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届中考科学第一轮专题复习:盐与化肥解析版

    2022届中考科学第一轮专题复习:盐与化肥解析版第1页
    2022届中考科学第一轮专题复习:盐与化肥解析版第2页
    2022届中考科学第一轮专题复习:盐与化肥解析版第3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届中考科学第一轮专题复习:盐与化肥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中考科学第一轮专题复习:盐与化肥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科学第一轮专题复习:盐与化肥
    一、单选题
    1.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你认为合理的是(  )
    A.氯化钠、碳酸钙等盐中都含金属元素,所以盐中一定都含金属元素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C.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D.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所以合金一定是混合物
    2.反应MnO2+4HCl MnCl2+2H2O+Cl2↑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氯气.在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不存在的物质种类是(  )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 H+ NO3- SO42- B.Ca2+ K+ CO32- SO42-
    C.NH4+ Ag+ Cl- OH- D.Fe3+ Ba2+ NO3- SO42-
    4.物质X与Ca(OH)2水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Ca(OH)2=Y+Cu(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可能是酸 B.X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C.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24 D.Y一定是CaCl2
    5.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有重要作用,下列化肥属于氮肥的是(  )
    A.K2SO4 B.Ca3(PO4)2 C.CO(NH2)2 D.KNO3
    6.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反应过程中,测得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有关该反应过程中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
    B.c点,向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C.d点,溶液中的溶质为Fe(NO3)2和Cu(NO3)2
    D.e点,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只含有2种物质
    7.小滨对某无色溶液所含溶质的记录,合理的是(  )
    A.HCl、NaOH、Na2SO4 B.KNO3、ZnCl2、FeCl2
    C.AgNO3、H2SO4、NaCl D.NaOH、Na2CO3、NaCl
    8.以下四个化学反应都有有气体产生,其反应类型和产生的气体性质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化学反应方程式
    反应类型
    气体性质
    A
    Fe+H2SO4=FeSO4+H2↑
    置换反应
    还原性
    B
    2H2O2 2H2O+O2↑
    分解反应
    可燃性
    C
    2KClO3 2KCl+3O2↑
    化合反应
    氧化性
    D
    CaCO3+2HCl=CaCl2+H2O+CO2↑
    复分解反应
    酸性
    A.A B.B C.C D.D
    9.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有关酸、碱、盐的生产或应用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汽车或电动车的蓄电池中用到的硫酸溶液是由浓硫酸稀释而成
    B.纯碱既可从内陆盐湖提取,又可用“侯氏联合制碱法”生产
    C.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可配制防治植物病害的波尔多液
    D.将草木灰(含K2CO3)与氯化铵混合施用
    10.有些游泳池中的水呈蓝色,是因为加入了一种能杀菌消毒的物质.这种物质可能是(  )
    A.烧碱 B.食盐 C.硫酸铜 D.熟石灰
    11.下列叙述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将Na2CO3溶液滴入Ca(OH)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
    B.把C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白色沉淀
    C.氯化铵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的气体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显红色
    D.久置于空气中的熟石灰,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12.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液体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在稀盐酸中: Ca2+、CO32-、K+
    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K+、Ba2+、Cl-
    C.在氯化钠溶液中:H+、Ag+、NO3-
    D.在硫酸铜溶液中:Ba2+、Na+、OH-
    13.常温下,下列离子能在pH=4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Na+、Ba2+ B.Ca2+、OH-、K+
    C.Ag+、Cu2+、 D.Na+、Cl-、
    14.技术员测定了某块耕地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测定结果及土壤肥量标准如表,请你判断此块耕地应施用的化肥是(  )
     
    含氮
    含磷
    含钾
    土壤肥量标准(g/kg)
    0.62
    0.34
    17.8
    测定结果(g/kg)
    0.4
    0.38
    13.6
    A.Ca3(PO4)2 B.(NH4)2SO4 C.K2CO3 D.KNO3
    15.1943年,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在世界上反响很大。“侯氏制碱法”的反应原理之一:NH4CO3 + NaCl(饱和)= NaHCO3↓ + NH4Cl。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6.下列物质名称、俗名、化学式完全一致的一组是(  )
    A.氢氧化钠、烧碱、NaOH B.氢氧化钙、石灰石、Ca(OH)2
    C.氧化钙、熟石灰、CaO D.碳酸钠、火碱、Na2CO3
    17.小阳给校园里植株矮小、叶色发黄的植物施用尿素CO(NH2)2,尿素是一种(  )
    A.复合肥 B.氮肥 C.磷肥 D.钾肥
    18.下列关于科学实验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C.某溶液用pH试纸测试,试纸变蓝色(pH约为10),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D.在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则断定两者恰好完全
    反应
    19.以下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铜网
    B.检验Na2CO3中是否混有NaCl:先加足量稀硝酸,再加入AgNO3溶液,观察现象
    C.鉴别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加水溶解,观测现象
    D.除去CaO中混有的少量CaCO3:加入足量水,过滤
    20.体操运动员常用一种白色的“镁粉”搓手,去除手上的汗渍,增加掌心与器械的摩擦力。这种“镁粉”溶解性很差,但有很好的吸水性。①向“镁粉"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立刻产生大量气泡,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得到无色澄清溶液:②"镁粉”加入适量水长时间煮沸后,滤出白色固体,加入稀盐酸,固体溶解,但不产生气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镁粉”是单质镁
    B.①②反应都生成了同一种盐
    C.“ 镁粉”煮沸后滤出的白色固体是碳酸镁
    D.可以用生石灰替代“镁粉"除去汗渍
    二、填空题
    21.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食盐、②熟石灰、③小苏打、④烧碱四种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其中可用作面点发酵剂的是   (填数字序号,下同);常用于做干燥剂的是   。
    (2)农业上,碳酸钾可用作   (填“磷”或“钾”)肥。已知草木灰中含碳酸钾,则草木灰   (填“能”或“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
    22.如图是铁、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和氯化镁五种物质的反应与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的物质转化。已经C溶液为蓝色。

