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江西省抚州市崇仁二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2年江西省抚州市崇仁二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第1页
    2022年江西省抚州市崇仁二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第2页
    2022年江西省抚州市崇仁二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江西省抚州市崇仁二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江西省抚州市崇仁二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实验与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江西省抚州市崇仁二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二)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16分)
    1.(2分)1820年,丹麦科学家     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182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致力于研究“磁生电”,历经十年,终于发现了     现象,根据这一发现后来发明了发电机。
    2.(2分)有一首诗“自卧竹杖顺水行,卧看两边万重山。疑是青山往后走,原是竹舟顺水流。”。在这首诗中,“青山往后走”选择的参照物是     ;“竹舟顺水流”选择的参照物是     。
    3.(2分)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各地村长通过广播“硬核喊话”走红网络。村长们以长辈和大家长的口气骂人,被骂的人还觉得挺亲切挺感动。村长喊话的声音通过      传递到村民耳中,根据声音的     可以判断是村长在说话。
    4.(2分)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用的热水瓶,注入一定量的热水后,立即盖上软木塞,软木塞常会跳起来,此过程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瓶内水蒸气的内能;同时瓶口会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5.(2分)计算机鼠标装有传感器来监视鼠标的移动情况,如图是它的工作原理示意图。物体M在轨道上平行移动时,可带动与之相连的金属滑片P移动,通过电压表示数可反映物体M移动的距离。当物体M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将     ,电压表示数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6.(2分)指南针之所以能指南北是因为受到     的作用。科考人员把一条形磁铁带到地球某极地后,用细绳悬挂,其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情景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所在位置为地理     (选填“南”或“北”)极。
     
    7.(2分)如图所示为小明家里部分用电器和插座的电路图。图中的灯泡和插座连接正确,则甲线是      (选填“零线”或“火线”)。当闭合开关时,灯L不亮,用试电笔检测插座的两孔都发光,小明判断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进户零线断路了,则由图可知      (选填“可能”或“一定”)是C点的左侧导线断路了。
     
    8.(2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发现两电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则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     ,电阻R1与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之比P1:P2=     。
     
    二、选择题(把你认为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本大题共6小题,第9~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第13、14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全部选择正确得3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共14分)
    9.(2分)下列数据中,符合事实的是(  )
    A.我县夏天室内的最高气温可达60℃
    B.普通中学生的百米跑成绩约为15s
    C.一个正规篮球的直径约为1dm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km/h
    10.(2分)超市的商品上贴有磁性标签,当未消磁的标签通过超市门口的安全门时,安全门上的线圈会产生电流触发警报器,达到防盗目的。图中的各器具与超市防盗装置的工作原理相符的是(  )
    A.动圈式扬声器 B.电磁起重机
    C.动圈式话筒 D.电话
    11.(2分)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烧瓶中的水加热直到沸腾,撤去酒精灯,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将烧瓶倒置,向瓶底浇冷水,瓶内水再次沸腾。关于实验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瓶口出现的“白气”是汽化形成的
    B.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C.水再次沸腾说明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气压大小有关
    D.沸腾是只发生在液体内部的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
    12.(2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  )
     
    A.电流表A1示数变小,电压表V示数变小
    B.电流表A2示数变大,电压表V示数变大
    C.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比值不变
    D.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比值不变
    (多选)13.(3分)常用的磁电式电流表的结构如图所示,线圈与接线柱相连。当通以图示方向的电流时,线圈带动指针向右偏转。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当通以相反方向电流时,电流表指针仍向右偏转
    B.此电流表工作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此电流表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
    D.此电流表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
    (多选)14.(3分)利用一节干电池、导线、小灯泡、电动机、铅笔芯、橡皮、塑料尺,能够完成的实验有(  )
    A.探究物质的导电性
    B.探究电动机的转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C.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D.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5小题7分,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共22分)
    15.(7分)某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45s内,其速度v与时间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前10s轿车运动的路程为100m。求:
    (1)前10s轿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2)轿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通过的路程。
    (3)轿车在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16.(7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9V,R1、R2、R3为定值电阻.
    (1)当开关S闭合,S1、S2断开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电压表的示数为3V,求R2的阻值;
    (2)当开关S、S1、S2都闭合,电流表A2的示数为0.2A,求电压表示数及电阻R1的阻值;
    (3)求电路消耗的最大总功率.
     
