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习题
展开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3.3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 同步练习
一、基础巩固
1. 2011年发生在日本本州岛东部海域(142.6°E,38.1°N)的里氏9.0级大地震,导致了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日本核电比重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常规能源缺乏,核电技术成熟 B.靠近核燃料地,运费低
C.核能是清洁能源,没有污染 D.经济发达,能源消耗量大
(2)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漏辐射范围向东扩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风向
B.洋流、海陆分布
C.地形、海陆分布
D.风向、洋流
2.每年人类在石油的开采、炼制、储运和使用过程中都会将许多石油泄漏流入海洋,形成油膜漂浮在海面上,从而引起海岸及污染海域自然环境的变化。2015年5月19日下图中A地附近一条输油管道破裂,导致超过75.7立方米原油泄漏流入大海。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油膜覆盖对原油泄漏海域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
①海洋生物死亡增加 ②海水吸热量增多 ③空气变干燥 ④气温日较差变大 ⑤降水增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2)下列国家近海海域受此次原油泄漏影响最大的是( )
A.加拿大
B.日本
C.菲律宾
D.墨西哥
3.太平洋马绍尔群岛因为贫穷而被迫定期接受美国的固体废物。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实质是( )
A.资源短缺
B.任意排放废弃物
C.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D.经济发达程度差异问题在国际环境关系中的体现
(2)有关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倾倒的污染物会给他国带来环境污染
B.获得巨额的经济赔偿促进该国的经济发展
C.马绍尔群岛地广人稀,少量的污染不会引起环境问题
D.不会带来危害,因为马绍尔群岛属热带气候,环境自净能力强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莱茵河水环境的变迁印证了整个欧洲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这条河流从18世纪中期开始出现环境问题,20世纪50年代进一步恶化,70年代生态灾难达到顶峰。当时莱茵河被人们称为“欧洲下水道”,污染治理难度巨大。1950年7月,瑞士、法国、卢森堡、德国和荷兰共同成立了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委员会主席由各国轮值,秘书长则固定是荷兰人。经不懈治理,今天的莱茵河水质干净清澈,可直接饮用,成为世界上管理最好的一条河流。
(1)说明莱茵河水污染治理难度大的原因。
(2)莱茵河国际委员会秘书长为什么固定是荷兰人?
(3)简述促使莱茵河恢复原有自然风貌、重现生机的具体措施。
二、素养提升
5.墨西哥城位于19°N,在海拔约2 250米的盆地中(如下图),该市某年有2 000余万人口,3.5万家工厂,约有300万辆汽车。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墨西哥城每年11月至次年4、5月多发生严重的光化学烟雾污染,主要原因有( )
A.该期间天气晴朗,光照强,且盆地地形,多逆温现象
B.受温室效应影响
C.汽车尾气和生产、生活废气排放量小
D.该期间多气旋活动,影响污染气体的扩散
(2)下列有关解决该城市光化学烟雾危害的措施,合理的是( )
A.控制人口,禁止汽车尾气的排放,治理工厂废气
B.注意对同一季节不同排放标准的控制
C.禁止使用私家车
D.大力发展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提高汽车通行能力
6.洋垃圾指进口固体废物,有时又特指以走私、夹带等方式进口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或未经许可擅自进口属于限制进口的固体废物。中国曾是全球最大的洋垃圾进口国,洋垃圾的进口热潮开始于20世纪末。2017年7月18日,中国正式通知世界贸易组织,从2017年年底开始将不再接收外来垃圾,包括废弃塑胶、纸类、废弃炉渣与纺织品。面对中国的禁令,英、美两国正在积极制定政策彻底解决塑料等垃圾问题,但是在相关技术研制成功以及政策出台前,英、美两国在塑料等垃圾处理上仍以寻找替代中国的垃圾出口“接盘侠”为主。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中国曾大量进口洋垃圾的主要原因是( )
A.废弃物处理能力强 B.弥补工业原料短缺
C.产业结构调整需要 D.环境承载力大
(2)最有可能成为替代中国的垃圾出口“接盘侠”的国家是( )
A.加拿大
B.乌克兰
C.新加坡
D.印度尼西亚
7. 2019年2月我国北方大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相对于往年整体偏差。下图为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简图,图中数码代表不同的辐射类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大气中污染物累积增多,对图中数码代表含义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变弱
B.②⑤变弱
C.③④增强
D.③⑤增强
(2)材料中北方污染物相对于往年不易扩散的原因可能是( )
A.冬季风偏弱
B.降雪量偏小
C.夏季风偏弱
D.取暖燃煤量大
8.(拓展探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在太平洋中有一个“垃圾旋涡”,基本上是由浮动的废弃塑料物品和碎片构成。据研究人员统计,全球每年产生2.6亿吨塑料制品,其中10%以垃圾的形式被抛进大海,而太平洋上这处“垃圾旋涡”是最集中的垃圾场,面积达343万平方千米,中心最厚处达到30米。这种“垃圾旋涡”所产生的危害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
(1)简要描述“垃圾旋涡”出现位置的大致范围,分析大量塑料垃圾的来源。
(2)参与构成“垃圾旋涡”巨大水流运动的洋流有哪些?
