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章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三节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同步练习题
展开一、基础巩固
1.下图表示河流沿岸聚落的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聚落都位于河流沿岸,主要原因是( )
①河流为生产、生活提供水源 ②河运便利 ③河流沿岸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2)a聚落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主要原因是( )
A.便于发展水运B.减少河流洪水的威胁
C.容易获取淡水资源D.地势较平坦,利于人类定居
2.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聚落分布景观。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该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B.水源C.地形D.气候
(2)该地交通线( )
A.密集B.呈“之”字形
C.呈网状分布D.平直
3. 2012年4月28日正式通车的四川雅安—西昌高速公路,穿越了龙门山构造带及安宁河断裂带,沿线多高山、断崖、陡坡、溶洞、深谷。雅西高速公路全长约240千米,其中特大桥23座,大桥168座,隧道25条。桥隧长度占全线总长的55%。上图是雅西高速公路汉源流沙河大桥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雅西高速公路桥梁隧道密布的主要原因有( )
①减轻暴雨、凌汛、泥石流等危害 ②位于断裂构造带,地质条件复杂 ③多断崖、深谷、陡坡,地势起伏大 ④多角峰、U形谷、溶洞,地貌类型多样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2)与同等级公路线相比,雅西高速公路( )
A.建设成本低B.施工难度大C.运行速度快D.中途设站多
4. 2017年春节小长假期间,湖北省兴山县古夫镇至昭君大桥的“水上公路”(如右图所示)累计接待游客达9万人次。该条公路是兴山县连接G42沪蓉高速宜(昌)巴(东)段的重要通道,线路总长10.9千米,其中有4.4千米建在三峡库区香溪河和古洞口二级水电站之上,故得名“水上公路”。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快速通道修建成“水上公路”,主要目的在于( )
A.减少建设成本B.避免破坏山林
C.减少占用耕地D.缩短出行路程
(2)该段公路( )
A.易造成河流堵塞
B.修建时应优先考虑缩短线路长度
C.桥梁高度要考虑洪水位
D.建在河道最深的地方
5.下图为某山区公路规划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计划修建从A镇到B镇的公路。①与②两个待选方案中,你认为较合理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2)修建B镇到D城市的公路不走直线,而绕道C镇的原因是什么?
(3)为充分发挥图中两条河的运输作用,可采取 的措施,请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
(4)甲河流的上游以 (侵蚀作用)为主,下游以 (侵蚀作用)为主。
二、提高训练
6.中国传统的风水学,古代称堪舆术,将古代天文、气候、地形、水文、生态环境等内容引进选择地址、构建环境的艺术之中。四川阆中古城被称作“风水第一城”,旅游业发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阆中城区所在地的描述,及有关阆中城区布局的说法,两者组合正确的是( )
A.河岸坡度大 甲地是沿江防洪堤最厚最高区域
B.土层深厚,颗粒大 丙地为重工业区
C.地下水埋藏较深 古城区布局是受行政规划影响
D.受外力作用影响形成 乙地建筑较为高大密集
(2)从传统风水学说来看,阆中城区所在地是一个风水宝地。下列对其解释不合理的是( )
A.三面环水,调节小气候,气候要素年较差大
B.四面环山,城区风力较小,热量不易散失
C.北方山地阻挡寒冷的偏北风,冬季气候相对温暖
D.植被丰富,水源充足,环境优良
7.在陡崖的石壁上凿石打孔,植入木桩(或石桩),在木桩(或石桩)上设横木,以通行人或者车马,谓之“栈道”。秦岭的“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四大古栈道闻名全国(如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秦岭的四大古栈道都是沿溪开道,其主要原因是( )
A.海拔低,地形坡度小B.距河近,施工、取水方便
C.有充足的劳动力可用D.利用河运,施工方便
(2)图中栈道连接的地形区是( )
A.汉中谷地与四川盆地B.渭河平原与汾河平原
C.渭河平原与汉中谷地D.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
(3)碥道是在有坡度的崖壁上削坡铲石筑成的土石路。用铲凿下来的石块在路下、坡上砌成石墙,内填土石以加宽道路。碥道逐渐取代栈道,主要是因为栈道( )
①耐久性差 ②修建费时费力 ③比碥道弯曲,里程长
④通过的行人数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浙江宁波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在四明山区,交通运输线主要以公路为主,其主要原因是( )
A.公路运输速度快B.公路建造难度较小
C.公路运输量大D.公路运输价格低
(2)唐朝时宁波的行政中心从四明山麓的小溪(今鄞州鄞江镇)搬迁到了现在的三江口,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
