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教案】2.4 单元活动 学用地质简图 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2单元 地形变化的原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教案】2.4 单元活动 学用地质简图 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2单元 地形变化的原因第1页
    【教案】2.4 单元活动 学用地质简图 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2单元 地形变化的原因第2页
    【教案】2.4 单元活动 学用地质简图 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2单元 地形变化的原因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单元活动 学用地质简图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单元活动 学用地质简图教案,共9页。
    2单元 地形变化的原因单元活动 学用地质简图[设计意图]1.有助于落实无图不地理观念,解决学习、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地质构造图的相关问题。2.有助于在实践中巩固本单元的重点内容,通过相关图表资料识别常见地质构造类型及其特征,提升地理实践力。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结合实例,从内力作用的角度综合分析地质构造的特点及成因。 [活动体系]探究点一 地层年代的识别[思考探究]在陕西某矿区,工人们发现在矿灯照耀下,夹在页岩地层中的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的树干。[探究1] 判断地质史上形成煤的重要时期,并说明理由。提示:古生代的石炭纪。石炭纪地球植物大繁盛,是煤形成的强大物质基础,后来的造山运动为煤的形成提供了外部条件。[探究2] 推测该煤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和该地质年代最繁盛的动物。提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繁盛时期是在中生代,恐龙是该地质年代最繁盛的动物。[系统思维]1年代地层单位及等级年代地层单位包括宇、界、系、统。对应于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1)宇:最大的年代地层单位,是一个宙的时期内形成的地层。太古宇,元古宇,显生宇(根据生命形式、变质程度、造山运动)(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后生生物)(2)界:一个代的时间内形成的地层,根据大的生物门类演化特征,古生界(海生无脊椎动物);上古生界(鱼类、两栖动物);中生界。(3)系:一个纪的时间内形成的地层,根据较大的生物门类(如纲、目)演化特征,寒武系三叶虫纲;奥陶纪直角石类、笔石;泥盆纪鱼类。(4)统:一个世的时间内形成的地层,根据次一级的生物门类(如科,属)演化特征,命名:上、中、下,或地名。2判断地层新老关系根据地层层序规律确定  一般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如图中岩层位置靠下,岩层较老;岩层位置靠上,岩层较新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  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 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如上图中岩层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训练评价]甲处为岩浆岩,乙处为沉积岩,丙处为变质岩,其中一处岩层在古地理环境中形成了煤层。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1.图中岩层的断裂错位移动最可能发生于下列哪个地质时期(  )A.古生代前期B.古生代后期中生代前期C.中生代后期新生代前期D.新生代后期解析C 读图分析,图中岩层的断裂错位移动时含恐龙化石的岩层也发生了移动,说明图中岩层的断裂错位移动最可能发生于恐龙时代即中生代后期新生代前期,故C正确。如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读图回答23题。 2.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  )3.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A.志留系       B.石炭系C.二叠系  D.第四系解析:2.A 3.A 第2题,根据图中从甲地到乙地地层新老关系可判断,中间新(P)两侧老(C),为向斜构造;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可判断,从甲地到乙地地势为低低。故选A。第3题,图中显示,丙处为泥盆系地层,直接出露地表,在此处往下钻探,只能发现比它更古老的地层,即志留系地层。4.读下图和下表,完成下列各题。地层序号地质年代元古宙古生代早期中生代侏罗纪中生代白垩纪 (1)确定地层年代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岩石中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二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岩层形成时一般呈水平状态,从A区岩层的形状及地层的顺序来看,此处地层的顺序有________现象,在野外可以通过研究________来证明。(3)在图示区域内能找到古生代煤层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此地缺失________________,其缺失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号地层由含珊瑚化石的石灰岩组成,可以证明在侏罗纪时,该区域的环境为____________,有可能形成的矿产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1)题,除了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法,还可以利用标准化石测定法来确定地层年代。