    (1)A物质是   (填化学式)。
    (2)C 与 E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3)从物质反应规律分析,在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中,能与 B 反应生成D 的物质有 (填序号)。
    A.2 类 B.3 类 C.4类 D.5 类
    23.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Na2CO3、Na2SO4、CuSO4、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确定其成分,取适量试样进行下列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判断:
    (1)取试样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此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   
    (2)取上述溶液适量,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 部分消失并产生气泡,则此固体粉末中一定有   。
    (3)取(2)中实验后的上层清液,加入稀硝酸、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由此该同学得出此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NaCl,你认为此结论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
    24.二氧化硫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严禁直接排放,工业上常用NaOH溶液来吸收。

    (1)写出NaOH溶液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   。
    (2)图中小球分别表示NaOH溶液及吸收SO2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微粒,其中"●"表示的微粒是   。
    25.在硫酸铜溶液中插入一根铁棒一段时间,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 ”“ ”“ ”表示不同的离子。

    (1)“ ”表示   (填写离子符号)。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反应前溶液的质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6.硫酸铜常用作农业杀虫剂,如图是利用含铁废铜料生产硫酸铜的工艺,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X 的化学式是   。
    (2)途径Ⅱ中,Cu+2H2SO4(浓) CuSO4+SO2↑+2H2O,从环保和经济的角度分析,利用途径   (填“Ⅰ”或“Ⅱ”)制取硫酸铜更合理。
    (3)如果用足量的铜与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0%的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实际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是 (选填字母)。
    A.小于 6.4 g B.等于 6.4 g C.大于 6.4 g
    27.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 中的一种或几种。

    小科同学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Ⅰ.取少量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Ⅱ.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段观察到的现象是   。
    (2)C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28.“寓学于乐”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如图是“盖房子”的游戏示意图,其规则是根据“上下相邻两层的物质之间均可发生化学反应”来堆砌楼层。图中已放置好四种物质,还有二氧化碳、碳酸钠溶液、硫酸铜溶液三种物质待放置。请回答:

    (1)二氧化碳应放在   处(填序号);
    (2)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到③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
    (3)第二层内的两物质间能相互转化,请写其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29.现有①硝酸钾 ②氯化钾 ③浓盐酸 ④浓硫酸,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1)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填序号,下同);
    (2)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减小的是   。
    30.
    (1)同学们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总结出得到CaCl2的不同途径,如:
    ①Ca(OH)2+YCln=CaCl2+Z↓,那么Z可能是   (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②CaX2+2YCln=CaCl2+H2O,则“YCln”属于   类的质。
    (2)同学们又用类比的方法对CaCl2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进行了探究,总结出其能与下列物质中的   发生反应(填编号)。
    ①HNO3 ②AgNO3 ③Na2CO3 ④Fe(OH)2 ⑤Mg ⑥BaCO3
    三、解答题
    31.家庭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为测定该食用碱中Na2CO3 的质量分数,小乐进行了以下实验:取40g食用碱,平均分为四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CaCl2溶液,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该食用碱中不含难溶性杂质且杂质均不与CaCl2溶液产生沉淀),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并计算: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食用碱的质量
    10g
    10g
    10g
    10g
    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
    20g
    40g
    60g
    80g
    生成沉淀的质量
    3g
    m
    8g
    8g
    (1)m=    g;
    (2)40g该食用碱与足量CaCl2溶液反应,最多生成沉淀质量为   g;
    (3)该食用碱中Na2CO3 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答案精确到0.1%)。
    32.农技人员采用“测土配方”技术对一片果园进行了土壤检测,结果显示该果园需要补充一定量的氮元素和钾元素.
    (1)氮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元素,土壤中缺少氮元素,需要用氮肥来补充,下列属于氮肥的是   (填序号).
    ①KCl; ②NH4HCO3; ③Ca3(PO4)2.
    (2)某同学取丰收牌钾肥(如图1)样品2.0g,溶于足量的水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所加氯化钡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2.试计算该钾肥样品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判断是否符合产品外包装说明?(反应方程式为:K2SO4+BaCl2=BaSO4↓+2KCl,杂质不参加反应.)

