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八年级中考生物模拟试题(一)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八年级中考生物模拟试题(一),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体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桃花不具有的组织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姓名:班级:考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总分只有40分,你自己看着办
一、单选题(共40分)
1.从生态系统的观点看,农田管理中的间苗和除草的目的是为了( )
A.缓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斗争B.促进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C.减轻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斗争D.加剧生物之间的斗争
2.人体呼吸系统中,呼吸道的组成按顺序排列应当是( )
A.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B.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C.鼻、咽喉、气管、支气管D.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3.果蝇的体细胞内有8条染色体,它的1个体细胞分裂3次后,形成的新细胞个数和新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
A.2个、2条B.3个、4条C.6个、6条D.8个、8条
4.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都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类灭绝。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干旱少雨,饮水缺乏B.天敌过多,大量被捕食
C.食物不足D.人类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
5.下列关于传染病及其分类,说法不合理的是
A.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
B.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遗传性
C.流行感冒是通过病原体侵入呼吸道黏膜引起的
D.狂犬病属于体表传染病
6.体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 )
A.左心室、右心房B.右心房、右心室C.左心房、左心室D.右心室、左心房
7.桃花不具有的组织是( )
A.保护组织B.肌肉组织C.输导组织D.营养组织
8.下面①~⑤是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下面图甲视野中的物像“E”,转换为图乙状态,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①转动转换器 ②调节光圈 ③转动细准焦螺旋 ④向右上角移动玻片 ⑤向左下角移动玻片
A.⑤→①→②→③B.①→④→②→③C.④→①→③→②D.⑤→②→③→①
9.电影《流浪地球》的故事发生在离现在不太遥远的未来,那时科学家发现太阳正在急剧老化,迅速膨胀,很快就要吞没地球。人们集结全球之力,建造了一台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推离轨道,在宇宙中流浪,寻找新的家园。《流浪地球》告诉人们地球与人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B.生态系统要根据含水量主要分为陆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C.生态系统靠自身的调节能力能维持相对的稳定
D.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10.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A.群体生活B.丛林变成了稀树草原
C.火的使用D.直立行走
1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是化石
B.以米勒实验为代表的一系列科学实验,验证了生命化学进化的可能性
C.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长颈鹿的颈和前肢越来越长是为了吃到更高处的树叶
D.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环境变化在长颈鹿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定向选择的作用
12.如图为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②是基因,可控制生物的性状
C.③是染色体,由DNA和基因组成D.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的数量相等
13.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采用人工授粉培育杂交水稻与培育多肉植物有着本质区别
B.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中,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
C.鸟类的生殖和发育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等阶段
D.雄蛙通过鸣叫吸引雌蛙,雌雄蛙抱对在水中进行体内受精
14.产生卵细胞的部位和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 )
A.卵巢和输卵管B.输卵管和阴道C.卵巢和子宫D.子宫和阴道
15.现我国正大面积接种新冠疫苗。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来看,该措施属于
A.切断传播途径B.保护易感人群C.控制传染源D.消灭病原体
16.图为血液流经某结构时某物质的含量变化曲线,其中OC表示结构中三种连续的血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AB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则曲线可表示尿素含量的变化