    17.(8分)图甲是一种电热水龙头,图乙是其简化电路图。旋转手柄可使扇形开关S同时接触两个相邻触点,从而控制流出的水为冷水、温水或热水。已知R1、R2是电热丝,R1=22Ω,热水挡的电功率是3.3kW.求:
    (1)S旋到温水挡时的电功率?
    (2)电热丝R2的阻值?
    (3)当S旋到热水挡时,1min能放出2kg40℃的热水,若电热水龙头加热的效率是90%,则水的初温是多少℃?[c水=4.2×103J/(kg•℃),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8.(7分)物理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掌握的实验操作技能,解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是小明测量的某次跑步的时间,其读数为      s;图2速度表显示该汽车行驶的速度是      m/s;图3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cm。
    (2)如图4所示的甲、乙两支温度计,都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其中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的是      。若两支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可能为如表中所列的物质,则乙温度计中的测温液体肯定不是      。
    物质
    凝固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27℃
    (3)如图5所示,有些实验室电流表刻度盘上有一个弧形缺口,缺口下面有一弧形镜子,从侧面可以看到指针在里面所所的像,它的作用是      。
    19.(7分)小华用图1所示电路来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部分器材的规格已标明)。
     
    (1)图1是小华正准备接入最后一根导线(图中虚线所示)时的实验电路。请指出图中在器材操作上存在的两个不妥之处:①     ;②     。
    (2)闭合开关进行实验,小华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示数始终为3V,而电流表示数始终为零。已知仅导线发生故障,则图1中导线      (选填“①”、“②”或“③”)发生了      (填写故障名称)。
    (3)小华进行了六次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在U﹣I图像中描点,得到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图像如图2所示。则根据记录的数据和图像可知:
    ①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②实验中所使用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可能为      。
    A.5Ω 2A
    B.10Ω 2A
    C.20Ω 1A
    D.30Ω 1A
    (4)实验结束后,小华继续对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关系进行了探究,则他画出的U﹣I图像应为图3中的虚线      (选填“①”、“②”或“③”),你选择的依据是      。
    20.(3分)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探究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安装实验装置时,应先调整图甲中      (选填“A”或“B”)的高度.
    (2)琳琳同学利用该装置先后完成了两次探究水沸腾的实验,分别绘制出了图乙中的1、2两条图线,根据图像可知,水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      .
    (3)通过该图像你还可以得出什么信息,请写出1条:     (合理即可).
    21.(4分)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小雨同学利用电压一定的电池、滑动变阻器、6枚大头针、铁钉以及长导线作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简易实验.
    (1)他将导线绕在铁钉上制成简易电磁铁,并通过      来显示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2)他把制作电磁铁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发现无怎样移动滑片P,按图中方法两个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量都超过6枚,小雨灵机一动,在原有器材规格、结构和数量的情况下,采用      方法也顺利完成了实验。
    (3)实验中通过A、B两个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可知:在      相同时,     的电磁铁磁性越强.
     
    22.(7分)小明和妈妈去超市购物,乘坐超市里的自动扶梯时,发现电梯在有、无人乘坐时会以不同的速度运行.回家查阅资料发现可以用电磁继电器实现这样的“自动电路”,图甲为其工作原理图,R1是一个压敏电阻,为了探究压力对其阻值的影响,小明回校后与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0为定值电阻,R1为压力传感器.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图乙电路中R0的作用是      .
    (2)连接好电路,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试触,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
    (3)排除故障后,逐渐增大R1受到的压力,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和相应的电压表示数,并计算出对应的R1的阻值,记录如表,第4次测量时,电压表示数为3.6V,电流表示数为0.3A,则此时R1的阻值为      Ω.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丙中画出压敏电阻R1随压力F变化的关系图像.
    实验次数
    1
    2
    3
    4
    5
    F/N
    0
    10
    20
    30
    40
    R1/Ω
    30
    24
    18
     
    6
    【分析论证】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压敏电阻R1的阻值随压力的增大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
    【拓展应用】当所有人离开电梯后,则图甲中电磁铁的磁性将      (选填“增强”、“减弱”或“不变”),电动机的转速将      (选填“变快”、“变慢”或“不变”).

