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共11页。
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一.母鸡萝丝去散步①这天,母鸡萝丝走出鸡舍去散步。她没发现,一只狐狸从后面悄悄跟了上来。②萝丝穿过农家院子,身后的狐狸扑了上来。可狐狸一脚踩到了院子中央的钉耙,钉耙不偏不倚,正好“啪”的一声狠狠地打在他脸上。狐狸被打得头昏眼花。萝丝继续往前走,绕过池塘。狐狸扑了上来,可他脚下一滑,扑了一个空,“通扑”一声栽到了池塘里。水花四溅,差点把狐狸淹死。萝丝继续往前走,翻过干草垛,狐狸扑了上来,可他一头扎进了干草垛,弄得狼狈不堪。萝丝继续往前走,经过磨坊时,脚不小心钩住了面粉袋上的一根线。狐狸扑上来时,面粉袋的口子正好打开,“哗”的一声,面粉全撒在狐狸身上,压得他动弹不得。萝丝继续往前走,钻过栅栏。(读到这里,我预测狐狸 ,我的理由: )③散步回来的萝丝回到鸡舍,正好赶上吃晚饭。1.请一边读一边把预测内容写在横线上。2.加点词语“不偏不倚”的“倚”在字典中应选择注释 (填序号)倚:yǐ ①(动)靠着:倚马千言|倚着门框朝外看。②仗恃:倚势欺人|倚老卖老。③(书)偏,歪:不偏不倚。④(Yǐ)姓。3.母鸡萝丝去散步都经过了哪些地方?照样子,用简洁的词语填一填。4.文中有很多有新鲜感的词句,如模拟声音的词语有“啪、 、 。”5.仔细阅读第②自然段,狐狸都吃了哪些苦头?选择正确的一项( )A.踩钉耙、被水淹死、扎进干草垛、浑身撒满面粉B.踩钉耙、栽进池塘、扎进干草垛、钩住面粉袋上的线C.踩钉耙、栽进池塘、扎进干草垛、浑身撒满面粉D.踩钉耙、被蜜蜂蛰、扎进干草垛、浑身撒满面粉6.狐狸有多次机会可以吃掉母鸡,他为什么没有吃到呢?二. “我自己想出来的”美国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是在外租母家长大的,外租母很疼爱他,八岁上学后,还常常,给他一点零用钱。小牛顿一不买糖果,二不买玩具,他把钱积攒起来,去(买 卖)锤子和锯子。他喜欢自己动脑筋,做一些手工制品。一天,小牛顿兴(xīng xìng)冲冲地跑到外祖母面前说:“外婆,你看这个。”外祖母一看:小牛顿手里捧着一块木板,中间钉着一个钉(dīng dìng)子,四周画着一条条放射形的线条。外祖母问□这是什么呀□“太阳钟。太阳光把钉子的影子投到哪条线上,就可以看出是什么时间。”“是谁教你做的呀?”□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小牛顿自豪地回答□牛顿长大以后,始终保持着敢于想象,善于思考的精神。他发现了“万有引力”,还成功地取得了许许多多别的研究成果。1.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或汉字。2.在“口”里给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3.牛顿做的太阳钟是什么样子?在文中找出,并用“------”画出来。4.你觉得牛顿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三.(一)空中远航队大雁是著名的远征者,也是卓越的远航家。每到秋季落叶的时候,它们便从我国的北方寒冷地区出发,结成一支支飞行纵队,展翅飞向温暖的南方。在万里高飞的征途中,雁群队形整齐,行动也很有规律。强壮而有经验者作先导,比较弱小的紧跟在后面飞行。一群鸿雁,头尾相接紧紧依靠着,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每一只雁,都是伸长脖子,尖嘴向前,蹼足向后地飞行着。先导者发出“伊阿”一声叫,随行者立即齐声附和,不停地发出“伊阿、伊阿”的叫声。先导者一变方位,全队就依次地变换着队形。据鸟类学家考察研究,雁群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队伍飞行,是大有道理的。雁群远征万里,路途遥远,除了靠扇动翅膀飞行外,也常利用上升气流在天空中滑翔,以节省自己的体力。前面的雁的翅膀在空中划过,翅膀尖上会产生一股微弱的上升气流,后面的雁为了利用这股气流,就紧跟在前面雁的翅膀尖后面飞。这样一只紧跟一只,就排成只只顺序、井井有条的队伍了。1.从短文中找出两组反义词。( )-( ) ( )-( )2.题目“空中远航队”指的是 。它们的远航是从 飞到 去。3.下列说法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大雁南飞是为了去南方过冬。B.大雁需要飞越万里才能到南方去。C.大雁在飞行过程中可以随意变换队形。4.这篇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波浪线画下来。四.说大话的维克托班上转来一个新同学,他的名字叫维克托。维克托和同学们熟悉以后,就经常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一些奇遇,例如他怎样一个人扑灭一场大火,又怎样从河里救起一个快要淹死的孩子。