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产业转移对区城发展的影响巩固练习
展开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3.1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同步练习
一、基础巩固
1.在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过程中,抱团转移成为一种新型转移模式。如南通纺织和服装等企业组团“扎堆”投资有30多年纺织产业历史的太康,在太康形成了一座“南通纺织城”。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太康吸引南通纺织产业转入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交通便利,进入市场快 B.中原地带,市场广阔
C.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廉 D.基础设施完善
(2)与企业个体分散转移相比,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A.环境改变较小 B.协作条件较好
C.接近原料产地 D.地租更加便宜
(3)纺织和服装等产业抱团转移对南通市的影响主要是( )
A.造成产业结构失调,不利于经济发展
B.造成人口性别比失衡,社会失稳
C.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
D.短期内造成部分劳动力失业
2.下图是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有关我国产业转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经济区转移
B.海外产业向我国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
C.目前,制造业开始向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转移
D.目前,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
(2)下列有关我国产业转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沿海地区工业产值呈下降趋势
B.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C.三次产业转移均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升级
D.对转出地来说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产业转移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20世纪80年代,图示产业向中国沿海地区转移主要是因为中国沿海地区拥有( )
A.资本优势 B.劳动力优势 C.技术优势 D.信息优势
(2)下列关于世界产业的转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大的受益者是发达国家或地区
B.延缓了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
C.这种产业转移主要由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发达国家或地区
D.加剧了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贫困和环境恶化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等国家的一些企业将自己的制造业转移到中国内地。珠江三角洲地区也有数千家企业外迁,其中一批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
(1)据图概括产业转移在空间上呈现的大致规律。
(2)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迁出的主要原因和迁出产业的主要特点。
(3)评价中西部地区接受迁入产业而带来的影响。
二、素养提升
5.新疆兵团纺织服装产业蓬勃发展,承接纺织服装产业转移成为新疆兵团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新疆兵团确立了努力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承接中部和东部产业转移的纺织发展思路。南疆是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的重点,浙江、广东等援建南疆省级行政区发挥自身纺织工业大省的优势,积极引导和支持省内优势纺织服装企业到南疆投资建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新疆兵团承接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是( )
A.地广人稀、气候适宜 B.劳动力丰富廉价、素质高
C.原料产量高、品质好 D.科技发达、技术研发力量强
(2)浙江、广东等省级行政区的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到新疆,对新疆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
A.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
B.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提高就业率
C.减轻新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D.促进区域间的产业分工与协作
6.下图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 )
A.①为资金 B.②为技术 C.③为政策 D.④为原料
(2)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欠发达地区不应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免引起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B.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都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C.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D.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解决发达地区的就业问题
7.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表示该区域某产业产品的输出额占一定区域市场的比重,产业竞争力系数越大,产业竞争力也就越强。各地产业竞争力系数的变化,可以反映产业转移的动态趋势。读我国相邻的甲、乙两省部分产业竞争力系数变化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信息说明( )
A.家具产业从甲省向乙省转移的趋势最明显
B.乙省一直输出图中所列制造业的产品
C.皮革和文体用品可能存在从甲省向乙省转移的趋势
D.2012年甲省的各产业竞争力均高于乙省
(2)乙省图示产业的产业竞争力系数均变大,其主要原因是( )
A.交通便利 B.原材料丰富 C.科技水平高 D.产业转移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范围内已经完成了三次大的产业转移,目前正处于第四次产业转移浪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越南、马来西亚等新兴发展中国家经四次才能得以承接产业转移,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劳动力素质和国家政策 B.劳动力成本
C.交通便捷程度 D.市场需求
(2)目前由中国沿海地区迁回欧美的产业最可能是( )
A.出口或代工产业
B.资源密集型产业
C.科研中心
D.高端制造业
9.(拓展探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下图为河北省承接北京市产业转移示意图。
(1)简析秦唐沧沿海地区承接北京市重化工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
(2)保定侧重于承接新能源、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等,简述这对保定发展的意义。
(3)说明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给河北省带来的有利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C
(2)B