    33.做实验时,小迪取了40mL的Ba(OH)2溶液,并随手倒入等量的稀盐酸(均未知浓度)。老师发现后,递给他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K2CO3溶液,让小科来检测混合溶液的酸碱性。小迪在混合液中,慢慢滴入K2CO3溶液,获得相关数据并绘成图象(如图)。

    (1)写出K2CO3与Ba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刚加入K2CO3溶液时,发现没有沉淀生成,却有气泡生成,则原混合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
    (3)计算K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4.某学习小组将采集到的块状石灰岩样品用水冲洗后晾干,称取 20.00 克样品平均分成两份,一份粉碎成粉末状,另一份不变。分别与足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如图甲),经数据处理得到释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如图乙)。

    (1)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如图装置中的哪一现象可判断反应结束?   。
    (2)由图乙中曲线可以看出,当其他条件相同时,粉末状样品与盐酸反应比块状样品 要快。分析其中的原因是:   。
    (3)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假设样品中其他杂质不参加反应,不考虑水、氯化氢逸出)
    35.实验室有一瓶碳酸钙和氯化钙粉末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小科用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该混合物反应(所得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四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请分析计算:
    实验组别




    稀盐酸质量/g
    100.0
    100.0
    100.0
    100.0
    混合物质量/g
    3.0
    6.0
    9.0
    12.0
    所得溶液质量/g
    101.9
    103.8
    105.0
    a
    剩余固体/g
    0
    0
    m
    n
    (1)反应后,稀盐酸还有剩余的是第   组。
    (2)求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氯化钙质量之比。
    (3)表中a的值   。
    (4)求表中m的值   。
    四、实验探究题
    36.甲乙两车间的废水中含有Na+、Ag+、Cu2+、CO32-、OH-、NO3-六种离子:
    (1)乙车间的废水呈蓝色,其中的阴离子为   ;
    (2)甲车间的废水含有的三种离子是   ;
    (3)如果将甲乙两车间的废水混合,可以使废水的某些离子转化为沉淀,经过滤后的废水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4)写出检验其中一车间废水中含有OH-的方法.   .
    37.某兴趣小组为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之间的反应,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
    ①按图连接装置;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在A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和稀盐酸,B中加入一定量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塞上橡皮塞,打开止水夹K1、K2、K3;
    ④待C装置中烧瓶a收集满气体后,将导管b的下端插入烧杯D里的水中,挤压预先装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胶头滴管,观察实验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烧瓶a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是   ;
    (2)试管B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   ;
    (3)已知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产物之一是碳酸钠(Na2CO3),为验证该产物,可采取的操作有   (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38.海洋中有丰富的水生生物和化学资源。海水晒盐能得到粗盐和苦卤,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蒸发过程中使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
    (2)若要去除粗盐中可溶性的杂质氯化镁和氯化钙,可依次加入过量的X和碳酸钠两种溶液。下列物质中,可作为X的物质有 。
    A.KOH B.Ba(OH)2 C.Ca(OH) 2 D.NaOH
    (3)操作Ⅱ后向所得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其目的是   ,最后通过蒸发结晶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钠。
    39.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纯碱(Na2CO3)的性质后,联想到家中蒸制馒头时常用的物质小苏打(NaHCO3),于是采用市售的小苏打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⑴取样品溶于适量的水中,测得溶液的pH大于7。
    ⑵向小苏打样品中滴加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经检验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⑶向小苏打的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生成了白色沉淀。
    ⑷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采用了如上图所示装置对小苏打和纯碱做了对比实验.实验中小试管内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变成蓝色,a烧杯中石灰水无明显现象,b烧杯中石灰水了现白色浑浊.试回答:
    ①在实验结束时,操作上要注意的问题是:   。
    ②由实验(4)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③请归纳出小苏打的化学性质(至少三点)   、   、   。
    40.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的化学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根据自己已学的知识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共同参与并填空
    (1)【猜想假设】猜想一:只有氢氧化钠;猜想二: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猜想三:   。
    (2)【查阅资料】⑴BaCl2溶液显中性; ⑵Na2CO3溶液与BaCl2溶液能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⑴用小试管取少量固体样品加水完全溶解,再滴加过量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   不正确
    ⑵取(1)中的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猜想二正确,猜想三不正确
    (3)【实验结论】该氢氧化钠样品已部分变质,其化学成分是NaOH与Na2CO3的混台物,引起NaOH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思交流】①某同学认为用Ba(OH)2溶液代替BaCl2溶液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你认为该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   (填“正确”直“不正确”)。
    ②另一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步骤可以先滴酚酞,再加过量BaCl2溶液,也可以得到正确结论。你是否同意   (?