B.若AB为肾小管外毛细血管,则曲线可表示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C.若AB为小肠毛细血管,则曲线可表示氧含量的变化
D.若AB为肺部毛细血管,则曲线可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17.小明的妈妈想参与无偿献血,小明和爸爸都非常支持。支持献血的理由有( )
①挽救他人生命 ②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 ③抽取的是静脉血,流速较慢很安全④一次失血不超过400毫升,丧失的血液成分可以很快恢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8.农业上种植农作物,为了增加产量,下列不合理的是( )
A.适当延长大棚内光照的时间B.增大蔬菜大棚内的昼夜温差
C.种植作物时合理密植D.降低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
19.人的神经细胞、卵细胞、受精卵、成熟的红细胞中性染色体的条数总计是( )
A.23对B.46条C.5条D.8条
20.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主持研发的耐盐碱海水稻,亩产超过620公斤。下列有关此种海水稻描述错误的是( )
A.水稻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B.水稻苗的茎和叶由胚芽发育而来
C.水稻花的主要结构是雌蕊和雄蕊
D.环境中盐碱度越高,水稻的根越容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第II卷(非选择题)
总分有45分,各位同学,加油咯。
二、综合题(共36分)
21.下图是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回答:
(1)从组成上看,生态系统都包含________部分和________部分。
(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图中的草属于________,图中的各种动物属于________。
(3)图中有____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草原中存在的蘑菇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
(5)图中鹰以蛇为食物,鹰与蛇存在________________关系:鹰和蛇又都以鼠为食物,二者还存在______ 关系。
(6)若此生态系统受到DDT的污染,那么体内积存DDT量最多的生物将是________。
22.中国是世界第一大产棉国,种植棉花约有两千年的历史。新疆长绒棉弹性强、棉绒长、品质优良,各项质量指标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领先世界。棉花纤维有长绒和短绒之分(相关控制基因用D,d表示),下表为研究人员所做的相关遗传实验的统计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棉花的长我和短绒在遗传学上被称为一对相对性状。根据表中第______组的统计结果可推测______是隐性性状。
(2)第1组亲代双方的基因型是______。第______组的子代棉花中会出现基因型为DD的个体。若第4组的子代(均为长绒棉)进行自花传粉,在下一代中,短绒棉所占的比例是______。
(3)我国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体内,培育成抗虫棉。抗虫棉的抗虫性状______(填“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原因是______发生了改变。
23.人体是一个协调配合、和谐统一的整体。下图为子怡同学精心绘制的消化、呼吸、泌尿、内分泌和循环系统间关联的概念图解,其中①②代表某类气体,③④代表生理过程。请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作答:
(1)子怡同学吃的早餐被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_____,消化终产物随血液送达组织细胞后,在图中气体[_____](填序号)的参与下被分解利用,提供学习所需能量。
(2)阳光大课间时子怡去操场跑步,下列能模拟她深吸气时肺和膈肌状态的是________。
(3)尿液是健康的“晴雨表”。丁大爷体检时发现尿中含有葡萄糖,可能是图中_____(填序号)所示的生理过程异常所致。
(4)子怡同学的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途径,图中共呈现出_____条。
(5)肺泡中的①进入毛细血管中的红细胞要穿过_____层细胞膜,与红细胞中_________结合。
24.某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研究菜豆种子的萌发,发现其体内贮存的有机物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请结合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下图是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各阶段示意图)。
(1)一粒种子能萌发,除了需要适宜的外部环境,还需要具备的内在因素是_______。
(2)图中A→D阶段,种子中的有机物含量变化是__________。
A.增多B.减少
(3)图中E→F阶段,幼苗体内的有机物含量变化是__________。
A.增多B.减少
(4)下列哪一幅曲线图能表示图中A→F过程中,有机物含量变化的情况?__________。
A.B.C.D.
(5)在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菜豆产量,农民伯伯可以采取哪些措施______(写出两项即可)。
三、实验探究题(共9分)
25. 1747年,有位科学家将12名病情严重的坏血病患者分A、B两组进食,其中A组2人每天给2个橘子和1个柠檬,B组10人不给橘子和柠檬,结果,A组进食橘子和柠檬的2人6天后病情大为减轻,26天后两人都恢复了健康,B组10人的病情没有明显改善。后来,科学家从柠檬汁中提取了一种活性物质,取名维生素C,也称为抗坏血酸。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发现维生素C的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
(2)根据以上实验,你认为科学家所要探究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
科学家所提出的探究实验问题是维生素C能否治疗坏血病?