第(2)题,岩层形成时一般呈水平状态,但受地壳运动影响,地层的顺序有颠倒现象,在野外可以通过研究化石来证明。第(3)题,古生代煤层主要形成于古生代后期,图示区域内因为受地质环境变迁的影响,古生代后期地层缺失,原因可能是那个时期没有沉积或沉积层被侵蚀。第(4)题,珊瑚是热带海洋环境中的生物;在热带海洋环境中有可能形成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答案(1)地层中化石的年代(2)颠倒 化石(3)古生代后期的地层 此地在古生代后期的高度较高,没有物质沉积下来(或形成有那个时代的地层,后来由于其他作用被侵蚀掉了)(4)热带海洋 石油、天然气探究点二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的判读[思考探究]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其中1234表示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5表示沉积物。[探究1] 说明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并分析其构造地貌的成因。提示:甲处地层向上拱起形成背斜构造。甲处构造地貌为背斜谷地,因其地处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在长期外力侵蚀作用下形成谷地。[探究2] 试推断图中断层发生的相对地质年代。提示:图中断层应该发生在地层4形成之后,沉积物5沉积之前。[系统思维]判读地质构造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如图中的乙、丙为由连续的褶曲组成的褶皱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成山岭(如图中乙);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未侵蚀前常成谷地或盆地(如图中丙)看岩层的新老关系核老翼新为背斜,核新翼老为向斜,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可靠的依据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即岩块是否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如图中甲处为断层。若只有破裂而无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断层 [训练评价]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12题。1.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2.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  )A.石灰岩 砂岩     B.花岗岩 流纹岩C.大理岩 石英岩  D.安山岩 玄武岩解析:1.C 2.A 图中显示了岩层的新老关系和岩层运动的方向。第1题,首先根据图示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地质构造名称。甲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应为向斜,A项错误;向斜槽部因受挤压比较坚实,不容易被外力侵蚀而保留下来,成为山地,B项错误;乙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故D项错误;背斜顶部因为受到张力的影响比较容易被外力侵蚀,成为谷地,故C项正确。第2题,图示地质构造剖面图中,岩层层次结构明显,虽然地壳水平运动产生了断裂带,但没有岩浆出露,故没有岩浆岩,流纹岩、花岗岩、安山岩和玄武岩均属于岩浆岩,故BD项错误;而石英岩是一种主要由石英组成的变质岩,大理岩也是变质岩,而此处没有高温高压而发生变质作用的条件,也就不能形成变质岩,故C项错误。飞来峰是沉积作用形成的,故岩石是沉积岩,石灰岩、砂岩均属于沉积岩,故A项正确。读某区域地质构造及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3.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a段地质构造为背斜Bb段构造地貌为向斜谷C③④两地的最大高差约200 mD.图中河流流向自北向南4.从地形和岩层新老关系看,下列四图中与处最接近的是(  )A  BC  D解析3.D 4.D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段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地质构造为向斜,A错误;b区域为背斜构造,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比较破碎而易被侵蚀成谷地,B错误;地海拔在300350 m地海拔在400450 m,两地高差在50150 mC错误;依据等高线特征,结合指向标方向,可推知河流自北向南流动,D正确。故选D。第4题,从等高线看处应为山地,且岩层最新,应为内力作用下所形成的。瑙鲁赫伊火山属于内力作用的地貌,且是山地,D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陕西红砂岩大峡谷、狼牙山石灰岩峰林、峡湾国家公园等地貌形成以河流侵蚀为主,ABC错误。故选D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为某中学地理研学团队在某山区实地考察后,通过查阅该地地质资料绘制的地质构造剖面图。(1)据图解释甲山岭的形成原因。(2)据图分析乙处河谷的形成原因。(3)乙处河流上是否适合修建水库大坝?请说明理由。解析(1)题,读图可知,甲地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加之又处于断层的上升岩块,因此形成山岭。第(2)题,读图可知,乙处河谷的形成原因是乙处位于断层线处,岩石破碎,易被流水侵蚀,形成河谷。第(3)题,乙处河流上不适合修建水库大坝,理由是乙处地质构造为断层,建设水库易诱发断层活动,引起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还可能引起渗漏。答案(1)甲地为向斜构造,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加之又处于断层的上升岩块,因此形成山岭。(2)乙处位于断层线处,岩石破碎,易被流水侵蚀,形成河谷。(3)不适合。理由:乙处地质构造为断层,建设水库易诱发断层活动,引起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还可能引起渗漏。