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3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3.1 椭圆第1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3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3.1 椭圆第1课时教案,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椭圆的定义,椭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1 椭 圆
3.1.1 椭圆的标准方程
第1课时 椭圆的标准方程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椭圆的定义.2.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3.会求简单的椭圆的标准方程.4.会判断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导语
椭圆是圆锥曲线的一种,具有丰富的几何性质,在科研、生产和人类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那么,椭圆到底有怎样的几何特征?我们该如何利用这些特征建立椭圆的方程,从而为研究椭圆的几何性质奠定基础?
一、椭圆的定义
问题1 在画板上取两个定点F1和F2,把一条长度为定值且大于F1F2的细绳的两端固定在F1,F2两点,如图,用笔尖把细绳拉紧并使笔尖在画板上移动一周,画出的轨迹是什么曲线? 在这一过程中,移动的笔尖(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是什么?
提示 椭圆,笔尖到两个定点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
知识梳理
椭圆的定义
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作椭圆(ellipse),两个定点F1,F2叫作椭圆的焦点(fcus),两焦点间的距离叫作椭圆的焦距(fcal distance).
注意点:
(1)椭圆上的点到两焦点距离之和为定值.
(2)定值必须大于两定点的距离.
(3)当距离的和等于F1F2时,点的轨迹是线段.
(4)当距离的和小于F1F2时,点的轨迹不存在.
例1 命题甲:动点P到两定点A,B的距离之和PA+PB=2a(a>0,常数);命题乙:P点轨迹是椭圆.则命题甲是命题乙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答案 B
解析 利用椭圆定义.若P点轨迹是椭圆,则PA+PB=2a(a>0,常数),∴甲是乙的必要条件.
反过来,若PA+PB=2a(a>0,常数)是不能推出P点轨迹是椭圆的.
这是因为仅当2a>AB时,P点轨迹才是椭圆;而当2a=AB时,P点轨迹是线段AB;当2a0,所以可设a2-c2=b2(b>0),
于是得b2x2+a2y2=a2b2,两边同除以a2b2,得eq \f(x2,a2)+eq \f(y2,b2)=1.
由上述过程可知,椭圆上的点的坐标(x,y)都满足上面这个方程,可以证明以上面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x,y)都在已知的椭圆上.
这样,焦点为F1(-c,0),F2(c,0)的椭圆的方程为eq \f(x2,a2)+eq \f(y2,b2)=1(a>b>0).
类似地,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我们可以得到焦点F1(0,-c),F2(0,c)的椭圆的方程为eq \f(y2,a2)+eq \f(x2,b2)=1(a>b>0).以上两种方程都叫作椭圆的标准方程.
知识梳理
椭圆的标准方程
注意点:
焦点位置由a2,b2的大小确定.
例2 根据下列条件,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1)两个焦点坐标分别是(0,5),(0,-5),椭圆上一点P到两焦点的距离和为26;
(2)经过点Peq \b\lc\(\rc\)(\a\vs4\al\c1(1,\f(3,2))),两焦点间的距离为2,焦点在x轴上;
(3)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a∶b=2∶1,c=eq \r(6).
解 (1)∵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所以设它的标准方程为eq \f(y2,a2)+eq \f(x2,b2)=1(a>b>0).
∵2a=26,2c=10,∴a=13,c=5.
∴b2=a2-c2=144.
∴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eq \f(y2,169)+eq \f(x2,144)=1.
(2)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eq \f(x2,a2)+eq \f(y2,b2)=1(a>b>0),
∵焦点在x轴上,2c=2,∴a2=b2+1,
又椭圆经过点Peq \b\lc\(\rc\)(\a\vs4\al\c1(1,\f(3,2))),
∴eq \f(1,b2+1)+eq \f(\f(9,4),b2)=1,解得b2=3,∴a2=4.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eq \f(x2,4)+eq \f(y2,3)=1.
(3)∵c=eq \r(6),∴a2-b2=c2=6.①
又由a∶b=2∶1,得a=2b,代入①得4b2-b2=6,
∴b2=2,∴a2=8.
又∵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eq \f(x2,8)+eq \f(y2,2)=1.
反思感悟 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1)先确定焦点位置;(2)设出方程;(3)寻求a,b,c的等量关系;(4)求a,b的值,代入所设方程.
提醒:若椭圆的焦点位置不确定,需要分焦点在x轴上和在y轴上两种情况讨论.
跟踪训练2 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1)焦点在x轴上,且a=4,c=2;
(2)椭圆的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0,-2),(0,2),并且椭圆经过点eq \b\lc\(\rc\)(\a\vs4\al\c1(-\f(3,2),\f(5,2))).
解 (1)∵a2=16,c2=4,∴b2=16-4=12,
且焦点在x轴上,故椭圆的标准方程为eq \f(x2,16)+eq \f(y2,12)=1.
(2)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故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eq \f(y2,a2)+eq \f(x2,b2)=1(a>b>0).
由椭圆的定义,知2a=eq \r(\b\lc\(\rc\)(\a\vs4\al\c1(-\f(3,2)-0))2+\b\lc\(\rc\)(\a\vs4\al\c1(\f(5,2)+2))2)+eq \r(\b\lc\(\rc\)(\a\vs4\al\c1(-\f(3,2)-0))2+\b\lc\(\rc\)(\a\vs4\al\c1(\f(5,2)-2))2)=eq \f(3\r(10),2)+eq \f(\r(10),2)=2eq \r(10),
∴a=eq \r(10).
又∵c=2,∴b2=a2-c2=10-4=6.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eq \f(y2,10)+eq \f(x2,6)=1.
三、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知识梳理
直线y=kx+m与椭圆eq \f(x2,a2)+eq \f(y2,b2)=1(a>b>0)的位置关系判断方法:
联立eq \b\lc\{\rc\ (\a\vs4\al\c1(y=kx+m,,\f(x2,a2)+\f(y2,b2)=1,))消去y(或x)得到一个关于x(或y)的一元二次方程:
注意点:
设直线方程时,容易忽略斜率不存在的情况.
例3 已知直线l:y=2x+m,椭圆C:eq \f(x2,4)+eq \f(y2,2)=1.试问当m取何值时,直线l与椭圆C:
(1)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
(2)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3)没有公共点?
解 直线l的方程与椭圆C的方程联立,得方程组
eq \b\lc\{\rc\ (\a\vs4\al\c1(y=2x+m, ①,\f(x2,4)+\f(y2,2)=1, ②))
将①代入②,整理得9x2+8mx+2m2-4=0,③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
Δ=(8m)2-4×9×(2m2-4)=-8m2+144.
(1)由Δ>0,得-3eq \r(2)0.又α∈eq \b\lc\(\rc\)(\a\vs4\al\c1(0,\f(π,2))),所以eq \f(π,4)0)
eq \f(y2,a2)+eq \f(x2,b2)=1(a>b>0)
图形
焦点坐标
(±c,0)
(0,±c)
a,b,c的关系
a2=b2+c2
位置关系
解的个数
Δ的取值
相交
两解
Δ>0
相切
一解
Δ=0
相离
无解
Δ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3.1 椭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背景分析,对教法分析和学法指导,对教学过程与设计,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感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圆锥曲线的方程3.1 椭圆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活动设计,教学过程,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3.1 椭圆教学设计,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