(3)根据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这个实验中,实验组为___________组。
该实验的实验结果:A组病人恢复了健康,B组病人的病情没有明显改善。
(5)该实验的实验结论:___________。
组别
亲代性状
子代
长绒
短绒
1
长绒×短绒
586
570
2
长绒×长绒
893
291
3
短绒×短绒
0
1165
4
长绒×短绒
1241
0
参考答案:
1.C
【解析】
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合作关系)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农田中的苗和苗以及草之间相互争夺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属于竞争关系。因此从生态系统的观点看,农田管理中的间苗和除草的目的是为了减轻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斗争。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生物彼此之间的影响。
2.D
【解析】
呼吸道的组成如下图所示:
由分析可知,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呼吸道的组成按顺序排列应当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D正确。
故选D。
3.D
【解析】
如果一个细胞分裂n次,每次都是以2的倍数增长,那么n次分裂后的个数就是2n个。如一个细胞3次连续分裂后,可以形成细胞的个数是23═8(个)。
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数量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就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因此,果蝇体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里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都是8条,D符合题意。
故选D。
4.D
【解析】
A.干旱少雨,饮水缺乏,使部分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但不是造成野生动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A错误。
B.天敌增多,尽管造成部分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但不是造成野生动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B错误。
C.食物不足,饥饿而死,也不是造成野生动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C错误。
D.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幅度已经很大且地域扩张也很厉害,导至环境变化太大,很多物种的生活地域越来越小,且不能适应环境改造所带来的新的环境,以至于灭绝,如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开发(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使生存环境被破坏与改变,破坏了生态平衡,不再适合生物生存,导致野生生物的濒危或面临灭绝,D正确。
故选D。
【点睛】
理解并掌握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结合题意,即可正确解答。
5.B
【解析】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A正确;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B错误;
流行感冒是通过病原体侵入呼吸道黏膜引起的,C正确;
狂犬病属于体表传染病,D正确。
【点睛】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各种病的特点,传染病具有流行性、传染性的特点。
6.A
【解析】
血液循环如下图:
由上图可知体循环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所以,体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左心室、右心房,A正确。
故选A。
【点睛】
掌握血液循环路线是解题的关键。
7.B
【解析】
桃花属于植物,植物组织包括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而肌肉组织属于动物组织,则肌肉组织不属于桃花具有的组织,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8.A
【解析】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3.观察: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像,物像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4.最后整理实验台。
据图可知,图乙为图甲中“E”的放大图像,因此首先⑤移动装片,可将装片向左下角移动,然后①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此时视野可能变暗,需②调节大光圈,最后再③转动细准焦螺旋即可,A符合题意。
故选A。
9.D
【解析】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A.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因为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A正确。
B.生态系统要根据含水量主要分为陆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B正确。
C.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外界(人为的或自然因素)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C正确。
D.生物圈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为人类和其它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D错误。
故选D。
10.B
【解析】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如造山运动、气候变化导致森林减少,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原因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由臂行慢慢向直立行走发展,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在整个进化过程中,是环境对森林古猿进行了选择。
故选B。
11.C
【解析】
(1)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
(2)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直接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
A.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直接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A正确。
B.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B正确。
CD.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四肢长和四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四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四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就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四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这样,长颈鹿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经过生存竞争和环境的选择,淘汰了颈短的长颈鹿,保长颈鹿进化示意图留了颈长的长颈鹿,可见环境变化在长颈鹿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定向选择的作用,C错误,D正确。
故选C。
12.A
【解析】
A.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DNA是遗传物质;非细胞生物(病毒)中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所以,对于整个生物界来说,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正确。
B.一般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但图中,②是蛋白质,B错误。
C.③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而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的DNA片段,C错误。
D.一般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DNA呈双螺旋结构,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D错误。
故选A。
13.D
【解析】
1.有性生殖是指: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利用种子繁殖后代。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植物的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
2.将多肉植物的一片叶放在较湿润的土壤表面,过一段时间后就可以长成一株小多肉植物,没有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A.采用人工授粉培育杂交水稻属于有性生殖,而由分析可知:培育多肉植物属于无性生殖,两者有着本质区别,A正确。