①河道运输 ②废水排放 ③水产加工 ④地形地势
⑤水源丰富
A.①③④B.①②③C.③④⑤D.①④⑤
9.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要概括苏门答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气候特征、植被类型。
(2)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
(3)若修建连接甲、乙两城市的铁路,当地自然条件对施工有哪些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A
(2)B
【考点】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解析】【分析】(1)图中的四个聚落都位于河流沿岸,主要原因是河流为生产、生活提供水源,①对。河运便利,②对。题图不能体现河流沿岸矿产资源是否丰富,③错。结合选项可知,A正确。(2)a聚落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主要原因是中下游地势平坦,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地势较高处,可减少洪水的威胁,B正确。
【点评】影响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河流、水源;
人文因素:政治、军事、宗教、交通、农业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社会经济、旅游、科技等.
2.【答案】(1)C
(2)B
【考点】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黄土高原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地势较为平坦的缓坡地带。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聚落分布在河流两岸地势相对平坦地带,这样可以远离陡坡,避免崩塌、滑坡,还可以防止洪水的威胁,因此该地的聚落分布受地形影响较大,C正确。(2)该地地形崎岖,而且聚落分布较为分散,因此为了连接各个聚落,减缓坡度,交通线多修建为“之”字形。“之”字形线路比较弯曲,B正确、D错误。该地位于高原,交通线路比较稀疏,不可能成网络状,A、C错误。
【点评】影响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河流、水源;
人文因素:政治、军事、宗教、交通、农业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社会经济、旅游、科技等.
3.【答案】(1)C
(2)B
【考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
【解析】【分析】(1)雅西高速公路桥梁隧道密布主要是因为经过地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该地位于断裂带、构造带,地质条件复杂,该地多高山、断崖、深谷、陡坡等,修建隧道和桥梁不仅可以缩短路程,更能保证通车后的平稳安全。该地区没有凌汛现象,①错误;角峰、U形谷属于冰川侵蚀地貌,该地区没有,④错误。C正确。(2)因为崎岖的地形和特殊的地质条件,雅西高速公路桥隧密布,施工难度大,建设成本高,A错误、B正确。山区高速公路运行速度相对较慢,C错误。山区聚落比较分散,且数量少,因此中途设站少,D错误。
【点评】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分析:
[特别提醒] 社会经济因素为铁路建设的决定性因素,自然因素(复杂的地形、地质及恶劣的气候、水文和植被、自然灾害等)影响选线,技术因素是保障。
4.【答案】(1)B
(2)C
【考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
【解析】【分析】(1)“水上公路”的建设成本高;但公路建于水上,可以避免对山林的破坏;该地位于山区,占用耕地较少;建“水上公路”没有缩短路程。B正确。(2)该公路建于水库、河流上方,不会造成河流堵塞;出于安全性考虑,必然要考虑洪水威胁;河道最深处安全隐患大;线路长度需要考虑,但不是优先考虑的。C正确。
【点评】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分析:
5.【答案】(1)②方案。①方案距离短,但需穿越两座山,工程量大,难度大,造价高;②方案距离较远,但在山谷中穿行,难度小
(2)绕道C镇,便于该镇人员、物资流动,增加了运输量,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避免了跨越河流
(3)修建人工运河;如下图:
(4)下切侵蚀和溯源侵蚀;侧向侵蚀
【考点】河流地貌;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
【解析】【分析】第(1)题,①方案距离短,但需穿越两座山,工程量大,难度大,造价高。②方案距离较远,但在山谷中穿行,难度小。故较合理的是②方案。第(2)题,绕道C镇,便于C镇的人员、物资流动,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同时避免了跨越河流。第(3)题,为充分发挥图中两条河的运输作用,可采取修建人工运河的措施,为了缩短运距,减少工程量,应选择在两河距离最近处。第(4)题,甲河流的上游水流急,河道受地形限制,以下切侵蚀和溯源侵蚀作用为主。下游河道较宽阔,流速较慢,以侧向侵蚀作用为主。
【点评】交通运输建设的作用或意义:
6.【答案】(1)D
(2)A
【考点】城市地域结构及服务功能
