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 (六三制)三年级下册三 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以两位数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青岛版 (六三制)三年级下册三 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以两位数教案,共1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归纳比较,概括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提示: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去经历计算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整十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及估算方法,并能进行口算。
过程与方法:
在具体情景中,通过自主探究,体会比较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强化算理和算法。进一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不断改进算法的欲望,丰富学生的探究体验、成功的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两位数乘整十数和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使学生进一步强化基本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和整十数乘整十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学生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去过枣庄新城吗?(有去过的,有没去过的)上周末我去了一趟新城,看了新城那美丽的街灯,我忍不住拍了几张图片,请同学们欣赏新城街灯图片(多媒体课件展示)。
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发现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重点信息课件做出闪动状态)
预设信息 1:右边的气球团有 20 串,每串 40 个。(板书)
预设信息 2:左边的气球团有 22 串,每串 30 个。(板书)
……
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发现了那么多有用的信息,真了不起!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预设问题:
问题 1:左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板书) 问题 2:右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板书)
学生汇报,教师给以充分肯定。
导入: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设计意图:以课本上的情境图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探究新知
自主学习,小组探究(一)
解决第一个红点问题:右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 探究提示:1.怎样列算式?
与过去学过的算式一样吗?不一样在什么地方?
你想怎样算?
试着在练习本上写一写,(板书)40×20= (个)
自主探究口算方法。先独立想再小组合作讨论。
(教师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和学生一起分享讨论的过程。)
汇报交流,评价质疑(一)
(1)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预设可能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算法:
方法 1:40×2= 8040×20=800
你为什么这样算,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 10 倍,积也扩大 10 倍)
方法 2:40×10=400400+400=800
(40×10=400,20 是 2 个十,所以两个 400 相加得 800) 方法 3:40×20=40×2 个十=80 个十=800
(2)课件集中展示,优化口算方法。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么多的计算方法哪种更合理、更方便。(学生在比较中做出选择,并说明理由,感受策略的优化。)
抽象概括,总结提升(一)
这几种方法都可以,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进行选择。在口算整十数乘整十数乘法时,可以先把 0 前面的数字相乘,然后在所得
的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 0. 这种方法更快捷、更简便、也更准确。4.随即练习(一)
60×20=
40×70 =
70×20=
40×20=
10×50=
30×20=
课件出示口算:
学生先独立口算,说说口算过程。然后全班交流,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设计意图:教师适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各种算法都是学生数学思维与解决问题的具体表现,应该予以鼓励。
三、学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1.自主学习,小组探究(二)
解决第二个红点问题:左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
课件出示探究提示:
怎样列式?
与上个算式一样吗?
你能估算吗?
你能用刚才所学的方法计算吗?
你想怎样算?
学生根据探究提示,解决问题;小组合作时,教师巡视指导,及时掌握学生探究的情况,了解学生运用的方法,收集展示的素材。
汇报交流,评价质疑(二)
(1)展示学生的做法,师生评析比较。
你是怎么做的,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想法展示给大家。预设:
①学生口答算式,教师板书:22×30= _ (个)
②估算:22≈30,20×30=600,22×30≈600,这种方法是估算, 就是先找因数的近似数,看它接近哪个整十数,再相乘,但它得到的不是准确数,而是一个接近准确数的近似数。
设计意图: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较注重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同 时使估算与笔算相辅相成,因此本节课设计时有意地将估算渗透其中, 利用估算促使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可以大致判断结果的正确性。
方法一:22×3= 6622×30=660
你为什么这样算,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 10 倍,积也扩大 10 倍)
方法二:22×10= 220220×3=660
(22×10= 220,30 是 3 个十所以 220×3=660)
方法三:20×30= 6002×30=60600+60=660
…
(2)算法优化: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我们来比较一下哪种更合理、更方便。(学生在比较中做出选择,并说明理由,感受策略的优化。)
学生谈谈对几种解法的看法,教师适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抽象概括,总结提升(二)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喜欢的口算方法。在计算整十数乘两位数时,先把两位数和整十数 0 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后面加 0,这种方法更方便、快捷。
随即练习(二)
41×20=
20×23=
40×22=
11×30=
课件出示:挑战自我,口算。
学生先独立口算,说说口算过程。然后全班交流,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四、归纳比较,概括总结。
请同学们比较 40×20 和 22×30 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教师板书课题。)
教师总结:口算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时,先把 0 前面的数相乘, 然后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 0。估算时,先找因数的近似数, 看它接近哪个整十数,再相乘,但它得到的不是准确数,而是一个接近准确数的近似数。在口算整十数乘两位数时,先把两位数和整十数0 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后面添上省略的 0。
设计意图:两位数乘整十数的重点是运用类推,让学生在比较分析中体会算法的优化。
小结:整十数乘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先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然后在末尾添上两个零。
(三)巩固新知:
1. 教材 24 页第 2 题。
学生独立口算,然后全班交流,学生汇报时教师要强调口算方法。
(意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2.看图列式解答:课件出示课本自主练习第 4 题。
学生独立列式、口算,然后全班交流,说说是怎样口算的。3.估一估判一判。课件出示课本自主练习第 5 题。
学生独立列式,估一估,说说估算的过程,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
应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思考历程,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规律,这样即使他不能准确描述,只要体会到规律的存在,也是一种提升。
11×80=
21×40=
20×34=
30×32=
42×20=
40×40=
30×30=
30×90=
70×60=
40×80=
(四)达标反馈1、直接写得数
2、某学校每间教室有 44 套桌椅,一共有 20 间教室,一共有多少套桌椅?
