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江苏省常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三(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江苏省常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三(原卷版).docx
    • 解析
      江苏省常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三(解析版).docx
    江苏省常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三(原卷版)第1页
    江苏省常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三(原卷版)第2页
    江苏省常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三(原卷版)第3页
    江苏省常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三(解析版)第1页
    江苏省常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三(解析版)第2页
    江苏省常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三(解析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常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三(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三(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苏省常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三解析版docx、江苏省常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三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常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三)
    2022年5月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17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本试卷为小林老师原创,盗用必究。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4.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答在第II卷前的答题表中。
    5.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本试卷上。
    6.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Ar(H)=1 Ar(C)=12 Ar(O)=16 Ar(Na)=23 Ar(Mg)=24Ar(S)=32 Ar(Cl)=35.5 Ar(Ca)=40 Ar(Fe)=56 Ar(Cu)=64 Ar(Mn)=55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 《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下列诗句反映的物质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B.千锤万凿岀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答案】B
    【解析】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烈火焚烧生成了新物质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吸取药液 D.读取液体体积
    【答案】A
    【解析】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仪器连接好后,将玻璃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双手握住试管,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正确;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为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集气瓶,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错误;
    C、用胶头滴管取液时,需要将空气挤到外面,不能像图中这样挤到试剂瓶中,防止药品变质,错误;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错误。
    故选A。
    3. 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甲图可知,O2占空气质量的21% B.由乙图可知,白磷燃烧需要和空气接触
    C.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冒出白烟 D.点燃红磷后,要迅速放入集气瓶中
    【答案】A
    【解析】
    A、由甲图可知,O2占空气体积的21%,不是空气质量的21%,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乙图中,水下的白磷未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了,说明磷燃烧需要和空气接触,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P2O5固体,冒出白烟,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点燃红磷后,要迅速放入集气瓶中,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河水 B.空气 C.石油 D.氮气
    【答案】D
    【解析】
    A、河水是由水、可溶性物质等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空气是由氧气、氮气等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石油石油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氮气是由氮气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符合题意;
    答案:D。
    5.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B.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学性质有较大差异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
    D.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答案】D
    【解析】
    A、石墨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金刚石没有导电性,选项说法不正确;
    B、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存大较大差异,但化学性质相同,选项说法不正确;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但具有氧化性,选项说法不正确;
    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利用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所以既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6. 为了预防骨质疏松,应给人体补充的元素是
    A.钙 B.铁 C.氟 D.碘
    【答案】A
    【解析】
    A、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选项正确;
    B、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铁性贫血,故选项错误;
    C、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选项错误;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和呆小症,故选项错误。故选A。
    7. “宏观一微观一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甲图表示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核外电子排布情况,乙图A、B、C表示部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据图所得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A.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B.镓是一种金属元素
    C.图C表示的是一种阳离子 D.氯化镓的化学式为GaCl2
    【答案】B
    【解析】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一格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A错误;
    B、镓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B正确;
    C、图C中核电荷数为17,小于核外电子数2+8+8=18,属于阴离子,C错误;
    D、镓最外层电子数是3,容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在化合物中化合价为+3价,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氯化镓的化学式为GaCl3,D错误。
