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江苏省常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沪教版化学模拟试
江苏省常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二(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二(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苏省常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二解析版docx、江苏省常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常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二)
2022年5月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17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本试卷为小林老师原创,盗用必究。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4.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答在第II卷前的答题表中。
5.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本试卷上。
6.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Ar(H)=1 Ar(C)=12 Ar(O)=16 Ar(Na)=23 Ar(Mg)=24Ar(S)=32 Ar(Cl)=35.5 Ar(Ca)=40 Ar(Fe)=56 Ar(Cu)=64 Ar(Mn)=55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 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下列处理水的方式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实验室用蒸馏法获得蒸馏水
B.利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杂质
C.浑浊的河水过滤后可得到清澈的水
D.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药剂消毒后才能供给用户
【答案】D
【解析】
A、蒸馏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质状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利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杂质,利用活性炭吸附性,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浑浊的河水过滤后可得到清澈的水,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药剂消毒后才能供给用户,杀菌消毒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2. “操作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转移蒸发皿
C.闻气味 D.稀释浓硫酸
【答案】C
【解析】
A、应该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以免发生火灾,选项A不正确;
B、刚刚加热的蒸发皿温度很高,转移时应该用坩埚钳夹取,不能用手直接接触,选项B不正确;
C、因为有些气体对人体有害,所以闻气体的气味时应该采用“招气入鼻法”,选项C正确;
D、如果将水注入浓硫酸中,由于水的密度比浓硫酸小,水会浮在浓硫酸上面,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的大量热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因此稀释浓硫酸时,应该把浓硫酸沿着烧杯的壁慢慢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选项D不正确。故选C。
3. 关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止水夹没有夹紧
B.将红磷换成木炭进行实验
C.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
D.点燃红磷缓慢伸入集气瓶中后,再塞紧瓶塞
【答案】C
【解析】
A、若做该实验时,止水夹没有夹紧,会使集气瓶内的空气受热通过导管进入空气中,因此集气瓶内的气体减少的量包括消耗的氧气及逸出的空气,会使瓶内的气体比实际氧气减少的多,因此会使水倒流超过五分之一,造成结果偏大,此选项错误;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然能除去氧气,但却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此选项错误;
C、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才能打开止水夹,以防止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占据了部分水的体积,造成结果偏小,此选项正确;
D、点燃后的红磷必须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塞紧瓶塞,否则瓶内气体逸出,造成实验误差,此选项错误。
故选C。
4.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单质:空气、水银 B.化合物:氢气、乙醇
C.氧化物:水、五氧化二磷 D.混合物:自来水、氯化钠
【答案】C
【解析】
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
B、氢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错误;
C、水、五氧化二磷都是由2种元素组成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正确;
D、氯化钠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错误。
故选C。
5. 列关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压缩容器会使二氧化碳分子变小
B.二氧化碳分子在容器内静止不动
C.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D.碳原子和氧原子是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答案】C
【解析】
A、压缩容器会使二氧化碳分子之间间隔变小,分子本身不变,错误;
B、二氧化碳分子是永远在不断运动的,错误;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正确;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二氧化碳分子是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错误。
故选C。
6.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缺少下列元素可能会引起骨质疏松、佝偻病的是
A.碘(I) B.锌(Zn) C.钙(Ca) D.铁(Fe)
【答案】C
【解析】
A、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不符合题意;
B、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不符合题意;
C、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导致佝偻病,老年人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符合题意;
D、缺铁会引起贫血,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 下列关于H2、H2O、H2O2三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含有1个氢分子 B.均含有2个氢原子
C.均含有氢元素 D.均含有2个氢离子
【答案】C
【解析】
A、物质由元素组成,故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氢元素,错误;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故应说1个H2 、H2O、H2O2分子中均含有2个氢原子,错误;
C、均含有氢元素,正确;
D、H三者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不含氢离子,错误。
故选C。
8. 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属于金属元素 B.硅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
C.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D.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答案】B
【解析】
A、由汉字结构可知,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错误;