大家都信以为真。有一天,班上的同学排演一出话剧,不料,在演出前,扮演主角的学生突然病了,大家发起愁来。“我很熟悉这个角色,就让我来演吧。”突然,维克托自告奋勇地说。同学们立刻转忧为喜,都从心里感谢他。到演出那一天,维克托却没有来。同学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找遍校园的各个角落,仍然不见他的踪影。第二天早上,同学们走进教室,看见维克托安闲自得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大家立刻围了上去。“你昨天为什么不来演出?”口忘了口他若无其事地回答口“这样重要的事情怎么可以忘记?”不管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都提高了嗓门责备他。同学们气愤极了,大家约定在两个月内,谁都不能理睬维克托。这两个月的时间,对爱说大话的维克托来说确实很难熬,但他终于懂得说大话是最坏的事。从此,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1)信以为真: (2)转忧为喜: 2.请在方框处加入合适的标点。3.找出文中第四自然段的一处比喻句,用横线画下来。这一句把 比作了 。 4.围绕班上同学排演话剧的事,文章写了同学们的心理变化,先是 ,后又 ,再是 ,最后 。 5.从此,维克多是怎么做的呢?请你展开想象,推想一下,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五.雪花雪花是美丽的。它洁白晶莹,玲珑剔透,轻盈好看,宛如朵朵白莲,从茫茫太空徐徐降落,看它漫天飞舞,令人神思飘扬。古人把它比成飘忽的“柳絮”,盛开的“梨花”,它是多么值得人们赞美啊!雪花是奇异的。每朵小雪花都是一幅极其精美的图案。它们既有共同之处,又各具风姿。有的像细细的衣针,有的像六边形的花瓣,有的像张开的小伞……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世界上有不少雪花图案的收集者,用毕生的精力,拍下了数千张雪花的照片,竟未发现彼此一样的雪花图案。雪花是宝贵的。它能降低土温,冻死害虫;它又能湿润土质,使庄稼有充足的水分;它还含有很多氮的化合物,是庄稼的好肥料。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关词语写在“( )”里。形容雪花轻轻飘动。( )形容雪花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好像 赞扬 3.短文写了雪花的三个特点,分别是 、 、 ,写出了作者对雪花 的思想感情。4.文中说“雪花是奇异的,每朵小雪花都是一幅极其精美的图案。”雪花还会有哪些形状和姿态?请你展开想象试着也写几句。雪花是奇异的,有的像 ;有的像 。0六.12月9日晚上八点半左右,济南交警通过微博、微信发布公告称,为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在工作日交通高峰期对城市快速路、经十路和旅游路采取限制外地号牌车辆轻型、微型货车及通行。具体来说,限行时段为工作日的7时至9时、17时至19时。“城市快速路”是指北园高架路、工业北高架路、二环东高架路、二环南高架路、二环西高架、顺河高架及南延工程等。对于悬挂新能源号牌的机动车、皮卡车及特种车辆,则不受限行规定影响。1.判断。关于本文内容,在正确说法后面的括号内打“✓”。(2分)(1)本次“车辆限行”只在济南“城市快速路”限制外地号牌车辆轻型、微型货车及通行。 ( )(2)本次“车辆限行”时间为每天的7时至9时、17时至19时。 ( )(3)“城市快速路”是指北园高架路、工业北高架路、二环东高架路,二环南高架路、二环西高架、顺河高架及南延工程等。 ( )(4)本次“车辆限行”,限制一切外地号牌车辆轻型、微型货车及通行。 ( )2.同学们,你们觉得除了“车辆限行”这一举措,还有哪些做法可以改善济南的空气质量?(至少两条)(3分)七.羊吃草的启示我家后有一片绿茵茵的草地,那是我小时候放羊的地方。夏天的傍晚是羊吃草吃得最欢的时候。瞧,那聚精会神的样子,真好像世界上没有别的事能使它分心似的。它把嘴贴在草上,鼻翼不停地动着,有毒的“土香草”被留下了,鲜嫩(nèn nèng)的青草一根接一根地被扯断然后被送进嘴里。长长的羊嘴巴一歪一歪的,永不怠(dài)倦(juàn)地咀嚼着。几只羊吃过了草,在习习的晚风中躺下来“翻草”。胃里没有消化的草茎(jīng jìng)、草根又被送入口中,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咀嚼。羊吃草实在有趣,要是每个小孩子都能从中吸取教益,那该多好呀!我们的学校不正像一片绿茵茵的草地吗?同学们在学校学习是否像羊吃草一样专心致志呢?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同学们分得清“土香草”和青草吗?