(3)D
【考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太康位于河南省,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纺织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故C项正确。东部沿海地区交通更为便利,基础设施更为完善,市场更为广阔,A、B、D三项不符合题意。(2)纺织企业和服装企业之间具有很强的生产工序上的联系,抱团转移可以更好地实现生产上的协作。故B项正确。(3)纺织企业和服装企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大规模外迁在短期内会造成部分劳动力失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外迁有利于转出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利于经济发展;产业转移,并不是人口也转移,不会造成人口性别比失衡,不会造成社会失稳;不会促进城镇化发展。故D项正确。
【点评】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劳动力因素:由于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具有数量充足、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指企业生产与其他相关企业和地方服务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进行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过程的投入。发达国家费用较高,而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3、市场因素: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当达到饱和或满足不了自身的需要时,而且为了避开贸易壁垒,通常采用在新地区直接投资建厂的方式,开辟新的市场。
4、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土地规模和价格、环境污染等。
2.【答案】(1)A
(2)C
【考点】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1)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制造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以发展技术和资金占优势的产业为主。(2)珠江三角洲地区一次作为转入地,两次作为转出地,三次产业转移均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升级。
【点评】产业转移的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
3.【答案】(1)B
(2)A
【考点】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看出,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产业向中国沿海地区转移,这些产业一般为劳动密集型工业,如加工工业等。中国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所以吸引了这些产业。(2)产业转移主要由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产业转移中,发达国家或地区多用朝阳产业取代夕阳产业,形成新的工业基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抓住世界产业转移的机遇,促进本国或本地区经济发展;产业转移可能伴随污染转移和人口迁移,这可能会导致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自然资源的恶性开采,有利于发达国家或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最大的受益者是发达国家或地区。
【点评】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①劳动力因素
②内部交易成本
③市场因素
④国家政策的调整
⑤原生产地用地紧张
⑥地价昂贵
⑦环境污染
⑧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等
4.【答案】(1)部分海外产业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我国沿海部分产业和一些海外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2)原因:土地、劳动力、能源等方面成本上升以及环境的恶化。
特点: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或较高污染的产业
(3)有利影响: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扩大就业机会;加快城镇化进程等。
不利影响:增加资源和能源消耗,加剧环境污染,占用农业用地
【考点】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知,海外产业向我国沿海地区进行转移,我国产业由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进行转移。
(2)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向外转移,主要是因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工业布局成本增加,土地租金提高,能源资源紧张,环境不断恶化,还有珠江三角洲地区自身的产业面临升级。因此该地产业转移的特点: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或较高污染的产业。
(3)中西部地区接受产业转移,可以带来有利和不利的影响,有利主要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不利的影响主要是产业转移往往也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 有利影响: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扩大就业机会;加快城镇化进程等。不利影响:增加资源和能源消耗,加剧环境污染,占用农业用地。
【点评】随着产业转移的发生,产业移出区和产业迁入区在产业结构、生产分工、区域环境等方面均发生着变化,具体表现分析如下面框图所示。
5.【答案】(1)C
(2)C
【考点】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1)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地,棉花(原料)产量高、品质好。故答案为:C。(2)纺织服装企业转移到新疆,加快了新疆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提高就业率;促进产业升级;有利于加快工业化进程,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发展;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到新疆,使新疆能够根据自身优势条件发展纺织服装生产,从而促进了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但在发展纺织服装产业时也增加了新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故答案为:C。
【点评】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劳动力因素:由于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具有数量充足、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指企业生产与其他相关企业和地方服务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进行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过程的投入。发达国家费用较高,而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3、市场因素: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当达到饱和或满足不了自身的需要时,而且为了避开贸易壁垒,通常采用在新地区直接投资建厂的方式,开辟新的市场。
4、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土地规模和价格、环境污染等。
6.【答案】(1)A
(2)C
