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1-13课复习课件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1-13课复习课件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页
    1-13课复习课件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页
    1-13课复习课件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页
    1-13课复习课件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页
    1-13课复习课件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页
    1-13课复习课件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页
    1-13课复习课件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页
    1-13课复习课件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1-13课复习课件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1-13课复习课件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共24页。
    七年级下册1-13课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隋朝建立后,统一南北,结束了长时间政权分立的局面。隋朝开通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创立了科举制,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继起的唐朝,前期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在民族关系、对外交流、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建树,呈现出繁荣、富强的盛唐景象,成为当时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强大国家。但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至唐末五代,中国再次陷于割据势力膨胀、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一、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2.隋朝的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3.大运河(1)目的:(2)时间、人物:从605年起,隋炀帝。(3)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连涿郡,南至余杭 。(4)作用:4.科举制(1)背景(原因):(2)确立标志:前朝的官吏选拔只注重门第,不注重才能与学识,不利于选才任能。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3)科举制的发展创立(隋朝)隋炀帝时,进士科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完善(唐朝)①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 进士科最为重要的科目。②武则天:首创殿试制度。发展(宋朝)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4)科举制度的影响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②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有利于国家统治。③提高官员和国民素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④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2.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3.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政权。4.唐玄宗前期,年号开元,开启了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史称为“开元盛世”;唐玄宗后期,年号天宝,发生了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5、根据下列的表格对比几位君主的治国措施。三、盛唐气象1.发明并推广的农业生产工具:曲辕犁和筒车2.手工业:(1)纺织业品种繁多,以蜀锦最为著名;(2)陶瓷器: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3.商业: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市:商业区,坊:居民区(坊市分离)4.民族政策: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各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5.民族交融:(1)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国首领为云南王,唐朝还先后在西域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2)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中宗将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三、盛唐气象6.唐朝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7.诗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其作品被称为“诗史”;白居易是现实主义诗人。8、唐朝的书法与绘画:(1)书法: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2)绘画:阎立本,作品:《步辇图》(描绘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吴道子,作品:《送子天王图》。四、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1.唐朝时日本政府派遣到中国进行交流的使节称为“遣唐使”。2.鉴真东渡:六次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卓越贡献。3.唐与新罗的关系: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4.玄奘西行:贞观年初,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大唐西域记》。5.唐朝的外交政策:开放的外交政策(宋朝也是一样)。五、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1.安史之乱:755年至763年节度使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发动叛乱,唐朝国势开始由盛转衰。2.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的事件是:黄巢起义。3.唐朝灭亡: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4.五代十国:(1)开国君主都是手握兵权的武将;(2)实质: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3)发展趋势:走向统一。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采取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与此同时周边民族先后建立了辽、西夏、金等政权,与宋朝并立。北宋灭亡后,南宋占据江南,与金朝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两宋时期,各民族之间在更大范围内交融,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国内外贸易空前繁荣,科技发明取得重大成就,文学艺术硕果累累。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疆域空前辽阔,各民族间交融得到进一步发展,东西方交流得到加强,对以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1.北宋的建立: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以开封为都城,他就是宋太祖。2.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军事上:控制兵权;(2)在中央:采用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3)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长官,设置通判(分知州权)和转运使(财赋收归中央)。(4)意义: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3.北宋为防止武将专横跋扈,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办事效率下降,增加朝廷财政支出。六、北宋的政治六、北宋的政治4.王安石变法(1)背景/原因:积贫积弱;(2)目的:富国强兵;(3)时间、人物: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4)内容:经济上:①募役法,增加政府收入;②方田均税法,增加国家赋税收入;③农田水利法,促进农业发展。军事上:保甲法,稳定秩序,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5)成效: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各地兴修水利。(6)结果: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以失败而告终。七、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和金与南宋的对峙辽北宋西夏金西夏北宋金西夏南宋金灭辽金灭北宋党项族契丹族女真族耶律阿保机赵匡胤元昊完颜阿骨打赵构澶渊之盟时代特征: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政权有战争冲突,也有和平相处,但和平相处是主流。岳飞抗金八、宋代经济的发展1.农业:(1)从越南引进占城稻,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2)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常)熟,天下足”的谚语。(3)宋代的农业在南方有很大发展。2.手工业:(1)制瓷业:宋朝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2)造船业: 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南宋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八、宋代经济的发展3. 商业:(1)宋代的商业大都是有开封和杭州(2)经商时间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3)乡镇地区新的商业区是草市。(4)纸币的出现: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②原因:经济的繁荣使货币交易量增长,金属货币,携带很不便。③作用/优势:便于携带,促进货币流通,有利于经济发展。4.海外贸易:(1)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2)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3)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①造船业和航海技术高超②政府重视③宋朝经济繁荣作为基础。5.经济重心南移(1)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2)表现: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都反应了经济重心完成南移。(3)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写的是东京汴河沿岸的繁华景象。6.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1)南方战乱少,社会相对安定(2)政府的重视和支持(3)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4)自然条件优越八、宋代经济的发展九、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1.蒙古族兴起:(1)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尊称为成吉思汗。(2)12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2.元朝的建立: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1271年,改国号为元。3.元朝的统一:(1)1276年,元灭南宋;1279年,统一全国(2)意义: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4.文天祥抗元:不受利诱,威武不屈的爱国精神。十、元朝的统治1.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的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2.民族融合:①少数民族同汉族杂居相处;②形成新的民族-回族。3.管理措施:(1)在中央:①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②中书省(全国行政);枢密院(全国军事);御史台(监察)。(2)在地方:“腹里”(山东、山西、河北)直属于中书省;全国设置了10个行省,实行行省制度。(3)行省制度的影响:①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②行省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十、元朝的统治4.边疆管理:(1)台湾: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2)西域(新疆):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3)西藏:在西藏地区设立了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在中央由宣政院直接统辖,这是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十一、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1.大都市: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2.娱乐场所:(1)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2)瓦子: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中圈出供演出的称为“勾栏”。(3)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一种综合性艺术)3.宋词:① 豪放派的苏轼(北宋)和辛弃疾(南宋)② 婉约派的李清照(两宋之交)。4.元曲①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关汉卿,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5.司马光和《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①作者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②体裁:是一部编年体通史③ 内容: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和司马迁的《史记》被称为“史学双璧”,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十一、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1.活字印刷术:(1)隋唐时发明了雕版印刷术;(2)发明:北宋时匠人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3)传播: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经蒙古人西征传到欧洲;(4)影响: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指南针:(1)战国时用天然磁铁做成 “司南”;(2)宋代制成罗盘;(3)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4)传播:经阿拉伯商人传到欧洲;(5)影响: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3.火药:(1)发明:唐朝时,发明了火药;(2)运用: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宋元广泛用于战争;元朝发明了火铳。(3)传播: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4)影响: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十一、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4.中外交通:(1)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与之来往的由140多个国家和地区。(2)宋朝时,海上航行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3)宋元时期的陆上交通:在全国各地都设置有驿站。5.宋元时期海上交通发达原因①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达;②指南针的运用;③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④政府的鼓励和支持。感谢聆听

    相关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课件:

    这是一份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澶渊之盟,西夏和北宋议和,手工业,城市商业,海外贸易,蒙古的兴起与统一,元朝的建立与统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课件:

    这是一份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阶段特征,王朝更替,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封建盛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农民起义,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过程,经济重心南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课件:

    这是一份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课件,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贞观之治,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唐太宗,女皇武则天,女皇帝,主要政绩,开元盛世,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