B、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硅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正确;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1,错误;
D、硅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错误。
故选B。
9. 碳酸二甲酯(C3H6O3)是一种重要绿色化学试剂。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酸二甲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g B.碳酸二甲酯是由12个原子构成的
C.碳酸二甲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碳酸二甲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C
【解析】
A、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A错误。
B、一个碳酸二甲酯分子是由12个原子构成的,B错误。
C、碳酸二甲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正确。
D、碳酸二甲酯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故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D错误。
故选:C。
10. 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内发生某一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3.2
16.8
0.8
0.1
反应后的质量/g
x
8.4
3.0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8.5
B.反应中生成丙与丁的质量比为3:1
C.乙一定是化合物
D.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22:9
【答案】B
【解析】
由分析得:
A、由分析可知,x=8.5,正确;
B、由分析可知,反应中生成丙与丁的质量比为2.2g:0.9g=22:9,错误;
C、反应为乙生成甲、丙、丁,则乙一定是化合物,正确;
D、若丙、丁之间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则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正确。
故选B。
11. 我国发明的新型钛合金,为“奋斗者”号下潜万米海底、从事科考任务解决了材料难题。工业制取金属钛的主要反应式是:①;②。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FeTiO3属于氧化物
B.钛合金是一种金属单质
C.反应②属于置换反应
D.TiCl4中钛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96:71
【答案】C
【解析】
A、FeTiO3是由Fe、Ti、O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钛合金是在钛中加入其它物质混合而成,不属于单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反应②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符合题意;
D、TiCl4中钛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48:(35.5×4)=24:71,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 某农用物资店的货架上待售的化肥有(NH4)2SO4、NH4H2PO4、CO(NH2)2,其中缺少的肥料品种是( )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料
【答案】C
【解析】(NH4)2SO4、CO(NH2)2含有氮元素是氮肥,NH4H2PO4含有氮元素、磷元素是复合肥,所以缺少钾肥。故选C。
13. 回收含铜废料(主要成分为Cu)中的铜,部分实验流程如下:
注:灼烧后得到黑色固体和残留物,残留物不溶于水和稀硫酸。
下列关于该流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灼烧”的主要目的是将Cu转变为CuO B.滤液X中的溶质为FeSO4
C.“酸溶”和“还原”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均为置换反应 D.将Cu、Fe混合物加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Cu
【答案】C
【解析】
A、“灼烧”的主要目的是将Cu转变为CuO,故选项正确;
B、铁和硫酸反应生成FeSO4,滤液X中的溶质为FeSO4,故选项正确;
C、“酸溶”是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还原”是稀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D、将Cu、Fe混合物加入足量稀硫酸中,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不和稀硫酸反,过滤得Cu,故选项正确。
故选:C。
14. 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与用途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名称
俗称
用途
A
碳酸钠
火碱
制造玻璃
B
碳酸氢钠
苏打
焙制糕点
C
氢氧化钙
消石灰
改良酸性土壤
D
甲醛溶液
福尔马林
长期保鲜食品
【答案】C
【解析】A、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可制造玻璃,火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故选项说法错误;B、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可用于焙制糕点,苏打是碳酸钠的俗称,故选项说法错误;C、氢氧化钙俗称消石灰或熟石灰,具有碱性,改良酸性土壤,可故选项说法正确;D、甲醛溶液俗称福尔马林,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质,不能用于保鲜食品,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15. 向盛有等质量水的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5g、30g、30g蔗糖固体,充分搅拌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采用升温的方法使乙烧杯中剩余的固体溶解
B.甲、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
C.乙、丙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答案】A
【解析】
A、对比乙丙图可知,升温固体溶解,可采用升温的方法使乙烧杯中剩余的固体溶解,A正确。
B、溶液中没有固体不溶解,可能刚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B错误。
C、乙、丙烧杯中溶剂质量相等,乙部分溶解,丙全部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不相等,C错误。
D、对比乙丙图可知,升温固体溶解,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错误。
故选:A。
16. 在pH=3的溶液中,下列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 Cu2+ K+ NO
B Ag+ Na+ Cl-
C. Na+ Ba2+ OH-
D. K+ Ba 2+ SO
【答案】A
【解析】pH=3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Cu2+、K+、NO3-与H+相互之间都不能结合生成水或气体或沉淀,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B、Ag+ 、Na+ 、Cl-、H+四种离子中Ag+ 和Cl-能结合生成难溶于水且难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不正确;
C、OH-与酸性溶液中的H+能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不正确;
D、Ba 2+和SO42-能结合成难溶于水且难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不正确;
故选:A。
17.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变温时不考虑溶剂蒸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甲、丙的饱和溶液,溶剂质量可能相等
B.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可能相等
C.将t3℃时甲、乙、丙的混合溶液降温至t1℃,析出的固体中可能只有乙
D.将t1℃时乙、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答案】D
【解析】
A、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相等,溶剂质量相等,故甲、丙的饱和溶液,溶剂质量可能相等,不符合题意;
B、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的溶液,没有指明溶液的状态,故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出现相等的情况,溶质的质量也可能相等,不符合题意;
