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沪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泥板塑形象10 泥板塑人物教学设计
展开第七册 第 五 单元 泥板塑形象
课题名称:第十课 夸张的面具
教学类别:泥工
课时建议:约1—2 课时
教学目标:
绘画与表达:了解面具夸张变形的造型特点,
工艺与制作:学会用团、压、印、搓、接、刻等泥工技能,塑造不同造型的面具方法。
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讨论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泥工对形象进行夸张变形的表现方法。
欣赏与评述:感受夸张变形的艺术美,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俗的审美习惯,增强对
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夸张变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利用各种泥工技法制作面具
教学准备:
学具:彩泥、泥塑工具等
教具:彩泥、泥塑工具、展示板、课件等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了解面具夸张变形的特点,用彩泥制作出造型夸张和色彩强烈的面具。
拓展层面:运用不同的泥工技法,以及其他材料,有创意地表现独特的面具。
教学过程:
一、 感受与发现
1、欣赏四川《变脸》表演,引出课件同学演一演(各类面具的变脸),激发学生对面具的兴趣。
2、欣赏交流自己见过的面具。
3、讨论、了解面具的作用:不同地区、不同场合的面具具有不同的作用,一般为威吓、辟邪、表演等作用。
二、 夸张与创意
1、出示面具作品,讨论面具的特征。
小组讨论:
面具与真人的脸有何不同?有何特点?主要装饰在哪些部分?
2、小结:面具造型夸张,变形适当,色彩艳丽。在脸颊、下巴、额头等部位进行装饰。
3、欣赏教材中的彩泥面具,交流欣赏感受。
4、小结:可以运用压、搓、接、印、刻等各种泥工技术制作面具。
三、 选材与创作
1、教师示范面具制作:
①做脸型;
②贴五官;
③点缀和装饰。
2、学生运用团、压、捏、搓等泥工技法,进行制作。
制作要求:造型夸张、色彩对比强烈。
四、 展示与评价
1、展示全班作品并互相交流,说说制作过程中的感受。
2、欣赏他人作品,说说同学作品的特点。
评价内容:
①面具造型夸张。
②泥工技能的巧妙运用。
③装饰感强。
④色彩对比强烈。
3、教师小结:从造型、色彩、创意等方面综合评价。肯定学生敢于尝试、大胆创作的学习态度。
2021学年10 泥板塑人物公开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10 泥板塑人物公开课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活动设计,设计说明,坐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美术沪教版五年级上册3 捏塑人物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沪教版五年级上册3 捏塑人物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主题来源,设计意图,单元内容,主要校本化实施方式,单元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美术沪教版五年级上册3 捏塑人物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沪教版五年级上册3 捏塑人物教案及反思,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