    2022年江西省抚州市崇仁二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16分)
    1.(2分)1820年,丹麦科学家 奥斯特 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182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致力于研究“磁生电”,历经十年,终于发现了 电磁感应 现象,根据这一发现后来发明了发电机。
    【分析】(1)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首先通过实验证明了通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方向和导体中的电流方向有关。
    (2)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证明了由磁可以得到电,导致了发电机的发明。
    【解答】解:(1)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首先通过实验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2)经过10年坚持不懈地努力,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奥斯特;电磁感应。
    【点评】通电导线周围产生磁场的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首先是由奥斯特发现的。法拉第发现的是电磁感应现象。主要考查学生对物理学史的了解和掌握。
    2.(2分)有一首诗“自卧竹杖顺水行,卧看两边万重山。疑是青山往后走,原是竹舟顺水流。”。在这首诗中,“青山往后走”选择的参照物是 竹舟 ;“竹舟顺水流”选择的参照物是 青山 。
    【分析】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就是看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解答】解:
    “青山往后走”描述的是青山在运动,参照物选择的是行驶的竹舟,青山和竹舟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
    “竹舟顺水流”描述的是竹舟在运动,参照物选择的是青山,竹舟和青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竹舟;青山。
    【点评】本题考查参照物的选择和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需要对物体运动情况进行仔细分析。
    3.(2分)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各地村长通过广播“硬核喊话”走红网络。村长们以长辈和大家长的口气骂人,被骂的人还觉得挺亲切挺感动。村长喊话的声音通过  空气 传递到村民耳中,根据声音的 音色 可以判断是村长在说话。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可以根据音色判断发声体。
    【解答】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长喊话的声音通过空气传递到村民耳中;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根据声音的音色可以判断熟人的身份。
    故答案为:空气;音色。
    【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和乐音的三要素,属于基础题。
    4.(2分)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用的热水瓶,注入一定量的热水后,立即盖上软木塞,软木塞常会跳起来,此过程是通过  做功 的方式改变了瓶内水蒸气的内能;同时瓶口会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分析】(1)改变物体内能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过程,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过程;
    (2)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解答】解:(1)软木塞跳起来,机械能增大,这是由于暖瓶内的水蒸气膨胀做功造成的,水蒸气的内能转化成瓶塞的机械能;
    (2)瓶口会冒出大量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成小液滴,形成“白气”。
    故答案为:做功;液化。
    【点评】本题考查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和液化现象,属于基础题。
    5.(2分)计算机鼠标装有传感器来监视鼠标的移动情况,如图是它的工作原理示意图。物体M在轨道上平行移动时,可带动与之相连的金属滑片P移动,通过电压表示数可反映物体M移动的距离。当物体M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将 不变 ,电压表示数将 变大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分析】电压表的内阻很大,电路中相当于断路,据此可知电路中的滑片不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但可以改变滑片左侧部分的电阻,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滑片移动时电表示数的变化。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电路为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滑片左侧部分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当物体M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不变,滑片左侧部分的电阻变大,
    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的示数不变;
    由U=IR可知,滑片左侧部分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故答案为:不变;变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欧姆定律的灵活应用,关键是根据电压表的内阻特点判断出滑片移动时不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6.(2分)指南针之所以能指南北是因为受到 地磁场 的作用。科考人员把一条形磁铁带到地球某极地后,用细绳悬挂,其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情景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所在位置为地理 南 (选填“南”或“北”)极。
     
    【分析】(1)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在它周围也存在着磁场;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
    (2)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解答】解:(1)指南针也是一磁体,在地球上受到地磁场的作用,静止时始终指向南北方向;
    (2)由图可以看出磁体静止时细线靠近磁体的南极,可知道磁体的北极受到地磁场给磁体北极一个排斥力的作用,说明磁体在地磁场的北极附近,即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故答案为:地磁场;南。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磁场和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的认识和了解,属于基础知识。
    7.(2分)如图所示为小明家里部分用电器和插座的电路图。图中的灯泡和插座连接正确,则甲线是  火线 (选填“零线”或“火线”)。当闭合开关时,灯L不亮,用试电笔检测插座的两孔都发光,小明判断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进户零线断路了,则由图可知  一定 (选填“可能”或“一定”)是C点的左侧导线断路了。
     
    【分析】为了用电的安全,开关控制火线;
    根据并联电路互不影响的特点分析电路故障的原因,即当灯泡不发光,其它支路正常工作时,说明灯泡所在的支路出现故障;当测电笔与火线接触时,电笔中的氖管会发光;当测电笔与零线接触时,氖管不发光。
    【解答】解:灯泡的开关需要控制火线,所以甲是火线;
    闭合开关S,灯不亮,用试电笔检测插座的两孔都发光,这说明插座的两孔与火线相连,所以故障是进户零线断路了,即C点左侧的导线断路了。
    故答案为:火线;一定。
    【点评】本题考查测电笔的使用以及家庭电路故障分析的掌握情况,注意家庭电路故障主要从短路和断路两方面分析。
    8.(2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发现两电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则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 1:1 ,电阻R1与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之比P1:P2= 4:5 。
     