3、阳光幼儿园有十个班,每班有二十个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答案:
1.8808406809608401600900270042003200
2.44×20=880
3.10×20=200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表现真不错!让我们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吧?学生谈谈收获。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整十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数口算。探究出很多种口算方法,但我们发现在口算时先把 0 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 0,这种方法最简便。
设计意图:自己回顾课堂所学,通过老师的小结把所学知识系统
化,条理化。
(六)布置作业
妈妈手工编制手链,每小时大约编 20 个,如果她每天工作 12 小时可以编多少个?
1.口算。
22×30=
20×90=
12×40=
33×30=
80×60=
90×80=
43×30=
70×60=
2.估算。
89×58=
43×22=
32×48=
35×19=
71×80=
50×68=
63×29=
24×39=
豹子每秒跑 31 米;鲸鱼每秒游 11 米;袋鼠每秒跳 18 米。
豹子 20 秒大约跑多少?
袋鼠 30 秒大约跳多少米?
鲸鱼 1 分钟大约游多少米?
小敏买20 枚8 角的邮票和30 枚6 角的邮票,一共要付多少钱?
亚洲小象刚出生只有 80 千克,出生后,体重平均每年增加90 千克,20 年后,这头大象重多少千克?
答案:
1.6601800480990480072008604200
2.540080015007005600350018001000
3.20×12=240
4.31×20=62018×30=54011×60=660
5.20×8+30×6=340
6.20+90×20=2000
板书设计
美丽的街景
教学资料包资料链接
自古英雄出少年
说的是两百多年以前的一段小故事,一位 9 岁小孩的数学天才使他的老师大吃一惊。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1)40×2= 8040×20=800
(1)22×3= 6622
×30=660
(2)40×10=400400+400=800
(2)22×10= 220
220×3=660
(3)40×20=40×2 个十=80 个十=800
(3)20×30= 6002
×30=60
600+60=660
1787 年,在德国一所乡村小学的三年级课堂里,数学老师出了一道计算题:1+2+3+4+5+…+98+99+100。
把 100 个数一个一个地加起来,这件事让三年级的小同学来做, 是一种考验。
不料,老师刚说完题目,班级里的一位学生,名叫高斯,就把他写好答案的小石板交上去了。
起初老师毫不在意。这么快就交来,谁知道写了些什么呢? 后来发现,全班只有一个人做对,就是这位飞快交卷的高斯。高斯解答的方法更使老师惊讶不已。
高斯把这 100 个数从两头往中间,一边取一个,配起对来,1 和100,2 和 99,3 和 98,…,共计配成 50 对,每一对两个数相加都等于 101,因而
原式=101×50=5050。
这种算法虽然不是小高斯首创,但是事先谁也没有教过他。 在两百多年前的德国,这样的计算方法是在大学里讲授,叫做等 差级数求和。即使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等差级数求和也要到高中数学课里才系统地学习。当年只有 9 岁的高斯,出身农户,家境贫寒, 居然这样勤于动脑,善于动脑,使老师无比欣慰和深受感动。老师名叫彪特耐尔,特意到大城市汉堡买来数学书,送给高斯看,并且请自己的年轻助手巴特尔斯对高斯多多关照。
后来高斯继续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在数学、天文学和物理学中作出许许多多重大贡献,被称为“数学家之王”,和阿基米德、牛顿齐名。高斯是数学史上一颗光芒永恒的天王巨星。
两位数乘两位数速算规律
1、十几乘十几
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例:12×14=?
解:1×1=12+4=62×4=812×14=16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 0 占位。2、头相同,尾互补
(“首同末和十”即十位完全相同,个位相加之和刚好等于 10) 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23×27=?
解:2+1=32×3=63×7=21 23×27=621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 0 占位。
3、头互补,尾相同
(“末同首和十”个位数完全相同,十位数相加之和刚好为 10) 口诀:头乘头加尾,尾乘尾。
例:45×65=? 解:4×6+5=29 5×5=25
45×65=2925
注:两数相同的各位数之积为得数的后两位数,不足 10 的,在十位
上补 0
4、一个乘数互补,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例:37×44=?
解:3+1=4 4×4=16
7×4=28
37×44=162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 0 占位。5、几十一乘几十一
口诀:头乘头,头加头,尾乘尾。例:21×41=?
解:2×4=8 2+4=6
1×1=1
21×41=861
6、11 乘任意数:
口诀:首尾不动下落,中间之和下拉。例:11×23125=?
解:2+3=5 3+1=4 1+2=3 2+5=7 2 和 5
分别在首尾11×23125=254375
注:和满十要进一。
7、十几乘任意数
口诀:第二乘数首位不动向下落,第一因数的个位乘以第二因数后面每一个数字,加下一位数,再向下落。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六 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 (六三制)三年级下册三 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以两位数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青岛版 (六三制)三年级下册三 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以两位数教案设计,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启发思维,自主探索,选择题,估算,我的口算对又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