【解析】【分析】(1)结合等高线数值,阆中城区所在地地形较平坦,水流缓慢,河岸坡度小;甲地位于凸岸,河流左岸,是沿江防洪堤较薄区域,A错误。该地地形较平坦,水流慢,泥沙颗粒较小;丙地位于城区内,不可能为重工业区,B错误。该地位于四川盆地,属于湿润地区,地下水埋藏较浅;古城区布局受地形影响,C错误。该地是河流泥沙沉积形成,即受外力作用影响形成;乙地位于城市中心,建筑较为高大密集,D正确。(2)从传统风水学说来看,阆中城区所在地是一个风水宝地。该地三面环水,调节小气候,气候要素年较差小,A不合理。四面环山,城区风力较小,热量不易散失,B合理。北方山地阻挡寒冷的偏北风,冬季气候相对温暖,C合理。植被丰富,水源充足,环境优良,D合理。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
【点评】城市区位:
(一) 自然因素
1、 地形。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世界上三大城市密集区:欧洲、东亚日本以及我国东部、美国的东北部。
2、 气候。世界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在这个地区气候条件一般比内陆地区优越。
3、 河流。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往往决定了城市的区位。城市是人口集聚的大型聚落,又是工业活动集中的地方,每天需要大量的生活和生产用水。在工业革命之前,河流的运输功能最为重要。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此外,古代城市为了安全起见,利用天然的河面进行防卫而形成城市。
(二) 社会经济因素
1、 自然资源。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工矿业的发展,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出现了城市。2、 交通。城市分布的趋势是向交通的位置集中。世界上的城市,尤其是各大城市,一般都建立在主要的交通线上。3、 政治。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许多城市都是一些地区的政治中心。4、 军事。在城市文明向世界扩散过程中,军事活动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军事时期的结束,经济生活的安定和发展,商业与政治作用的提高,以及人口的集聚,这些地区发展成为城市。5、 宗教。
7.【答案】(1)A
(2)C
(3)A
【考点】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解析】【分析】(1)古时候修路靠人力,设备落后,因此修路要考虑选择较为平坦的地形修建,以降低成本和修建难度。秦岭的四大古栈道都是沿溪开道,其主要原因是海拔低,地形坡度小。A正确。(2)根据图示,图中栈道连接的是秦岭南北,即连接的地形区是渭河平原与汉中谷地,C正确。(3)根据材料,碥道修建时填土石,较为坚固结实。栈道修建费时费力且耐久性差,因此碥道逐渐取代栈道。A正确。
【点评】交通运输线的自然条件(制约因素):
8.【答案】(1)B
(2)D
【考点】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解析】【分析】(1)在四明山区,地势起伏较大,交通运输线路建设的难度较大,而公路对自然条件的要求不高,在山区、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建造公路的难度相对较小,故在山区可以优先发展公路交通,B正确。(2)三江口位于河流交汇处,运输更方便,水源更丰富,且与小溪相比,该地地势较平坦,故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河道运输、地形地势、水源,D正确。
【点评】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原则:
交通选线要遵循“低、高、大、小”的原则,即成本要低,安全性要高,经济效益要大,环境破坏要小。
9.【答案】(1)地形地势特征:西南部为山地,东北部为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岸线较平直。气候特征: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植被类型:热带雨林
(2)分布特点:西南部和北部多沿海分布,东部多沿河流分布。
主要原因:①地形平坦;②水源充足;③交通便利
(3)有利:地形平坦。不利:①沿途多沼泽;②跨越多条河流;③多火山、地震,地质条件不稳定;④降水多,不利于施工;⑤植被茂密,不利于施工。
【考点】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解析】【分析】第(1)题,结合图中山脉、河流等的分布可判断苏门答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结合图中纬度位置可知,苏门答腊岛位于赤道地区,全年盛行上升气流,对流旺盛,多对流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第(2)题,结合图例可看出城市、乡镇一般沿河和沿海分布。主要原因可从地形、交通、水源等方面分析,沿河和沿海地区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第(3)题,影响交通线的自然条件可从地形、地质、气候、水文、植被等方面来分析。地形地质方面,结合图例可看出甲、乙两地之间地形平坦,是有利条件,但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这是不利条件;气候方面,该地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施工难度大;水文方面,沿途多沼泽,且需跨越多条河流;植被方面,该地为热带雨林,植被茂密,不利于施工。
【点评】区域自然地理要素分析:
思考方向
关键词
语言表述
自然条件
地形、
地质、
水文、
气候
地形平坦(崎岖),施工难度小(大),工程量小(大);地质构造稳定(复杂),自然灾害较少(多发);避开(穿过)沼泽地,跨越河流少(多),工程量小(大);气候条件好(差),受××灾害影响小(大)