    答案解析部分
    【解析】【分析】(1)根据铵盐进行判断;
    (2)根据金属氧化物和酸的反应判断;
    (3)根据有机物的定义判断;
    (4)由多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
    【解答】A.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或者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例如硫酸铵就是盐,但是没有金属元素,故A错误;
    B.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B错误;
    C.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都含有碳元素,但是它们都是无机物,故C错误;
    D.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所以合金一定是混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解析】【分析】酸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碱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盐由金属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而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在反应 MnO2+4HCl MnCl2+2H2O+Cl2↑ 中,HCl 为酸,MnCl2为盐,MnO2和H2O为氧化物,Cl2为单质,唯独没有碱,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解析】【分析】共存问题即为各物质是否能发生反应,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共存,不能发生反应则能共存。解题的关键是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掌握,若各物质或离子交换成分后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沉淀或水生成,则能反应,即不能共存。
    【解答】A、 Na+ H+ NO3- SO42- 相互间不反应,可以在水中大量共存,符合题意;
    B、 Ca2+和CO32- 能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在水中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C、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能反应,银离子和氯离子能反应,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D、 Ba2+ 和 SO42- 能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解析】【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原理分析,由反应前后所给元素种类判断X和Y的类别及所含元素种类,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解答。
    【解答】A、酸与氢氧化钙反应不可能生成氢氧化铜,不符合题意;
    B、单质与氢氧化钙不能反应,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铜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氢氧化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根据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不变可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24,符合题意;
    D、由复分解反应原理可知,X为铜盐,可能是氯化铜或硫酸铜等,则Y可能是氯化钙或硫酸钙等,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解析】【分析】含有氮元素的为氮肥,含有钾元素的为钾肥,含有磷元素的为磷肥,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K2SO4 中含有钾元素,为钾肥,故A不合题意;
    B.Ca3(PO4)2 含有磷元素,为磷肥,故B不合题意;
    C.CO(NH2)2 含有氮元素,为氮肥,故C符合题意;
    D.KNO3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为复合肥,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解析】【分析】铁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时,铁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后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a点时,铁粉正在和硝酸银反应,此时溶液中含有硝酸银,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氯化银,故A错误;
    B.c点时,铁粉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含有银和铜,向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时,稀盐酸不能和银、铜反应,因此无气泡产生,故B正确;
    C.d点时,铁和硝酸银、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因此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亚铁,故C错误;
    D.e点,加入的铁粉过滤,则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含有银、铜和铁3种物质,故D错误。
    故选B。
    【解析】【分析】根据盐的性质、是否可溶等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A.HCl和NaOH会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因此二者不可能同时存在,故A错误;
    B.氯化亚铁溶液呈浅绿色,故B错误;
    C.硝酸银不溶于水,故C错误;
    D.三中物质都能溶于水,且没有颜色,不相互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解析】【分析】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种数,确定反应类型,并根据气体的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由单质和化合物组成,为置换反应,氢气具有还原性,故A正确;
    B.反应物只有一种,生成物有两种,为分解反应,氧气不具有可燃性,故B错误;
    C.应物只有一种,生成物有两种,为分解反应而不是化合反应,故C错误;
    D.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且相互交换成分,为复分解反应,但二氧化碳气体不具有酸性,故D错误。
    故选A。
    【解析】【分析】根据自己对常见 酸、碱、盐的理解和认识分析判断。