    【分析】(1)由图可知,该电路为R1和R2的并联电路,电流表A1测干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通过R2的电流;并联电路的电源电压等于各个支路两端的电压,由此可知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
    (2)根据图中两电流表所选的量程和两电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可以得到干路电流与通过R2的电流之间的关系,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个支路的电流之和,据此可得出通过R1的电流;最后根据P=UI可得出电阻R1与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之比。
    【解答】解:(1)由图可知,该电路为R1和R2的并联电路,电流表A1测干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通过R2的电流;
    由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相同,则U1:U2=1:1;
    (2)由图可知,A1所选量程为0~3A,A2所选量程为0~0.6A,已知两电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则I=5I2,
    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R1的电流为:I1=I﹣I2=5I2﹣I2=4I2,
    由P=IU可知电阻R1与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之比为:P1:P=I1U:IU=I1:I=4I2:5I2=4:5。
    故答案为:1:1;4:5。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知道此题中大量程电流表示数是小量程电流表示数的5倍是解题的关键。
    二、选择题(把你认为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本大题共6小题,第9~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第13、14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全部选择正确得3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共14分)
    9.(2分)下列数据中,符合事实的是(  )
    A.我县夏天室内的最高气温可达60℃
    B.普通中学生的百米跑成绩约为15s
    C.一个正规篮球的直径约为1dm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km/h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必要时进行相关的计算,找出符合事实的选项。
    【解答】解:
    A、我县夏季气温炎热,室外温度可能超过35℃,但室内温度一般不超过30℃.故A不符合事实;
    B、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百米比赛的最好成绩在15s左右,故B符合事实;
    C、标准篮球的直径为24.6cm=2.46dm.故C不符合事实;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约4km/h,故D不符合事实。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数据的了解情况,本题告诉我们一定要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做到熟知。
    10.(2分)超市的商品上贴有磁性标签,当未消磁的标签通过超市门口的安全门时,安全门上的线圈会产生电流触发警报器,达到防盗目的。图中的各器具与超市防盗装置的工作原理相符的是(  )
    A.动圈式扬声器 B.电磁起重机
    C.动圈式话筒 D.电话
    【分析】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该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该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解答】解:据“当未消磁的标签通过超市门口的安全门时,安全门上的线圈会产生电流触发警报器”可知,该过程中有感应电流产生,是电磁感应现象;
    A、动圈式扬声器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的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
    B、电磁起重机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故C符合题意;
    D、电话是电磁铁的应用之一,而不是电磁感应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电磁感应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这两个实验的前提条件是不同的,电磁感应是用来产生电的,所以该实验装置中没有电源;而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实验,电路中有电源。因此可以利用电路中有无电源来区分两个实验。
    11.(2分)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烧瓶中的水加热直到沸腾,撤去酒精灯,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将烧瓶倒置,向瓶底浇冷水,瓶内水再次沸腾。关于实验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瓶口出现的“白气”是汽化形成的
    B.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C.水再次沸腾说明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气压大小有关
    D.沸腾是只发生在液体内部的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
    【分析】(1)“白气”的成分是小水珠,是由水蒸气液化而来;
    (2)液体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
    (3)液体的沸点与上方压强有关,压强越低,沸点越低;
    (4)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沸腾吸热。
    【解答】解:
    A、“白气”的成分是小水珠,是由水蒸气液化而成的,故A错误;
    B、液体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故B错误;
    C、液体的沸点与上方压强有关,压强越低,沸点越低;当冷水浇在烧瓶底部时,烧瓶上方气压降低,烧瓶内的水沸点降低,再次沸腾,故C正确;
    D、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该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内能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
    12.(2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  )
     