    故选B。
    8. 水是生命之源。成市生活用水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的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反应沉淀池、过滤池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B.吸附池内常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C.自来水厂投入明矾进行消毒
    D.硬度较高的自来水,用户可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其硬度
    【答案】C
    【解析】
    A、通过反应沉淀池,使悬浮的杂质沉降,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符合题意;
    C、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加速其沉降,不能进行消毒,符合题意;
    D、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 下图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没有单质生成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该反应中,原子个数发生了改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和)的个数比为1:1
    【答案】A
    【解析】
    A、反应后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图可知,反应后没有单质生成,A正确。
    B、反应后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图可知,生成物只有一种,不属于复分解反应,B错误。
    C、由图可知,该反应中,原子个数没有发生改变,C错误。
    D、反应后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和 )的个数比为2:1,D错误。
    故选:A。
    10. 下列所采取的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A.油锅起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B.煤气泄漏迅速打开排气扇
    C.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D.在森林大火蔓延路线前开辟一条“隔离带”,以控制火灾
    【答案】B
    【解析】
    A、油锅起火迅速用锅盖隔绝氧气盖灭,A正确。
    B、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容易产生电火花容易发生爆炸,B错误。
    C、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迅速用湿抹布扑盖,隔绝氧气灭火,C正确。
    D、在森林大火蔓延路线前开辟一条“隔离带”,清除可燃物,可以控制火灾,D正确。
    故选:B。
    11. 如图是X、Y、Z三种液体的对应近似pH,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X显酸性 B.Y可能是水
    C.Z可能是某种盐溶液 D.Z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答案】D
    【解析】依据pH的应用范围在0~14之间,当pH=7时,呈中性;pH<7时,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当pH>7时,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
    A、X的pH为1,小于7,呈酸性,不符合题意;
    B、Y的pH为7,呈中性,可能是水,不符合题意;
    C、Z的pH为10,大于7,呈碱性,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能是某种盐溶液,不符合题意;
    D、Z的pH为10,大于7,呈碱性,因此Z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符合题意。故选D。
    12. 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液呈蓝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Ag、Cu B.滤液中一定有Cu2+、Zn2+
    C.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D.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生成
    【答案】B
    【解析】
    A、由分析可知,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含有铜,一定没有锌,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分析可知,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所以滤液中一定有Cu2+、Zn2+,选项说法正确;
    C、滤渣中一定没有锌,所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没有气泡产生,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分析可知,滤液中可能有硝酸银,所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不一定有沉淀生成,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13. 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 KNO3 B. NH4HCO3 C. Ca( H2PO4)2 D. K2SO4
    【答案】A
    【解析】A、KNO3含K、N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
    B、NH4HCO3只含N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C、Ca( H2PO4)2只含P一种营养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
    D、K2SO4只含K一种营养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 将1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成10%的稀硫酸。有关步骤的说法正确的是
    A.计算需水98g B.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D.配制好后,装瓶贴标签
    【答案】D
    【解析】
    A、溶质质量=(10×98%)g=9.8g,10%=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液质量=(9.8÷10% )=98g,溶剂质量=(98-9.8)g=88.2g,不符合题意;
    B、量取水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平齐,不符合题意;
    C、稀释浓硫酸时,应该浓硫酸加入水中,不符合题意;
    D、配制好后,装瓶贴标签,符合题意。
    故选D。
    15. 某工厂排出废水pH小于7,并含有较多的Cu2+,对环境污染严重。从环保及回收利用考虑,较切合实际的治理方案是应适量加入( )
    A.烧碱和纯碱 B.盐酸和铁粉
    C.生石灰和铁粉 D.熟石灰和金属银
    【答案】C
    【解析】A、烧碱和纯碱都只能调节pH,但不能回收铜,A选项错误;B、铁的活动性强于铜,可以置换铜,但废水已显酸性,加盐酸会使酸性加强,B选项错误;C、生石灰可以调节pH,且铁的活动性强于铜,可以置换铜,C选项正确;D、熟石灰可以调节pH,但银活动性小于铜,因此不能回收废水中的铜,D选项错误;故选C。
    16. 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
    B.将60℃的硝酸钾溶液降温到0℃,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C.在0℃-100℃之间的某一温度下,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与氯化钾的溶解度可能相同
    D.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与氯化钾的饱和溶液相比,前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
    【答案】B
    【解析】
    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指明温度,A中未指明具体温度,故无法比较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故A错误;
    B、由于未告知60oC的硝酸钾溶液是否饱和,则降温时不一定有晶体析出,故B正确;
    C、由图可知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0o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20g,而此温度下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小于0.2g,则在0℃~100℃之间的某一温度下,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与氯化钾的溶解度不可能相同,故C错误;
    D、没有说明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与氯化钾的饱和溶液质量是否相等,故无法判断二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小关系,故D错误;
    故选B。
    17. 下列物质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