C、将t3℃时甲、乙、丙的混合溶液降温至t1℃,降温后,甲的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如果t3℃时,只有乙达到了饱和,降温后,析出的固体中可能只有乙,不符合题意;
D、t1℃时,溶解度:乙>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丙,将t1℃时乙、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升温后,乙、丙的溶解度增加,均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符合题意。
故选D。
18.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及操作方法
A
KCl固体
MnO2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适量的锌粉,过滤
C
NaCl溶液
FeCl3
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
D
Cu
Fe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D
【解析】
A、由于杂质二氧化锰固体不溶于水,而主要物质氯化钾易溶于水,故可先加水溶解,然后过滤,由于最后要得到的是氯化钾晶体,故要将滤液蒸发结晶,A错误;
B、主要物质FeSO4溶液和杂质CuSO4溶液都能与锌粉反应,故二者均被除去,错误;
C、杂质FeCl3能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NaCl,而主要物质NaCl不反应,故能除去杂质FeCl3,但由于NaOH溶液过量,即会有剩余,故会带入新杂质,错误;
D、主要物质Cu不能与稀盐酸反应,而杂质铁反应,故除去的是主要物质,D正确。
故选:D。
19.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关系的是
A. 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钙
B. 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钠固体
C.向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和锌粉
D.在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红磷
【答案】A
【解析】
A、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氢氧化钙结晶析出,溶质减少,稍后温度下降溶解度变大,溶质增加,A正确。
B、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钠固体,溶质质量分数先增大,后不变,B错误。
C、向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和锌粉,最终生成氢气相等,图像不符,C错误。
D、在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红磷,物质总质量不变,图像不符,D错误。
故选:A。
20. 烧杯中盛有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mg,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①加入V1mL稀盐酸时,剩余固体中不含锌
②加入V2mL稀盐酸时,溶液中的溶质为FeCl3和ZnCl2
③整个过程中发生反应均为置换反应
④反应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一定小于g
⑤剩余固体质量m、n与稀盐酸的体积V1、V2的数量关系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答案】B
【解析】
①盛有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mg,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稀盐酸先和锌粉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再和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加入V1mL稀盐酸时,表示锌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剩余固体中不含锌,正确。
②加入V2mL稀盐酸时,表示铁粉恰好完全反应,稀盐酸先和锌粉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再和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溶液中的溶质为FeCl2和ZnCl2,选项错误。
③稀盐酸先和锌粉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再和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物是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物是单质和化合物,整个过程中发生反应均为置换反应,正确。
④混合物全是锌粉生成氢气,全是铁粉生成氢气,烧杯中盛有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mg,反应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一定小于g,大于,正确。
⑤剩余固体质量m-n表示反应锌的质量,n表示铁的质量,V1表示锌生成氢气质量,V2-V1表示铁生成氢气质量,
,
故==,选项错误。
故①③④正确,故选:B。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20分)
21. 用化学用语填空
(1)镁离子______;
(2)碘酒中的溶剂______;
(3)两个氨分子______;
(4)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答案】(1)Mg2+ (2)C2H5OH (3)2NH3 (4)
【解析】
(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镁离子表示为:Mg2+;
(2)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化学式为:C2H5OH;
(3)分子用化学式表示,多个分子就是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氨分子表示为:2NH3;
(4)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标在数字前面。故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22.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并回收产物。
(1)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收集气体时,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______(填操作),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上。
(3)将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溶解、过滤、洗涤、蒸发,以上操作都用到的仪器名称是______。蒸发时需铁架台和______(填序号),当______时停止加热。
(4)产物KCl可作化肥,对植物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填序号)。
a促进叶色浓绿 b增强抗寒抗旱能力 c增强抗倒伏能力
【答案】2KClO32KCl+3O2↑ 在水下用玻璃片磨砂一面盖住瓶口 玻璃棒 AHG 出现较多固体 c
【解析】
(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和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故填:2KClO32KCl+3O2↑;
(2)排水法收集氧气,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下用玻璃片磨砂一面盖住瓶口,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上,故填:在水下用玻璃片磨砂一面盖住瓶口;
(3)溶解、过滤、洗涤、蒸发,以上操作都用到的仪器名称是玻璃棒,蒸发时需铁架台和 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当较多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将滤液蒸干,故填:玻璃棒;AHG;出现较多固体;
(4)产物KCl可作钾肥,对植物的主要作用是增强抗倒伏能力,故选c。
23. 按我国政府要求2021年1月1日起餐饮行业已禁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可降解的环保吸管。环保纸吸管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化学式为(C6H10O5)n,而原来塑料吸管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化学式为(C3H6)n。
(1)纤维素是一种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纤维素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
(3)计算32.4克纤维素中所含碳元素质量与多少克聚丙烯中所含碳元素质量相同?