    A.电流表A1示数变小,电压表V示数变小
    B.电流表A2示数变大,电压表V示数变大
    C.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比值不变
    D.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比值不变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R1支路的电流,根据电源的电压可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滑片移动时通过R1的电流不变,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R2电流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干路电流的变化,然后得出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比值和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比值的变化。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R1支路的电流,
    因电源的电压不变,
    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故AB错误;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所以,滑片移动时,通过R1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A2的示数不变,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
    由I=可知,通过R2的电流变小,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干路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
    因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2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
    所以,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比值变大,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比值不变,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清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表所测的电路元件是关键。
    (多选)13.(3分)常用的磁电式电流表的结构如图所示,线圈与接线柱相连。当通以图示方向的电流时,线圈带动指针向右偏转。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当通以相反方向电流时,电流表指针仍向右偏转
    B.此电流表工作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此电流表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
    D.此电流表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
    【分析】首先利用图示的装置分析出其制成原理,即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线圈的转动可以带动指针的偏转。线圈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这一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解:
    A、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线圈转动方向会发生改变,当通以相反方向电流时,电流表指针将向左偏转,故A错误;
    B、电流表的原理与电动机相似,在工作过程中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正确;
    C、电流表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线圈转动时带动指针转动,从而产生示数,故C正确;
    D、由C的解析可知,电流表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不是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在学过的测量工具或设备中,每个工具或设备都有自己的制成原理;对不同测量工具的制成原理,是一个热点题型,需要重点掌握。
    (多选)14.(3分)利用一节干电池、导线、小灯泡、电动机、铅笔芯、橡皮、塑料尺,能够完成的实验有(  )
    A.探究物质的导电性
    B.探究电动机的转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C.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D.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
    【分析】(1)物质根据导电性的强弱,可以分为绝缘体与导体;
    (2)电动机转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3)电流与电压关系为: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4)其他条件相同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关系为,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解答】解:A、利用铅笔芯、橡皮、塑料尺的导电性不同,将其连入电路中,通过观察小灯泡的亮暗程度,来判断物质导电性的强弱,故A正确;
    B、通过调换干电池正负极,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方向,观察电动机的转向,故B正确;
    C、无法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因为没有电压表与电流表,故C错误;
    D、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可以通过改变接入铅笔芯长度,观察串联在电路中小灯泡的亮度来完成实验探究,故D正确。
    故选:ABD。
    【点评】该题目考查电学的实验综合,难度适中。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5小题7分,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共22分)
    15.(7分)某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45s内,其速度v与时间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前10s轿车运动的路程为100m。求:
    (1)前10s轿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2)轿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通过的路程。
    (3)轿车在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分析】(1)已知前10s轿车通过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可求出轿车前10s的平均速度;
    (2)在v﹣t图像中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速度不变,由图可知轿车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和所用时间,利用v=可求出轿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通过的路程;
    (3)根据题意求出轿车在整个过程的总路程,已知总时间,利用v=可求出轿车在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1)已知前10s轿车通过的路程为100m,则前10s轿车的平均速度为:;
    (2)由图可知,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为v2=20m/s,行驶时间为t2=45s﹣10s=35s,则轿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通过的路程为:s2=v2t2=20m/s×35s=700m;
    (3)由题知轿车在整个过程的总路程为s=s1+s2=100m+700m=800m,总时间t=45s,
    则轿车在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答:(1)前10s轿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0m/s;
    (2)轿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通过的路程为700m;
    (3)轿车在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7.8m/s。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理解运动图像的含义,并从图像中读取相关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16.(7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9V,R1、R2、R3为定值电阻.
    (1)当开关S闭合,S1、S2断开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电压表的示数为3V,求R2的阻值;
    (2)当开关S、S1、S2都闭合,电流表A2的示数为0.2A,求电压表示数及电阻R1的阻值;
    (3)求电路消耗的最大总功率.
     