    A.二氧化碳 B. 硝酸
    C. 硫酸铜 D. 氢氧化铁
    【答案】D
    【解析】A、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符合题意。B、硝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不符合题意。C、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铁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符合题意。故选D。
    18.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选择试剂
    操作方法
    A
    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
    熟石灰
    取样,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
    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铁粉
    稀盐酸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烘干
    C
    从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剩余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D
    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钠
    稀盐酸
    硝酸银
    取样,先加入过量稀盐酸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
    【答案】D
    【解析】
    A、氯化铵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氯化钾和熟石灰不反应,可以取样,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研磨闻气味,进行鉴别,不符合题意;
    B、铁能与稀盐酸反应,铜与稀盐酸不反应,可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烘干,得到铜,不符合题意;
    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剩余固体中含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故可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二氧化锰,不符合题意;
    D、取样,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除去碳酸钠,但是引入了氯离子,影响对氯化钠的检验,符合题意。
    故选D。
    19. 下列图像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A. 高温煅烧石灰石
    B. 氢气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分别逐滴滴加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至过量
    D.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答案】D
    【解析】
    A、高温煅烧石灰石能生成氧化钙固体和二氧化碳气体,开始时固体质量不断减小,后来不再改变,不会减少至零,故选项错误;
    B、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生成2个水分子,反应前分子个数为3,反应后分子个数为2,反应后分子个数减小,故选项错误;
    C、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分别逐滴滴加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至过量,反应开始时,硫酸少量,铁粉和锌粉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待硫酸足量时,铁产生的氢气多,铁消耗硫酸的质量大;故选项错误;
    D、一定的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硝酸钾先溶解,溶液质量增加,待溶液饱和后,硝酸钾不再溶解,溶液质量不变,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0. 取一定质量的Fe(OH)3固体加热至550℃完全分解为Fe2O3和H2O,温度提高到1400°C时,Fe2O3继续分解为复杂的铁的氧化物和O2;将产生的气体先通过浓硫酸,浓硫酸质量增加5.4克,再通过灼热的铜网,铜网质量增加0.8克(产生的气体均被完全吸收)。则所得复杂的铁的氧化物化学式为
    A.FeO B.Fe3O4 C.Fe4O5 D.Fe5O7
    【答案】C
    【解析】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增加质量就是生成水的质量5.4g,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水中氢元素质量等于氢氧化铁中氢元素质量,则氢氧化铁的质量为;氢氧化铁中铁、氧元素的质量分别为为、;氢氧化铁分解失去氧元素的质量为水中氧元素质量和被铜网反应的氧元素质量之和,质量为;则得到复杂的铁的氧化物中铁、氧元素质量分别为11.2g、9.6g-5.6g=4g,设化学式为FexOy:

    即化学式为Fe4O5。
    故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20分)
    21. 用化学用语填空。
    (1)1个银原子______
    (2)2个氧离子______
    (3)3个一氧化氮分子______
    (4)氢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______
    【答案】(1)Ag(2)2O2-(3)3NO(4)
    【解析】
    (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1个银原子表示为:Ag;
    (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氧离子表示为:2O2-。
    (3)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一氧化氮分子表示为:3NO。
    (4)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氢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表示为:
    22. 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右图所示,则钛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
    (2)家用台灯通常采用铜质插头,是利用金属铜的______性。
    (3)我国是最早采用湿法炼铜的国家,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将一定质量的Zn片加入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_;若滤液显蓝色,则滤液中溶质一定有______。
    【答案】47.87 导电 Ag Cu(NO3)2、Zn(NO3)2
    【解析】
    (1)根据单元格信息,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
    (2)家用台灯通常采用铜质插头,是利用金属铜的导电性。
    (3)我国是最早采用湿法炼铜的国家,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
    (4)由于金属的活动性是:锌>铜>银,将一定质量的Zn片加入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银,当硝酸银完全反应,锌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Ag;若滤液显蓝色,说硝酸铜有剩余,硝酸银可能有剩余,也可能完全反应,则滤液中溶质一定有Cu(NO3)2、Zn(NO3)2。
    23. 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备CO2,并模拟自然界中CO2的循环。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3)为制得CO2的水溶液,CO2应从装置C的______(填“m”或“n”)端通入。
    (4)将CO2的水溶液转移至烧杯,并组装装置如图D所示,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
    【答案】试管 A m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收集到的气体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解析】
    (1)装置B中仪器①的名称是试管;
    (2)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产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其反应方程式为:;石灰石为固体,盐酸为液体,该反应为典型的“液固”反应,因此其发生装置应该用A;
    (3)若从n端通入,持续通入的二氧化碳会把水挤出,难以得到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因此应该从m端通入;
    (4)水草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因此检验的气体就是氧气,其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收集到的气体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24. 根据以下粒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粒子的符号___________。