【答案】(1)有机物
(2)2:1
(3)32.4克纤维素中所含碳元素质量:
含碳元素质量相同的聚丙烯为:
【解析】
(1)纤维素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2)纤维素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0n:5n=2:1;
(3)见答案。
24. 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用Na2CO3、H2SO4、BaCl2和NaOH四种无色溶液进行实验。
(1)小组同学经讨论后,一致认为这四种无色溶液两两之间能发生的反应有____个,写出其中有气泡产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小组同学将四种无色溶液倒入同一大烧杯中,得悬浊液,将其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向无色滤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则白色沉淀是________(填化学式),无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答案】(1) 4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3) BaSO4 ; H+、Cl-、Na+
【解析】(1)四种溶液两两混合,其中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氯化钡和氢氧化钠不发生反应,所以四种无色溶液两两之间能发生的反应有4个,故填4;上述反应中有气泡产生的反应是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2)向无色滤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说明滤液呈酸性,四种溶液两两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有碳酸钡和硫酸钡,其中碳酸钡能够与酸反应,而硫酸钡不溶于酸,所以得到的白色沉淀是硫酸钡,其化学式为BaSO4,故填BaSO4。最终滤液呈酸性,则原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存在,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可能全部转化为沉淀,所以无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氢离子、氯离子和钠离子,其符号依次是H+、Cl-、Na+,故填H+、Cl-、Na+。
三、探究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0分)
25. 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用Na2CO3、H2SO4、BaCl2和NaOH四种无色溶液进行实验。
(1)小组同学经讨论后,一致认为这四种无色溶液两两之间能发生的反应有____个,写出其中有气泡产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小组同学将四种无色溶液倒入同一大烧杯中,得悬浊液,将其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向无色滤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则白色沉淀是________(填化学式),无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答案】(1) 4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3) BaSO4 ; H+、Cl-、Na+
【解析】(1)四种溶液两两混合,其中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氯化钡和氢氧化钠不发生反应,所以四种无色溶液两两之间能发生的反应有4个,故填4;上述反应中有气泡产生的反应是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2)向无色滤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说明滤液呈酸性,四种溶液两两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有碳酸钡和硫酸钡,其中碳酸钡能够与酸反应,而硫酸钡不溶于酸,所以得到的白色沉淀是硫酸钡,其化学式为BaSO4,故填BaSO4。最终滤液呈酸性,则原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存在,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可能全部转化为沉淀,所以无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氢离子、氯离子和钠离子,其符号依次是H+、Cl-、Na+,故填H+、Cl-、Na+。
26. 硝酸溶解废旧CPU所得溶液中含有Cu2+和Ag+,用适当浓度的盐酸、氯化钠溶液、氨水和铁粉,按照如下方法回收Cu和Ag(图中标注的试剂均不同)。
(1)加入过量Fe粉发生的主要反应为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2)试剂1和试剂3的名称依次是______。
(3)若向66g物质1中加入100g试剂2后,恰好完全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为60.4g,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
(2)氯化钠溶液、氨水
(3)剩余固体的质量为铜的质量,故物质1中铁的质量为:66g-60.4g=5.6g
解:设反应生成氯化亚铁的质量为x,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
x=12.7g
y=0.2g
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0%。
【解析】
(1)溶液1中含有铜离子,硝酸溶解废旧CPU,故该铜盐是硝酸铜,加入过量铁,铁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加入试剂1,得到氯化银,故试剂1可能是氯化钠或盐酸,而溶液1中,加入过量铁粉,铁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物质1为铜和铁的混合物,加入试剂2,除去铁,得到铜,试剂2应为盐酸,故试剂1为氯化钠溶液,加入试剂3 ,得到,故试剂3为氨水。
27. (1)在1800年,某科学家利用“伏打电池”在常温下对水进行通电分解,当正极产生了10mL的___________,负极产生的气体约为___________mL,再次确认了水的组成。
(2)《茶疏》中对泡茶过程有如下记载:“治壶、投茶、出浴、淋壶、烫杯、酾茶、品茶……”,以上过程涉及的操作有溶解、过滤等;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过滤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硬水软化。
(3)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10℃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
②若A中含有少量B时,可用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A。
③将等质量的A、B、C饱和溶液由50℃降温到20℃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答案】氧气 20 引流 滤液浑浊 不能 C 降温结晶 C> B>A
【解析】
(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正极得到氧气,负极得到氢气,两者体积比为1:2;当正极产生了10mL的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约为20mL。
(2)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体洒出;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造成的后果是导致液体从滤纸和漏斗缝隙流下,会使滤液浑浊。过滤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不能将硬水软化。
(3)①10℃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C。
②A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若A中含有少量B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③50℃时溶解度A>B=C,等质量的A、B、C饱和溶液中溶剂水的质量为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精品解析:江苏省常州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③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冲刺二模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二(解析版),文件包含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冲刺二模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二解析版docx、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冲刺二模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冲刺二模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一(解析版),文件包含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冲刺二模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一解析版docx、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冲刺二模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一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