特别是羊吃草的那种不厌其烦,永不怠倦的精神,同学们做到没有呢?新的知识学完了,对那些不理解或消化不透的“草茎”“草根”是否经常“翻草”,反复咀嚼呢? 我不止一次地观察过羊吃草,也不止一次地琢磨上面这些问题。要是我们在学习中能像羊吃草一样,那还有什么知识学不好呢?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读音,打上“✓”。(2分)2.照样子,写词语。(2分) 一歪一歪(含有数字的词语) 3.根据意思写出短文中的词语。(2分)(1)永远不知疲倦地努力工作。( )(2)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 )4.用“---”画出羊吃草过后的“翻草”现象。(2分)5.将下面句子改为陈述句。(2分)要是我们在学习中能像羊吃草一样,那还有什么知识学不好呢?6.《羊吃草的启示》记叙了羊聚精会神吃草的样子,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具备了 的精神,就什么事情都能做好。(2分) 八. (16分)①我见过一个母亲,一个阳光下守望的母亲。母亲就站在七月炙热的阳光下翘首望着百米的考场外,神色(凝重 庄重)。母亲脸上早已流淌着豆大的汗珠,汗水将她的衣衫浸得水洗一样,她的略带些白的头发(杂乱 凌乱)地贴在前额上。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站成一尊雕像。②树荫下说笑的家长停止了说笑,他们惊讶地望着阳光下的母亲。有人劝母亲挪到树荫下,母亲神情(漠然 肃然)的脸上挤出浅浅的微笑,说道:“站在这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考场,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③没人笑她痴,没人笑她傻,也没有人再劝她。④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又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了。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半个小时,也许一个小时,母亲像摊软泥一样瘫在了地上。众人一声惊呼后都围了上去,看千呼万唤后仍是昏迷不醒,便将她抬到学校大门口的医务室里。⑤听了心跳,量了血压,挂了吊瓶,母亲仍然紧闭双眼,经验丰富的医生微笑着告诉众人:“看我怎样弄醒她。”⑥医生附在母亲耳边,轻轻地说了句:“学生下考场了。”⑦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拨掉针头下了病床我得赶快问问儿子考得怎么样⑧我常常将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学生说,这个故事抵得上一千句枯燥无味的说教。1.在文章开头的横线上,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2分)2.在文中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语,打上“✓”。(3分)3.在文中第⑦自然段的“”里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3分)4.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画双横线的词语。(4分)炙热:枯燥无味: 5.第⑤自然段中,当母亲昏迷不醒的时候,医生为什么还在“微笑”呢?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因为母亲全身被汗水浸湿的样子非常好笑。B.看到大家都在帮助这个昏倒的母亲,医生感到很欣慰。C.医生明白母亲昏迷不醒的原因,他有把握把母亲救醒。D.因为母亲的孩子在考场上取得了好成绩,医生为她感到高兴。6.故事中的母亲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写出一句歌颂母爱的诗句。(2分)九. 一只(zhī zhǐ)蚂蚁偶然爬上了一幅地图。一位男孩看见了,惊喜地欢呼:“哈!小蚂蚁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哟!小蚂蚁越过太平洋啦!”小蚂蚁听了很(满意 得意),心想:“啊!地球上最高的山和最大的洋都被我(征服 打败)了,我多伟大!得(dé děi)赶快回去,向伙伴们(荣耀 炫耀)一番!”于是,他调(tiáo diào)头向大树下的巢里爬去。不想,归途中他不知被什么挡住了去路,好不容易爬到一半,一阵风又吹得他腾空而起,飘荡在一片汪洋之中。幸好,又被那位男孩看见了,那孩子一面伸过一根枯枝,带他脱险,一面叹息道:“唉,真可怜,连这么个小土堆和小水洼都过不去!”