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记金华的双龙洞》 作业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00210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记金华的双龙洞》 作业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00210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7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7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时作业,共4页。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成绩:______
【夯实基础】
看拼音,写词语。
zhè jiāng luó liè dù juān
( ) ( ) ( )
yù mèn yuán tóu shí sǔn
( ) ( ) ( )
二、按要求完成。
1.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jì( ) zhuǎn( )
系 转
xì( ) zhuàn(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山上开满了映山红,( )花朵还是叶子,( )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2)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态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 )不比作什么,( )很值得观赏。
(3)内洞里( )有一条青龙,( )有一条黄龙。
【能力提升】
三、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 )2.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
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
3.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
4.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
5.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
【综合运用】
四、课内阅读。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两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1.选文中作者是按照( )→( )→( )的先后顺序写的。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乘船的方式是用绳子拉,突出了孔隙的小。
B.选文重点描写了进外洞时的情景。
C.画线句中的“贴”字说明仰卧的姿势没法再低了,突出了孔隙的窄小低矮。
3.孔隙是什么样的?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个特点的?
4.为什么作者会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他挤压过来?
【参考答案】
课后作业(二)
一、浙江 罗列 杜鹃 郁闷 源头 石笋
二、1.系鞋带 关系 转弯 转动
2.(1)无论 都 (2)即使 也 (3)不但 而且
三、1.比喻 2.排比、比喻 3.设问 4.对比 5.排比
四、1.外洞→孔隙→内洞
2.B
3.孔隙很狭小。作者运用直观描写与真实感受相结合的写法,突出了孔隙的特点。“容得下一只小船”“两个人并排…没法容第三个人”这是直观地描写孔隙的狭小。“……挤压……稍微……准会……”这是描写自身的感觉来突出孔隙的狭小。
4.因为孔隙太小,左右和上方山石奇形怪状,周围又是昏暗一片,作者感受到山石挨着他,似乎将他紧紧包围起来,越往内洞走,黑暗越浓,这种压迫感越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当堂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拼音,写词语,给下列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形近字组词,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课文整体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7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堂检测,共6页。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6 海上日出同步练习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