【考点】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1)发达地区技术先进、资金雄厚,欠发达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而资源丰富、有丰富且廉价劳动力。图中箭头①④表示发达地区提供给欠发达地区,可能为资金、技术,A项对,D项错。箭头②③表示欠发达地区提供给发达地区,可能是资源、劳动力,B、C两项错。(2)目前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产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地区仍然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B、D两项错。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道路上的一个过程,对于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好处,A项错。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促进两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C项对。
【点评】产业转移是发生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之间的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象。产业转移对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及区域间经济关系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并进而影响部分企业的战略决策。产业转移一词散见于各类报刊、杂志,但是学术界有关产业转移的一般性研究还不多见,产业转移的形式、动因等基本问题还没有明确的统一的认识。
7.【答案】(1)C
(2)D
【考点】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1)对比我国相邻的甲、乙两省部分产业竞争力系数变化图可知,甲省1990年文体用品、皮革、机械、通信的产业竞争力系数较大,而2012年皮革和文体用品的竞争力系数减小;乙省1990年家具竞争力系数较大,其他产业竞争力系数均较小,2012年文体用品、皮革、机械的产业竞争力系数增加。所以,皮革和文体用品可能存在从甲省向乙省转移的趋势。(2)根据材料并对比我国相邻甲、乙两省部分产业竞争力系数变化图可知,乙省图示产业的产业竞争力系数均变大,所以产业转移提升了乙省图示产业的产业竞争力。
【点评】产业转移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4.改变了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我国的产业转移主要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制造业和资源型加工业开始,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渐次推进。
8.【答案】(1)A
(2)D
【考点】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1)越南、马来西亚等新兴发展中国家经四次才能得以承接产业转移,其最主要的原因是经济落后,国家开放较晚,劳动力素质较低,故A项正确。(2)随着经济发展,中国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增加,且政策优势逐渐丧失,最有可能迁回欧美的是附加值较高的高端制造业,故D项正确。
【点评】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1.劳动力因素
2.内部交易成本
3.市场因素
4.国家政策的调整
5.原生产地用地紧张
6.地价昂贵
7.环境污染
8.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等
9.【答案】(1)能源、原料丰富;海陆交通便利;产业基础较好;政府政策扶持
(2)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改善基础设施;扩大就业机会;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科技文化水平
(3)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承接京津地区产业转移,提高产业层次;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区域竞争力;吸引人才,促进科技水平的提高;加强区际联系,更好地参与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促进城镇化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考点】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
【解析】【分析】第(1)题,秦唐沧沿海地区承接重化工产业转移,主要从能源、交通、工业基础、政策等方面分析。第(2)题,保定侧重于承接新能源、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等,有利于推动保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产业类型增多,利于改善基础设施,扩大就业机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科技文化水平。第(3)题,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有利于河北各地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承接京津地区产业转移,提高产业层次;区域经济发展,能够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区域竞争力;吸引人才,促进科技水平的提高;加强区际联系,更好地参与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工业发展,利于促进城镇化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点评】转移条件:
1、区域间存在产业级差。由于世界各地的要素禀赋不同、制度环境不同,从而导致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发达国家(或地区)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主导产业存在明显的产业级差。正是这些区域间产业级差的存在促使产业转移的发生成为可能。
2、区域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由于产业转移通常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和跨区域贸易等方式实现,这就要求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可以跨地区流动,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生产力和产业规模。因此,生产要素能否在不同地区之间流动,以及流动的自由程度大小,决定着产业转移阻力的大小。
3、区域间存在产业利益差。不同区域的经济体中,由于要素禀赋、市场结构、技术水平等不同,产业成长的利益格局也会不一致,正是这些区域间产业利益差,诱发并引导了产业转移以获取比较利益。
4、产业竞争。垄断的产业不会发生产业转移,因为企业会通过垄断实现高额利润。只有产业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存在竞争,引发企业经营的成本压力和市场压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积极寻求跨地区投资和跨地区贸易,最终导致产业转移成为可能。
综上所述,区域间存在产业级差、地区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区域间存在产业利益差以及产业竞争是发生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然而即使这些条件都得到满足也并不必然会导致产业转移的发生,产业转移的发生还需要动力系统的推动。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产业转移对区城发展的影响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产业转移对区城发展的影响课时练习,共10页。
高中湘教版 (2019)第一节 产业转移对区城发展的影响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一节 产业转移对区城发展的影响同步测试题,共11页。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