探究点三 地质构造历史的推断[思考探究]地质构造发育史指主要根据地质历史时期不同时代岩层的岩性特征、地质构造类型以及上、下岩层的接触关系等地质记录,重建该地地质环境演化及地质构造发育的历史过程。[探究] 根据上、下岩层接触关系的地质记录,能否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提示:不能。在研究地层接触关系时不能只从接触关系考虑,要结合沉积中断时限的长短,有无陆上剥蚀,影响范围的大小和上下地层构造条件变化等,加以具体分析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系统思维]1推断地质构造史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1)褶皱、断层的存在说明经历了地壳的水平(或垂直)运动。如上图中的褶皱说明该地经历了水平挤压作用。(2)有沉积岩层或沉积物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且沉积时地势低洼,也可能伴随着下降运动。如上图中的各岩层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如下图中地点2D岩层缺失就是被侵蚀掉;地点3B岩层的缺失则是在形成B层时地点3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所致。2推测岩层形成的环境(1)地层中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该地曾经是海洋。沉积岩层中有煤、石油,反映出该地曾经有森林或其他丰富的有机物质来源。石灰岩层反映出该地曾经是温暖的浅海。(2)地层呈水平状态,且从下至上由老至新连续排列(如下图),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地壳稳定下沉,地理环境没有明显变化。(3)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是由其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岩层遭受外力侵蚀形成的。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形成的。如下图中CD层的不连续就是岩层上升受外力侵蚀形成的;上面有新的沉积岩,说明该地地势较低[训练评价]读下图,回答12题。1.图示(  )A.花岗岩的形成早于石灰岩B.乙山为断块山C.甲处位于向斜的槽部D.地形主要为山地2.在野外考察时,判断丙断层的依据有(  )断层面发育的陡崖  断层破碎带 断层两侧岩层错开 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低地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解析1.C  2.D 第1题,花岗岩主要是由岩浆侵入其他岩层中,冷却凝固而形成的,根据图中岩层的形态,花岗岩切断了石灰岩层,说明石灰岩形成时间早于花岗岩,A错误;乙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山,B错误;图中海拔高度在500 m以下,起伏平缓,为丘陵地形或者低矮的高原,D错误;甲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且位于向斜的槽部,C正确。故选C。第2题,丙断层是断层面不发育的地区,没有陡崖,错;丙是断层破碎带,对;断层两侧岩层不同,说明岩层错开,对;图中相对下沉的岩体并没有形成低地,错。故选D四川省洪雅县西南矗立着数座顶部平坦、状若巨屋的山峦,被当地人称为瓦屋山,最高海拔约为2 830 m。经考察发现,瓦屋山顶为玄武岩,往下是泥页岩和甲岩层。位于山腰处的甲岩层隐藏了多个洞穴(下图),洞内钟乳石林立。据此完成34题。3.根据上图,可知瓦屋山地区(  )正处于地壳上升期 正处于地壳下降期 曾经有大量岩浆喷出 曾经发生过大规模的地壳上升运动A②③  B③④C①③  D②④4.推测瓦屋山甲岩层形成时期的地质环境是(  )A.温暖浅海  B.温带大陆C.高山峡谷  D.沙漠戈壁解析3.B 4.A 第3题,仅从图上信息无法判断地壳处于上升期还是下降期,地壳也可能正处于稳定期,①②错误;玄武岩为岩浆岩,说明曾经有岩浆喷出,正确;甲岩层有洞穴,洞内有钟乳石分布,说明甲是石灰岩,石灰岩主要是浅海沉积物形成的,说明此处曾经为浅海区域,现在为2 000多米的高山地区,说明这里曾经发生过大规模的地壳上升运动,正确。故B选项正确。第4题,根据上题分析,甲为石灰岩,石灰岩多形成于温暖浅海区域。故A选项正确。下图为某地区岩层地质剖面图(图中①②③④为沉积岩,⑤⑥为岩浆岩),读图完成56题。5.图中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A④③②①⑥⑤  B④③②①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⑤⑥④③②①6之间的结合部位可能形成(  )A.花岗岩  B.片麻岩C.大理岩  D.玄武岩解析5.A  6.B 第5题,岩层形成过程中,沉积岩层下面的形成早,先后依次是④③②①(老岩层先沉积);其他岩层后形成的将先形成的岩层切断,岩层将沉积岩层都切断,所以在沉积岩层之后形成;岩层将岩层切断,所以岩层形成最晚。综上所述,图中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④③②①⑥⑤。故选A。第6题,由图可知,图中是侵入岩,形成的时间晚于,在形成过程中,之间的结合部位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作用,所以在之间的结合部位容易形成变质岩。可能是花岗岩,花岗岩变质形成片麻岩,B对;花岗岩是侵入岩,玄武岩是喷出岩,大理岩是石灰岩变质形成的变质岩,ACD错。故选B

    相关教案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形变化的动力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形变化的动力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共10页。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形变化的动力第2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形变化的动力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10页。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教案设计,共10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