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海版三年级下册第6课 放大镜下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辽海版三年级下册第6课 放大镜下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绘画联系,作品展示,课后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 题 放大镜下 课时 1 课型 新授
学情分析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对放大镜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仔细观察的能力还有限,绘画的难度也很大,本节课应该从绘画的表现难度入手,对绘画能力强的学生要求画面内容要完整、丰富,其他学生只要画出局部的细节就可以了。
教学目标 1、认识到使用工具观察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可以观察到更细小的物体。
2、发展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兴趣。
3、了解身边的常见事物,再从局部和整体去观察美,去感受美,进而探究美的因素。
教学难点 用图形记录放大镜下的昆虫肢体及生活习性
教学重点 能通过放大镜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放大镜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在地球上有一个庞大的昆虫家族,它们种类数量繁多,每一种都有着特殊的身体构造与特有的生活习性,由于它们个头太小,常常被我们忽略。让我们来看看摄像机镜头下的奇妙的昆虫世界吧!
(播放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课件。)
二、讲授新课
1、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肢体
师:这些家伙比较小,让我们用上放大镜,看看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2、交流观察发现:
学生通过观察,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通过观察发现,辅之以学生的相关课外知识,丰富学生对昆虫世界的了解,激发学生研究昆虫世界的兴趣。
3、昆虫有哪几部分组成:
头、胸、腹、六只脚等
三、绘画联系
寻找生活中的小昆虫,用放大镜观察,把观察到的最有趣的形象画出来。
学生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品展示
展示优秀作品,同学之间相互评价。
五、课后拓展
选择一种昆虫作为你们的观察对象,看看它们是如何吃食、活动、筑巢……
教学板书 放大镜相下
头、胸、腹、六只脚
教学反思
在观察前,结合媒体图片、文字等资料,先向学生介绍某些昆虫的复眼、足、触角、翅等值得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的部位,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观察活动中能有重点有目标地进行观察,而不是随意的,漫无目标的,避免观察水平仍停留于三年级时对昆虫的观察。课 题 放大镜下 课时 2 课型 新授
学情分析 通过学习,同学们对放大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是用放大镜观察其他的一些小物品,经验还很少,这节课要让学生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绘画。
教学目标 1、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更细小的物体。
2、发展使用放大镜观察物品的兴趣。
3、了解身边的常见事物,再从局部和整体去观察美,去感受美,进而探究美的因素。
教学难点 如何表现放大镜下看到的物象,及细节的刻画。
教学重点 能通过放大镜观察到更多的细节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放大镜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带了哪些想要用放大镜观察的物品,大家进行交流汇报。
引出本课课题。
二、讲授新课
1、观察放大镜下的树叶。
有哪些部分组成?
应该怎样绘画?
2、观察放大镜下的蚂蚁
有哪些部分组成?
应该怎样绘画?
3、观察放大镜下的其他物品
有哪些部分组成?
应该怎样绘画?
三、绘画练习
把你观察到的放大镜下的物品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注意细节的刻画。
四、作品展示
展示优秀作品,同学之间相互评价。
五、课后拓展
课后交流观察心得。
教学板书
放大镜相下
树叶 蚂蚁教学反思 观察活动中,一定要强调,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通过比较,才能对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要让学生将放大镜下的发现记录下来,可以文字表述,可以画图记录,这样才能体现放大镜观察的效果,使学生印象深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辽海版三年级下册第6课 放大镜下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6课 放大镜下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绘画联系,作品展示,课后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美术辽海版第6课 放大镜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谈话引入,讲授新课,课堂展示,课后拓展,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