    (2)以上粒子中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3)写出B和D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
    【答案】Mg2+ A 、C MgO
    【解析】
    (1)B粒子中质子数为12,是12号元素镁元素,核外电子有10个小于质子数,故为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Mg2+。
    (2)元素化学性质和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AC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4,其化学性质相似。
    (3)B和D元素分别为12号、8号元素,分别为镁元素、氧元素,两者化合价分别为+2、-2,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故两者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O。 
    三、探究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0分)
    25. 小宁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和酸反应),为了探究反应后溶液的成分,他又进行如下实验:取反应后的溶液50g于烧杯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发现先有气泡产生,后生成白色沉淀。下表为产生的气体总质量、沉淀总质量与滴入碳酸钠溶液总质量的关系。
    碳酸钠溶液总质量/g
    25.0
    50.0
    75.0
    100.0
    125.0
    150.0
    175.0
    200.0
    气体总质量/g
    1.1
    2.2
    2.2
    2.2
    2.2
    2.2
    2.2
    2.2
    沉淀总质量/g
    0
    0
    2.5
    5.0
    m
    n
    9.0
    9.0
    (1)表中n=______。
    (2)所取的反应后50g溶液中溶质是______。
    (3)所用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1)9.0
    (2)氯化钙和氯化氢CaCl2和HCl
    (3)解:设所用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答:所用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6%。
    【解析】
    (1)当碳酸钠溶液的总质量为50g时,沉淀质量为0g,为75g时,沉淀质量为2.5g,为100g时,沉淀质量为5.0g,则125g时,沉淀质量m=7.5g,之后在增加至150g时,沉淀质量应为10g,观察碳酸钠溶液为175g、200g时,沉淀质量保持9.0g,可知沉淀最大质量为9.0g,所以n=9.0g;
    (2)盐酸与石灰水反应,溶质肯定有氯化钙存在,而当加入25g碳酸钠溶液时,有气体产生,这说明盐酸过量,即此时反应液还有盐酸存在,所以所取的反应后50g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钙和氯化氢(CaCl2和HCl);
    (3)首先盐酸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之后加入碳酸钠,因为有气体产生,说明之前的盐酸是加入过量的,因此加入碳酸钠溶液后碳酸钠首先与盐酸反应,等盐酸被完全反应后,碳酸钠在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直至氯化钙被完全消耗,当加入碳酸钠溶液50g时,碳酸钠恰好与剩余的盐酸反应。详见答案。
    26. 从废旧手机的某些部件中可回收银和铜,其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1)请写出步骤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写一个即可)
    (2)步骤Ⅱ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的作用是什么______?
    (3)步骤Ⅲ中,若溶液乙的质量大于溶液甲,确定M后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1)(或) (2)除去固体中的铜单质
    (3)
    【解析】
    (1)步骤Ⅰ中发生反应为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粗产品中含镁、铝、铜、银,加入稀硫酸,镁、铝和稀硫酸反应,铜、银和稀硫酸不反应,故步骤Ⅱ中,加入硝酸银溶液,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目的是:除去固体中的铜单质;
    (3)步骤Ⅲ中,若溶液乙的质量大于溶液甲,溶液甲中含硝酸铜,说明金属M能与硝酸铜反应,且M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铜大,M可以是锌,锌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7. 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测出了甲、乙、丙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并通过描点法绘制出如图的溶解度曲线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t1℃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到t2℃有固体析出是___________。
    (2)在温度不变的前提下,将t1℃时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写出一种可采用的方法___________。
    (3)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___
    (4)t2℃时,将35g甲物质加入到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成分溶解再降温到t1℃后,烧杯中固体质量为___________克。
    【答案】丙 增加溶质 甲 20
    【解析】
    (1)t1℃时甲、乙、丙均为饱和溶液,当升高温度到t2℃时,甲、乙的溶解度增大,不会有固体析出,丙的溶解度降低,有固体析出;
    (2)在温度不变的前提下,将t1℃时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加入过量溶质或蒸发掉溶剂的方法;
    (3)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根据饱和溶液,可知在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4)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60g,即50g水中最多溶解30g甲,有5g甲未溶解,降温到t1℃后,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0g,即50g水最多溶解15g甲,有15g甲析出,故烧杯中固体质量为:15+5=20g。
    28. 下图中的A~I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D、I是氧化物,I是一种有毒气体;B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第三;C由三种元素组成;G为紫红色。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G的化学式:______。
    (2)写出B→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上图中各物质之间反应和转化反应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4)H→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Cu 4Al+3O2=2Al2O3 分解反应 C+CO22CO
    【分析】
    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在前四位的是:O、Si、Al、Fe ,B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第三,那么B是铝;G为紫红色,那么G是铜;由于B是铝,A是氧化物,所以B→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l+3O2=2Al2O3,A是氧化铝,I是氧化物,且是有毒气体,故为一氧化碳,C能和氧化物反应且能和B(铝)反应,故C为酸,C由三种元素组成为硫酸,D为金属氧化物,硫酸和金属氧化物生成盐和水,E为硫酸盐,硫酸盐E能生成G铜,故E为硫酸铜,F可以为硫酸亚铁,D为氧化铜,H能和氧化铜反应,且还能生成一氧化碳,H为碳,带入转化关系,符合题意。
    【解析】
    (1)由分析可知,G为铜,故填:Cu;
    (2)由分析可知B为铝,A为氧化铝,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故填:4Al+3O2=2Al2O3;
    (3)铝和氧气生成氧化铝,属于化合反应,C(硫酸)和D(氧化铜)生成硫酸铜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E(硫酸铜)生成G铜,属于置换反应,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故填:分解反应。
    (4)由分析可知H为碳,I为一氧化碳,H→I,碳和二氧化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故填:C+CO22CO。
    四、实验题
    29. 叶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做《测定部分溶液酸碱性》的实验,所用药品如图1(初中常见,不考虑碳酸氢钠溶液):

    大家发现有一瓶溶液的标签已经破损,叶老师告诉同学们以上试剂均放置了较长时间并让大家对该溶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标签破损的溶液的是什么?