社会经济、
技术条件
经济、
社会、
科技、
人口
有利于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脱贫致富;科技实力强(差),有(不)利于线路的修建;经过的居民点多(少)
思考方向
关键词
语言表述
自然条件
地形、
地质、
水文、
气候
地形平坦(崎岖),施工难度小(大),工程量小(大);地质构造稳定(复杂),自然灾害较少(多发);避开(穿过)沼泽地,跨越河流少(多),工程量小(大);气候条件好(差),受××灾害影响小(大)
社会经济、
技术条件
经济、
社会、
科技、
人口
有利于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脱贫致富;科技实力强(差),有(不)利于线路的修建;经过的居民点多(少)
经济
意义
发挥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促进沿线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社会、政
治意义
完善交通运输网,促进区域交通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有利于加快边远偏僻地区脱贫致富速度
战略
意义
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促进区际联系,加强区际合作,促进区域共同发展
项目
评价内容
地形
平原
对交通线路的限制较小,工程造价较低,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交通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城镇发展的关系
山地
山区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线路应尽量沿等高线修建,避开陡坡或修建成“之”字形弯道或开凿隧道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缩短桥涵的总长度
地质
地壳运动活跃地区,多断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交通建设难度大,安全性差,故应尽量避开;开凿隧道要避开断层和向斜,应从背斜部位穿越
气候
湿润地区应注意排水,干旱地区应注意防风固沙,高寒地区应注意克服冻土和缺氧带来的不利影响
比较项目
比较内容
建设成本
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搬迁成本等
路线长短
原有线路、建设距离等
沿线村镇
沿线村镇数量多少、规模大小、人口多少等
施工难度
地势起伏、桥涵多少、高寒缺氧、风雪、冻土等
沿线灾害
地质灾害、气象灾害
占用耕地
占用良田数量
生态影响
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
区域要素
具体内容
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山河位置、政治地理位置、交通地理位置等
地形特征
地形种类、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地势起伏、地形成因、地形对所在区域其他自然环境要素(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气候特征
主要的气候类型、气候要素(主要指降水和气温)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动植物和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
河流特征
年径流总量、径流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含沙量、汛期、结冰期等
水文
特征
水系
特征
发源地、流向、河流长度、流域面积、干支流、河网密度、落差、河流分段与注入海洋等
开发
利用
河流中上游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流急的地区,主要是开发水能资源;河流中下游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的地区,主要开发内河航运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优秀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a href="/dl/tb_c400443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节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优秀同步测试题</a>,文件包含23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23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二章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三节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章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三节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同步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同步训练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同步练习,9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