小蚂蚁一面喘气,一面疑惑不解:“什么?连小土堆和小水洼都过不去?我不是战胜过最高的山和最大的洋么?”面对赞颂,需要的不是陶醉,而是深思:自己是否名副其实?1.给带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2.读第二自然段,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用“✓”标出。(3分)3.按照短文内容填空。(5分)小蚂蚁以为自己登上了 ,越过了 ,结果自己连和 都过不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4.给文章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十.父子骑驴①有一对父子做完生意,牵着一头毛驴从城里回来。②他们走着走着,迎而来了一位老先生。他看着父子二人牵着毛驴,便说:“世界上竟然有这么笨的人,放着好好的驴子不骑,累得一头汗。”③父亲听了,心想老先生说得对,于是便叫儿子骑上毛驴,自己在前头拉着毛驴走。④走了一会儿,迎面来了一位老太太,看见儿子骑在毛驴上,说:“现在的孩子真是不孝啊!自己骑在驴背上,却让父亲顶着大太阳走路。”⑤父亲一听,觉得老太太的话有道理,便叫儿子下来自己骑上毛驴。⑥谁知道,这时迎面来了一位年轻母亲,抱着一个出生不久的小孩。她大声地说:“ 。” ⑦父亲听了,感到这人说的话也没错,于是便要儿子骑上毛驴。⑧他们刚骑上去,迎面来了一群小孩,对着父子二人指指点点地说:“ ”。⑨父亲听了,连忙叫儿子一起跳下驴背。他心里想:今天的事,怎么左也不对,右也不对,到底该怎么做呢?⑩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父亲下定决心说就照原来的做,还是牵着驴子走,谁累了就骑上去休息一下儿子点了点头,父子二人快快乐乐地回家去了。1.读最后一段话,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2.父子二人回家的路上都遇到了哪些人呢?依次写下来。3.读第③自然段,父亲“心想老先生说得对”,老先生说了什么?用“ ”画出来。4.文中抱小孩的母亲、迎面来的一样小孩分别会怎样说呢?联系第②~⑨自然段想一想,合理地做出预测,在文中的横线上写一写,注意语句通顺、标点正确。5.联系故事的结尾想一想,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十一. 我家养了两只可爱的花背小松鼠。它们都有一双水灵灵的乌黑的眼睛,炯炯有神,闪烁着光芒,就像两颗小巧的黑珍珠。它们的皮毛是光滑的,印有黄褐相间的条纹,鼻子是可爱的粉色,嘴巴是小巧的三瓣嘴,更惹人喜爱的是,它们还有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小松鼠们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它们从睡梦中醒来后,先是发一阵子呆,然后就一直玩到中午,吃完午餐后,它们又玩到晚上,吃过晚餐后,它们就“洗脸”,之后倒地就睡。我家的两只小松鼠,一只顽皮又淘气,我给它取名叫“松松”。另一只松鼠我叫它“小雪”,它吃玉米粒时,总是不慌不忙地拾起一颗,两“手”一合,把玉米粒放进“手心”里,作站姿,从容不迫地把玉米粒一小口一小口地吃完,真是一位既美丽又文静的小淑女。吃饱后,它们开始玩耍。玩累了,松松和小雪也困了。于是,它们双腿直立,用前爪在脸上抹来抹去,像洗脸一样,洗完了脸,它们就互相依偎着,又用大尾巴盖着自己的身子,趴在地上,进入了甜美的梦乡。1.这篇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我还能给短文加个题目:《 》。2.“从容不迫”中的“容”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迫”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3.认真阅读短文后填空。“我”家的两只小松鼠, (谁)顽皮又淘气, (谁)美丽又文静。4.请从短文中找出描写两只小松鼠睡觉的样子的语句,并用“ ”画出来。5.短文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请你概括一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 课外阅读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分之差屈居第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六下语文《小王子》《童年》课外阅读练习题,共5页。
这是一份(精选)部编版小学语文:六( 下)课外阅读专项(含答案)练习题,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