    【设计实验1】小龙同学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于是认为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
    (1)【表达与交流1】你认为小龙的理由是_______ _.
    (2)【设计实验2】为进一步确定该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小飞同学取该溶液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于是得出结论该溶液中的溶质是碳酸钠.
    【表达与交流2】请你对小飞的结论进行评价________ .
    (3)【设计实验3】小组同学经过认真思考,利用现有药品重新设计实验,最终得出小飞同学的结论是正确的,则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__.
    确定溶液成分后,大家继续完成测定酸碱性实验,实验后发现实验台上有两只盛有红色液体的试管(如图2),叶老师进一步引导大家进行探究.已知每只试管中只有一种指示剂,同学们对试管中是什么指示剂展开探究.
    (4)【提出问题】两只试管中的指示剂分别是什么?
    【设计实验4】小澎同学分别向两只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稀盐酸,并不断振荡,当 I试管中恰好变为无色时,II试管中仍为红色.于是小澎认为:I试管中指示剂是酚酞溶液,II试管中指示剂是石蕊溶液.
    【表达与交流3】请对小澎的结论进行评价_______ _.
    (5)【设计实验5】小组同学利用现有药品继续实验,向 II试管中加入________,没有看到明显现象,从而确定了小澎的结论是正确的.
    (6)【反思与评价】取用液体药品时,为了防止标签被腐蚀,应注意的操作是_______ _.
    【答案】 (1)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是碱性
    (2)盐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3)CaCl2+Na2CO3═CaCO3↓+2NaCl
    (4)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变红,加入足量的盐酸,盐酸能将碱性物质消耗掉,溶液呈中性,酚酞不变色;石蕊试液在酸性溶液中变红,加入盐酸,溶液仍然呈酸性,红色不消失
    (5)氯化钡溶液
    (6)标签向着手心
    【解析】
    【表达与交流1】小龙同学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而氢氧化钠溶液黑人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是碱性.
    【表达与交流2】小飞同学取该溶液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而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有气泡产生故填:盐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设计实验3】若要证明是碳酸钠,而不是氢氧化钠,需要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然后加入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说明不含有氢氧化钠,故是碳酸钠,此反应中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填:CaCl2+Na2CO3═CaCO3↓+2NaCl.
    确定溶液成分后,大家继续完成测定酸碱性实验,实验后发现实验台上有两只盛有红色液体的试管(如图2),叶老师进一步引导大家进行探究.已知每只试管中只有一种指示剂,同学们对试管中是什么指示剂展开探究.
    【表达与交流3】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变红,加入足量的盐酸,盐酸能将碱性物质消耗掉,溶液呈中性,酚酞不变色;石蕊试液在酸性溶液中变红,加入盐酸,溶液仍然呈酸性,红色不消失;故小澎同学分别向两只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稀盐酸,并不断振荡,当I试管中恰好变为无色时,II试管中仍为红色.于是小澎认为:I试管中指示剂是酚酞溶液,II试管中指示剂是石蕊溶液,故填: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变红,加入足量的盐酸,盐酸能将碱性物质消耗掉,溶液呈中性,酚酞不变色;石蕊试液在酸性溶液中变红,加入盐酸,溶液仍然呈酸性,红色不消失.
    【设计实验5】要证明是石蕊试液在盐酸中变红,可以加入氯化钡溶液,没有明显的现象,证明是石蕊试液,故填:氯化钡溶液;
    【反思与评价】取用液体药品时,为了防止标签被腐蚀,应注意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残留的液体流下腐蚀标签,故填:标签向着手心.


    相关试卷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精品解析:江苏省常州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精品解析:江苏省常州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③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冲刺二模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二(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冲刺二模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二(解析版),文件包含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冲刺二模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二解析版docx、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冲刺二模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冲刺二模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一(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冲刺二模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一(解析版),文件包含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冲刺二模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一解析版docx、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冲刺二模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一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