    【分析】(1)当开关S闭合,S1、S2断开时,定值电阻R2、R3串联接入电路,电流表A1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V测量定值电阻R3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求出定值电阻R2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可求出定值电阻R2的阻值;
    (2)当开关S、S1、S2都闭合时,定值电阻R1、R2并联接入电路,定值电阻R3被短路,电流表A1测量干路中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通过定值电阻R1的电流,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R3两端的电压,根据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可求出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可求出定值电阻R1的阻值;
    (3)根据P=UI=可知,当电压U一定时,电路中的总电阻越小,电路中的总功率越大,由此可知,当开关S、S1、S2都闭合时,定值电阻R1、R2并联接入电路,定值电阻R3被短路,电路中的电阻最小,电路中的总功率最大,根据并联电路电阻规律可求出此时电路的总电阻,根据P=UI=可求出电路中的最大总功率。
    【解答】解:(1)当开关S闭合,S1、S2断开时,定值电阻R2、R3串联接入电路,电流表A1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V测量定值电阻R3两端的电压,
    定值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U﹣U1=9V﹣3V=6V,定值电阻R2的阻值R2===20Ω;
    (2)当开关S、S1、S2都闭合时,定值电阻R1、R2并联接入电路,定值电阻R3被短路,电流表A1测量干路中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通过定值电阻R1的电流,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R3两端的电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0;
    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U=9V,定值电阻R1的阻值R1===30Ω;
    (3)根据P=UI=可知,当电压U一定时,电路中的总电阻越小,电路中的总功率越大,由此可知,当开关S、S1、S2都闭合时,定值电阻R1、R2并联接入电路,定值电阻R3被短路,电路中的电阻最小,电路中的总功率最大,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12Ω,
    电路中的最大总功率P=UI===6.75W。
    答:(1)定值电阻R2的阻值20Ω;
    (2)定值电阻R1的阻值是30Ω,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0;
    (3)电路中的最大总功率6.75W。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公式的应用,串联、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规律的应用,其中求解电路中的最大总功率是本题的难点。
    17.(8分)图甲是一种电热水龙头,图乙是其简化电路图。旋转手柄可使扇形开关S同时接触两个相邻触点,从而控制流出的水为冷水、温水或热水。已知R1、R2是电热丝,R1=22Ω,热水挡的电功率是3.3kW.求:
    (1)S旋到温水挡时的电功率?
    (2)电热丝R2的阻值?
    (3)当S旋到热水挡时,1min能放出2kg40℃的热水,若电热水龙头加热的效率是90%,则水的初温是多少℃?[c水=4.2×103J/(kg•℃),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分析】(1)由图可知:热水挡时R1、R2并联,温水挡时只有R1连入电路,由P=求出R1的功率;
    (2)根据热水挡的电功率即可求出电热丝R2的电功率;
    根据P=求出R2的阻值;
    (3)当S旋到热水挡时,由W=Pt计算正常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由Q=cm(t﹣t0)计算水的初温。
    【解答】解:(1)由图可知:热水挡时R1、R2并联,温水挡时只有R1连入电路,
    温水挡时的电功率为:P1===2200W;
    (2)P加热=3.3kW=3300W,
    电热丝R2的功率为:P2=P加热﹣P1=3300W﹣2200W=1100W;
    由P=得,
    电热丝R2的阻值为:R2===44Ω;
    (3)当S旋到热水挡时,1min消耗的电能为:
    W=P加热t=3300W×60s=1.98×106J,
    根据η=得,
    水吸收的热量为:
    Q吸=Wη=1.98×106J×90%=1.782×106J,
    由Q吸=cm(t﹣t0)得:
    t0=t﹣=40℃﹣=18.8℃。
    答:(1)S旋到温水挡时的电功率为1100W;
    (2)电热丝的R2阻值为44Ω;
    (3)水的初温是18.8℃。
    【点评】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电功率和热量公式的应用,正确分析电路,找到出热水和温水电路的状态是关键。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8.(7分)物理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掌握的实验操作技能,解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是小明测量的某次跑步的时间,其读数为  347.9 s;图2速度表显示该汽车行驶的速度是  25 m/s;图3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2.90 cm。
    (2)如图4所示的甲、乙两支温度计,都是利用液体  液体的热胀冷缩 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其中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的是  甲 。若两支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可能为如表中所列的物质,则乙温度计中的测温液体肯定不是  酒精 。
    物质
    凝固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27℃
    (3)如图5所示,有些实验室电流表刻度盘上有一个弧形缺口,缺口下面有一弧形镜子,从侧面可以看到指针在里面所所的像,它的作用是  利用平面镜成像使视线与刻度盘垂直使读数准确 。
    【分析】(1)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速度表的单位是km/h,由指针位置可读出速度表的示数,注意单位换算;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根据甲乙温度计的构造可以判断哪个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选择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时,在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内,测温物质必须是液态;
    (3)镜子(平面镜)对光线有反射作用,而电流表的刻度盘上缺口下面的镜子用来减少读数视觉误差而设计的,读数时,眼睛看指针与镜子里的指针影像重叠,这时所对准的刻度读值相对比较准确。
    【解答】解:
    (1)由图知: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47.9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47.9s,即秒表的读数为:t=5min47.9s=347.9s;
    速度表的分度值是5km/h,示数是90km/h=25m/s;
    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4.0cm刻度线对齐,读作4.00cm,右侧与6.9cm刻度线对齐,读作6.9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6.90cm﹣4.00cm=2.90cm;
    (2)甲、乙温度计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图甲是体温计,下端有一个缩口,离开人体后,液体遇冷收缩,但上方液体不会缩回玻璃泡中,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图乙温度计的测量范围﹣20℃~100℃,酒精的沸点是78℃,酒精的沸点低于100℃,因此,图乙温度计的测温物质一定不是酒精;
    (3)电流表刻度盘上有一个弧形缺口,缺口下面有一弧形镜子,从侧面可以看到指针在里面所所的像,它的作用是利用平面镜成像使视线与刻度盘垂直使读数准确。
    故答案为:(1)347.9;25;2.90;(2)液体的热胀冷缩;甲;酒精;(3)利用平面镜成像使视线与刻度盘垂直使读数准确。
    【点评】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停表、刻度尺和速度计,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本题还考查了液体温度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不同物质沸点的比较,同时考查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9.(7分)小华用图1所示电路来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部分器材的规格已标明)。
     
