2+ 蓝色---Cu2+ 紫红色---MnO4-
你有哪些洗去油污的方法?原理是什么?
汽油洗去油污--溶解
洗涤剂洗去油污--乳化
纯碱溶液洗去油污--化学反应
如何证明这杯无色液体是氯化钠溶液还是水?
蔗糖水为什么不能导电?
蔗糖水由水和蔗糖组成,蔗糖以分子形式分散到水中。
水溶液的性质:有些溶液能导电
导电原因: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溶液不显电性的原因: 所有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 所有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
溶解时常伴随热量的变化: 放热:氢氧化钠、浓硫酸、生石灰 吸热:硝酸铵NH4NO3 变化不大:食盐
如何用氯化钠固体与水,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
溶液配制: 1、步骤:计算 → 称量→ 溶解 2、仪器:
溶液稀释: 1、步骤:计算→ 量取→ 配制 2、仪器:
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1)m浓×ω浓 = m稀×ω稀
(2)m加入的水 = m稀-m浓
强调:溶液的体积不能相加减
影响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 温 度、压 强
定量表示---溶解度关键词:温度、100g溶剂、饱和状态、溶质质量
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20℃ S≥10g S ≥ 1g S ≥ 0.01g S<0.01g
(1)在实验室中用甘蔗提取蔗糖,首先将新鲜的甘蔗弄成小块,粉碎,放到水中搅拌,得到蔗汁和蔗渣的固液混合物,如果让你除去甘蔗料中的蔗渣,会采用怎样的实验方法?
从蔗糖与盐的提取回顾溶解性
(2)由于除去蔗渣以后的蔗汁呈棕黄色,这样不能得到白砂糖,可进一步采用怎样的步骤?
在t1℃时,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
(2)B点是NaCl的饱和溶液吗?
(3)B点对于KNO3溶液的意义是?
(3)脱色后,能否通过实验证明得到的蔗糖溶液是否饱和,如没有饱和,如何将它转化为饱和溶液?
同一溶质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蔗糖、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4)脱色后得到的蔗糖溶液中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盐根据蔗糖的性质,要从这样的溶液中尽可能多的分离蔗糖,你认为可采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结晶:在一定条件下,在溶液中析
出晶体的过程。
方法: 蒸发结晶 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活动三:直击中考—突破难点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综合与测试示范课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竞争反应,HCl,CO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基础实验8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背景图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有机物,无机物,知识积累,有机物的一般特点,按照营养学的要求,怎样鉴别下列物质,实验问答,基础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第6章 溶解现象综合与测试复习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回顾,溶液的特征,矿泉水,溶液的组成,X100%,溶液的分类,溶液的配制,溶液的用途,日常生活中的溶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