B.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B正确。
C.鸟类在生殖发育过程中的一些行为: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六个阶段,筑巢、孵卵、育雏可以例外 ,求偶、交配、产卵不能例外,C正确。
D.春末夏初,是青蛙的繁殖季节。雌雄蛙分别把卵细胞和精子排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这种方式称为体外受精,D错误。
故选D。
【点睛】
正确识记并理解生物的生殖类型、鸟和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4.C
【解析】
受精的过程是成熟女性的卵巢一般每个月排出一个卵细胞,当含有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众多的精子中 只有一个能进入卵细胞,与其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形成后不断的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的移动到子宫中,在子宫中一直发育成熟胎儿产出母体。如图所示:
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男性睾丸产生的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受精卵一经形成,就开始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缓慢移入到子宫中。最终胚泡植入子宫内膜,就好比一粒种子落到了土壤中,这是怀孕。在母体的子宫内,胚胎继续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胚胎发育到第8周,其外貌开始像人,从这时起到出生前的胚胎,叫做胎儿。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的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母体怀孕40周左右,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分娩。所以,产生卵细胞的部位和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卵巢和子宫。
故选C。
15.B
【解析】
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①控制传染源:如隔离患者、封锁疫区、给生病的人打针吃药、让生病的人在家休养、对携带病原体的动物进行焚毁、掩埋处理等;②切断传播途径:如喷洒消毒液、自来水消毒、杀灭蚊虫、搞好个人卫生、流感流行时戴口罩出门等;③保护易感人群:如注射疫苗、加强体育锻炼、远离疫区等。
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疫苗相当于抗原。接种疫苗到人体后,会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起到免疫作用,而对其它的病原体不起作用,故这种免疫属特异性免疫。易感人群: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所以,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来看,该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选B。
【点睛】
正确识记并理解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是解题的关键。
16.B
【解析】
1.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2.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流经肺循环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A.若AB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所以曲线可表示尿素含量的变化,A正确。
B.若AB为肾小管外毛细血管,肾小管能重新吸收全部的葡萄糖送回血液中,则葡萄糖含量会增多,B错误。
C.若AB为小肠毛细血管,吸收营养物质、消耗氧气,则曲线可表示氧含量的变化,C正确。
D.若AB为肺部毛细血管,肺泡与血液发生气体交换,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则曲线可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D正确。
故选B。
17.C
【解析】
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①参与无偿献血,能够挽救他人生命,①正确。
②参与无偿献血,不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②错误。
③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所以医生抽血时针刺入体表的静脉血管,③正确。
④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④正确。
所以,①③④正确,故选C。
18.D
【解析】
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因此,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并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
A.一般情况下,植物光合作用的时间越长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因此适当延长光照时间,能提高植物的产量,A正确。
B.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就越弱,消耗的有机物就越少,所以人工形成昼夜温差较大的条件,有利于蔬菜的产量越高,B正确。
C.合理密植,有利于农作物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提高农作物产量,C正确。
D.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植物积累更多的有机物,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所以,降低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D错误。
故选D。
19.C
【解析】
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详解】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
人的神经细胞中有2条性染色体、受精卵中有2条性染色体、卵细胞中有1条X染色体、一个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因此没有性染色体。所以,“人的神经细胞、卵细胞、受精卵、成熟的红细胞”,这四个细胞中共含有性染色体数=2+1+2+0=5(条)。
故选C。
20.D
【解析】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一次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当情势比较严重时,会造成烧苗。
A.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A正确。
B.种子萌发是种子的胚从相对静止状态变为生理活跃状态。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吸水,把子叶中的营养运给胚根、胚轴、胚芽;胚根发育,首先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B正确。
C.花蕊分为雄蕊和雌蕊。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里有许多花粉。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内有一个或多个胚珠。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C正确。
D.如果外界土壤溶液浓度太高,会使植物细胞过度失水出现萎蔫现象。环境中盐碱度越高,水稻的根越不容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D错误。
故选D。
21.(1) 生物##非生物 非生物##生物
(2) 生产者 消费者
(3) 五##5 草→鼠→蛇→鹰
(4)分解者
(5) 捕食 竞争
(6)鹰
【解析】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又分为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
2.食物链是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的吃与被吃的关系,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
(1)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的。
(2)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所以,图中的草属于生产者,图中的各种动物属于消费者。
(3)
食物链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动植物之间就是借助食物链相互联系起来的。图中所示的食物链有5条: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
(4)
蘑菇属于大型的真菌,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蘑菇能分解稻壳、棉籽壳等物质的有机物维持生存,因此是异养腐生,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5)
种间关系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分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和寄生。捕食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竞争是指由于竞争同一食物、栖息地等两物种之间的争斗关系。题图中,鹰以蛇为食物,所以鹰和蛇之间是捕食关系;又由于鹰和蛇又都以鼠为食物,所以二者还存在竞争关系。
(6)