    (1)图1是小华正准备接入最后一根导线(图中虚线所示)时的实验电路。请指出图中在器材操作上存在的两个不妥之处:① 开关闭合 ;② 没有将变阻器最大电阻连入电路 。
    (2)闭合开关进行实验,小华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示数始终为3V,而电流表示数始终为零。已知仅导线发生故障,则图1中导线  ① (选填“①”、“②”或“③”)发生了  断路 (填写故障名称)。
    (3)小华进行了六次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在U﹣I图像中描点,得到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图像如图2所示。则根据记录的数据和图像可知:
    ①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0.75 W。
    ②实验中所使用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可能为  D 。
    A.5Ω 2A
    B.10Ω 2A
    C.20Ω 1A
    D.30Ω 1A
    (4)实验结束后,小华继续对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关系进行了探究,则他画出的U﹣I图像应为图3中的虚线  ① (选填“①”、“②”或“③”),你选择的依据是  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之和保持不变(或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量等于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的变化量) 。
    【分析】(1)连接电路时,为保护电路,开关要断路,将变阻器最大电阻连入电路;
    (2)若电流表示数为0,说明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以外的电路是完好的,则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断路了;
    (3)①根据U﹣I图像知灯在额定电压下的电流,根据P=UI求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②根据U﹣I图像知灯的电压为0.5V时电流大小,由串联电路的规律及欧姆定律得出此时实验中所使用的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确定变阻器的规格;
    (4)已知电源电压,由串联电路规律结合图3分析。
    【解答】解:
    (1)两个不妥之处:①开关闭合;②没有将变阻器最大电阻连入电路;
    (2)电流表示数始终为零,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示数始终为3V,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已知仅导线发生故障,则图1中导线①发生了断路,导致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了;
    (3)根据U﹣I图像知,灯在额定电压下的电流为0.3A,
    ①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P=ULI=2.5V×0.3A=0.75W。
    ②根据U﹣I图像知,灯的电压为0.5V时,电流为0.1A,由串联电路的规律及欧姆定律,此时,实验中所使用的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
    R滑===25Ω,故变阻器的规格可能为30Ω 1A,选D;
    (4)因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可知灯泡的U﹣I图像是一条向上的曲线(图3中的实线);灯泡和变阻器串联,由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之和保持不变,或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量等于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的变化量,故他画出的变阻器的U﹣I图像应为图3中的①。
    故答案为:(1)①开关闭合;②没有将变阻器最大电阻连入电路;
    (2)①;断路;
    (3)①0.75;②D;
    (4)①;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之和保持不变(或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量等于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的变化量)。
    【点评】本题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考查电路连接、故障分析、功率计算、串联电路的规律及欧姆定律的运用,综合性较强。
    20.(3分)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探究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安装实验装置时,应先调整图甲中  B (选填“A”或“B”)的高度.
    (2)琳琳同学利用该装置先后完成了两次探究水沸腾的实验,分别绘制出了图乙中的1、2两条图线,根据图像可知,水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  不变 .
    (3)通过该图像你还可以得出什么信息,请写出1条: 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合理即可).
    【分析】【分析】(1)因为在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应从下向上固定实验器材的位置;
    (2)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
    (3)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如果大气压大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也就会大于100℃;如果大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就会小于100℃。
    【解答】解:(1)在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应先确定铁圈B的高度;
    (2)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图中所示水的沸点是98℃,水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3)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水沸腾时的温度均低于100℃,原因是当时的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故答案为:(1)B;(2)不变;(3)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属于基本技能的应用,难度不大。
    21.(4分)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小雨同学利用电压一定的电池、滑动变阻器、6枚大头针、铁钉以及长导线作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简易实验.
    (1)他将导线绕在铁钉上制成简易电磁铁,并通过  吸引大头针的数量 来显示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2)他把制作电磁铁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发现无怎样移动滑片P,按图中方法两个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量都超过6枚,小雨灵机一动,在原有器材规格、结构和数量的情况下,采用  减少电池节数 方法也顺利完成了实验。
    (3)实验中通过A、B两个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可知:在  电流 相同时, 线圈匝数越多 的电磁铁磁性越强.
     