    【解答】A.汽车或电动车的蓄电池中用到的硫酸溶液是由浓硫酸稀释而成 ,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纯碱既可从内陆盐湖提取,又可用“侯氏联合制碱法”生产,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可配制防治植物病害的波尔多液,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将草木灰(含K2CO3)与氯化铵混合施用,其中的碳酸钾会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氨气,从而降低肥效,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解析】【分析】根据不同溶液的颜色分析判断。
    【解答】烧碱溶液、食盐溶液和熟石灰的溶液都呈无色透明,只有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解析】【分析】根据不同反应中的现象分析判断。
    【解答】A.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加入石蕊试液会变成蓝色,故A错误;
    B.二氧化碳和氯化钡不反应,故B错误;
    C.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氨气,氨气溶于水会形成氨水,成碱性,会使石蕊试液变成蓝色,故C错误;
    D.熟石灰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D正确。
    故选D。
    【解析】【分析】离子之间不能生成水、气体或沉淀,那么它们就能共存。
    【解答】A.稀盐酸中的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则不能共存,故A错误;
    B.几种离子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或沉淀,因此能够共存,故B正确;
    C.氯化钠溶液中的氯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则不能共存,故C错误;
    D.硫酸铜中的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成硫酸钡沉淀,铜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铜沉淀,则不能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解析】【分析】共存问题即为各物质是否能发生反应,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共存,不能发生反应则能共存。解题的关键是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掌握,若各物质或离子交换成分后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沉淀或水生成,则能反应,即不能共存。
    【解答】 pH=4的水溶液中存在氢离子;
    A、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能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不能共存,不符合题意;
    B、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能发生反应,不能共存,不符合题意;
    C、银离子、铜离子、硝酸根离子、氢离子相互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符合题意;
    D、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能反应,不能共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解析】【分析】根据表格数据,分析这块土地所缺的营养素,再根据所缺的营养素选择合适的化肥。
    【解答】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含氮量和含钾量偏低,因此应该补充氮元素和钾元素,即使用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的复合肥。
    A.Ca3(PO4)2,只含有磷元素,为磷肥,故A不合题意;
    B.(NH4)2SO4,只含有氮元素,为氮肥,故B不合题意;
    C.K2CO3,只含有钾元素,为钾肥,故C不合题意;
    D.KNO3,同时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为复合肥,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解析】【分析】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种数,确定反应的基本类型。
    【解答】根据方程式 NH4CO3 + NaCl(饱和)= NaHCO3↓ + NH4Cl 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由两种化合物组成,且相互交换成分,则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和化学式分析判断。
    【解答】A.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和苛性钠,化学式为NaOH,故A正确;
    B.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化学式为Ca(OH)2,故B错误;
    C.氧化钙,俗称生石灰,化学式为CaO,故C错误;
    D.碳酸钠,俗称纯碱,化学式为Na2CO3,故D错误。
    故选A。
    【解析】【分析】氮、磷、钾为植物生长的营养素,只含有氮元素的为氮肥,只含有磷元素的为磷肥,只含有钾元素的为钾肥,同时含有多种营养素的叫复合肥。
    【解答】根据化学式 CO(NH2)2 可知,尿素富含氮元素,为氮肥,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解析】【分析】(1)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判断;
    (2)氯化银和硫酸钡都是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3)pH7,呈碱性;
    (4)无色酚酞试液遇到碱变成红色,遇到酸或中性溶液不变色,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活泼金属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也会看到气泡,故A错误;
    B.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钡,也可能是氯化银,不能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硫酸根离子,故B错误;
    C.某溶液用pH试纸测试,试纸变蓝色(pH约为10),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故C正确;
    D.无色酚酞不变色,可能是二者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是稀盐酸过量,故D错误。
    故选C。
    【解析】【分析】(1)(4)除杂的基本原则:①不引入新的杂质;②不与除杂试剂反应;
    (2)(3)鉴别两种物质,必须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氮气不与灼热的铜网反应,而氧气能够与灼热的铜网反应生成氧化铜,能够除杂,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碳酸钠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而硝酸钠不与硝酸银反应。加入的硝酸银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可以证明氯化钠的存在,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氢氧化钠固体加水溶解时会放出大量的热;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可以区分二者,故C正确不合题意;