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的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做生物富集。生物链越长,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在这种生物的体内积累的就越多。在此生态系统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鹰的营养级最高,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22.(1) 2 短绒
(2) Ddxdd 2 25%
(3) 能 遗传物质##基因
【解析】
(1)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1)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 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杂合体。表中第2组亲代都为长绒,子代中出现了短绒,因此,可推测短绒是隐性性状,长绒是显性性状。
(2)
第1组子代中短绒的基因型是dd,其中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则亲代中长绒的基因型是Dd,短绒的基因型是dd。如图1:
由(1)题可知,第二组亲代的基因都为杂合体,即Dd,所以子代棉花中会出现基因型为DD的个体。如图2:
第4组亲代短绒的基因型为dd,只能传递给子代d,所以子代中长绒的基因型为Dd。若第4组的长绒子代进行自花传粉,在下一代中,短绒棉所占的比例是25%,如图2。
(3)
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体内,培育成抗虫棉,其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能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23. 小肠 ① B ④ 2 5 血红蛋白
【解析】
如图是人体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①是氧气,②是二氧化碳,③表示滤过作用,④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细长,约5~6米;有环形皱襞,小肠绒毛和微绒毛,增加了水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壁、毛细淋巴管壁和毛细血壁都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凹陷形成的结构称为肠腺,分泌消化液,参与物质的消化,与吸收作用没有关系,所以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消化终产物随血液送达组织细胞后在氧的作用下分解释放能量。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消化的营养物质在①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利用,提供生命活动时所需的能量,发生此过程的场所是组织细胞的线粒体。
(2)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着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力→气体入肺。
A.膈肌向下运动,箭头方向向下,表示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肺应该随着扩张而不是缩小,A错误。
B.膈肌向下运动,箭头方向向下,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胸廓上下径变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即表示的是吸气过程,B正确。
C.膈肌向上运动,箭头方向向上,表示膈肌舒张,膈肌顶部升高,胸廓上下径变小。胸腔容积缩小,肺回缩变小,肺内气压升高,大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肺,表示呼气状态,C错误。
D.膈肌向上运动,箭头方向向上,表示膈肌舒张,胸廓上下径变小,肺应该回缩而不是扩张,D错误。
故选B。
(3)正常情况下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把全部的葡萄糖重新吸收回血液,因此正常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如果肾小管发生病变,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发生障碍,导致葡萄糖没有被完全吸收,使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因此“丁大爷的体检报告显示其血液中葡萄糖含量正常,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该结果可能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即④表示的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异常所致,也可能是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
(4)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如水、无机盐和尿素。排泄的途径有三条:①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②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③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内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图中展示了呼气和排尿两条排泄途径。
(5)肺泡里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要通过两层细胞: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经过四层细胞膜;氧气进入血液后,再进入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结合,又经过了一层细胞膜;因此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一共经过了五层细胞膜。
【点睛】
此题通过人体消化、呼吸、循环及排泄等生理活动的示意图,考查了营养物质的吸收、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尿的形成等知识。
24.(1)种子的胚是完整的、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种子的具有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B
(3)A
(4)A
(5)合理密植;合理灌溉;合理施肥;农田适时松土;及时锄草,加强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等。
【解析】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种子在自身条件和外界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
(1)
结合分析可知,一粒种子能萌发,除了需要适宜的外部环境,还需要具备的内在因素是:种子的胚是完整的、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种子的具有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
种子刚刚开始萌发时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有机物的量会减少。
故选B。
(3)
当种子萌发抽出绿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时,有机物的量就会逐渐增加。
故选A。
(4)
结合上述分析可知: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有机物量的变化规律是先减少后增加。
故选A。
(5)
根据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蒸腾作用的原理以及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可以提出以下利于粮食作物增产的措施:合理密植;合理灌溉;合理施肥;农田适时松土;及时锄草,加强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等。
25.(1)实验法
(2)维生素
(3)维生素C能治疗坏血病
(4)A
(5)维生素C能治疗坏血病
【解析】
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长抵抗力,缺乏维生素C时患坏血症(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等,水果、新鲜蔬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
(1)
该科学家在发现维生素C的过程中,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2人每天给2个橘子和1个柠檬,其他10人不给橘子和柠檬;结果,进食橘子和柠檬的2个人6天后病情大为减轻,26天后两人都恢复了健康,另外10人的病情没有明显改善。这是实验法。
(2)
该科学家设计的对照实验:2人每天给2个橘子和1个柠檬,其他10人不给橘子和柠檬,两组的区别为:橘子和柠檬,变量为维生素C。
(3)
根据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维生素C能治疗坏血病。
(4)
一般地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在这个实验中,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
(5)
该实验的实验结果是A组病人恢复了健康,B组病人病情没有明显的改善,由此得出实验结论:维生素C能治疗坏血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模拟考试二生物试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八年级中考生物模拟试题(一),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体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桃花不具有的组织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