(3)分析太平洋“垃圾旋涡”可能会带来哪些危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A
(2)D
【考点】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解析】【分析】(1)日本地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贫乏,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缺乏,而日本科技水平高,核电技术成熟,所以日本核电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较高。(2)福岛核电站核泄漏的海区有日本暖流流经,受日本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的影响,核泄漏辐射污染的范围不断向东扩展,日本东部海域位于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内,盛行风也是导致辐射污染的海水向东扩展的原因。
【点评】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气候: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海洋运输:逆流航行速度慢、能耗高;顺流航行速度快,能耗低。寒暖流交汇处有海雾形成,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威胁航海。海洋环境:加快海水净化速度,扩大海洋污染范围。
2.【答案】(1)B
(2)D
【考点】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解析】【分析】(1)油膜覆盖阻隔了海洋和大气之间的热量和水分交换,会导致海洋生物因缺氧而死亡;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减少,空气变干燥;气温日较差变大。(2)根据图示经纬度信息可知,本次石油泄漏海域位于美国西海岸,受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墨西哥受此次原油泄漏的影响最大。
【点评】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气候: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海洋运输:逆流航行速度慢、能耗高;顺流航行速度快,能耗低。寒暖流交汇处有海雾形成,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威胁航海。海洋环境:加快海水净化速度,扩大海洋污染范围。
3.【答案】(1)D
(2)A
【考点】污染物跨境转移及其应对措施
【解析】【分析】(1)分析材料可知,美国利用自身的经济优势,利用马绍尔群岛(发展中国家)的政策监控漏洞,将污染物转移到马绍尔群岛,实质是经济发达程度差异问题在国际环境关系中的体现。(2)污染物的转移利于输出国改善环境条件,但对接受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故答案为:A。
【点评】1.污染物跨境转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境外输出污染物,将本国产生的污染治理成本转嫁给他国,从而少承担或不承担环境损害和环境治理责任的社会行为。
2.主要形式
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污染物通过河流、海洋或大气等自然环境中的介质进行转移,如大面积酸雨区的形成、海上石油泄漏、跨境河流的水污染等;另一种是污染物通过人为的方式进行转移,如污染物的直接出口、污染设备和产品的转移,以及污染行业的输出等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行为。这些行为都直接或间接地损害了被转移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安全。
4.【答案】(1)莱茵河流经国家多,治理时协调难度大;沿河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污染排放多,易造成污染物跨境转移;下游水流平缓,河水自净能力差
(2)荷兰地处河流入海口,受污染威胁最大,所以秘书长固定是荷兰人
(3)加强全流域各国的合作,共同治理莱茵河水污染问题;控制河流污染源,杜绝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进河流;拆除不合理的航行、灌溉及防洪设施,拆掉水泥护坡;加强绿化,用草木绿化河岸;对部分裁弯取直的河段重新恢复其自然河道;等等。
【考点】污染物跨境转移及其应对措施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从莱茵河的流域面积、人口密度、工农业发展水平、水体的自净能力等方面来解答。莱茵河流经多个国家,协调难度大;沿河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污染排放多;下游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缓,自净能力差。
(2)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秘书长固定为荷兰人与荷兰的地理位置有关,荷兰地处河流入海口,受污染威胁最大。
(3)莱茵河是一条国际河流,流经多个国家,治理污染首先要加强国际合作,还要控制河流污染源,拆除不合理的设施,加强河岸的绿化,恢复自然河道等等。
故答案为:(1)莱茵河流经国家多,治理时协调难度大;沿河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污染排放多,易造成污染物跨境转移;下游水流平缓,河水自净能力差。(2)荷兰地处河流入海口,受污染威胁最大,所以秘书长固定是荷兰人。(3)加强全流域各国的合作,共同治理莱茵河水污染问题;控制河流污染源,杜绝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进河流;拆除不合理的航行、灌溉及防洪设施,拆掉水泥护坡;加强绿化,用草木绿化河岸;对部分裁弯取直的河段重新恢复其自然河道;等等。
【点评】风力的大小与所处的风带、位置的轮廓形状、地形的走向与盛行风的风向关系、摩擦力的大小等有关。耕作类型与区域的自然条件相关,英国东部降水少,光热条件相对较好,地形平坦,而西部降水多,多山地,这些差异导致英国呈现“东耕西牧”的格局。莱茵河水污染治理难度大是因为莱茵河流经国家多,污染排放多,自净能力差。秘书长固定为荷兰人是因为荷兰地处河流入海口,受污染威胁最大。
5.【答案】(1)A
(2)D
【考点】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解析】【分析】(1)光化学烟雾是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在阳光的照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并且墨西哥城位于盆地中,多逆温现象,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2)解决该城市光化学烟雾危害的措施合理的是大力发展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提高汽车通行能力。
【点评】光化学烟雾的防治措施
1、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光化学烟雾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机动车尾气的排放造成的,所以要严格遵守排放标准,提高汽车性能,提高油品质量,使用清洁燃油,改善汽车发动机工作状态以及在排气系统安装催化反应器等。
2、加强对化工厂的废气排放管理。要对石油、氮肥、硝酸等化工厂的排废严加管理,严禁飞机在航行途中排放燃料等,以减少氮氧化物和烃的排放。
3、使用化学抑制剂抑制。根据光化学烟雾形成机理,使用化学抑制剂,即诸如二乙基羟胺、苯胺、二苯胺、酚等对各种自由基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从而终止链反应,达到控制烟雾的目的。