    D.被除杂的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解析】【分析】(1)碳酸盐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2)根据元素种类和酸的反应产物判断;
    (3)碳酸镁肯定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4)根据生石灰的安全性分析。
    【解答】A.向“镁粉”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立刻产生大量气泡,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物质中含有碳酸镁,因此该“镁粉”一定不是单质镁,故A错误;
    B.反应①②都与稀盐酸反应,而物质中又都存在镁元素,因此肯定都生成同一种盐氯化镁,故B正确;
    C.加入适量水长时间煮沸后,滤出白色固体,加入稀盐酸,固体溶解,但不产生气泡,说明白色固体中不含碳酸根离子,故“镁粉”加水煮沸后滤出的白色固体一定不是碳酸镁,故C错误;
    D.生石灰可以吸收水分,但其溶于水放热,且生成的氢氧化钙有腐蚀性,所以不能用生石灰替代“镁粉”除去汗渍,会对手造成伤害,故D错误。
    故选B。
    【解析】【分析】(1)性质决定用途,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
    (2)只含有钾元素的为钾肥,只含有氮元素的为氮肥,只含有磷元素的为磷肥。同时含有多种营养素的为复合肥。铵盐与碱反应会生成氨气,从而降低肥效,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①其中可用作面点发酵剂的碳酸氢钠,即小苏打,故选③。常用于做干燥剂的是烧碱,故选④。
    (2)农业上,碳酸钾只含有钾元素,可用作钾肥。已知草木灰中含碳酸钾,则草木灰呈碱性,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
    【解析】【分析】铁能够和稀盐酸和硫酸铜反应,则A为铁,C为蓝色溶液,则C为硫酸铜,B为稀盐酸。氢氧化钙能够与稀盐酸、硫酸铜铜和氯化镁反应,则E为氢氧化钙,而D为氯化镁,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A物质是铁,化学式为Fe;
    (2)C为硫酸铜,而E为氢氧化钙,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生成物和反应物都由两种化合物组成,且相互交换成分,因此为复分解反应;
    (3)B为稀盐酸,则:
    ①镁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
    ②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
    ③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
    ④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
    则能与B反应生成D的物质为单质、氧化物、碱和盐。
    故选C。
    【解析】【分析】(1)碳酸钙为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硫酸铜溶液呈蓝色;
    (2)硫酸钡和碳酸钡都是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前者不溶于酸,而后者能够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3)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说明溶液中存在氯离子。这些氯离子可能来自于氯化钠,也可能来自于(2)中加入的氯化钡,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取试样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此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CaCO3、CuSO4;
    (2)取上述溶液适量,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产生气泡,说明沉淀为硫酸钡和碳酸钡,则此固体粉末中一定有Na2CO3、Na2SO4。
    (3)取(2)中实验后的上层清液,加入稀硝酸、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由此该同学得出此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NaCl,我认为此结论不正确。
    【解析】【分析】(1)确定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分析反应前后溶液中微粒的种类即可。
    【解答】(1)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则反应的方程式为: SO2+2NaOH Na2SO3+H2O 。
    (2)根据方程式 SO2+2NaOH Na2SO3+H2O可知,反应前溶液中的离子为OH-和Na+,反应后溶液中的离子为SO32-和Na+。因为“ ● ”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它为Na+。
    【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确定反应前后溶液中的离子种类,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2)将进入溶液的物质质量与析出的物质质量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1)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则反应前溶液中的离子为:Cu2+,SO42-;反应后溶液中的离子为Cu2+,Fe2+,SO42-。则“●”为Cu2+。
    (2)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的原子量为56,铜的原子量为64,即进入溶液的铁的质量小于析出的铜的质量,因此反应所得溶液质量小于反应前溶液质量。
    【解析】【分析】(1)铜不与稀硫酸反应,而铁可以与稀硫酸反应;
    (2)对比两种途径,从反应进行的完全性和是否生成污染物的角度分析;
    (3)根据铜和浓硫酸反应的方程式,计算出理论上可以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然后结合浓硫酸随着反应的进行浓度的变化来分析判断。
    【解答】(1)废铜料中含有铁,所以要制得硫酸铜,应该先把铁除去,除去铁应该选用稀硫酸,则试剂X的化学式为H2SO4;
    (2)途径Ⅰ中为金属单质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途径II中铜和浓硫酸反应要生成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且反应进行中随着浓硫酸浓度的减小,反应会越来越慢,造成硫酸浪费,所以应该选择途径I;
    (3)设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0%的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与铜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为x