    【分析】(1)要掌握转换法。知道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是通过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体现的;
    (2)减小电流的方法有增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和降低电源电压;
    (3)研究电磁铁磁性跟线圈匝数的关系时,控制电流大小和铁芯不变,改变匝数的多少观察吸引大头针的多少。
    【解答】解:
    (1)电磁铁磁性强弱通过比较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反映,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
    (2)采用减少电池节数降低电源电压,从而减小电路中的电流使电磁铁磁性减弱可顺利完成了实验;
    (3)图中两电磁铁串联在电路中,通过的电流相等,左面的电磁铁的线圈匝数多,且它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较多,表明左面的电磁铁的磁性强,说明通过电磁铁的电流相同时,电磁铁的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故答案为:(1)吸引大头针的数量;(2)减少电池节数;(3)电流;线圈匝数越多。
    【点评】在研究电磁铁的实验中,合理运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是成功的关键,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是我们必须熟记的内容。
    22.(7分)小明和妈妈去超市购物,乘坐超市里的自动扶梯时,发现电梯在有、无人乘坐时会以不同的速度运行.回家查阅资料发现可以用电磁继电器实现这样的“自动电路”,图甲为其工作原理图,R1是一个压敏电阻,为了探究压力对其阻值的影响,小明回校后与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0为定值电阻,R1为压力传感器.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图乙电路中R0的作用是  保护电路 .
    (2)连接好电路,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试触,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压敏电阻R1短路 .
    (3)排除故障后,逐渐增大R1受到的压力,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和相应的电压表示数,并计算出对应的R1的阻值,记录如表,第4次测量时,电压表示数为3.6V,电流表示数为0.3A,则此时R1的阻值为  12 Ω.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丙中画出压敏电阻R1随压力F变化的关系图像.
    实验次数
    1
    2
    3
    4
    5
    F/N
    0
    10
    20
    30
    40
    R1/Ω
    30
    24
    18
     
    6
    【分析论证】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压敏电阻R1的阻值随压力的增大而  减小 (选填“增大”或“减小”).
    【拓展应用】当所有人离开电梯后,则图甲中电磁铁的磁性将  减弱 (选填“增强”、“减弱”或“不变”),电动机的转速将  变慢 (选填“变快”、“变慢”或“不变”).
    【分析】(1)由图乙可知,闭合开关,两电阻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测压敏电阻两端的电压,电路中若无R0存在,当压敏电阻的阻值过小时,电路电流会过大,会烧毁电路,所以图乙电路中R0的作用是保护电路;
    (2)闭合开关试触,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是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说明电压表与导线并联接入电路;
    (3)根据欧姆定律计算此时R1的阻,在图丙中描点、连线作图;
    【分析论证】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压敏电阻R1的阻值随压力的增大如何变化;
    【拓展应用】当所有人离开电梯后,根据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变化可知压敏电阻的阻值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电路的电流的变化,进一步判断图甲中电磁铁的磁性的变化,据此分析可知衔铁被释放,电动机和定值电阻串联接入电路,由欧姆定律可得通过工作电路的电流变化,进一步分析电动机的转速的变化。
    【解答】解:(1)由图乙可知,闭合开关,两电阻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测压敏电阻两端的电压,电路中若无R0存在,当压敏电阻的阻值过小时,电路电流会过大,会烧毁电路,所以图乙电路中R0的作用是保护电路;
    (2)闭合开关试触,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是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说明电压表与导线并联接入电路,则电路故障可能是压敏电阻短路;
    (3)第4次测量时,电压表示数为3.6V,电流表示数为0.3A,由欧姆定律可得此时R1的阻值为:R1===12Ω;
    在图丙中描点、连线作图:

    【分析论证】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压敏电阻R1的阻值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拓展应用】当所有人离开电梯后,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变小,压敏电阻的阻值增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电路的电流变小,则图甲中电磁铁的磁性将减弱,衔铁被释放,电动机和定值电阻串联接入电路,由欧姆定律可得通过工作电路的电流变小,所以电动机的转速将变慢。
    故答案为:(1)保护电路;(2)压敏电阻R1短路;(3)12;如图;【分析论证】减小;【拓展应用】变慢。
    【点评】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的灵活运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等,综合性强。

    相关试卷

    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所涉及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理学中常用图像表示规律,下列关于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崇仁县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西省崇仁县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