6.【答案】(1)B
(2)D
【考点】污染物跨境转移及其应对措施
【解析】【分析】(1)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对原材料需求增大,进口洋垃圾可以弥补部分短缺的工业原料,节约制造成本。(2)洋垃圾虽然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为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发达国家对固体废物进口有着严格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而发展中国家为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对固体废物进口监管较松,所以最有可能成为替代中国的垃圾出口“接盘侠”的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印度尼西亚。
【点评】污染物跨境转移根本原因: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在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领域的制度建设、市场监
管、治理成本和公众参与等方面都存在差距,是导致污染物人为跨境转移的根本原因。
污染物跨境转移主要方向: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污染物主要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这包括了污染物的直接输出,以及伴随国际产业转移而发生的污染物间接输出。
7.【答案】(1)A
(2)A
【考点】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解析】【分析】(1)根据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简图中的逻辑关系判断,图中①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为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③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④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⑤为大气逆辐射。大气中污染物累积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即①变弱;大气中污染物累积增多,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增强,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能量会减弱,即②变弱、④增强;大气中污染物累积增多,大气逆辐射会增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则会减弱,即⑤增强、③变弱。(2)2月为冬季,我国北方地区集中供暖,燃煤释放大量污染物,冬季风将偏弱导致北方污染物相对于往年不易扩散。
【点评】大气受热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进行吸收、反射、散射,从而使到达地面的能量大为减少。
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
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
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8.【答案】(1)“垃圾旋涡”位于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域,以北回归线附近为中心
大量塑料垃圾随河流进入海洋;海洋船只等抛弃的废弃物,随洋流运动进入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域
(2)参与构成“垃圾旋涡”巨大水流运动的洋流有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3)难以降解的塑料垃圾大面积聚集于海域,污染海洋环境;破坏海洋生态平衡,影响海洋生物的繁衍生长,导致一些鱼类和海鸟中毒死亡,以海产品为食的人类也会受到危害;对海洋航运造成影响;影响海洋渔业捕捞;等等。
【考点】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1)图示洋流是北半球中低纬度的顺时针大洋环流。该“垃圾旋涡”位于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域,以北回归线附近为中心。由材料可知,“垃圾旋涡”基本上是由浮动的废弃塑料物品和碎片构成,故垃圾来源包括随河流进入海洋的大量塑料垃圾。包括海洋船只、渔船等抛弃的废弃物等。这些垃圾在图示洋流作用下,随洋流运动,进入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域。
(2)图示海域位于北太平洋中低纬度,参与并构成“垃圾旋涡”的洋流有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3)本题主要从从海洋污染、威胁海洋生物生存、危害人体健康等方面来解答。太平洋上这处“垃圾旋涡”基本上是由浮动的废弃塑料物品和碎片构成,难以降解的塑料垃圾大面积聚集海域,污染海洋环境。破坏海洋生态平衡,影响海洋生物的繁衍生长,导致一些鱼类和海鸟中毒死亡。海洋环境污染,以海洋水产为食品的人类也会受到危害。是最集中的垃圾场,面积达343万km2,中心最厚处达到30 m。对海洋航运造成影响,影响海洋渔业捕捞。
故答案为:(1)“垃圾旋涡”位于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域,以北回归线附近为中心。(2)参与构成“垃圾旋涡”巨大水流运动的洋流有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3)难以降解的塑料垃圾大面积聚集于海域,污染海洋环境;破坏海洋生态平衡;影响海洋生物的繁衍生长,导致一些鱼类和海鸟中毒死亡,以海产品为食的人类也会受到危害;对海洋航运造成影响;影响海洋渔业捕捞;等等。大量塑料垃圾随河流进入海洋;海洋船只等抛弃的废弃物,随洋流运动进入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域。
【点评】洋流的分布规律
洋流按其性质可分暖流和寒流两种。
(1)在赤道至南北纬40°或60°之间,形成一低纬度环流,其流向在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成逆时针方向。每个环流的西部都是暖流,东部都是属于寒流。
(2)在北纬40°或60°以北形成一高纬环流。其环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环流西部为寒流,东部为暖流。
(3)赤道以北的北印度洋,因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季风洋流。冬季吹东北季风,表层海水向西流,洋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夏季吹西南季风,表层海水向东流,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4)东西方向流动的洋流,除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外,都具暖流性质。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优秀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优秀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综合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