    196 64
    20g×98.0% x

    解得:x=6.4g。
    如果完全反应,那么应该生成6.4g气体,但是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会变稀,而使反应终止,故难以生成6.4g二氧化硫,即实际上生成的气体要小于6.4g;
    故选A。

    【解析】【分析】碳酸钡和硫酸钡都是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但是前者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后者不与酸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I.样品加水溶解,然后再加入氯化钡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可能是碳酸钠与其反应生成的碳酸钡,也可能是硫酸钠与其反应的硫酸钡;
    II.加入稀盐酸后,固体质量减小,即部分沉淀溶解,那么沉淀肯定为碳酸钡和硫酸钡,即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和硫酸钠,是否含有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则无法判断。
    (1)AB段固体质量减小,即碳酸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看到的现象为:固体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2)C点时加入的稀盐酸过量,那么溶液中的溶质应该为反应产物氯化钠、氯化钡和剩余的稀盐酸,即 NaCl、BaCl2, HCl。
    【解析】【分析】(1)根据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分析判断;
    (2)根据反应产物解答;
    (3)分析第二层两种物质的转化方法,然后写出对应的方程式即可。
    【解答】(1)铁能够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即③为硫酸铜溶液。除了硫酸铜能够和氢氧化钠反应外,只有二氧化碳能够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则①为二氧化碳,②为碳酸钠溶液。那么二氧化碳应该放在①处。
    (2)③为硫酸铜,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絮状沉淀和硫酸钠。
    (3)第二层内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转化途径为:
    ①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方程式为: CO2+2NaOH=Na2CO3+H2O ;
    ②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方程式为:Na2CO3+Ca(OH)2= 2NaOH+CaCO3↓ ;
    ③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方程式为:Na2CO3+Ba(OH)2= 2NaOH+BaCO3↓ 。
    【解析】【分析】(1)氮磷钾为植物生成的营养素,同时含有多种营养素的化肥叫复合肥;
    (2)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
    【解答】(1)①硝酸钾,同时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为复合肥;
    ②氯化钾,只含有钾元素,为钾肥;
    ③浓盐酸,为酸不是盐,自然不是化肥;
    ④浓硫酸,为酸不是盐,自然不是化肥。
    故选①。
    (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不断挥发HCl气体,因此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变小,故选③。
    【解析】【分析】(1)①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得到CaCl2的不同途径,可以是碱和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因此Z可能是Cu(OH)2、Fe(OH)3、Mg(OH)2、Zn(OH)2、Al(OH)3、Fe(OH)2等难溶性碱;
    ②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据此分析解答。
    (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水生成,有沉淀生成,有气体生成,只要具备其中的一个条件反应即可发生.
    【解答】(1)①由Ca(OH)2+YCla=CaCl2+Z↓可知,Z应该是一种不溶性碱,不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镁、氢氧化锌、氢氧化铜等,那么Z可能是氢氧化镁,即Mg(OH)2。
    ②中的生成物是盐和水,结合CaX2+2YCln=CaCl2+H2O可知,反应物应该是金属氧化物和酸,那么“YCln”属于酸。
    (2)氯化钙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硝酸钙,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不能和硝酸、氢氧化铁、碳酸钡反应。
    故填②③。
    【解析】【分析】(1)在食用碱中的碳酸钠完全反应前,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成正比,根据实验一计算m的值。
    (2)当食用碱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与碱的质量成正比,根据表格确定10g食用碱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然后据此关系计算。
    (3)写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的方程式,根据生成的碳酸钙沉淀的质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最后根据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解答】(1)根据实验一可知,20g氯化钙溶液完全反应生成沉淀3g,则实验二加入40g氯化钙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
    (2)实验三中加入60g氯化钙溶液,实验四中加入80g氯化钙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都是8g,则10g食用碱完全反应生成8g沉淀,则40g食用碱生成沉淀的质量:。
    【解析】【分析】(1)氮、磷、钾为植物生长的营养素,只含有氮元素的化肥为氮肥,只含有磷元素的化肥为磷肥,只含有钾元素的化肥为钾肥,同时含有两种或三种营养素的化肥叫复合肥。
    (2)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根据图2确定生成沉淀的质量,然后利用反应的方程式计算出2.0g样品中硫酸钾的含量,最后与标注的含量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1)①KCl中,只含有钾元素,为钾肥,故①不合题意;
    ②NH4HCO3中,只含有氮元素,为氮肥,故②符合题意;
    ③Ca3(PO4)2中,只含有磷元素,为磷肥,故③不合题意。
    故选②。
    【解析】【分析】(1)确定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碳酸钾先和其中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再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据此推测原来混合溶液中溶质的种类;
    (3)根据图像确定生成碳酸钡沉淀的质量,然后写出碳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碳酸钾溶质的质量,再根据图像计算出与氯化钡反应的碳酸钾溶液的质量,最后根据计算即可。
    【解答】(1)碳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反应的方程式为: K2CO3+BaCl2=BaCO3↓+2KCl 。
    (2)刚加入K2CO3溶液时,发现没有沉淀生成,却有气泡生成,则原混合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 BaCl2、HCl 。
    【解析】【分析】(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反应过程中会不但有气泡产生。当反应结束时,不再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自然不再有气泡生成。
    (2)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快,生成气体的速度越大;
    (3)根据图像确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写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从而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最后根据计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解析】【分析】(1)根据图表中数据分析,每消耗3.0g混合物,溶液增加1.9g,第三次加入混合物9.0g,溶质质量理论上应该增大:1.9g×3=5.5g,实际上溶液增加质量为5.0g,说明混合物剩余,稀盐酸完全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2)利用第一组数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解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求解碳酸钙的质量,及一步计算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氯化钙质量之比;
    (3)由于第三组时混合物剩余,稀盐酸完全反应;根据(2)中碳酸钙和氯化钙质量之比可知氯化钙的质量,第四组比第三组只是多溶解了氯化钙;
    (4)利用第三组数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解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求解碳酸钙的质量,及一步计算表中m的值。
    【解答】(1)根据图表中数据分析,每消耗3.0g混合物,溶液增加1.9g,第三次加入混合物9.0g,溶液增加质量为5.0g小于1.9g×3,说明混合物剩余,稀盐酸完全反应,则第一、二组稀盐酸还有剩余。
    (3)由于第三组混合物剩余,稀盐酸完全反应,所以第四组比第三组多溶解了12.0g-9.0g=3.0g混合物中的氯化钙。3.0g混合物中的氯化钙质量为:,所以a=105.0g+0.5g=105.5g。

    【解析】【分析】(1)根据题目条件可知,氢氧化铜和碳酸铜都是沉淀,只有硝酸铜可溶于水;
    (2)根据离子共存的知识分析判断;
    (3)分析哪些离子不会生成沉淀即可;
    (4)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氢氧根和碳酸根同在甲车间,它们都使溶液呈碱性,都会使酚酞试液变红。为了检验氢氧根离子的存在,必须先将碳酸钙离子去掉,即可以加入氯化钙,让其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最后再加入酚酞试液即可,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乙车间的废水呈蓝色,则肯定含有Cu2+,而氢氧化铜和碳酸铜都是沉淀,只有硝酸铜可溶于水,则其中的阴离子为NO3-;
    (2)乙车间的离子有Cu2+和NO3-,而氢氧化铜和碳酸铜都是沉淀,因此甲车间肯定有CO32-和OH-。因为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银都是沉淀,所以 Ag+、Cu2+ 肯定在乙车间。根据电荷守恒可知,甲车间的阳离子肯定是Na+,则甲车间的离子为: Na+、CO32-和OH- 。
    (3)将甲和乙两个车间的废水混合,可能会生成碳酸银、碳酸铜、氢氧化银和氢氧化铜沉淀,只有
    Na+和NO3-不会与其它离子生成沉淀,则过滤后的废水中肯定存在Na+和NO3-。
    (4)验其中一车间废水中含有OH-的方法:取废水加入试管,然后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然后向上层清液加入酚酞,酚酞变红。
    【解析】【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会使装置内压强减小分析;
    (2)根据具有挥发性分析;
    (3)根据碳酸钠与钙或钡盐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分析。
    【解答】(1)烧杯中集满二氧化碳,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使烧杯内压强减小,所以烧瓶a中会出现喷泉现象;
    (2)盐酸具有挥发性,实验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是吸收挥发的氯化氢气体;
    (3)碳酸钠与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反应产生白色碳酸钙或碳酸钡沉淀,所以要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可取少量a中反应后的溶液,滴加少量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故答案为:(1)出现喷泉现象;(2) 吸收挥发的氯化氢气体 ;(3) 取少量a中反应后的溶液,滴加少量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 。
    【解析】【分析】玻璃棒的作用:搅拌,加速溶解或者局部温度过高,散热;引流,粗盐提纯过程需要利用化学方程式去反应除去杂质,并且反应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1) 蒸发过程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 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可以除去氯化钙,Na2CO3+CaCl2=2NaCl+CaCO3↓,所X需要除去氯化镁,A加入氢氧化钾,2KOH +MgCl2=2KCl +Mg(OH)2↓,会与氯化镁反应会引入新的氯化钾,氯化钾无法和加入的碳酸钠反应,故A不可以,B中氢氧化钡可以除去氯化镁,Ba(OH)2 +MgCl2=BaCl2+Mg(OH)2↓;生成的氯化钡又可以与加入的碳酸钠反应除去,所以B可以;C中氢氧化钙加入可以除去氯化镁, Ca(OH)2 +MgCl2=CaCl2+Mg(OH)2↓,生成氯化钙与加入碳酸钠反应除去,故C可以,D加入氢氧化钠可以与氯化镁反应,2NaOH +MgCl2=2NaCl +Mg(OH)2↓;所以D可以;
    (3) 操作二中将前面产生的沉淀过滤出来,剩余的滤液中含有溶质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所以需要加入盐酸除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故答案为: (1)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滴飞溅 ; (2) B C D ; (3)除去滤液中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或除去滤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
    【解析】【分析】(2)确定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①反应结束后,如果熄灭酒精灯后拿出导管,那么由于试管内气压减小,会会被吸入试管而炸裂;
    ②a烧杯与装有碳酸钠的大试管相连,受热后,a中石灰水没有明显现象,说明没有二氧化碳产生,即碳酸钠受热不分解。b烧杯与装有碳酸氢钠的小试管相连,受热后,b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生了二氧化碳;棉花变成蓝色,说明有水生成,即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了,据此分析解答。
    ③可从水溶液的酸碱性、是否与酸反应以及热稳定性等角度分析解答。
    【解答】(2)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 NaHCO3+HCl=NaCl+H2O+CO2↑ 。
    (4)①在实验结束时,操作上要注意的问题是:为防止倒吸引起试管炸裂,应先将导管从烧杯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②由实验(4)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③小苏打的化学性质:水溶液呈碱性、可与酸发生反应和受热能分解。
    【解析】【分析】(1)根据没有变质、部分变质和完全变质进行猜想;
    (2)①加入氯化钡溶液后,出现的白色沉淀应该是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碳酸钡,这说明肯定存在碳酸钠,据此确定哪个猜想是错误的;
    ②在①中,由于加入的氯化钡过量,所以滤液中的碳酸钠肯定完全反应了。此时再加入酚酞试液,如果溶液变成红色,那么说明肯定含有氢氧化钠,即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同时存在,因此猜想二正确,三错误。
    (3)根据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分析解答;
    (4)①如果加入的是氢氧化钡溶液,那么会人为引入氢氧根离子,在加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即使变成红色,也不能说明是否存在氢氧化钠,即干扰氢氧化钠的检验;
    ②先加入酚酞,那么溶液会呈红色,再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后,会去掉全部的碳酸钠。当沉淀不再生成后,如果溶液还是红色,说明存在氢氧化钠,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如果氢氧化钠全部变质,那么就只有碳酸钠,则猜想三为:只有碳酸钠。
    (2)①生成了白色沉淀,说明存在碳酸钠,则猜想一不正确;
    ②取(1)中的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此时溶液变成红色,说明存在氢氧化钠,即猜想二正确,三错误。
    (3)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
    (4)①某同学认为用Ba(OH)2溶液代替BaCl2溶液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我认为该同学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会干扰氢氧化钠的验证;
    ②另一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步骤可以先滴酚酞,再加过量BaCl2溶液,也可以得到正确结论。我同意该同学的说法。

    相关试卷

    第26讲 盐与化肥-备考2024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专题练习(浙江专用):

    这是一份第26讲 盐与化肥-备考2024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专题练习(浙江专用),文件包含第26讲盐与化肥原卷板docx、第26讲盐与化肥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中考科学第一轮专题复习:科学探究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届中考科学第一轮专题复习:科学探究解析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中考科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浮力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届中考科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浮力解析版,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